APP下载

激素治疗并发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分析

2012-05-10桂兰兰何群鹏许书添郭锦洲张志宏倪雪峰刘志红谢红浪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2012年6期
关键词:病原学肾脏病影像学

桂兰兰 何群鹏 许书添 柳 晶 郭锦洲 张志宏 倪雪峰 刘志红 谢红浪

多数肾病综合征(NS)患者对糖皮质激素(GC)治疗敏感,但可继发免疫缺陷、重症感染、类固醇性糖尿病等严重不良反应。免疫缺陷患者继发重症肺部感染时,其早期病原学诊断困难、病情发展迅速,易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常因缺氧、脓毒症等因素继发多脏器功能损害,预后差。本文回顾性分析11例NS患者在GC治疗后并发重症肺部感染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旨在进一步提高对此类患者重视和预防。

对象和方法

病例选择 选取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NS因GC治疗并发重症肺部感染收住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全军肾脏病研究所ICU的患者11例,均符合以下条件:(1)临床表现为NS;(2)在单纯GC治疗后并发重症肺部感染、ARDS,未联合用其他免疫抑制剂。

重症肺部感染诊断依据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修订的《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1]。ARDS诊断依据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的《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标准(草案)》[2]。

研究方法 本文为回顾性研究,收集患者肾活检时的临床资料,GC剂量、疗程及疗效。观察肺部感染时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包括血常规、血生化、血气分析、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肺部影像学检查,血、痰细菌和真菌培养加药物敏感试验,痰涂片找真菌,抗酸染色,痰涂片六亚甲基四胺银染色;血、痰巨细胞病毒(CMV)-DNA 检测、CMV-PP65抗原、CMV-IgG、IgM抗体检测,支原体、衣原体抗体检测。同时分析患者的预后。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结 果

一般资料 11例患者中男性7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29.0±12.8岁(16~51岁),10例为初治NS,病程26.6±24.3d(6~63d),另1例病程3年,为GC治疗依赖性NS,起病前再次复发接受GC诱导治疗。肾活检时尿蛋白定量9.5±6.4 g/24h(4.3~20.8 g/24h),血清白蛋白 23.5±4.9 g/L(15.9 ~32.6 g/L),2 例合并急性肾损伤[3],6 例尿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升高,5 例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升高。5例转氨酶升高(大于参考值2倍),1例既往有乙肝小三阳病史(例11)。

GC治疗方案 11例患者均在肾活检明确诊断后予足量GC诱导治疗,其中甲泼尼龙8例(48 mg/d),泼尼松3例(50~60 mg/d)。GC治疗8周内NS均达完全缓解并予减量(表1)。

肺部感染临床表现及免疫功能 呼吸系统症状发生在GC减量过程中[疗程13±2周(9~16周)](表1),院外常规抗感染治疗6.9±1.9d(4~10d)效果不佳,转入我科ICU进一步治疗,其中3例患者入院前已行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例3、5及11)。

11 例患者均以胸闷、发热起病,起始发热为间歇热或弛张热,逐渐出现稽留高热,并伴有呼吸急促,咳嗽、少量黏痰,体温最高39.9±0.8℃,呼吸频率28~51次/min;肺部听诊早期呼吸音粗,后期可闻及少许干湿啰音。入院后病情进展急剧,突出表现为呼吸困难,严重低氧血症,氧合指数平均117.7±42.1(57.5~200)。入院后24h内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为21.2±5.6分(15~34分)(表2)。

表1 11例患者肾活检病理资料及激素治疗情况

表2 11例患者肺部感染时各项临床参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其他不良反应 除重症肺部感染外,所有患者均合并其他GC相关不良反应,其中满月脸(10例),紫纹(6例),皮肤痤疮(5例),向心性肥胖(3例);类固醇性糖尿病(2例)。例5腰背痛明显,腰椎平片检查示腰1、2椎体压缩性骨折;例8双膝关节疼痛,下肢肌萎缩,例11转氨酶明显升高,乙型肝炎病毒复制。

3 例患者入院时血白细胞总数稍高,体液免疫检查示血清IgG、IgM正常,而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偏低(538.8±165.5/μl),其中CD4+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减低133.3±45.4个/μl(参考值651.3±273.6),尤其病例 3仅27 个/μl。CD8+T淋巴细胞计数为207.6±119.8个/μl(参考值 452.6±210.8)。CD4+/CD8+比值降低0.8±0.4(参考值1.6±0.6)(表2)。

影像学和病原学检查 所有患者胸部CT或胸片检查均为两肺弥漫性磨玻璃改变或两肺斑片、云絮状高密度影,边界不清,提示两肺间质性炎症(图1)。例2两上肺野外带可见多个低密度囊腔影,例5纵膈气肿,例9左侧气胸。

