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芦荟多糖对黄羽肉鸡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2012-05-10冯元璋古飞霞袁朝霞张雅君刘胜洪胡浪浪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尿素氮转氨酶甘油三酯

冯元璋,古飞霞,袁朝霞,张雅君,刘胜洪,徐 磊,胡浪浪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225)

多糖物质不仅可增强畜禽的免疫力,降低疾病发生率,还具有促进动物生长,改善胴体品质,增强抗病力,促进免疫器官发育,增强免疫功能等生理活性,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无公害新型添加剂[1~3].芦荟多糖(Aloe polysaccharide,AP)具有广泛的免疫调节、免疫增强作用,以及抗病毒、抗肿瘤、杀菌、消炎、抗辐射、降血糖、降血脂和促进伤口愈合等众多生物学活性[4,5],是医学上研究及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植物多糖,目前已经在治疗肝肿瘤及肝脏损害等多种疾病上得到应用[6].芦荟干粉及AP作为饲料添加剂在促进畜禽生长、提高生产性能,促进贸易器官发育和提高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抗体水平等方面已有不少研究[7~10].冯元璋等[11,12]将 AP 制成注射剂,于接种ND疫苗时注射黄羽肉鸡,发现一定质量浓度的AP溶液可促进肉鸡生长、提高生产性能、改善肉鸡免疫器官的发育,提高ND疫苗免疫效果,并可以作为免疫促进剂与ND疫苗同时使用.但AP对肉鸡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则罕见报道.本试验在接种ND疫苗的同时采用AP溶液皮下注射,观察AP对黄羽肉鸡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旨在研制出一种具有免疫促进作用,对肉鸡无毒副作用,对血液生化指标无不良影响,并且能够与ND活疫苗或灭活疫苗配合使用的一种AP制剂,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和AP在肉鸡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AP溶液的制备

准确称取适量AP干粉(总糖含量710 mg·g-1,由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提供),以适量无菌生理盐水溶解,并分别按2 000 IU·mL-1加入青霉素、链霉素(北京鼎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无菌生理盐水分别制得含不同质量浓度的AP溶液,混匀,4℃冰箱保存备用.

1.2 试验设计

将450只1日龄粤禽皇快大型黄鸡(购自广东省粤禽有限公司)随机分成甲组和乙组.其中甲组(1次AP处理)又分为A,B,C,D 4个处理和E(无菌生理盐水)对照,每处理3次重复,各15只雏鸡,所有试验鸡均在5日龄用新支二联活疫苗(乾元浩南京生物药厂)滴鼻免疫,同时颈部皮下注射0.25 mL·只-1ND灭活苗(广东永顺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和不同质量浓度的 AP溶液0.1 mL·只-1.乙组(2次 AP处理)又分为Ⅰ,Ⅱ,Ⅲ,Ⅳ 4个处理和Ⅴ(无菌生理盐水)对照,每处理3个重复,各15只雏鸡,所有试验鸡均分别在5日龄和20日龄采用新支二联活疫苗滴鼻免疫的同时于颈部皮下注射不同质量浓度的AP溶液0.25 mL·只-1.甲组(A~E)、乙组(Ⅰ~Ⅴ)各处理AP实际注射量分别为每次 3.75,7.50,11.25,15.00,0 mg·只-1.

除ND疫苗外,试验鸡其他疫苗按常规免疫程序免疫.所有试验鸡在1~3周龄期间饲喂德胜101快大小鸡配合饲料,4~5周龄饲喂德胜102快大中鸡配合饲料(佛山市顺德区食品有限公司德胜饲料厂).所有试验鸡饲养管理方式一致,常规饲养.

1.3 血液生化指标测定

在20日龄和35日龄时,分别从每个重复随机抽取5只鸡,翼下静脉(或心脏)采血2 mL·只-1,分离血清,-20℃保存待测.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O)、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尿素氮(BUN)、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CHO)等,采用日立717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日立株式会社)测定.

