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对猪群健康的影响及防控
2012-05-09韩国全王利娜颜其贵郭万柱陈代文
韩国全,王利娜,余 冰,颜其贵,郭万柱,陈代文*
(1.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四川 成都,611130;2.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四川 雅安 625014;3.成都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四川 成都 610041)
现代集约化养猪生产中,高温热环境往往是影响养猪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夏季及初秋的气候炎热是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特点,尤其在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高温湿热的气候对猪群的危害更为严重。而高温环境常常引起猪群尤其是繁殖母猪强烈的热应激反应,不仅严重干扰了猪只正常的内分泌性能而且影响消化功能,降低猪的采食量 ,严重降低猪的生产和繁殖能力,并且猪群极易感染流行各种疾病,给养猪生产带来了非常大的损失。因此,本文就高温对猪场的影响及防控对策进行阐述,期待引起养猪业者对夏秋季节高温的重视,为猪场如何搞好夏季养猪提供参考。
1 猪的体温调节特点
正常健康猪直肠温度为38~40 ℃,一昼夜温差一般不超过1 ℃,正常状态是上午稍低,下午稍高。在神经系统控制下,猪通过物理形式散发和化学形式增加体内的热量进行体温调节。当环境温度较低,猪感到寒冷时,通过神经控制增加体内热量和缩小散热面积,保持体温恒定,这是物理性调节;与此同时,猪的采食量增加,代谢作用增强,把食物中的化学能转变为热能,保持体温恒定,这是化学性调节。猪的体温调节随环境温度而变化,当环境温度过低时,猪体就加快食物化学能向热能的转化,环境温度过高时,猪体就延缓食物化学能向热能的转化。仔猪的体温调节和大猪有所不同。通常情况下,20日龄前哺乳仔猪的体温调节机能还没完全发育,体温维持完全依赖外力保护。因此,分娩栏的保温设备绝不可缺。饲养实践证明,猪的最适温度随体重和年龄增加而下降,初生仔猪的适宜温度为27~29 ℃,断奶仔猪为21~24 ℃,生长育肥猪为15~25 ℃,产仔和哺乳母猪为16~18 ℃。在最适环境温度环境内,猪的产热和散热维持动态平衡。因此,猪的体温保持恒定,饲料利用率高,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
2 高温环境对猪的基本生理影响
猪属恒温动物,皮下脂肪厚,汗腺不发达,体内热能散发较慢,不善于通过皮肤蒸发散热来调节体温。因此,猪很不耐热。高温环境对猪群的基本生理影响较大,主要表现如下:高温环境引起机体代谢增强,能量代谢增强;高温环境导致猪体热失衡,引起热应激,降低机体免疫力,进而诱发多种疾病,特别是当猪群健康状况不良或处于亚健康状态下,疾病暴发的可能性就更大;高温环境会使猪的食欲降低,采食量减少。
3 高温环境对猪群健康的影响
3.1 对不同猪群生产性能的影响
猪具有复杂的采食量调控机制,而温热恒定机制是调节猪采食量的重要机制之一。温热恒定机制对采食量的控制表现为采食量与环境温度为负相关,但有时也表现为正相关, 主要是由于高温增加热应激所致。猪的等热区范围为15~21 ℃,高于此范围采食量减少,低于此范围采食量增加。环境温度高于21 ℃时, 温度每上升1 ℃采食量就会减少60~100 g;环境温度低于15 ℃时,温度每下降1 ℃,生长肥育猪采食量增加约19.5 g,日增重降低10~22 g[1]。环境温度对哺乳母猪采食量影响非常大 , 当环境温度从 18 ℃ 增至 25 ℃ 时 ,采食量减少50%之多[2]。而在3~4周龄断奶之后的仔猪第1~4周期间环境温度仅仅升高2 ℃,采食量就会减少25%[3]。在高温环境里,肉猪摄食量低下,消化系统受影响,增重严重受损。高温环境确实严重影响到猪场之效率和利益,在当前养猪业竞争激烈,食品安全、技术要求越来越高,饲料在猪成本上占的比例偏高(约占60%)的情况下,猪的摄食和增重变化严重影响养猪业的效益。郭春华等[4]研究结果表明,高温对20~100 kg生长育肥猪采食量有极显著影响,随温度升高采食量下降幅度增大,体重越大的猪,对高温越敏感,即采食量受温度与体重的双重影响。刘圈炜等[5-6]系统地研究了持续高温对生长育肥猪的影响,结果提示,持续高温能使生长猪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降低,饲料干物质和总能的消化率有降低的趋势,而粗蛋白质和粗脂肪的消化率有升高的趋势;持续高温可使生长猪血清总蛋白、球蛋白及总胆固醇含量明显下降;持续高温能使生长猪背最长肌干物质和肌内脂肪含量有下降趋势,而粗蛋白质含量有升高趋势。
