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年级作文教学有效策略的探讨
2012-04-29张雪春
新课改对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这需要教师正视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变以求提高学生的学习作文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
一、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的问题
当前的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取得一定成绩,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教学课堂模式化,学生作文较空洞、缺少生活气息与创新意识。这样导致很多学生对作文没有兴趣,有不少学生因为作文水平迟迟未能提高而兴趣也逐渐消失,甚至产生了恐惧心理。学生对作文学习的兴趣不大是当前写作教学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之一。
同时,不少学生的作文语言贫乏,如描绘人物的外貌特征,要么就是“大大的眼睛、弯弯的眉毛”,要么就是“小小的嘴巴、雪白的牙齿”。写自己最有意义的事情也基本上是“帮妈妈做家务”, 或者是“周末和爸爸妈妈逛动物园”。学生缺少写作的素材,导致学生的作文没有新意,行文老套,没有吸引力。
二、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针对学生心理特点,增强学生习作自信和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是习作的基础。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习作兴趣有以下途径。首先,创设各种条件帮助学生发表作文,激发成就感。教师可利用晨读或放学前十几分钟朗读近期的优秀作文,也可利用网络平台上传学生习作或以班级、年级为单位结集发表,当然优秀作文可向报纸杂志投稿,正式发表。一段时间后,在班上评出写作小能手,给予鼓励。其次,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于乐。比如,三八妇女节引导学生对妈妈倾诉心中的爱,端午节让孩子和家长一起学包粽子,“六一儿童节”鼓励孩子们和老师一起表演文艺节目……第三,充分发挥班级“自然角”的作用。可让学生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了解植物的生长状态;可让学生亲手养蚕,观察蚕吐丝结茧,茧破蛹成蝶的神奇过程;可让学生并定期观察小蝌蚪,了解小蝌蚪的变化规律。这样让学生对身边的一切养成留心观察的好习惯,引导学生珍爱生命,亲近自然,体验生活。对习作来说,不仅要勤观察多感受,更重要的是要能用自己的语言将体验表达出来。春天的校园,生机勃勃;夏天的绿荫,沁人心脾;秋天的果实,令人沉醉;冬天的飘雪,勾人遐想。教师应敏锐地抓住并创设机会引导学生观察表达,大雪纷飞时可组织学生赏雪、品雪、玩雪、吟雪、写雪……在愉悦和谐的氛围中,学生心智才能得到开发,积极性才会被大幅度调动,习作时就再也不觉得是苦役。学生通过有目的的观察,对那些平时并不留心的事物,会留下较深刻的印象,最主要的是学生在自然中感受到了无限的乐趣,写作的积极性被最大限度调动了起来。
(二)多阅读勤积累,提高学生习作的技巧
高年级习作教学,旨在让学生掌握习作的章法,最终要引导学生在体会范文立意选材、布局谋篇的基础上,悟得习作的方法,学会独立习作。首先,教学中教师要以范文引路。学教材是为了活用教材,课堂上要渗透作文方法的指导,让学生边读边领悟,做到读中学写、读写结合。如教学《大江保卫战》后,让学生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一个活动场景;教学《广玉兰》后,让学生运用总分总的结构仿写花开时的各种形态;教学《黄果树瀑布》后,让学生用移步换景的写法来描述自己的旅游经历;教学《二泉映月》之后,让学生写听到一首乐曲展开联想……学生只有从范文中学得有用的写作知识,才能转化为方法与能力,才能为自主习作奠定基础。其次,要注重课堂上的语言积累和拓展。苏教版小语教材中有很多文质兼美的美文,是诵读积累的好材料。比如,教学《孔子游春》一文时,可让学生背诵泗水河畔美丽景色的句子,积累关于春天写水的成语、诗句及孔子的名言。倡导学生诵读经典美文,并创设优美的语言环境,让他们在典范的生动的语言熏陶中提升自己的语言修养,并将美文熟读成诵。当学生在作文中使用了新教课文中的某个词或某句话时,我们要及时表扬。总之,每学完一课,都要让学生有所积累,并学以致用。第三,注重课外阅读积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在丰富的文学宝库中有许多优秀作品可与我们语文教材中的课文相联系,因此,我们应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布置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同时检查学生的阅读成果,以做读书笔记、摘抄、写读后感等形式呈现,并评比阅读之星。“腹有诗书气自华”,只有丰富积累,学生习作时才能得心应手 。
(三)目标明确自主修改,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高年级学生提出“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的要求。要让学生逐步形成自改习作的能力,教师必须示范修改典型习作,提示或指导改评方法,当然,每篇习作修改目标须明确。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就会熟练地掌握修改的方法和要求。学生修改与老师的指导、评价可同时进行,教师应对学生多加肯定鼓励,充分发挥评价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当他们完成一篇作文之后,教师应对文章中的闪光点及时表扬。如别致的题目、精彩的开头或结尾,甚至一两处比较自然的过渡,或者对某一事物独特感受等,教师都要圈出并鼓励表扬,使他们看到自己正在进步,也相信自己有能力写好作文。
作文是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的全过程应该是活泼自然、生动有趣、情韵十足的生活图景。我们应该引导学生立足生活,求新求真,让学生享受到真正的作文乐趣,使他们的创作天赋得以痛快地施展。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