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煤质管控提升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2012-05-04许玉江
文/许玉江
强化煤质管控提升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文/许玉江
近年来,开滦钱家营矿业分公司按照开滦集团公司“调结构、转方式”总体要求,调整工作思路,转变依靠增加产量提高效益的传统观念,不断强化煤质管控,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了经济效益的逐年攀升。“十一五”期间,钱矿公司年原煤产量始终保持在550万吨左右,企业利润却以年均21.89%的速度快速增长,2011年企业利润达到14.75亿元,为开滦集团公司转型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强化原煤质量管理,提供创效优质资源
钱矿公司以煤质管理作为提高经济运行质量的重要抓手,通过建立煤质管理体系,强化生产过程控制,落实责任考核,确保了原煤质量的稳定。
建立煤质管理体系,实现规范化管理。为实现煤质管理规范化,钱矿公司采取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方法,从根本上把住煤质关。
一是宣传引导,提高认识。利用周一安全活动、班前会、政治学习、党员活动等形式,向广大员工讲清提高煤质对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以及员工收入的重要意义,使员工转变了重数量、轻质量的观念,从而调动了员工抓煤质、提效益的积极性,形成了全公司人人抓煤质的良好氛围。
二是成立组织,明确分工。钱矿公司下发了“煤质管理考核办法”,成立了以公司经理为组长,生产、经营、洗煤副经理和总工程师为副组长,副总、职能部室负责人、基层单位党政正职为成员的煤质管理领导小组,对煤质管理进行全面组织领导。建立了生产技术部、洗煤厂、煤管科、地测科、经管部以及基层单位的煤炭质量管理责任制。下发了优化采掘工程设计、煤层合理配采、地质及煤质预测预报、煤质管理应急预案等10 项120条管理规定,形成了规范的煤质管理体系。
加强生产过程管控,确保原煤质量。为严把煤质关,钱矿公司坚持从源头抓起,强化生产环节管控。
一是优化工程设计保煤质。公司要求在每个工作面设计中,必须对影响煤质的地质构造、水文地质、煤层顶底板情况、煤层厚度和原生灰分等每一项因素进行分析,综合考虑,使工程设计达到煤质最优。
二是实施合理配采保煤质。钱矿公司依据具体煤层条件和煤质状况进行合理配采,针对5、12槽煤质较好的实际,要求至少保持一条12煤层生产作业线,并组织5槽煤储量挖潜。同时,对7、8、9煤层不同区域不同灰分进行配采,实现煤层质量的均衡稳定。
三是加强现场管理保煤质。要求地测科根据生产计划,每周五提交下一周采掘开工作面周地质预报,每月3日向施工单位提交当月采掘开工作面月份地质预报,煤管科根据地质资料做出及时准确的煤质预测。在此基础上,坚持每天一次煤质调度会,针对原煤质量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强化超前支护、联双网、控制采高、分采分运及飘、刹、堵、拣、埋等有效措施,严把原煤质量关。
定期检查瓦斯抽放量,保证矿井生产安全
强化考核,打造煤质管理的长效机制。钱矿公司在把煤质管理的考核纳入年度经营承包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考核内容,涉及采掘生产及地测,洗选加工,煤炭产品储、装、运、配煤过程,煤质管理与监督,煤炭销售与售后服务等七项管理和考核内容,不仅与单位挂钩,而且责任落实到人,刚性考核奖惩到单位和个人,形成了闭合的管理与考核机制。
依靠技术和管理创新,推进选煤产品优化升级
钱矿公司选煤厂是矿井型选煤厂,紧密围绕集团公司实施的“大精煤”工程,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狠抓“科技进步、管理提升、过程控制”三个重点,实现了最佳原煤入洗量、精煤回收率、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四个最佳”目标。
强化技术创新,优化洗煤生产工艺流程,为实现“四个最佳”提供技术支撑。
一是推进洗煤技术升级改造。针对矿井原煤属“极难选煤种”的重大技术难题,钱矿公司引进世界一流的洗选装备,先后对洗煤重介立轮分选机、介质回收系统、粗精煤回收系统、煤泥水系统等进行升级改造,积极推广新型捕收剂、煤水分离剂、絮凝剂与凝聚剂联合使用法,洗煤产品不断优化升级,洗选能力、精煤回收率和综合回收率不断提高,洗选出了9级以下6个不同品种的精煤;年入洗能力已经达到了690万吨;“十一五”期间,精煤产量由2006年的179万吨增长到2010年的249万吨,并成功跨入全国“十佳”选煤厂和全国50强选煤厂行列。
二是强化科技项目管理。在实施国家863项目《高灰难选煤泥的高效分选设备与工艺研究》的同时,针对破解工艺难题、提高原煤入洗量等课题,紧密结合现场实际,全面强化了技改攻关的立项管理。自主完成了《进口香蕉筛国产化改造》《矸石运输系统改造》等技术改造项目;撰写的《选煤厂中低灰浮选尾煤分级回收工艺研究与设计》填补了选煤行业的空白,并获得了专利。