3.2 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环境高温会造成母猪卵巢机能减退,从而导致妊娠母猪胚胎死亡增加,表现母猪受胎率下降和返情及流产率增加,仔猪出生重降低 ,弱仔数增加,活产仔数减少等;高温会造成哺乳母猪采食量下降,导致缺奶或无奶,哺乳期掉膘严重,断奶后不发情,仔猪断奶重低等;高温影响分娩母猪主要表现为产程延长,难产死产增加,产后子宫炎无乳综合症增加等;高温可使断奶母猪正常发情的比例比其他季节低。胡金平等[7]对杭州市种猪试验场2004—2005年3 866胎长白和大白母猪的分娩记录及断奶后发情配种记录进行系统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母猪产仔数随着气温上升而下降,8月份死仔数达最高;2个品种的返情率都随气温上升而升高,亦在8月份达到高峰;长白母猪受热应激的影响比大白母猪要严重。吴志君等[8]选用同批断奶后的32头基础母猪,配种后随机分为非降温和喷淋降温2个组,不降温组返情率31. 3%,与全场平均返情率11.7%差异极显著,无流产现象2头,比喷淋降温组的13.3%增加18个百分点;平均产仔9.6头,比喷淋降温组的10.3头减少0.7头;不降温组平均产活仔8.3头,比喷淋降温组的9.5头下降1.2头;不降温组死胎仔猪占10.5%,比喷淋降温组的7.5%升高3个百分点,说明环境高温会显著影响母猪性能。
3.3 对公猪精液品质的影响
热应激使种公猪阴囊和睾丸温度升高,睾丸开始发生功能异常,性腺的分泌量及所含的成分均发生了显著变化,不利于精子的生存。同时, 持续高温引起的热应激使精子在附睾内的运行与成熟受到了阻碍,导致射出精液中总精子数减少,畸形率增高,精液品质下降,最终导致繁殖力降低。胡金平等对杭州市种猪试验场2004—2005年75头长白公猪精液检测记录进行系统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公猪的精液品质亦随气温上升而下降,尽管在气温超过30 ℃时,已启动滴水及风扇降温,但公猪精子活力从5月份开始下降,来年1月份恢复到0.8以上,精液量在7、8月份有明显降低,9月份即恢复正常,对精液密度影响也不大。相对高温而言,种猪耐受低温能力较强,本次分析显示低温对公猪精液品质无不利影响。
3.4 对饲粮存储、质量及饲料报酬的影响
夏季高温天气常常伴有高湿现象,因而极易造成饲料受霉菌及其毒素的污染。另外,饲料中部分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在夏季高温环境下更容易被氧化损失,同时由于夏季高温导致母猪繁殖性能降低,肥猪采食量下降,生长速度变慢,增重降低,因而使饲料报酬明显降低。
3.5 对猪群抗病力的影响
夏季高温天气造成大部分猪只采食量降低,营养不全,抵抗力下降,又加上高温高湿极易导致饲料霉变,采食后引起免疫抑制,极易诱发各种疾病的发生。刘胜军等[9]研究高温高湿环境对生长猪生长性能、血浆皮质醇浓度和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提示,环境高温、高湿均显著降低猪的生长性能,持续高温能显著降低猪的细胞免疫功能,进而引起抗病力下降。胡艳欣等[10]在研究热应激降低猪增重率的机理时发现,热应激组猪的体重增长率显著下降(P<0.05),猪肠黏膜结构严重损伤,各段肠的绒毛长度、宽度、隐窝深度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回肠绒毛长度减少较为显著(P<0.05),各肠段绒毛宽度的减少均差异显著(P<0.05),肠黏膜上皮内杯状细胞数量增多,其中回肠差异显著(P<0.05),肠黏膜上皮细胞表面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降低。热应激可引起猪肠道黏膜结构严重损伤,以致小肠的消化吸收功能严重受阻,这是造成猪热应激掉膘减重的主要机制之一。同时也对小肠免疫功能造成较大影响。彭芳珍等[11]选用12头小型猪随机平均分成热应激和常温2组,人工气候室内,热应激组模拟夏季炎热气候,气温从26~39 ℃ 24 h循环变温,在39 ℃时维持4 h;常温对照组在24 ℃下饲养。试验持续10 d,热应激10 d后39 ℃高温持续期结束,结果显示: 慢性热应激中试验猪肠道结构严重受损,消化吸收功能严重下降,严重影响肠道免疫功能。
