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利度胺联合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2012-05-02李智强王小龙徐玉春
徐 彬 李智强 王小龙 徐玉春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rcinoma,NSCLC)作为临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70% ~80%的患者就诊时已为中晚期,失去手术切除的机会,故临床对于中晚期NSCLC患者治疗主要采用以放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沙利度胺近年来被发现具有抗血管生成作用的新生的肿瘤血管抑制剂,其作用机制主要与抑制新生血管生成因子活性有关[1,2]。临床上已用于多种肿瘤的治疗,效果肯定。我科自2007年7月以来,采用沙利度胺联合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7年7月 ~2011年2月住院的Ⅲ~Ⅳ期NSCLC患者60例,均经病理学等检查确诊。其中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 35~71岁,中位年龄44.5岁。预计生存期>3个月。鳞癌27例,腺癌29例,腺鳞癌4例;Ⅲ期32例,Ⅳ期28例,均为初治患者。卡氏评分(KPS)>70分,无心脏、肝肾等严重内科疾病。有可测量的病灶,治疗前及治疗后均行血常规、肝肾功能、血NSE、胸部 CT、腹部彩超、心电图等检查。随机分为单纯放化疗组(对照组)和联合沙利度胺组(治疗组),各30例。2组患者临床资料无显著性差异。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TP方案。用法:DTX 75 mg/m2,第1天,用药前给予非那根、地塞米松、西咪替丁预防过敏反应。DDP 50~120 mg/m2,分3~4天给药。所有化疗药物均经深静脉置管途径给予,常规给予止吐、水化等对症处理。放疗与化疗同1天开始,患者化疗同时接受肺内原发灶和区域淋巴结6MVeX线放疗:每次放疗剂量为2.0 Gy,每周5次,总剂量60~64 Gy。
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服沙利度胺。用法:沙利度胺50 mg/次,每日2次,连服7天;继续75 mg/次,每日2次,连服7天;继续100 mg/次,每日2次,连服7天;与化疗同时应用共4~6个周期。
1.3 疗效评价
治疗至少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疗效判定根据实体瘤近期疗效判定标准[3]。完全缓解(CR):肿瘤完全消失,并维持在1个月以上;部分缓解(PR):肿瘤消失1/2以上,症状明显改善,维持 1个月以上;无效(NC):肿瘤缩小未达 1/2;进展(PD):肿瘤未控。正常组织急性期放射反应按美国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RTOG)标准评价。化疗不良反应按WHO抗癌药物急性和亚急性毒性标准[4]观察评价,分为0~Ⅳ级。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资料及统计均采用 SPSS13.0软件包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近期疗效
治疗组有效率为 43.3%,对照组有效率为3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疗效情况(例)
2.2 不良反应
根据WHO化疗药物反应标准对2组Ⅱ度以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2组的血液学毒性、肝肾功能损害、消化道反应、神经毒性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沙利度胺主要不良反应是头昏、乏力、嗜睡、便秘、流感样综合征,但不严重,经对症处理后缓解,不影响治疗,见表2。
表2 治疗组和对照组Ⅱ度以上副反应比较(例)
3 讨论
目前不能手术完全切除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仍是临床难题,且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病情进展迅速,单纯的放疗及化疗疗效较差,中位生存期短。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为原发灶未有效控制及远处转移。故提高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局部控制率和降低远处转移率有着同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临床治疗主要通过放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来控制病情,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靶向治疗作为本世纪肿瘤治疗中具有潜力的新疗法,如肺癌治疗的易瑞沙、特罗凯等。但就目前临床来看,要充分发挥靶向治疗的最大效果仍有许多有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如费用、副作用等。
大量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表明,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措施比任何单一的中医或西医治疗效果更好[5]。但中医证型尚未标准化,疗效判断没有统一标准,并且对医生而言有极大的个体差异,故疗效存在不确定性。
GP、NP、TP为目前临床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常规化疗方案,大量临床研究对比,疗效无明显差异。铂类联合新药是目前治疗晚期NSCLC的首选方案,这些新药包括吉西他滨、长春瑞滨、紫杉醇等,但并未对进展期的治疗疗效及生存期带来突破性的进展。
