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教育名宿王寿刚
2012-05-07刘怀俊
刘怀俊
(武汉大学 数学系,湖北 武汉 430072)
王寿刚(1901—1976),湖北襄阳人,原名毅立,字寿刚,毕业于北京大学农学系,生物学者、教育家,襄阳市和鄂北地区文化教育界知名人士。
一、出生门第
王寿刚先生出身于书香门第、学者世家。父亲王源海(1876—1928),字纳川,著名书法家、文史学者,家住湖北襄阳城南六十里“下王家集”(现属襄阳宜城),幼入私塾,专心朗背四书五经,十年寒窗,熟读“经史子集”。1892(壬辰)年,纳川先生参加童子试,一举得中秀才,年方一十六岁。纳川先生天生一付爱读书品性,中秀才后,依然好学不倦,养成“黎明即起”乘借晨曦光照勤读诗文的良好习惯。平日总见他手不释卷,细声朗读古典史籍,他能背诵很多诗文,认定“经不离口”乃为学之道,有时走路也念念有词地哼着,在襄南一带闻名遐迩。1903年(癸卯科)大比之年“秋闱”,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届科举考试(次年“春闱”殿试选拔历史上最后一届进士之后,1905年光绪皇帝下诏颁布废除千年“科举”制度),王纳川来到省城参加选拔举人的乡试,却不曾想“有向主考官行贿者偷梁换柱挤占名额”而落选。当下王纳川匆匆返回襄阳,便立即向家人表明要出外闯荡世界之决心,并向家人告别,然后携带妻子唐氏、四岁女儿爱云和两岁爱子毅立(寿刚)一行四口来到武昌,在阅马场近旁的陆军小学堂任教职,教地理、文史等科目。因其博学多识,讲课内涵丰富多彩,工作出色,极受学生和家长欢迎。加上他善书法,自成一家,尤精魏体,在武昌任教十余年,请索墨宝者络绎不绝,名动江城。
王寿刚先生
纳川先生于民国五(1916年)年举家由武昌迁往北京,在交通部任机要室科员,司寿幛挽联等礼仪性文字撰稿书写事宜。
纳川先生是一位典型的老学究,个子不高,圆脸、小胡子,精明干练,慈祥和蔼,平易近人,口碑甚好。他不抽烟,不喝酒,不打麻将,亦不许家人打。他不信教,但不干涉家人信教;寿刚母亲拜观音菩萨,他不反对;寿刚夫人定芳每天饭前做祷告,他更是不闻不问。
鉴于王寿刚先生忙于读书、工作,平时很少有时间陪同儿子游戏,教育其子王燊之责,便自然由爷爷代劳了。纳川先生对孙儿的关爱之情,无以复加,他喜欢吃猪脑、甲鱼、牛膝窝骨筋,总爱和孙儿一起一人一小碗吃小灶。2012年已届92高龄的王燊教授仍旧坚持每天散步珞珈山前,他风趣地说这与爷爷当年和他吃小灶、上了“底肥”不无关系。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1928年王纳川先生突患“中风”,虽经多方救治,还请了一位名叫迪波耳的德国医生,都没能治好,享年五十二岁。后在西直门外白石桥买了一小块墓地,纳川先生灵柩就葬在此处一株大松树旁,墓前还树立了一块石碑,当时还有一位看坟人叫于得水。解放后,王燊和二妹王霖还去寻找过祖父当年的墓地,地方倒是找到了,是在当时中央民族学院围墙的南边,但棺木和墓碑已因城市发展建设征地的需要由政府移往他处,无从查找,看墓的于得水先生也不知去向。如今那里已是高楼林立,一派繁华景象,旧址再也找不到了。
二、成长经历
寿刚先生从小随父来武昌后,不久即进入私塾学堂,诵读大量儒家经典、并做大量书法练习,养成好学不倦、读书钻研的性格,初步奠定知识与书画基础。寿刚先生十岁时,爆发辛亥革命武昌首义,次年便从私塾转入新学,先后在武昌商业学堂和汉阳工业学堂就读,由于他勤奋好学而又耐心细致,其学习成绩十分优秀,学业知识广博而扎实,传承乃父笃学慎思之风。
正是王纳川先生教子有方,寿刚先生于1917年考取北京大学农学系,年仅十六岁。寿刚先生在大学学习期间继续爱好书法,笔记与作业中行、楷小字写得隽秀清丽,班级出“板报”和“壁报”时都有他的书写墨绩,其隶书尤见特长;同时他还逐渐爱上工笔画,大概是所学农艺专业的缘故吧!他爱画花鸟、昆虫、动植物,无论写字或作画,每幅作品都认真仔细、力求工整。这对他后来在襄阳中学和在襄阳农业学校担任教学工作期间自制生物学挂图奠定了良好的书画基础。