4 综合防控高温措施
4.1 猪场场址选定、规划与绿化
现代规模化猪场选址规划及其重要,关系到饲养成本、温度控制、疾病流行、产品销售等。据媒体报道,在我国北方某养殖区由于后续建设的高速公路毗邻疾病流行加剧,严重影响其种猪销售。猪场场址选择要依据本地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和水文气象资料来进行。理想的场址应是背风向阳、地势高燥、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排污方便、供电和交通方便的地方。尤其要注重有一个安全的生态环境,远离各种动物的饲养场及其畜产品加工厂、城镇居民区和村落,周围建立必要围墙或防疫沟,并设置绿化带。
巧借自然环境条件避暑降温是最基本、最经济的方式,应提前在圈舍四周栽植树木与种植绿色植被。通过树木遮阴,减少圈舍周围建筑与地面阳光反射,以降低地面温度。茂密的树叶可以有效地遮挡阳光直射,通过叶面蒸发水分吸收热量,同时其光合作用等还可以净化空气,从而改变猪场周围小环境。
4.2 栏舍设计与降温设备
为保证猪群健康生长,设计圈舍时必须考虑其生理需要、设备配套能力、温度控制等。如哺乳母猪舍原设计笼养限位产仔,由于设备不配套、设计不合理,舍内拥挤,暗沟粪尿不易排除,舍内氨气浓度大、潮湿、嘈杂,卫生清洁不易,则母猪、仔猪应激反应明显,表现为烦躁不安,哺乳力下降,流产率、返情率都明显增高。栏圈设计时,地板应有一定坡度、平整而不光滑,否则易造成猪群滑伤,腿疾大量增加。
猪舍避暑降温设备措施主要在3个方面下功夫:通风降温、建筑上控制热辐射降温、现代制冷设备降温。通风降温的风向、风速、风扇数量与有效温度有很大关系,需要具体猪舍科学合理设计。建筑上控制热辐射降温主要考虑选用导热系数小的建筑材料,墙体可选用隔热性能好的材料,舍内地面则可选用具有绝缘特性的材料(例如绝缘水泥地面或漏缝地板等),屋顶可采用加顶棚的形式来有效阻隔热辐射。现代制冷设备降温是现代规模化养殖非常重要的手段,冷水降温包括喷雾降温和湿帘降温,采用冷水降温时,必须加强猪舍通风除湿;冷气降温是使进入猪舍的空气预先经过有冷水、冰、干冰等致冷物的密闭容器,预冷而降低舍内温度,这样不会加大舍内湿度;也可以对猪体直接用冷水降温,如喷淋、水浴滴水等方式。
4.3 高温季节清洁卫生调整
夏秋季是病原微生物生长与繁殖非常活跃的季节,而消毒工作是切断疫病传播途径、杀灭或清除停留在猪体表与饲养环境中活病原微生物的最为有效的手段。为了防治猪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必须重视猪舍的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认真做好猪舍内外环境、栏舍、场地、用具、器械、排水道等及猪体消毒工作,每天应及时清理栏舍的杂物,在杂物清理干净后再进行消毒,以保证消毒效果。可以适当增加消毒频率,并定期更换消毒药,提高养猪场的清洁卫生级别。
4.4 高温季节饲养管理调整
猪在环境温度上升到35 ℃以上时,饲料利用率低,增重慢。因此,高温季节应依据猪的不同类别和猪的不同生理阶段采取合适的饲养模式。对于中小养殖场户,缩小猪群规模,降低饲养密度,保证充足饲槽数是增加采食量的必要措施;饲喂时间可以做适当调整,调至早上凉爽时间或夜间加喂;饲喂凉水拌湿的饲料或颗粒料,都可以很好地增加采食量。当然,适量添加适口性较好的青绿饲料也能提高食欲。对于大中型规模化养猪场而言,调整饲喂时间,增加饮水次数、水槽清洗频率,调整水温水质等饲养管理措施有利于提高采食量。夏季高温高湿的气候环境容易引起饲料发霉变质,因此要经常检查饲料质量,保证饲料新鲜,规模化养猪场可选择在饲料中添加霉菌毒素处理剂,严防饲喂发霉变质饲料。
叶胜强等[12]为了比较夏季高温环境不同养殖模式下不同饲养阶段生猪饲养效果,选择初始体重(9.61±0.81)kg保育猪124头和(18.37±1.28)kg生长猪94头,随机分成3组,分别采用传统模式、生物发酵床模式、干湿分区模式进行饲养,结果表明:干湿分区模式相对于生物发酵床模式和传统模式,其保育猪日增重分别提高14.6%、26.9%,料重比分别降低11.7%、6.8%;生长猪日增重分别提高2.7%、9.8%,料重比分别降低9.8%、1.3%。韩艳云等[13]研究结果表明,夏季保育猪和生长猪在改进水泥地面模式下的饲养效果优于发酵床模式。提示,调整饲养管理可显著改善饲养效果。
4.5 高温季节饲粮配方的调整及抗应激药物或添加剂的使用
高温环境下猪群食欲不佳,选择新鲜优质适口性较好的原料配制饲料;应提高饲料的能量浓度,包括可添加油脂;降低高纤维原料配比,控制粗纤维水平,以减少体增热的产生;增加某些营养或微量元素水平,抵抗热应激反应。对于规模化养猪场来说,调整饲粮配方以及抗应激药物或添加剂的使用是应对高温环境行之有效且经济的手段。
