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效果评价
2012-05-08马惠敏赵金彩
马惠敏,赵金彩
(1.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创伤急救中心,河北省骨科研究所,河北石家庄 050051;
2.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脊柱骨科,河北石家庄 050051)
脊髓损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效果评价
马惠敏1,赵金彩2
(1.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创伤急救中心,河北省骨科研究所,河北石家庄 050051;
2.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脊柱骨科,河北石家庄 050051)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性护理措施,并进行效果评价。方法将2006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脊髓损伤患者230例分为对照组(118例)和干预组(11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对患者实施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性护理。干预组依据《预防骨科大手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指南(草案)》对患者实施健康指导、康复锻炼、并发症预防等一系列预防性护理干预。观察2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肺栓塞发生率、病死率。结果干预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肺栓塞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对脊髓损伤患者进行下肢静脉血栓系列预防性护理干预,可以减少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和肺栓塞发生率,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脊髓损伤;静脉血栓形成;护理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是指各种原因所致的血液在静脉内异常凝固,使血管腔部分或完全阻塞,血栓也可脱落进入肺动脉,从而导致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因此,VTE在不同阶段可表现为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或肺栓塞(pulmonarythrornboembolism,PTE)2种形式。脊髓损伤患者多数伴有截瘫,长期卧床,活动量少,是DVT的高危人群。目前我国多采用“早期锻炼+常规治疗”的传统方法预防DVT,已被证实确切有效。2006年我们根据《预防骨科患者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专家建议——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座谈会纪要》[1]精神,在诊疗护理工作中关注脊髓损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工作,采取了常规的预防护理方法。2009年根据中华医学会提出的《预防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指南(草案)》[2],我们制定了预防护理指南,对下肢DVT进行风险评估,采取了更为积极的预防性措施,以降低下肢DVT,减少致命性PTE。我们有针对性地对脊髓损伤患者实施下肢DVT的预防性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收治的脊髓损伤患者230例,男性153例,女性77例,年龄13~88岁,平均57.5岁。其中车祸伤157例,摔伤49例,斗殴致伤24例。2006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脊髓损伤患者118例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对患者实施DVT的预防性护理。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脊髓损伤患者112例为干预组,依据《预防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指南(草案)》[2]对患者实施风险评估、健康指导、康复锻炼、并发症预防等一系列预防性护理干预。观察2组DVT发生率、PTE发生率和病死率。
1.2 方法
1.2.1 风险评估[3]:任何引起静脉损伤、静脉血流停滞及血液高凝状态的原因都是VTE的危险因素。其他常见的继发性危险因素包括老龄、创伤、既往VTE病史、肥胖、瘫痪、制动、术中应用止血带、全身麻醉、恶性肿瘤、中心静脉插管、慢性静脉瓣功能不全等。危险因素越多,发生VTE的风险就越大。所有脊髓损伤患者都是DVT的高危人群,高龄、肥胖、手术时间大于30min、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患者为极高危人群,必须进行DVT的预防护理干预。
1.2.2 健康指导:做好高危人群的健康宣教,详细向患者讲解DVT发生的病因、症状、治疗及预防,提高患者的警惕性及防护意识;讲解早期康复锻炼的重要性,指导患者定时变换体位,至少2h轴式翻身1次,主动或被动活动肢体,保持肢体肌肉力量及关节活动度;教育患者掌握有效咳嗽、咳痰,指导家属掌握翻身叩背的方法,预防呼吸道并发症;指导患者多饮水,多食低胆固醇、低脂肪、富含纤维素饮食,保持大小便畅通。