1.4 数据处理

所有试验数据采用 SPSS 10.0统计软件中的ANOVA模块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Duncan’s多重比较,试验结果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

2 结果与分析

2.1 AP对肉鸡血清蛋白和尿素氮含量的影响

2.1.1 AP 1次注射对肉鸡血清蛋白和尿素氮含量的影响 在5日龄接种ND疫苗时1次注射AP溶液后15 d(20日龄),不同质量浓度的AP处理雏鸡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含量均低于对照组,但除球蛋白外,与对照相比差异均不显著;在AP 处理后15 d(20 日龄),3.75 mg·只-1(A)处理的尿素氮含量显著高于其余各处理及对照组(P<0.05),其余各处理之间以及与对照之间血清尿素氮含量无显著差异(表1).而在AP注射处理后30 d(35 日龄),除 15.00 mg·只-1(D)处理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含量高于对照外,其余各处理的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含量均低于对照;除 AP 7.50 mg·只-1(B)处理外,其余各处理血清尿素氮含量均高于对照,但各处理之间以及与对照之间差异不显著(表1).

2.1.2 AP 2次注射对肉鸡血清蛋白和尿素氮含量的影响 在5日龄第1次注射AP后15 d(20日龄),AP各处理的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基本上均高于对照组,只有11.25 mg·只-1(Ⅲ)处理的总蛋白和球蛋白含量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P<0.05);AP各处理肉鸡的血清尿素氮含量差异不显著(表2).而第2次AP处理后15 d(35日龄),除15.00 mg·只-1(Ⅳ)处理的白蛋白外,其余各处理的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含量均高于对照;除 AP 3.75 mg·只-1(Ⅰ)和 7.50 mg·只-1(Ⅱ)处理外,另外2个处理雏鸡的尿素氮含量均低于对照,但只有15.00 mg·只-1(Ⅳ)处理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P <0.05)(表2).

表1 AP 1次注射对肉鸡血清蛋白和尿素氮含量的影响Table 1 The effect of AP injected once on the content of blood proteinss and urea nitrogen in broiler

表2 AP 2次注射对肉鸡血清蛋白和尿素氮含量的影响Table 2 The effect of AP injected twice on the content of blood proteinss and urea nitrogen in broiler

2.2 AP对肉鸡血清转氨酶含量的影响

2.2.1 AP 1次注射对肉鸡血清转氨酶含量的影响 经5日龄AP 1次注射处理后15 d(20日龄),各处理之间以及与对照之间谷丙转氨酶含量差异不显著,但谷草转氨酶则以3.75 mg·只-1(A)处理的含量最低,与C,D处理以及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P<0.05);而在AP处理后30 d(35日龄),各处理与对照之间的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含量差异不显著(表3).

2.2.2 AP 2次注射对肉鸡血清转氨酶含量的影响 在5日龄和20日龄接受2次AP溶液处理的乙组,于第1次处理后15 d(20日龄),AP各处理的谷丙转氨酶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除11.25 mg·只-1(Ⅲ)处理外,其余各处理的谷草转氨酶含量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而第2次AP处理后15 d(35日龄),各处理的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含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P>0.05)(表4).

表3 AP 1次注射对肉鸡血清转氨酶含量的影响Table 3 The effect of AP injected once on the content of blood transaminase in broiler

表4 AP 2次注射对肉鸡血清转氨酶含量的影响Table 4 The effect of AP injected twice on the content of blood transaminase in broiler

2.3 AP对肉鸡血清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的影响

2.3.1 AP 1次注射对肉鸡血清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的影响 在5日龄1次注射AP溶液后15 d(20 日龄),除 3.75 mg·只-1(A)处理外,其余AP处理甘油三酯含量均低于对照,并且所有AP各处理之间以及与对照之间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无显著差异;各处理雏鸡的血清总胆固醇含量均低于对照,并且 AP 3.75 ~11.25 mg·只-1(A ~ C)处理的总胆固醇含量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P<0.05)(表5).而在AP注射后30 d(35日龄),各处理血清甘油三酯含量均低于对照,且差异显著(P<0.05),但4个处理之间则无显著差异;各处理血清总胆固醇含量均低于对照,除15.00 mg·只-1(D)处理外,AP 3.75 ~11.25 mg·只-1(A ~C)处理的血清总胆固醇含量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P<0.05)(表5).由此看来,AP处理可降低肉鸡血清的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