杨烨等[14]研究结果表明,在持续高温期增加日粮能量与赖氨酸浓度能显著提高生长肥育猪体重(P<0.05),也能明显降低料重比,同时增加能量水平能提高血液抗体水平和淋巴细胞比例。刘卫东等[15]研究亦表明在夏季提高饲粮能量和赖氨酸水平能显著提高生长肥育猪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杨烨等[16]在试验日粮中分别添加维生素C(50 mg/kg)和维生素E(200 mg/kg),研究结果表明维生素E和C对持续高温期生长肥育猪的生长性能、内分泌功能、血清生化指标、血清电解质平衡等方面都会产生明显的影响。赵洪进等[17]通过日粮添加不同水平的硒(Se)和维生素E(VE)研究从而证明Se和VE可减少热应激猪体内自由基的数量,缓解猪热应激时的自由基损伤,提高猪抗热应激的能力。
王胜林等[18]选取体重约20 kg的杜长大杂交猪90头,随机分为5个处理,各组分别饲喂含不同抗热应激剂的饲粮,对照组饲粮不含抗热应激剂。试验组依次添加中草药添加剂2%、蛋氨酸锌530 mg/kg、吡啶甲酸铬200 mg/kg和酸化剂1 500 mg/kg。试验结果表明:①含抗热应激剂各试验组的日增重和采食量均高于对照组,而蛋氨酸锌组和吡啶甲酸铬组的料重比均低于对照组;②从血清生化指标看,酸化剂组BUN(P<0.05)和SOD值 (P<0.01)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而各组的TG和MDA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显示中草药添加剂、蛋氨酸锌、吡啶甲酸铬和酸化剂均能增强生长猪在高温条件下的蛋白质分解和糖异生作用,进而改善生产性能。
邹晓庭等[19]研究探讨日粮中添加γ-氨基丁酸作用,结果显示饲粮中添加γ-氨基丁酸(简称GABA)改善了夏季高温期生长肥育猪的生产性能,以10 mg/kg处理效果最优,10 mg/kg GABA还降低了夏季高温对猪造成的应激并使其抗氧化性能及甲状腺机能增强。徐秋良等[20]实验结果亦显示,日粮添加GABA可以缓解高温环境生长肥育猪的热应激,提高生产性能。李金友等[21]的研究表明,耐热素A在减轻高温对猪健康和生产性能的不良影响有明显的效果,且可促进脂肪、钙在肌肉内沉积,对改善猪肉的风味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随着环保意识和健康意识的加强,中草药因药性缓和作用持久、毒副作用小及药残低,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在防治疾病的应用中逐渐显示出其较强的生命力。宋小珍等[22]选用35日龄中国实验用小型猪64头,分为对照组、高温应激组和2个中药添加剂组(方1、方2),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应激组猪血清SOD活力在第1天显著升高;MDA含量在第6天显著升高;GSH-Px活力在第6和10天显著高于常温组(P<0.05)。与应激组相比,方2组的GSH-Px活力在第2天显著升高,方1和方2组MDA含量在第10天显著降低(P<0.05)。表明高温状态下,猪体内MDA含量增加,GSH-Px活性增强;中药添加剂能促进热应激仔猪抗氧化功能的恢复和提高。
4.6 加强免疫接种
近年来,高温季节除了常见发生的猪瘟、猪流感、仔猪副伤寒、嗜血杆菌病、链球菌病、附红细胞体病、弓形虫、腹泻外,高热病、蓝耳病、圆环病毒病大肆流行。不同猪群严格按照各自免疫程序注射疫苗,并做好记录,确保免疫到位。确保疫苗质量,保证疫苗的采购、运输、保存过程规范,防止可能出现疫苗冷链中断,造成疫苗质量下降或失效,稀释后的疫苗应存放冷藏箱中并在1 h内用完。通过加强免疫接种,提高猪群整体特异性免疫力,防患于未然。
5 结语
在气候炎热的夏季与秋初季节,持续的高温环境给养猪从业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尤其是中小养殖户,这是我国养猪生产中普遍存在且亟待解决的一个实际问题。但笔者认为,伴随着我国养猪业的快速发展,整体养猪技术水平逐步提高,上述技术措施不断的推广, 就可以很好的从根本上解决持续高温对猪群的危害,提高养猪效益。
[1] 杨风.动物营养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2] 张文明,何若钢,李秀宝,等.后备、妊娠和哺乳母猪的能量需要及饲养策略[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07(5):67-68.