1921年暑期,王寿刚先生自北京大学农学系毕业,经过亲友介绍在北京京汉铁路局谋得一职位,由于京汉铁路局属于半军事化性质单位,工作十分繁忙紧张。
1929年王寿刚先生从北京回到武昌,由当时在湖北省建设厅的姨父介绍,在武汉轮渡事务所任庶务员,大概相当于现今采购人员。其子王燊教授回忆,当时一家人住在察院坡,现今司门口东北厢近旁。
三、献身教育
1932年夏,王寿刚先生应聘到黄岗中学(时称湖北省第六中学)任教。在黄岗中学任教一年后,寿刚先生爱子心切,便转回武昌的几所中学兼课;1935年王寿刚先生任湖北省立农学院宝积庵农场场长。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王寿刚先生携眷返回故乡襄阳,在襄阳师范任教。1938年抗日战争吃紧,襄高、襄师迁至郧阳,并入郧阳联合中学,寿刚先生便在郧阳联中任教。1949年襄阳联合中学成立,包括高中部、初中部、师范部。王寿刚先生在高中部专任生物学课程,他学识渊博,备课认真,讲课时富有知识内涵的叙说,娓娓道来,引起同学的广泛兴趣,每次下课后仍有不少同学围着老师问个不停。
王寿刚先生在他任教过的襄阳师范(省五师)、郧阳中学(省八高)还应邀为学校题写过《校政厅》牌匾,可惜战乱时期毁于一旦,如今难以寻觅原物踪迹。这里唯一能找见的是:1951年1月襄阳中学同学响应抗美援朝参加“军事干部学校”时,王寿刚先生为参加“军干校”的同学皮忠志(寿刚老师的学生、太原中北大学退休干部)题词:“国家干城”,苍劲挺拔、尽显其书法艺术功底与魅力,令人赏心悦目,散发着鼓舞士气之神韵(见右图)。
王寿刚从事教育工作数十年如一日,在鄂北、襄阳地区耕耘杏坛四十年,那可是一段“桑梓情深,终生无悔”,值得永久珍藏与回忆的辉煌时期,特别在襄阳中学和襄阳农校时期所做的贡献,让曾经受过先生教育熏陶的故乡学子深受教益、难以忘怀。
就说1949年秋季吧,开学后,王寿刚先生便给襄阳联合中学(包括高中部、初中部、师范部)高中二、三年级学生上生物课,以后又接续为下一年级讲授该课程,因此建国初期襄阳中学高中学生无不受到先生教诲的,他那平易近人、亲如父兄般的态度给同学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在高中学习阶段,同学们觉得王寿刚先生和蔼可亲,师生关系极好,甚至敢于和老师面对面坦然讨论生育、生理、两性各种“敏感”问题。忆及六十年前往事,寿刚先生的音容笑貌至今仍然历历在目,恍如昨天。学生们始终觉得:王寿刚先生确是一位平易近人的慈祥长者,他诲人不倦、普及生物生理知识,关心并指导女生青春期生理卫生常识,师生关系融洽,是一位深受学生爱戴而又让学生难以忘怀的好老师。
王寿刚先生手迹
1952年王寿刚先生奉调担任湖北省襄阳农业学校(现襄阳职业技术学院的一部分)教导主任,从此离开了襄中。在农业学校任职期间一直保持兼任植物学、农艺学课程教学。可以说在襄阳农校,最是王寿刚先生发挥所长、报效国家的大好时期。他意气风发、精心敬业,满腔热情地为学校教学及各项工作贡献其所学,学校教育质量稳步提高、成绩斐然。他在农校工作教学双肩挑,一直担任生物学、植物学、农艺学等课程,从未离开三尺讲坛。他授课历来认真细致,每堂课都要使用简明形象的教学挂图,当时又难以购置配套,他就因陋就简、自力更生地自己动手,运用大量工余时间,亲手精心绘画制作了大量针对各章节内容的课堂挂图。以他颇具功底的书画艺术,倾心专注、精雕细琢,陆续制成种种农作物、草木花卉(足以乱真),蜂蝶虫甬(栩栩如生),件件皆是弥足珍贵的艺术品,如今历经六十年后,不知几许尚存。