2.3.2 AP 2次注射对肉鸡血清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的影响 在5日龄和20日龄分别采用AP皮下注射的乙组雏鸡,于第1次AP处理后15 d(20日龄),AP各处理肉鸡的血清甘油三酯含量差异不显著;各处理肉鸡的血清总胆固醇含量均低于对照,但只有 7.50 mg·只-1(Ⅱ)和 15.00 mg·只-1(Ⅳ)处理与对照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在第2次注射AP后15 d(35日龄),除个别处理外,各处理雏鸡的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含量均低于对照,且除15.00 mg·只-1(Ⅳ)处理肉鸡外,其余各处理肉鸡的血清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表6).

表5 AP 1次注射对肉鸡血清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的影响Table 5 The effect of AP injected once on the content of blood triglyceride and total cholesterol in broiler

表6 AP 2次注射对肉鸡血清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的影响Table 6 The effect of AP injected twice on the content of blood triglyceride and total cholesterol in broiler

3 讨论

3.1 AP对肉鸡血清蛋白和尿素氮含量的影响

血清总蛋白有白蛋白和球蛋白2类,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的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机体蛋白质的合成与代谢状况,而血清球蛋白含量高低则与机体的免疫水平有密切关系[13].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的增加,表明体内蛋白质的合成代谢加强,不仅有利于家禽的利用,而且降低了饲料消耗.血清中的球蛋白是机体内主要参与免疫反应的蛋白质,其升高可能意味着机体体液免疫功能的加强,其含量高低是评价机体免疫水平,特别是体液免疫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在本试验中,以AP 1次注射的甲组,尽管在初期(20日龄)AP各处理雏鸡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但到后期(35 日龄),15 mg·只-1处理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含量均高于对照;而在采用AP 2次注射的乙组,除个别处理外,AP各处理的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含量均高于对照,这与此前冯元璋等[12]有关AP处理鸡ND HI抗体滴度高于对照的结果基本吻合,并且这可能与AP促进了肉鸡的蛋白质同化代谢,加快血清蛋白质在肉鸡体内肌肉组织中的沉积有关.

有研究认为,营养不良时血清总蛋白、白蛋白会降低;高蛋白饮食会引起尿素氮的增加.血清白蛋白含量与动物生长速度密切相关,其含量升高标志着肉鸡生长加快[14],冯元璋等[11]在接种 ND 疫苗时注射AP溶液,也观察到AP可使肉鸡生长加快、体重增加.本试验表明,于接种ND疫苗时皮下注射一定质量浓度的AP溶液,尤其是在接种疫苗时2次注射一定浓度的AP溶液,可升高肉仔鸡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含量.这可能是与AP能够改善和提高肉鸡对饲料中氮的吸收作用,因而促进蛋白质的吸收和利用,促进肉鸡的生长发育有关.另外也与AP所具有的杀菌、抑菌作用,以及免疫促进作用和促进营养物质消化吸收,提高畜禽健康水平有关.有研究认为,血清尿素氮含量与蛋白质的利用率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当肝脏中蛋白质代谢和肾脏排泄功能正常时,其在血清中的含量通常维持在一定范围内,因而尿素氮是机体蛋白质分解代谢的主要终末产物,血液中的尿素氮在肾脏经过肾小球和肾小管的滤过与吸收,最终通过尿液排出体外[15].所以尿素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机体对蛋白质的利用程度情况.有研究报道,血清尿素氮浓度与动物蛋白质代谢和氨基酸平衡有关,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动物体内蛋白质的代谢和日粮氨基酸的平衡情况,蛋白质代谢和氨基酸平衡良好时,血清尿素氮浓度降低;若血清尿素氮含量升高,则意味着体内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强,氮沉积减少或肾功能不正常,或动物处于发病或亚健康状态[16].本试验中,在接种ND疫苗时1次注射AP的甲组,除3.75 mg·只-1处理外,其余各AP处理尿素氮含量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而在AP 2次处理的乙组,除个别处理外,AP各处理尿素氮的含量虽分别略高或略低于对照,但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一定质量浓度的AP对肉鸡的尿素氮含量无任何不良影响.尽管仅从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和尿素氮等4个指标并不能充分说明AP对肝功能的影响,但至少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一定质量浓度的AP注射处理,总体上对肉鸡的蛋白质代谢无任何不良影响,对试验肉鸡的肝、肾功能无不良影响.