[3] 钟伟译.保育期仔猪的环境温度和采食量[J].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03,23(3):42-43.
[4] 郭春华,柴映青,王康宁.高温对不同体重生长猪采食量影响模式的研究[J].养猪,2004(4):15-18.
[5] 刘圈炜,卢庆萍,张宏福,等.持续高温对生长猪生长性能及养分消化率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09,21(6):982-986.
[6] 刘圈炜,卢庆萍,张宏福,等.持续高温对生长猪血清生化指标及肌肉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10,22(5): 1207-1213.
[7] 胡金平,曾乐平,李菊峰,等.气温对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J]. 家畜生态学报,2008,29(3):33-36.
[8] 吴志君,卢永亮,雷羽.高温对集约化猪场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J].养猪,1998(2):16.
[9] 刘胜军,卢庆萍,张宏福,等.高温高湿环境对生长猪生长性能、血浆皮质醇浓度和免疫功能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 2010,22(5):1214-1219.
[10] 胡艳欣,肖冲,佘锐萍,等.热应激对猪肠道结构及功能的影响[J].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9, 9(3): 581-586.
[11] 彭芳珍,胡艳欣,佘锐萍.慢性热应激对猪肠道CD3+T细胞表达的影响[J].皖西学院报,2011,27(2): 90-93.
[12] 叶胜强, 陈洁, 鲍伯胜,等. 夏季不同养殖模式生猪饲养效果比较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1(2):330-332.
[13] 韩艳云,叶胜强,陈洁,等.夏季发酵床模式与改进水泥地面模式生猪饲养效果比较[J].家畜生态学报,2011,32(4):89-92.
[14] 杨烨,冯玉兰,董志岩,等.日粮能量和赖氨酸浓度对持续高温期生长肥育猪生产性能与生化指标的影响[J].福建农业学报,2004,19(1):219-223.
[15] 刘卫东,王章存,王雷.夏季提高饲粮能量和赖氨酸水平对生长肥育猪生产性能的影响[J].养猪,2006(2): 21-22.
[16] 杨烨,冯玉兰,董志岩,等.高温期维生素E和C对肥育猪生长与代谢的影响[J].福建畜牧兽医, 2004,26(4): 3-5.
[17] 赵洪进,郭定宗.硒和维生素E在热应激猪自由基代谢中的作用 [J].中国兽医学报,2005,25(1):78-80.
[18] 王胜林,林映才,蒋宗勇,等.抗热应激剂对高温条件下生长猪生产性能和代谢的影响[J].中国畜牧杂志,2004,40(10): 28-30.
[19] 邹晓庭,胡家澄,曹德瑞,等.γ-氨基丁酸对夏季高温期生长肥育猪生产性能、抗氧化及HPA、HPT轴激素分泌的影响[J].畜牧兽医学报,2009,40(8):1196-1201.
[20] 徐秋良,张庆莉,唐国盘,等.γ氨基丁酸对高温环境下生长肥育猪生产性能及激素水平的影响[J].家畜生态学报,2009,30(6):28-32.
[21] 李金友,周明,季学枫,等. 高温季节耐热素对猪生产性能与肉质的影响[J].粮食与饲料工业,2005(9):42-44.
[22] 宋小珍,王占赫,毛帅,等.中药添加剂对高温下猪血清抗氧化功能的影响[J].畜牧与兽医,2008,40(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