与王寿刚几乎同时进入农校的还有一位后来成为他好友的事务科科长刘书秀①刘书秀(1914—2006),襄阳程河人,抗战初期加入中共地下党,曾在襄枣随边区地委余益庵部下任财政科长。,他热爱工作、廉洁奉公,在学校领导支持下,利用学校农场粮食蔬菜生产基地兼办畜禽副业,把学校伙食管理得井井有条,物美价廉,深受全体师生员工的欢迎。襄阳的同学们常在一起聊天时称:“襄中读书风气浓厚,不愧鄂北最高学府;襄师穷学生多,俗语谓‘家有二斗粮,不当孩子王’;农校伙食好,全校师生可真有口福。”当时襄阳农校与襄阳中学、襄阳师范已成为襄阳地区鼎足而立三所名校。王寿刚先生亦成为当时鄂北地区知名学者、襄阳教育界之翘楚。
1957年初春,毛泽东同志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做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报告,4月下旬中共中央发出在全国范围开展整风运动的指示,号召广大人民群众帮助党整风,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6月6日钱伟长、费孝通等六教授建言:“教授治校”、“外行不能领导内行”。6月8日《人民日报》发表了《这是为什么》的社论,说是“别有用心”的人散布“右派言论”,随之而来便发起了“反对右派分子”的斗争。在农校“反右”斗争中,王寿刚先生因为“外行不能领导内行”的观点共鸣而被划为“右派”。寿刚先生心胸坦荡表明:提意见是真心实意帮助党整风,决无丝毫“别有用心”之意。谁知不表则已,愈表愈“右”,竟然莫明其妙地被定为“极右分子”,实在令人匪夷所思。于是立即撤销他的教导主任职务,交由群众监督劳动,随时接受师生员工的批判。在劳动中为了更好“帮助”“改造”他,有人从野外采集各种草木花卉让他辨识,稍有迟疑便说他这生物专家是“冒牌货”、“大草包”,如此这般遭受屈辱。反“右”后期对“右派分子”进行处理,王寿刚先生被开除公职,发回“原处”襄阳城内府街(现襄城区民主路)居住,实际是对他这个“内行”扫地出门,直到1976年含冤去世。如果先生能够再多活几年,就能看到为他平反昭雪了,然而当了一、二十年“五类分子”的典型学者——襄阳地区寥寥无几的有识之士就这样默默无闻的居家闲住……,他盼望着能有一天再有机会能够以其所学报效国家、服务社会……,却又有谁能料到:受人尊敬、让人怀念的王寿刚老先生竟然永无“恢复公职”的那一天。直到1984年对他的改正、平反文件方始送达其家属程冬青女士手中,但愿寿刚先生地下有知。
四、和谐家庭
王寿刚先生一生中有幸与三位极其优秀、素雅的女士结缘,尽享世间温馨,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可算是“吉人天相”了。
1919年寿刚先生与同龄的贤淑女子郑家小姐喜结良缘。郑定芳女士(1901—1921),出身南京名门,其父郑倬甫与王纳川先生因热爱书画艺术结缘,交谊甚厚。倬甫先生早年在汉口小夹街经营“货栈”生意,夫妇信奉基督教,自幼就让女儿受了洗礼,进入教会学校接受西方教育。定芳女士性情温和,聪慧娴雅,在校学习成绩上佳,又是“唱诗班”的主角,深得长辈人的痛爱。当时寿刚先生还在北大求学,他们已属典型的晚婚,他们夫妻和睦,相互关爱,令人钦羡。婆婆唐氏(1881—1948,樊城人)对儿子视若生命,对媳妇同样痛爱有加。可喜,民国十年即庚申(1921年)腊月初一日寿刚先生长子王燊出生在北京“西四”元宝胡同4号一所四合院内;可叹,定芳女士生育后八个小时因病撒手人寰,令人悲恸不已。
三年后(1924年),王寿刚先生续弦再娶,新婚妻子杨紫英虽是大家闺秀,其生性却极其贤慧温柔,为人十分善良忠厚,毫无千金小姐架子。岳父杨公(名讳不详)为仕宦之家,司职刑事法官,家住太平桥,朱漆门楼,画栋雕梁,四合大院,整肃庄严。杨家亦原籍是襄阳,长女紫英行二,十分聪颖,虽幼染天花,却清丽依然,为父母掌上明珠;其兄志远,1901年出生,长紫英二岁,曾在阎锡山麾下做事,后来走南闯北四处谋生,到过武汉、莆田,后定居西安;小妹紫玉,中学毕业,花季年华过早凋谢。