1.2.3 护理干预:筛查和评估DVT高危人群。脊髓完全损伤及不完全损伤患者(即损伤评级A和B级患者)和其他不完全损伤但需卧床并限制下地活动的患者,均属于发生下肢DVT的高危人群,应予密切观察。①评估骨科手术患者VTE的危险分度,有针对性采取预防护理干预。②避免下肢静脉穿刺,长期输液患者尽量避免在同一部位、同一静脉反复穿刺,输注刺激性强或高渗药液时应注意保护血管,必要时可予以深静脉置管[4]。③每天床旁交接班询问、查看高危患者,认真倾听患者主诉,及时观察肢体肿胀、压痛、色泽改变、浅静脉充盈情况等DVT的早期客观指标。④正确评估患者伤情、呼吸系统疾病、意识状态、吸烟史、营养状态、咳痰能力等,定时监测患者的血氧、血气,教会患者做深呼吸、腹式呼吸、咳嗽等呼吸功能锻炼,2~3次/组,3组/d,预防患者肺部感染、坠积性肺炎和肺不张[5]。⑤教会患者最大限度进行肢体主动活动,踝关节趾屈背伸50~100次/d,脚趾活动50~100次/d,踝关节环转50~100次/d,踝关节的内外翻50~100次/d,床上练习足部踩蹬;辅助患者进行被动活动,足踝部的跖曲、背伸、环转、髋和膝关节的屈曲活动,自下而上地做比目鱼肌、腓肠肌挤压运动,使其沿静脉血流方向形成压力梯度,从肢体远端开始向近端挤压按摩,5~10次/组,2~3组/d。⑥合理摆放体位,病情允许时可抬高床头10°~30°,抬高双下肢15~20cm,待病情平稳与主管医生充分沟通后在床上逐渐坐起。
1.2.4 物理预防:术前、术中和术后适度补液,避免脱水而增加血液黏稠度;使用弹力绷带或穿弹力袜,可产生自下而上循环递减压力,促进下肢浅静脉向深静脉回流,提高血流速度,减少静脉血液瘀滞;使用下肢循环驱动仪和足底静脉泵,利用机械动力驱动下肢静脉回流,促进下肢血流速度[6]。
1.3 DVT诊断[7]:①卧床≥3d者;②年龄≥60岁者;③无明显诱因出现小腿肿胀、疼痛者;④无明显诱因出现肢体运动障碍加重者;⑤双下肢皮肤温度不一致者;⑥无明显诱因出现静脉曲张、皮炎、色素沉着、瘀滞性溃疡者;⑦术前1d及术后1周常规超声检查者。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照组DVT 69例,PTE 5例,死亡3例;干预组DVT 13例,无PTE和死亡病例。干预组DVT发生率和PTE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DVT、PTE、死亡比较
3 讨 论
DVT是骨科卧床患者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8],此病起病隐匿,若未及时发现和治疗,可导致肢体慢性缺血、坏死,血栓一旦脱落,可造成PTE,抢救不及时可导致患者死亡[9]。脊髓损伤患者DVT发生率高达60%~80%[10]。因此,对脊髓损伤患者实施下肢DVT的预防性护理尤为必要。
本研究对干预组患者实施危险因素评估,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性护理措施,并定期行静脉彩超检查,干预组的DVT发生率、PTE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总之,脊髓损伤患者是DVT的高危人群,对此类患者进行健康宣教,讲解有关知识,取得患者和家属的重视和配合,采取相应的预防性护理措施,可明显减少DVT,降低PTE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1] 邱贵兴,戴尅戎,杨庆铭,等.预防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专家建议——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座谈会纪要[J].中华骨科杂志,2005,25(10):636-640.
[2]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预防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指南(草案)[J].中华骨科杂志,2007,27(10):790-792.
[3] 郁静.骨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性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20):55-57.
[4] 李成香.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5):103-105.
[5] 刘俊英,张一,赵金彩,等.后纵韧带骨化合并颈髓损伤患者的护理[J].河北医药,2012,34(6):952-953.
[6] 范萍,苗军,张蕾.脊髓损伤患者围手术期血液流变学改变与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5):1426-1427.
[7] 王春柳,吴杨.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对长期卧床患者小腿肌间静脉丛血栓的诊断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3):403-404.
[8] 俊琴,井永敏,张秀果,等.颈髓损伤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4):314-316.
[9] 曲洪雪,刘云鹏.骨科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9,17(2):110-112.[10] GEERTSWH,PINEO GF,HEIT JA,et al.Prevention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the seventh ACCP conference on antithrombotic and thrombolytic therpy[J].Chest,2004,126(3):338s-400s.
(本文编辑:赵丽洁)
R651.21
B
1007-3205(2012)06-0686-03
2012-01-26;
2012-06-06
河北省医学研究重点课题计划(20110406)
马惠敏(1963-),女,河北新乐人,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副主任护师,从事骨科疾病护理研究。
10.3969/j.issn.1007-3205.2012.06.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