同步放化疗是近年来肿瘤综合治疗的新模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疗效。放化疗同步具有相互协同作用,化学药物能提高肿瘤细胞对放疗的敏感性,放疗也可增强化疗药物的细胞毒性,从而加强了对肿瘤的杀伤能力,尤其是对不能完全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不失为高效而理想的治疗模式。
沙利度胺又称反应停,最早于20世纪50年代作为非巴比妥类镇静剂用于早孕反应的治疗,1961年因其致畸作用而被禁用。近年来动物实验证明,沙利度胺可以减少肉芽组织的血管密度,对血管生成有很强的抑制作用[6,7]。由于血管的生成对肿瘤的生长、浸润和转移以及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破坏肿瘤的血供可使肿瘤组织因缺血缺氧而自发的凋亡、坏死,进而使肿瘤细胞的增殖与转移受到抑制,而有效地控制肿瘤的进展。目前其作用机理正在研究中,现阶段发现[8]沙利度胺抑制实体肿瘤的作用机制有:抑制实体瘤新生血管生成;协同激活T淋巴细胞;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其更深层次的原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大量研究表明[9]新生微血管是肺癌组织生长和转移所依赖的。孙正涛等[10]发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非小细胞肺癌的TMN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
我们临床观察发现联合沙利度胺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效率增加,而副作用无明显的增加。考虑沙利度胺能引起嗜睡,降低了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因而恶心呕吐、腹泻的胃肠道反应减轻,但便秘加重。便秘等经积极对症处理缓解,基本顺利完成治疗。
总而言之,联合沙利度胺治疗无法手术切除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肯定,而且毒副作用小,价格低廉,适合临床推广。
[1] Fine HA,Wen PY,Maher EA,et al.Phase trail of thalidomide and car-mustine for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high-grage gliomas〔J〕.JClin Oncol,2003,21(3):2299.
[2] DeCicco K L,Tanaka T,Andreola F,et al.The effect of thalidomide o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cell lines:possible involve-ment in the PPARgamma pathway〔J〕.Carcinogenesis,2004,25(10):1805.
[3] Ostrowski MJ.An assessmentof the long-term reruts of controlling the reaccumulation ofmalignant effusion using intracavity bleamycin〔J〕.Cancer,1986,57(1):221.
[4] 孙 燕,周际昌.临床肿瘤内科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97~113.
[5] 张 霆,李 彦.肺癌综合治疗范畴内中医药之作用及展望〔J〕.湖北中医杂志,2007,29(12):63.
[6] Wang Yu-Juan,Zheng Jia-Run,Li Xin-yu,et al.The effect of thalido-mide and some other drugs on the expression of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 in endothelial cells〔J〕.Journal of Clinical Dermatology,2003,32(6):329(In Chinese).
[7] Lin Y C,Shun C T,Wu M S,etal.A novelanticancer effect of thalidomide:Inhibition of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Mediated cell invasion and metastasis through suppression of nuclear factor-kappaB〔J〕.Clin Cancer Res,2006,12(23):7165.
[8] Ohts u A,shimada Y,Shirao K,et al.Randomissed phaseⅢtrial of fluorouracil versus fluorouracil plus cisplat in versus uracil and tegafur plus mitomycin in patients with unresect-able,advanced gastric cancer:The Japan Clinical Oncology Group study(JCOG9205)〔J〕.J Clin Oncol,2003,21(1):54.
[9] 王欢元.肺癌组织中微血管的研究进展〔J〕.实用癌症杂志,2010,25(2):210.
[10] 孙正涛,周 清,车国卫,等.非小细胞肺癌中VEGF表达、MVD值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研究〔J〕.山东医药,2006,46(1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