紫英女士不但特别能吃苦,而且尤其能够“任劳任怨”。人说她是王燊后娘,她却自始至终对孩儿王燊极好!数十年如一日,其贤德淑慧闻名遐迩。王燊教授后来深情地回忆说:有时兄妹闹别扭,她竟然总是护着小哥,这倒不是她怕婆婆,而是出于真情实意地痛爱!除夕守岁,一家老小一起掷骰子,只要燊儿输了,她便把自己的钱悄悄塞给燊儿;再不就是娘儿俩“碰蚕豆”而故意输给儿子。王燊亲切地喊她“妈”,而不像通常传统那样叫“娘”。紫英妈妈这种“不是亲生胜似亲生”的舐犊之行,实是一种难能可贵的高尚情操,在王燊的幼小心灵留下了深切难忘的美好记忆。
寿刚先生任教襄阳师范(五师)期间,杨紫英女士不幸病逝,使他感情上受到沉重打击,很长一段时间沉浸在巨大痛苦之中,不能自拔。他白天“传道、授业、解惑”,晚间备课后还要照顾儿女生活起居,如此大约八年后,他才终于遇到一位陪伴后半生的天赐佳偶程冬青女士。
程冬青女士(1917—1995),襄阳人,出身名门,其父亲程功善先生曾是襄城福音堂牧师;冬青女士于1935年毕业于同济医院(襄阳西门外铁佛寺)医士学校,曾在国民党军153后方医院任医生多年,1942年与她丈夫谭文峰①谭文峰(1913—1955),均县人,与程冬青女士是同济医院医士学校的同学,曾在153后方医院任上尉医生。离开军队,回到老家襄阳,夫妻二人开办私家医务所以维持生计,这就是四十年代襄阳新街的襄雅诊所。由于他们两位是同济医校毕业又在军队战地医院锻炼七八年的医生,医疗诊治技术熟练,街坊邻里备受其惠,小小“湘雅”,以医道精纯而闻名遐迩,在襄阳樊城可谓有口皆碑。解放后,夫妇二人一同在宜城县医院任职,程冬青任妇产科医生,丈夫谭文峰任医院副院长,1955年肃反运动中丈夫因历史问题“够线”被定为“历史反革命”而不幸离开人世。冬青女士便返回家乡襄阳府街居住,她为人诚挚热情,乐于助人,在街道幼儿园帮忙,极受儿童与家长欢迎,不久后她就成了实际上的园长,有良好的人缘。对于这位十分能干的冬青老师,街坊有关心她个人生活者,欲在知识界、文化教育界寻觅……;另一方面,寿刚先生久居襄阳城区一、二十年,且独居已七、八载,经邻居友人介绍双方均觉似曾相识,一见如故。其实在冬青医生开诊所时期,寿刚先生已到诊所去过,亦见过谭、程二位大夫,现以各自事业经历、为人处世,一经交流即便释然。双方了无异议,就于1956年进行登记,正式结为夫妻,宴请邻居亲友,喜酒喜糖,见证良缘。婚后寿刚、冬青伉俪情挚,二人相互关心、相互体贴,共同珍惜今世之偶缘巧合,倍感生活充实、精神愉快!然而这来之不易的幸福刚过了一年,寿刚先生就被打成了“右派”中之“极右分子”,并被开除公职,遣送回“老家”。有道是“夫妻本是同林鸟,患难之际见真情。”冬青女士一如既往、毫无二致,在生活方面关心照顾、在情感方面理解劝慰,一心一意与夫君同甘共苦、同度难关,尤其显得难能可贵。这里记起“琴台知音”传奇故事诗句:“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尝言: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而王寿刚先生一生竟然得遇三位红颜,真可谓三生有幸。
王寿刚先生慈祥儒雅、程冬青女士贤慧豁达,她对王老的学生视若亲人,家住襄阳的几位同学郑懋勤(住襄阳荆州街)、陈炳炎(住襄阳绿影壁)、陈载扬(住樊城建华路)等曾常到府上看望二位老人,即使在那“史无前例”的动乱年代,先生亦淡泊世事,甘之如饴。1976年寿刚先生去世后,冬青女士哀伤不已;其长子谭运筹②谭运筹,1951年在襄中初三参加军干校,参加过抗美援朝,现住襄城区胜利街。、长媳曹建华③曹建华,襄中54届,北京农大毕业,曾在襄阳市农业局工作。悉心照料母亲,安享天伦,直至1995年溘然仙逝。
五、教子有方
寿刚先生的道德风范、学术文章处处教育着学生,更影响着子孙后辈;其子孙后辈多从事教育事业,在各自领域都取得了无愧于先生、无愧于时代的骄人成就。
王寿刚、程冬青及长孙王曦(1963年)
