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儿童期精神虐待与成人依恋的相关研究
2012-05-03高明
高 明
研究表明受虐儿童与抚养者建立的是一种不安全依恋。当抚养者以敏感、关爱、一致的态度养育儿童时,会使儿童形成一种“他人是可靠的”图式;并对自已形成“我是值得并且可以得到照顾者关注”的图式[1]。相反,当遭受到情感虐待时,儿童将破坏自我信念,进而重新建立自己、他人、或者与他人关系的不良适应图式,并对自己产生无价值、不能胜任、无能为力等想法[2]。本研究将4种依恋类型的高职院校学生儿童期精神虐待进行比较分析,以进一步探讨儿童期精神虐待对成人依恋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湖南省4所高职院校的在校学生。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发放问卷520份,回收有效样本458份,有效率为88.08%。男生256人,女生202人,平均年龄为(19.57±1.43)岁;大一199人,大二134人,大三125人;独生子女117人,非独生子女341人;城市125人,农村333人。
1.2 方法
1.2.1 儿童期抚养和虐待经历问卷(CECA.Q) Bifulco等2002年编制了儿童期抚养和虐待经历问卷(CECA.Q),分为父虐待和母虐待2个分量表,分别评定充当父、母角色扶养人是否存有施虐的情况。包含父憎恶、父忽视、母憎恶、母忽视4个因子。本研究采用由李鹤展等修订的CECA.Q量表中文版[3]。
1.2.2 关系问卷(RQ)[4]一种自我报告式的成人依恋量表,包括4段短文,分别描述依恋过程中的4种依恋类型的原型,要求被试对每个短文在7点量表上进行评价,并在最后,在4种依恋类型中,最终选择“最符合的类型”作为用RQ测得的依恋类型。分为安全型、忽视型、沉迷型、恐惧型。
1.2.3 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5]共36个条目,每18个条目组成一个分量表,分别是焦虑分量表和回避分量表。
1.3 数据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2 结 果
2.1 不同人口学特征高职生的儿童期精神虐待组间比较儿童期精神虐待在父-母、不同生源地、父母不同婚姻模式、不同家庭模式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而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的组间比较中不存在显著差异。
2.1.1 儿童期精神虐待父-母差异比较 将CECA.Q父虐待、母虐待各相应维度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见表1),在憎恶和忽视2个维度,父亲得分均显著高于母亲,父亲对子女的儿童期精神虐待显著多于母亲,父、母对子女的儿童期精神虐待差异极显著(P<0.01)。
表1 精神虐待因子父-母差异比较
表1 精神虐待因子父-母差异比较
注:**P<0.01,***P<0.001,下同
?
2.1.2 不同生源地高职生儿童期精神虐待差异性比较 将城市、农村两类生源地的高职学生儿童期精神虐待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见表2),农村学生比城市学生较多受到母亲忽视,两种生源地高职生母亲忽视维度差异极显著,而在其他3个维度差异不显著。
表2 不同生源地高职生儿童期精神虐待差异性比较
表2 不同生源地高职生儿童期精神虐待差异性比较
?