3.2 AP对肉鸡血清转氨酶含量的影响

血清中的转氨酶在机体蛋白质代谢中起重要作用,其含量增加往往与组织中的变化相平行,间接反映组织细胞蛋白质代谢的状况.动物体内有多种转氨酶,其中GPT和GOT是动物体内两种重要的转氨酶.GPT主要存在于各种组织的细胞中,尤以肝脏细胞中含量最多,并且是在氨基酸的合成与分解代谢中起重要作用的转氨酶之一,其在血清中的含量与肝脏细胞的完整性有密切关系.当肝细胞受损、细胞膜通透性增大时,其可逸出细胞外,增加血浆中的含量,轻微的肝细胞受损可使其酶活性提高1倍,因而血清中的GPT活性是反映肝细胞损害的敏感指标[17],是肝功能受损害最灵敏的试验之一,可反映肝脏的功能.而GOT则是肝脏细胞中存在的并参与氨基酸代谢的一种转氨基活性最高的酶,当肝脏出现病变或肝细胞受损时,其可大量逸入血清,导致血清的转氨酶活性升高.于是可以根据血清中GOT活性的这种变化,作为判断肝脏功能正常与否的依据之一.吕峰等[18]的研究发现,薏苡仁多糖可明显抑制肝细胞GOT,GPT的活性.本试验结果表明,在接种ND疫苗时1次,或2次注射AP溶液,除个别处理(11.25 mg·只-1)的GOT含量略高于对照且差异显著外,尽管个别处理GPT和GOT含量略高于对照,但总体上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说明AP对肉鸡肝脏无毒副作用,不会引起鸡肝脏和心脏功能损伤,对肉鸡血清转氨酶(GPT和GOT)含量和肝脏功能无不良影响.

3.3 AP对肉鸡血清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的影响

有研究表明,复方黄芪多糖注射液在3~6 mL·头-1内对仔猪血液生化指标没有明显影响,对血液生理指标有明显改善作用[19].张利娟等[20]的研究显示,黄芪多糖和小檗碱复合制剂能够增强蛋鸡的免疫水平,降低血清中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的含量.刘会娟等[21]的试验发现,于蛋用雏鸡饮水中加入不同剂量的米糠多糖,可以促进雏鸡的生长性能,降低雏鸡血液中甘油三醋和胆固醇水平,并以每天100 mg·kg-1剂量处理者效果最为明显.本试验在接种ND疫苗时1次或2次注射不同质量浓度的AP,除个别处理外,AP各处理与对照组相比,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含量均低于对照,且差异显著(P<0.05).这说明AP具有降低肉鸡血清总胆固醇和具有良好的降血脂作用.这可能与AP能够减少胆固醇内源性合成、减少胆固醇的吸收、促进脂类转运和排泄有关,另外也可能与植物多糖能够抑制胆固醇酰基转移酶的活性,阻止日粮中胆固醇的吸收和肝脏中脂蛋白装配,增强肝脏中胆固醇的分解利用以及胆汁的排泄作用有关.

由于目前罕见家禽的正常血液生化指标值标准,尚难对本试验AP处理组肉鸡的血液生化指标值进行评判,但通过设置空白对照,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AP处理与空白处理组之间血液生化指标值之间的关系.总体看来,在本试验条件下,AP对肉鸡的血液生化指标无不良影响,对肝脏、肾脏的功能无不良影响,可作为注射剂安全应用于肉鸡.