三是挖掘员工技改创效潜能。积极开展合理化建议、技术练兵、技术比武、技术攻关、小革小改等多种形式的员工技术创新活动和素质提升工程,广大员工踊跃学技术、练本领,形成了浓厚的学技术、提素质氛围。完成小革小改项目50多项。
四是探索技术管理新模式,实现降本增效。针对日常洗煤生产中水、电和介质等资源消耗较大的实际,钱矿公司在集团公司率先使用了洗水闭路循环系统,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制定具体工艺使用参数,将介质管控责任落实到车间、班组和个人,严格考核兑现奖惩,降低洗煤材料消耗;及时更换老化设备、落实躲峰填谷和技改攻关等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用电消耗。
推进管理提升,为实现“四个最佳”提供基础保证。
一是严细各项管理制度建设。制定并完善《选煤厂市场化精细管理体系文件》,将产量、质量、电耗、介耗、油耗等指标分解到各个岗位,合理配置人、财、物等有限的资源;先后制定了《手指口述安全确认规范》《定置编码考核细则》《准军事化管理考核细则》等14项管理制度,完善了347个子工序的现场手指口述及安全确认内容,做到有章可循、照章办事,用制度规范管理和操作行为。
积极应用井下防尘设施,保障员工身体健康
应用无极绳绞车,保障安全生产
二是推进业务流程再造。建立煤质反馈跟踪机制和预警机制,由生产技术部及时向洗煤厂反馈井下煤质变化及各煤层产比情况,实施网络监控,确保了洗煤司机在第一时间根据煤层产比变化调节洗选参数,提高分选精度。
三是加强设备管理,确保洗煤系统正常运行。首先是强化考核机制建设。选煤厂树立了从抓设备入手,抓洗煤生产的观念。围绕公司推行的“高标准作业,模式化管理”,细化完善工作标准,建立健全洗煤设备、检修保养的各项工作制度和考核机制,并把考核效果纳入经营承包政策,对各车间、各点班实施动态考核,将事故率和设备检修效果与月份奖惩挂钩,增强了各级管技人员和岗位员工的责任意识。其次是强化机电设备管理。在加强机电设备日常检修、维护、保养的同时,为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和减少事故处理时间,组织机电车间技术骨干成立了事故应急检修小分队,24小时待命。充分发挥他们的技术特长,做到查找事故源准、处理抢修事故快,有效降低了事故率,为洗煤生产赢得了时间。
强化过程控制,为实现“四个最佳”把住关键环节。
一是坚持煤质超前预测与动态指标调整。根据煤质变化大的实际,加强与调度室、煤质科、地测科等部门的信息沟通,每天及时通报相关数据,并坚持周五组织洗煤工等相关工种定期召开动态分析会议,对井下煤质及各煤层产比进行阶段性汇总分析,并将综合分析情况及时传达到相关工种,作为调整洗煤动态指标及灰分指标的重要依据。
二是坚持分采分运与配洗配销有机结合。为最大限度减少各煤层质量差别对洗煤回收率的影响,灵活采取了分时、分段、分采、分运搭配入洗,保证了原煤入洗质量稳定,提高了分选精度。针对原煤可选性差别较大的实际,采取白班与夜班分别装仓、原煤仓下配煤入洗的方式,对稳定系统分选起到了重要作用;针对外来原煤和钱矿井下原煤Y值和G值的差异,采用分储、分运、仓下配洗等手段,随时调整外来原煤与矿井原煤入洗比例,从技术上保证产品质量和煤种指标稳定。
三是坚持加密小指标化验,为过程控制提供保障。以精选细收为目标,开展了小指标竞赛活动,以加密加细洗煤过程中的快灰化验为手段,提高洗选过程质量控制水平。快灰化验由过去每班检测1次缩短到每小时检测1次,及时调整精煤灰分指标,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精煤回收率,并根据化验结果对洗煤司机进行奖惩。每年来专门用于奖励洗煤司机的奖金高达10余万元,充分调动了员工强化过程控制的积极性。
四是实施科学配洗。制定了块精煤、末精煤、浮选精煤的最佳灰分区间,根据井下各煤层的不同产比,适当调节技术参数,并采用不同点班原煤分装不同原煤仓,仓下配煤反洗的方式,实现了入洗原煤量均匀适中,煤质均衡稳定。
坚持内挖外扩,培育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是迎合市场需求,实现效益再增加。末中煤是洗煤生产中的副产品,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公司组织技术人员根据小时快灰,适当调节末中煤产品结构,满足了不同客户的需求;另外,公司针对矿井原煤7槽产比高时,浮选不能生产12级精煤的情况,制定实施“浮选精煤单独落地销售和配煤销售”的方案,实现煤炭销售收入的最大化,为公司创造较好的经济效益。
二是不断加大优质外来原煤的入洗力度,实现合理配洗。根据矿井原煤煤质的变化,分不同的时段科学调剂外来煤入洗量,在保证精煤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了精煤产率和综合回收率,确保产品质量均衡稳定和煤炭产品收入的增长;年入洗优质外来原煤量由原来的35万吨快速增加到140万吨。
三是积极与中钢集团鞍山热能研究院合作,共同研发“应用煤岩配煤理论提高钱矿炼焦煤品质”项目,探索在配采、配洗、配销方面的最优方案,力争实现精煤指标的再突破、再提升。
实施“三按”管理,打造精品工作面
(责任编辑:庞永厚)
作者单位:(开滦集团钱家营矿业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