图1 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影像学表现

本组患者因病情危重,均未行纤支镜下肺泡灌洗术。所有患者血清HIV抗体阴性,入院时初次痰培养和血培养均阴性,痰涂片六甲基四胺银染色阴性,血清CMV-IgM抗体阴性,6例真菌G试验阳性,但GM试验阴性。治疗过程中复查血培养阳性3例,痰培养阳性6例(表3)。

治疗经过及预后

抗感染 根据本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病原学、实验室检查结果,临床疑诊为耶氏肺孢子虫肺炎(PCP),予小剂量甲泼尼龙控制肺部和全身性炎症反应,复方磺胺甲噁唑联合米卡芬净(Micafungin)治疗耶氏肺孢子虫(PC)感染,5例(例2,3,6,7,8)患者不排除合并 CMV 肺炎加用更昔洛韦治疗。同时予经验性抗细菌治疗,并根据病原学和药敏结果调整抗生素。同时加强翻身、拍背、雾化排痰等治疗。

呼吸支持 例3、例5、例11患者入院时已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其余患者首先给予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例8和例9因氧合功能未改善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例5因持续缺氧行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 6例患者合并急性肾损伤,予CRRT治疗以清除多余容量负荷,保持内环境稳定,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清除炎症介质,改善内皮细胞功能。

经上述治疗,8例痊愈出院,3例死亡或放弃,平均ICU住院时间为18±7d(13~33d),平均总住院时间24±14d(13~55d)。门诊随访4~14月,除例6泼尼松减量至2.5mg复发,余7例患者肾脏病均完全缓解。

表3 11例患者肺部感染时相关病原学检查结果

讨 论

NS激素治疗并发重症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本组11例NS患者在GC治疗8周内达完全缓解,但在GC减量过程中(9~16周)出现重症肺部感染,病情进展迅速,无明显咳嗽咳痰,但发热和呼吸窘迫明显,肺部影像学检查示两肺弥漫性磨玻璃影,均需呼吸机辅助呼吸。实验室检查示体液免疫正常,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平均 CD4+细胞计数仅133个/μl)。多数患者入院时血白细胞总数不高。病原学检查阳性率低,影像学检查提示间质性肺炎。根据其临床特点考虑PCP可能性大,经辅助机械通气、复方磺胺甲噁唑联合米卡芬净、GC等积极治疗后7例患者存活。

GC治疗NS并发重症肺部感染的临床报道较少,2009年王涌等[4]报道一组肾脏疾病应用免疫抑制治疗后严重肺部感染者,其中4例NS患者与本组病例相似,即在GC使用12周内出现肺部感染,最终诊断侵袭性肺真菌病2例,CMV肺炎1例,另1例未获得病原学证据,经过抗真菌及病毒治疗,死亡率50%。

PCP是由PC寄生于肺部引起的一种严重的致命性肺炎,肺间质病变,病情进展迅速,可出现重症Ⅰ型呼吸衰竭,病死率极高[5]。PCP多发于HIV感染、脏器移植、自身免疫性疾病及接受放化疗的肿瘤患者,其中以HIV感染者发生率最高。非HIV感染者PCP发病率估计0.01% ~1.1%[6]。文献中有关原发和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并发PCP的报告较少,大多发生在 GC 和(或)细胞毒药物治疗后[7,8]。非HIV感染的免疫缺陷患者PCP起病更为急骤,预后差,死亡率 30% ~60%[9]。

本组患者肺部感染突出表现为胸闷、高热、咳嗽无痰或少痰,影像学检查以两肺弥漫性磨玻璃改变或两肺斑片、云絮状高密度影,边界不清为主,实验室检查示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稍高,CD4+细胞计数下降,乳酸脱氢酶水平升高明显,临床诊断高度考虑PCP[10]。痰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姬姆萨染色找到PC或PCR检测PC虫体DNA(+)是确诊PCP的金标准。然而,PCP患者痰液中病原体的检出率很低,而肺泡灌洗液或肺活检组织属有创检查,并非所有患者都能够耐受。本单位曾报道1例狼疮性肾炎患者在甲泼尼龙联合MMF、他克莫司等药物治疗后出现重症肺部感染,最终借助床边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液Giemsa染色明确诊断为PCP[11]。有研究报道的100例PCP患者中46%依赖临床诊断,仅25%有病原学依据[12]。本组患者病原学检出率低,可能与病情危重未能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检查有关,因为常规痰标本的痰涂片PC检出率很低。

激素治疗并发重症肺部感染的易感性 GC并发感染的风险与GC剂量及治疗持续时间有关。Yale和Limper[9]报道90.5%的非 HIV感染患者在诊断PCP的1月前曾使用GC,其等效剂量相当于泼尼松30 mg/d以上,且其中25%患者GC疗程在8周以上。Stuck等[13]对71项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提示,GC治疗患者感染并发症发生率12.7%,对照组为8.0%(相对危险度1.6);GC用量≥10 mg/d,泼尼松口服剂量或累积量超过700 mg,感染的发生率就明显上升,且条件致病菌的感染率大大超过非GC治疗者。