2.1.3 父母不同婚姻模式高职生儿童期精神虐待差异性比较 本研究将父母婚姻模式划分为稳定、离异、单亲、再婚四类并进行方差分析,以研究的不同父母婚姻模式对高职学生儿童期精神虐待的影响,见表3。父母婚姻稳定、离异、单亲、再婚的4类高职学生在儿童期母亲憎恶、母亲忽视、父亲憎恶、父亲忽视4个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多重比较发现,父母婚姻稳定的高职生与单亲、父母再婚的高职生在母亲憎恶、母亲忽视维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
表3 父母不同婚姻模式高职生儿童期精神虐待差异性比较
表3 父母不同婚姻模式高职生儿童期精神虐待差异性比较
分量表 稳定(n=419) 离异(n=17) 单亲(n=16) 再婚(n=6) F P母亲憎恶 17.098±5.230 18.000±4.958 20.913±6.855 21.800±5.959 6.418 0.000母亲忽视 16.307±4.514 17.625±5.889 18.364±6.448 20.700±7.394 4.635 0.003父亲憎恶 17.997±4.792 20.120±4.106 19.682±6.160 22.300±5.559 4.770 0.003父亲忽视 18.231±5.981 20.560±5.409 19.261±5.561 23.400±6.947 3.753 0.011
2.1.4 不同家庭模式高职生儿童期精神虐待差异性比较本研究将3种家庭模式(单亲、父母、大家庭)下的高职生儿童期精神虐待进行方差分析,以确定家庭模式对高职生儿童期精神虐待的影响,见表4。家庭模式为单亲、父母、大家庭的高职学生在母亲憎恶、母亲忽视、父亲憎恶、父亲忽视4个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多重比较显示,单亲家庭的高职生和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的高职生、生活在大家庭的高职生儿童期精神虐待差异显著,单亲家庭的高职生在4个维度得分相对最高、受虐程度最大。
表4 不同家庭模式高职学生儿童期精神虐待差异性比较
表4 不同家庭模式高职学生儿童期精神虐待差异性比较
分量表 单亲(n=24) 父母(n=261) 大家庭(n=173) F P母亲憎恶 19.649±6.147 17.418±5.711 16.845±4.574 4.582 0.011母亲忽视 18.389±6.063 16.528±4.734 16.134±4.491 3.635 0.027父亲憎恶 20.703±5.637 18.118±4.645 17.912±4.985 5.457 0.004父亲忽视 20.757±5.019 18.589±6.551 17.875±5.133 4.003 0.019
2.2 高职生儿童期精神虐待与不同依恋类型的相关分析
2.2.1 不同依恋类型高职生的儿童期精神虐待差异性比较见表5。依恋类型为安全型、忽视型、沉迷型、恐惧型的高职生在母亲憎恶、母亲忽视、父亲憎恶、父亲忽视维度上均存在极显著差异。LSD多重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在4个维度,安全型依恋与其他3种依恋类型比较,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在母亲憎恶维度,恐惧型依恋与其他3种依恋类型比较,也存在极显著差异。安全型依恋的学生显著较少遭受父母对其施行的儿童期精神虐待,而恐惧型依恋的学生在母亲憎恶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其他3种依恋类型的学生。
表5 不同依恋类型高职生的儿童期精神虐待差异性比较
表5 不同依恋类型高职生的儿童期精神虐待差异性比较
安全型(n=202) 忽视型(n=100) 沉迷型(n=118) 恐惧型(n=38) F P母憎恶 16.246±4.463 18.255±5.775 17.473±4.834 20.087±8.993 9.648 0.000母忽视 15.460±4.156 17.298±4.469 16.826±5.127 17.848±5.743 7.752 0.000父憎恶 17.189±4.686 18.729±4.553 19.189±5.006 18.844±5.543 7.424 0.000父忽视 17.335±5.032 19.628±8.186 18.976±5.124 19.444±6.218 6.002 0.000
2.2.2 依恋焦虑、依恋回避与儿童期精神虐待的相关分析本研究根据ECR计算出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2个维度,分别与儿童期精神虐待的4个因子进行相关分析,见表6。高职生儿童期精神虐待4因子均与依恋回避、依恋焦虑成显著正相关。
2.3 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的多元回归分析 以儿童期精神虐待4因子作为自变量,分别以ECR依恋焦虑、依恋回避为因变量,采用逐步回归法,在0.05水平上进行多元回归分析,进入依恋焦虑回归方程的显著变量有:父亲憎恶,进入依恋回避回归方程的显著变量有:父亲憎恶、母亲憎恶。
表6 依恋类型与儿童期精神虐待的相关(r)
表7 儿童期精神虐待对依恋回避、依恋焦虑的预测作用
