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学与创新思维的培养
2012-05-08周阳
周阳
内蒙古通辽实验中学通辽028000
【摘要】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精华,是引发创造活动的前导。信息技术课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具有独特不可替代的巨大优势。本文对此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创造性,思维,培养,方法
素质教育与新课改的核心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创新性人才。一个具有创造新思维的人能够科学地使用大脑,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得心应手地解决矛盾,攻克难关。近年来,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创造性思维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和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自己学、自己动手、自己动脑的机会,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做主人,充分表现自己。只有这样,才能谈得上创新型思维的培养。
1.兴趣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石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对某一事物感兴趣时,认识就快;如果毫无兴趣,认识就慢,或者不予接受。若想激发创造性思维,就必须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何而来呢?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兴趣的源泉在于体会到智慧能统帅事实和现实,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要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所以“兴趣”是一种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它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为创造性思维的产生奠定基础。因此,兴趣不是教学目的,而是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了达到兴趣和教育性的统一,我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予以实现:
首先是选好教学内容,为学生对计算机产生浓厚兴趣并保持持久铺平道路。它为以下两方面得以顺利实施提供了前提条件;其次是采用诱导和启发的教学方式,从而进一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及时和恰当的鼓励延迟与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增强其学习兴趣。以上三方面分别对应兴趣教学的三个阶段:激发兴趣阶段、培养兴趣阶段和巩固兴趣阶段。
1.1激发兴趣阶段。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应注重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内容的选择应适应学生的发展特点。根据国家教委编订的《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的指导精神,我校的信息技术课将学习重点放置在学习WINDOWS及其应用软件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能充分地展现自己的想象空间,精心雕琢自己的作品。
1.2培养兴趣阶段。学生在“激发兴趣”阶段产生的兴趣不尽相同,有的浓厚,有的一般,由于某些原因还会使其减弱甚至消失。所以,不能把培养和激发截然分开,需要在培养中继续激发,以调动起全体学生的浓厚兴趣。
1.3优化教学过程是培养创新思维的保证。①精心设计任务。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精心设计任务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因为“任务”设计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一个好的任务,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知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比如,画图软件的图案的放大和翻转以及拉伸的技术是比较晦涩的,为了解决这一难点,我就让学生画一幅“小小树林”的图画,在图画中设计了大小不同的小树,并使它们在太阳的照射下在地面上投影成一片片的阴影。由于该任务生动有趣,使得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顺利地掌握了知识难点。②讲解内容要少而精。少而精主要是指讲的时候,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在量上要少讲,把大量时间留给学生去自学、去思考。
1.4巩固兴趣阶段。一个人的创造能力的发挥离不开自信。自信是实现自我和取得成功的必要前提。学生正处于成长发展期,他们渴望别人对自己的尊重和信任,怕别人看不起。所以,对学生恰如其分的鼓励,就会使他们满怀希望和自信心,延迟了已有的兴趣,使兴趣从外在因素向内在因素的转化能够执行,从而巩固了兴趣。
2.在运用中训练与培养创新型思维
对于信息技术教学而言,我个人认为,最有效的多媒体手段是多媒体网络教室加上计算机、投影机。充分地利用这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以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率地进行教学,使学生顺利地掌握计算机知识,提高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水平,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1布置任务。上课之初,我先用投影仪将今天要完成的任务展示出来。它可能是一幅画,也可能是一篇文章。这些内容,如果仅仅靠语言的描述,显然是很苍白的,有了画面就直观、易懂,任务明确,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2辅助讲解。当需要讲解一些必要的操作时,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实时播放教师的操作过程,使每一个学生清晰、准确地把握了操作过程和基本概念。
2.3交流讨论。当某个学生需要介绍自己的学习经验时,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将他的计算机的画面和他的声音传送到整个网络,使每个学生看清他的操作过程、听清他的声音,其他的学生从而可以提出不同意见,因此达到交流讨论的目的。
2.4作品展示。当学生的任务完成之时,利用多媒体网络再配合上计算机投影仪,就可以便捷地展示学生的作品了。这样可使学生的自我成就感得到满足,延迟了兴趣的持续时间,为创造性思维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教学使我深切地体会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后,他的学习热忱和潜能是始料不及的。例如,在整个的上机考试过程中,学生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去选题,力争使自己的作品最佳。在制作过程中,经常会有学生询问:“我的怎么样?比×××的好吧?”“老师,您说哪不好,我再改!”诸如此类的问题都说明一个问题:学生是在为自己学习,是学习的主体。近年来,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到了很多知识,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不仅完成了基本要求,而且还创作出了很多有特色、有新意的作品。
总之,能够取得这样的效果是与实施了素质教育分不开的。正是由于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素质教育,才使学生在学习动机上由“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对学习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发挥了自身的创造能力。对此,我们务必要深入研究,努力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