王 燊,王寿刚先生长子,郑定芳女士所生。曾就读于襄阳县中心小学(襄阳昭明小学前身)、中华大学附小、黄岗中学(时称湖北省第六中学)、荆南中学、汉口江汉中学等校。王燊对父亲王寿刚的称呼亦与众不同,不叫“爸爸”而称“伯伯”,这是因为祖母和长辈们认为:燊母去世得早,喊“伯伯”可以“躲过灾难”。王燊1940考取西迁乐山的国立武汉大学物理系,毕业后任助教,成为武汉大学空间物理学开创者桂质廷教授的首位研究生。1948年毕业留校,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1980年担任空间物理系主任,在他的带领下,电子信息学院空间物理专业成为首批获准设立博士点专业并被认定为国家重点学科,其“中、低纬电离层及电离层电波传播的研究”等多项成果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电离层实验室”获准为国家重点专业实验室。王燊教授严谨治学,数十年来一直投身一线教学,为空间物理和电波传播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为人谦和,提携后学,循循善诱,严慈相融,深受广大师生爱戴。如今已是桃李芬芳,遍及寰宇,许多受过他教诲的学生己经成为所在学术领域内科研教学的中坚力量。他的学生、198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空间物理系电波传播专业的万卫星,现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空间物理、电离层电波传播,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万卫星现已被遴选荣膺武汉大学杰出校友。
王 曦,王寿刚先生长孙、王燊教授长子,1952年生于武昌,武汉大学法学院环境法学专业毕业,获武汉大学法学博士学位,现为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法学院环境资源法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已被遴选为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全国政协委员。
王 沙,王寿刚先生曾孙女,王燊教授长孙女儿(次子王曙之女),1982年出生于荆州市沙市区,200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生物系、并保送中国科学院硕博连读,毕业后进入清华大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已于今年(2012年)暑期留校任教。王寿刚老师自父亲王纳川先生到曾孙女儿王沙已有五代从事教育事业,堪称教育世家,应是当之无愧。
王 雯,王寿刚先生大女儿,杨紫英女士所生,1926年出生于北京协和医院,抗日战争时期襄阳五高肄业,与空军飞行员陈明辉结婚,1949年随夫去了台湾。由于多年未有生育,而丈夫又是家中独子,后经双方协议离婚,还举行了离婚宴,作为知心朋友“好合好散”。王雯不久后去了美国,与“小方”结婚,收养两个朝鲜女孩:大姑娘无子女,二姑娘育有二子一女。2000年丈夫“小方”病逝后,王雯居美国老年公寓,亦常回国看望哥哥王燊和两位妹妹王霖、王震。兄妹四人每两、三年便在武汉哥哥王燊家或在北京二妹王霖家欢聚一堂,手足情深,其乐融融。