3 讨 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农村学生比城市学生较多受到母亲的忽视,这与农村母亲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忙于农活,关注小孩的物质生活而忽略其精神需要有关。而父亲和母亲对子女的儿童期精神虐待差异极其显著,父亲对子女的儿童期精神虐待显著多于母亲,体现在父亲对子女的憎恶和忽视显著多于母亲,这大约与中国社会“严父慈母”的角色定位,“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分工而造成的母亲在抚养子女的过程中卷入更多有关,父亲花费在子女身上的时间较少,由此在子女心中易形成被忽视的感觉,且做为男性的父亲,情感表达方式较为隐匿、严肃,给子女造成的精神虐待相对更多。而男生和女生的儿童期精神虐待差异不显著,这与朱相华[6]等人的研究不一致。
本研究提示,儿童期精神虐待与家庭因素密切相关,父母的婚姻模式及孩子生活的家庭模式都是对儿童期精神虐待影响重大的因素。父母婚姻稳定的高职生较少受到儿童期精神虐待,这与张敏[7]等人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单亲家庭、与父母生活的家庭、大家庭这3种家庭模式中,单亲家庭的子女遭受到的儿童期精神虐待最为严重,在大家庭中生活的子女遭受到的儿童期精神虐待相对最轻,这大约与单亲家庭经济压力沉重,父或母独自承担家庭重担,负性情绪相对更多、对子女的忽视更多有关,而大家庭中的孩子由于得到爷爷奶奶等对其父母虐待行为的制约作用,相对受到父母的精神虐待较少。
4种依恋类型的高职生儿童期精神虐待差异极显著,安全型依恋的高职生较其他3种依恋类型的高职生显著受到较少的儿童期精神虐待,而高职生儿童期精神虐待4因子均与依恋回避、依恋焦虑成显著正相关,这意味着遭受儿童期精神虐待越多,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的程度就越高。再次证明了Lansford和R icky关于儿童虐待是不安全依恋的主要形成原因的理论[8-9]。
在儿童期精神虐待对依恋的回归分析中,进入依恋焦虑回归方程的变量仅有父亲憎恶,解释变异量为4.3%,而进入依恋回避回归方程的变量为:父亲憎恶、母亲憎恶,其联合解释变异量为8.9%。有意思的是,进入依恋回归方程的变量均为儿童期精神虐待中的憎恶因子,可以推测,在儿童期精神虐待中,父母的憎恶比忽视更能影响子女的成人依恋,而从解释的变异量来看,父亲虐待比母亲虐待更多地影响子女的成人依恋。由此提示,为使子女形成安全型依恋,父亲应更多地表达对子女喜爱,减少对子女忽视和憎恶,父亲应更敏感,更多地注意自己的情感表达方式,让子女感受到温暖和爱。
[1]Morton N,Browne K D.Theory and observation of attachment and its relation to child maltreatment:A review[J].Child Abuse&Neglect,1998,22(11):1093-1104
[2]Wright M O,Crawford E,Del Castillo D.Childhood emotional maltreatment and later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mong college students:The mediating role of maladaptive schemas[J].Child Abuse&Neglect,2009(33):59-68
[3]李鹤展,张亚林,周永红,等.儿童虐待史问卷的信度效度分析[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13(6):693-695
[4]Bartholomew K,Horowitz L M.Attachment styles among young adults:A test of a four-category model[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1,61:226-244
[5]李同归,加藤和生.成人依恋的测量: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中文版[J].心理学报,2006,38(3):399-406
[6]朱相华,杨永杰,李娇,等.小学生受虐待经历、不安全依恋与攻击性人格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1):72-74
[7]张敏,王礼桂,邢艳菲.中学生儿童期虐待相关因素及心理影响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7,15(1):30-34
[8]Lansford J E,Kenneth A D,Pettit G S,et al.A 12-year prospective study of the long-term effects of early child physical maltreatment on psychological,behavioral and academic problem s in adolescence[J].Archive Pediatr Adolesc Med,2002,156:824-830
[9]Finzi R,Omacohen.Attachment styles in maltreated children:A comparative study[J].Child Psychiatry and Human Development Child Psychiatry,2000,31:123-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