[1] 冯元璋,古飞霞.多糖在畜牧业上的应用与研究[J].饲料研究,2010(10):27-30.

[2] LEUNG Y K,LIU C,KOON J C,et al.Polysaccharide biological response modifiers[J].Immunol Lett,2006,105(2):101-114.

[3] 冯元璋.芦荟多糖的免疫促进作用及其在畜牧业上的应用研究进展[J].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0,23(4):68-74.

[4] IM S A,OH S T,SONG S,et al.Identification of optimal molecular size of modified aloe polysaccharides with maximum immunomodulatory activity[J].Int Immunopharmacol,2005,5(2):271 -279.

[5] 郭冷秋,黄莉莉,张 鹏,等.芦荟多糖防治糖尿病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医药学报,2005,33(5):37-38.

[6] 李 丽,王乃平.植物多糖的药理作用研究纂要[J].中医药学刊,2004,22(10):1932 -1934.

[7] 刘 昊,佟建明,贾洪强,等.芦荟粉对不同性别肉仔鸡免疫机能及生产性能的影响[J].福建农业学报,2007,22(3):288 -292.

[8] 蒋 林,冯元璋,杨 雪,等.芦荟乙酰化甘露聚糖对肉仔鸡肠道主要菌群、小肠微绒毛密度、免疫功能及生产性能的影响[J].中国兽医学报,2005,25(6):668-671.

[9] 王长康,贾洪强,佟建明,等.芦荟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6(6):614 -617.

[10] VALLE-PARASO M G R,VIDAMO P J S,ANUNCIADO R V P,et al.Effects of aloe vera(aloe barbadensis)on the white blood cell count and antibody titre of broiler chickens vaccinated against Newcastle disease[J].Phillipine J Vet Med,2005,42:49 -52.

[11]冯元璋,古飞霞,袁朝霞,等.芦荟多糖对黄羽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J].饲料研究,2011(5):50-52.

[12]冯元璋,古飞霞,袁朝霞,等.芦荟多糖对肉鸡免疫器官指数和ND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45(4):432 -436.

[13]郑学斌,杜 江,余先祥,等.低聚木糖对海兰蛋鸡产蛋性能、鸡蛋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9,36(2):267-272.

[14]钱云霞.饥饿对养殖鲈鱼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J].中国水产科学,2002,6(2):95 -114.

[15] MALMLOF K.Amino acid in farm animal nutrition metabolism,partition and consequences of imbalance[J].Swedish Journal of Agriculture Research,1988,18(4):191-193.

[16]杨玉芬,卢德勋,许梓荣,等.日粮纤维对于肥育猪生产性能和血清参数的影响[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4(5):578 -582.

[17]韩爱云,张国强,黄仁录,等.二氢杨梅素对肉仔鸡血液生化指标及生长性能的影响[J].中国兽医杂志,2007,43(11):19 -21.

[18]吕 峰,黄一帆,池淑芳,等.薏苡仁多糖对小鼠抗氧化作用的研究[J].营养学报,2008,30(6):602-605.

[19]刘自逵,陈小军,屠迪,等.复方黄芪多糖注射液对仔猪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5(5):514 -516.

[20]张利娟,王志祥.中草药复合制剂对蛋鸡血清生化指标和鸡蛋营养品质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1):5656-5657.

[21]刘会娟,李淑芳,郑长山,等.米康多糖对雏鸡生长性能和血清甘油三嘴胆固醇含量的影响[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7(11):53-54.

猜你喜欢

尿素氮转氨酶甘油三酯
献血体检时的“转氨酶”究竟是啥?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时尿素氮变化、变化规律及变化的意义分析
高甘油三酯血症
饮食因素对谷丙转氨酶测值的影响
无偿献血采血点初筛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的预防及纠正措施研究
体检时甘油三酯水平正常,为何仍需注意?
人乳脂中甘油三酯分析方法及组成的研究进展
高含量DHA/EPA甘油三酯的降血脂和保肝作用的研究
谷氨酰胺转氨酶对鱼肉保水性的影响
脲酶/硝化抑制剂对尿素氮在白浆土中转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