王 霖,王寿刚先生次女,杨紫英女士所生,庚午年(1930年)生,在武昌度过快乐童年,七岁时随父亲返回故乡,在襄阳读书小学、初中、湖北省第五高级中学(当时号称鄂北“最高学府”的襄阳五高)。1948年夏襄阳解放,王霖随学校迁往江陵——称“省三临中”,分高中、初中二部,后来襄高又转移到了蒲圻县(即今赤壁市)茶庵岭,不久蒲圻解放,她随即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当时部队中学生极少,更不用说高中毕业生了,不久后她被调入总参三部,一度和家人中断了联系。20世纪50年代,由部队选送到北京外语学院学俄语,毕业后跟随苏联专家做翻译,到祖国大西北工作。苏联专家撤离后,她到兰州大学外语系任教,后来随夫君洛风①洛风,原名李泰豫,一位16岁就到延安的“红小鬼”,后曾中国人民政治学院营房部长。调解放军政治学院工作,离休后在北京复兴路学院家属大院居住。
王 震,王寿刚先生三女,杨紫英女士所生,癸酉(1933)年出生于武昌,四岁随父母回到襄阳。1946年襄阳昭明中心小学毕业,1946年考入襄阳县女中,1949年考取襄阳联合中学高中部。1951年7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干部学校”,后随部队到广州,不久便调锦州铁路技术学校学习铁路管理,冬季又到北京参加铁路审计管理的学习,1952年分配到衡阳参加铁路军管运输处工作,1953年调广州工作。1955年转业在广铁二小任教,担任语文、数学教学工作;次年与随军南下干部王新山②王新山,1927年出生,吉林人。同志结婚,1963年随夫转业回到王兴山的吉林老家,现住吉林省蛟河市,育一子一女。
六、桃李满园
建国初期襄阳中学名师除王寿刚先生外,还有刘应光(叔远,数学、物理)、郑嘉玉(解析几何)、阎平章(数学、副校长)、曹云程(化学)、夏征远(语文)、袁树华(语文)、邓槜先(政治,邓稼先胞弟)、傅如励(历史)、王宜之(地理)、宋桐生(地矿)、李存照(体育)、李启悟(音乐)、梅先芬(音乐美术)、孙朴珊(守贞,文史、外语)、何子余(教导主任)、刘鹏搏(高中部主任)等先生,他们培养了数以百计的学生,以下仅以1949—1950年入校的高中生为例列举部分学生,不免“挂一漏万”。
赵明亮,1952届,襄阳人,襄阳中学学生会原主席,武昌中原革命大学毕业,曾任襄阳地区知青办主任、襄阳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主任。
严永渊,1951届,襄阳人,华中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襄阳市展览馆美术工艺设计高级工程师,在襄阳隆中风景名胜区撰写碑刻两处:《重修小虹桥记》——严永渊撰文,王树人题碑(1983);《重修卧龙深处碑记》(1984)。著有《隆中诗情》——严永渊绘画,赵淑文撰文(2000);《严永渊版画选》(2011)。
李吉兴,1952届,襄阳人,武汉大学历史系毕业,襄阳市文化局文史学者,曾在襄阳隆中风景名胜区撰写碑刻两处:《重修隆中诸葛亮草庐碑记》(1987);《重修隆中书院碑记》(1993)。
刘 炳,1952届,襄阳人,曾在武汉大学历史系文物考古专修班学习,襄阳市文物局专业工作者,曾对“世界第八奇迹”——随县擂鼓墩曾侯乙墓葬出土的编钟编磬发掘与保护有着十分关键的贡献。
李大义,1952届,襄阳东津人,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机系毕业,分配清华大学电机系,历任实验员、助教、讲师、副教授,自动化系教授。
李奠国,1952届,襄阳南漳人,考入清华大学测绘系,一年后经全国高校院系调整转入武汉测绘学院,毕业后分配大连工学院,现为大连理工大学土木建筑系教授。
宋德龄,1952届,襄阳人,女,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历任大连理工大学外语系俄语、英语副教授。
陆彬彬,1952届,襄阳人,女,1951年1月参加军干校,后转入中国人民大学学习,毕业分配到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列宁主义教研室工作。
杨述仁,1952届,襄阳南漳人,华南工学院暨华南理工大学毕业,担任云南水电设计院高级工程师、教授。