有趣的是,大剂量使用GC是导致重症肺部感染的高风险因素,但并非所有患者都会继发重症肺部感染。而本组患者中除例9病程较长、既往曾用GC治疗外,其余均为首次接受GC治疗,所有患者均对GC治疗敏感,蛋白尿均达完全缓解、肾功能正常;足量GC诱导治疗时间均≤8周,完全缓解时间≤8周,在GC减量过程中并发重症肺部感染,同时合并多种GC相关的其他不良反应,如类固醇性糖尿病、满月脸、向心性肥胖、痤疮及骨关节改变,例4甚至出现腰椎压缩性骨折。本组患者在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指南推荐的GC治疗疗程和剂量的情况下[14],发生多种严重不良反应,与既往认为GC不敏感的患者更容易发生不良反应的观点有所不同。

分析本组患者GC治疗敏感但GC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的原因,笔者认为除了与环境因素相关,可能与GC受体(GR)基因多态性有关。GC的生理、病理或药理作用,均需与GRα结合才能发挥作用,其生物效应依赖于正常的GC-GRα系统,而非仅仅依赖于GC剂量。对NS者GR的研究多集中于外周血淋巴细胞和肾小球系膜细胞,GRα表达水平下降、GRβ的表达水平增高,导致GRα与GRβ的比例降低,降低组织细胞对GC的敏感性,导致GC治疗不敏感甚至抵抗[15]。有研究发现GC继发的股骨头坏死可能与GR的基因多态性有关[16]。我们推测,表现为GRα比例增高的基因突变或多态性,有可能导致GC治疗敏感性高(疗效好),但其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也较高,正如本研究所示。根据GR表达情况调节GC的剂量和疗程,在保证疗效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其不良反应,使GC用药个体化,将是后续研究的重点。

小结:GC治疗NS后并发重症肺部感染的患者病情危重,进展迅速,病原体检出率低且病死率高。因此,即使在肾脏病缓解、GC减量过程中仍需监测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严密观察各种不良反应,及时调整GC治疗方案,避免发生致命性并发症。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6,29(10):651-655.

2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标准(草案).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0,23(4):203.

3 Mehta RL,Kellum JA,Shah SV,et al.Acute Kidney Injury Network:report of an initiative to improve outcomes in acute kidney injury.Crit Care,2007,11(2):R31.

4 王 涌,陈香美,刘述文,等.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肾脏疾病并发肺部机会性感染的诊断与治疗.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9,29(4):346 -349.

5 Miller RF,Mitchell DM.AIDS and the lung:update 1992.1.Pneumocystis carinii pneumonia.Thorax,1992,47(4):305 -314.

6 Russian DA,Levine SJ.Pneumocystis carinii pneumonia in patients without HIV infection.Am J Med Sci,2001,321(1):56 - 65.

7 Vincent F,Bensoussan TA.Pneumocystis carinii pneumonia:a major complication of immunosuppressive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Wegener's granulomatosis.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1995,152(6 Pt 1):2202.

8 宋 岩,李冀军,姚凤华,等.慢性肾脏病合并肺孢子虫肺炎诊治分析.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0,11(10):895-898.

9 Yale SH,Limper AH.Pneumocystis carinii pneumonia in patients without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ssociated illness and prior corticosteroid therapy.Mayo Clin Proc,1996,71(1):5 -13.

10 吴 迪,谢红浪.肺孢子虫肺炎与巨细胞病毒肺炎影像学特点.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10,19(1):66-70.

11 解放军肾脏病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免疫缺陷伴发热、肺部感染.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10,19(1):92-98.

12 苏晓平,安春丽,郭福生,等.我国卡氏肺孢子虫肺炎100例综合分析.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2,18:91-93.

13 Stuck AE,Minder CE,Frey FJ.Risk of infectious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taking glucocorticosteroids.Rev Infect Dis,1989,11(6):954 -963.

14 李世军,刘志红.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临床实践指南:肾小球肾炎.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12,21(3):260-267.

15 彭家清,周松林,张克凯,徐 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激素敏感性与糖皮质激素受体亚型的关系研究.医学研究杂志,2009,38(6):61-63.

16 曾 平,韦标方,何 伟,等.激素性股骨头坏死遗传易感性的研究进展.中国骨伤,2010,23(2):156 -159.

猜你喜欢

病原学肾脏病影像学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人腺病毒感染的病原学研究现状
一起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病原学分析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特殊部位结核影像学表现
益肾清利和络泄浊法治疗慢性肾脏病4期的临床观察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HIF-1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鸡伤寒和鸡白痢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病原学诊断
阿留申病病原学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