董礼恭,1952届,襄阳南漳人,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外事处处长、王府井饭店总经理。
李泽皋,1952届,襄阳南漳人,由清华大学水利系选拔留苏,归国后在“文革”中以“苏修特务”罪入狱,出狱后定居乌克兰,担任克拉玛托尔斯克经济人文学院院长。
邓光礼,1952届,襄阳人,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任古文献研究所副所长,学者、诗人。
皮忠志,1952届,襄阳人,1951年参加军干校,入南京军事学院学习,毕业分配到兵器工业部太原工学院——现中北大学,历任团委、组织部、后勤部负责人。
庞建鼎,1952届,襄阳人,曾任国务院外国专家组组长、中国核工业部第七研究设计院情报室主任。
夏顺荫,1952届,襄阳人,武汉大学历史系毕业,武汉14中语文高级教师、学者,笔名禾火,发表诗词、书画、篆刻、散文、小说等百余篇。
李咏梅,1951届,襄阳光化人,女,校文娱宣传队演员,曾主演《白毛女》、《王秀兰》、《五女拜寿》等歌剧,毕业分配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工团,曾在电影《党的女儿》中饰演小寡妇。后转业到青岛远洋船员学院任工会干部。
陈天华,襄阳人,1952届,女,是学校文娱宣传队主演之一,她和王震、李咏梅、黄玉清、孙幼梅一起被誉为襄阳中学的“五朵金花”。1951年7月参加军干校,转业后随丈夫、武汉铁路法院院长顾达夫一起来到武汉铁路局工作,担任纪委干部。
杨有唐,1952届,襄阳人,襄阳中学文娱宣传队主要演员,曾在《白毛女》中饰演黄世仁等“反角”,遭群众喊“打!”,在襄阳地区名噪一时。华南理工大学土木建筑系毕业,国家冶金部湖北黄石第15冶第5建筑工程处高级工程师。
刘怀俊,1952届,襄阳人,武汉大学数学系教授。
王同策,1952届,襄阳人,武汉大学历史系毕业,吉林大学历史系教授,古籍研究所所长,吉林大学图书馆馆长、历史文献整理研究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文献学》,重点为古籍整理的理论研究。陆续在国家一级专业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六十余篇,出版著述包括主编大型历史文献共计十余部。现任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索引学会副理事长。
沈天霞,1952届,襄阳人,女,武汉大学水利学院毕业,黄河水利委员会勘察设计院高级工程师。
赵淑惠,1952届,河北人,女,调干学习,曾任湖北省经委干部、处长,离休干部。
陈蕴华,1952届,襄阳人,女,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研究生毕业,分配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
陈锡昌,1953届,襄阳人,武汉大学医学院解剖学教授。
曹学德,1953届,襄阳人,武汉大学工学院教授。
熊传铭,1954届,襄阳人,武汉大学物理系教授。
刘道玉,1953届,襄阳枣阳人,武汉大学教授。曾任留苏学生会主席,后任武汉大学讲师,1977年调教育部任高教司长。1981年8月21日被任命为武汉大学校长,第二天的《人民日报》头版报道了国务院对他的任命,并说刘道玉“是我国解放后自己培养的大学生中第一个担任大学校长的人,也是全国重点大学中最年轻的校长”。由于种种原因,1988年3月6日刘道玉被免去武汉大学校长职务,但刘道玉却被广大知识分子和人民群众誉为“永远的校长”、甚至有网友予以崇高称誉“武汉大学的蔡元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