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能力与生命成长的双重关注
2012-04-29王玲玲
一个爱好文学、喜爱写作的孩子必然情感丰盈、内心温润;淡淡的文人气息将使学生终身受益。这是写作教学给予生命成长的帮助。写作教学的真谛是让孩子喜欢写作。追本溯源,写作之乐,就在于精神世界的畅快表达。兴奋与感伤、亲历与遭遇、想象与情思被真实地袒露与表达就是成功。一篇好的文章就是在生活的真实中绽放的花朵。
只有生活的真实,才能创设一片美丽的天空,托起纯美的童心,在美好的生活情愫中发展写作能力,描画出生命成长的轨迹。
一、在生活中寻找美的因子
生活是人类生存的摇篮,除了赐给物质资料以外,还能给人以灵感的启迪和美的享受。写作教学的真谛和本原是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需要。思想是生活的思想,情感是生活的情感,作文是生活的作文。生动感人的篇章必然是从生活中来。
登山则情满于山,临水则情溢于水。没有一个人会拒绝到大自然中去看、去听、去感受,儿童更是如此。梦幻的童心需要山涧的溪流、黄莺的鸣啭,需要雨后的夏荷、燕子的呢喃。只有自然的图景在孩子的心海上映成一幅幅清新绚丽的图画,才有了美的积淀。
当然,并不是说我们一定要到很远的地方去寻找自然之美。生活处处有美的因子。孩子会对雨后屋檐下的水滴着迷,仰起头,抬起腿,满怀兴致地去踢这晶莹剔透的小水珠,等待冰冰凉凉的亲密接触,心中充满了快乐;他们会对路边偶见的一只小狗感怀,说小狗夹着尾巴在生气;他们会去追赶一只小麻雀;他们会在初春泛黄绿的柳条下站成一幅水墨画。生活给了孩子丰盈的情感体验。他们会为一次期盼已久的活动在早晨五点就起床直嚷,会因为和父母的一次短别而心生念想,会因为假期中和同学的一次邂逅而雀跃欢呼。童心与生活的融合就是美,是成人世界无法创作的自然之美,是极富情趣的清丽诗篇,是写作的源泉源。
生活中美的因子给孩子们提供了写作素材。生活作文,花样起步,是教师揣着一颗童心,带着一双美的眼睛,用孩子们喜欢的方式,引领他们开始生活体验,享受生活的心灵之旅。
黄昏夏雨后,带孩子来到荷塘,接天莲叶、泛红的荷花、泛着小雨涟漪的湖面带给了他们美妙的遐想:
“我站在小雨中,雨滴滴在我的身上,真是心旷神怡。我好想变成一条小鱼,在水中游泳;我好想变成一只蜻蜓在荷叶上嬉戏;我好想变成一只可爱的青蛙在荷叶上歌唱;我更想变成一只天鹅在水面上跳舞……”
生活作文,让孩子远离了童年的孤寂,舒畅表达,实现着写作能力和生命成长的双重关怀。
二、在阅读中完善美的心灵
写作能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孩子们的语言积累。阅读足以让孩子们美妙的嗓子亮起来,美好的旋律飘起来,大脑的储存丰富起来,生命的成长绚丽起来。阅读经典,是写作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古代诗词的意境美,会成为孩子们文学素养中最为丰厚的积淀。运用千古流传的诗句能很好地增强文章中美的意蕴。
一本适合孩子的诗集,清新的诗行、散发着泥土的芳香、充溢着童趣,也是孩子们喜欢读的。教师充分利用晨读时光,让孩子们想象自己就在舞台上,美美地读、美美地体会。
低年级的孩子起步阅读,不能一下子给他们沉重的包袱,造成心理压力和阅读恐慌。不妨把幼儿时代妈妈曾给他们读过的睡前故事、看图说话拿来让他们自己读读看。这样孩子就能有上学以后的成就感,开始了阅读之旅。孩子会充满自豪,会带着兴趣阅读。之后,再认识郑渊洁、曹文轩……从《儿歌300首》到《唐诗300首》,从《皮皮鲁传》到《鲁滨逊漂流记》,从中国四大古典名著到《儒林外史》,从鲁迅走向高尔基……远离了电视、网络的虚拟世界,投入到经典阅读的浩瀚海洋中,孩子们感受到文学的无穷魅力,就能喜爱文学。长久的阅读生活,赋予孩子们写作的另一方源头活水;是阅读,让孩子们才华横溢、妙笔生花。
三、在表达中抒发美的情怀
不难发现,孩子的口头语言生动活泼、天真率真,记写下来,会是生动的诗行。然而,我们却时常难以看到作品中会有口头语的生活气息。或者生活中很多感人的细节、情感被孩子们体验过,却往往被他们忽视。的确,从口头语言到书面语言的过渡需要一个心理整理过程。有的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显得过于拘谨、忽略感情体验,“放电影”的时候,缺少情感和思维参与,写下来也就苦涩、呆板、简单。教师应予充分的指导,从声音、色彩、味道、形态几个方面去回忆,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几个方面去体会,增加美感,把真实的情感袒露出来,是什么样就写成什么样,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在观察指导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带上笔记本,把见闻和一瞬间的感受做一些简单的记录,然后再稍加整理,减少表达的困难,心理的感受不会因时间而淡忘。写作指导要求细致,也要留给孩子自由表达的空间。孩子们常有些非凡的见解。孩子登狼山,有的写尽山庄美景;有的表达比赛登山时的快乐,抒发愉悦心情,是一种境界;也有孩子另辟蹊径,由游客敬佛登山、菩萨神佛金光全身,引发对人生的看法、对未来的思考。哲学家的思想、无神论的人生感悟使得文章充满智慧与真情。写作本是表情达意,能有这样的理性表达,是真实情怀的畅快抒发,教师应给予高度评价。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感受到心灵的快乐,体会到写作的价值。
只有给予孩子写作能力和生命成长的双重关怀,我们才能享受写作教学带给生命充实与丰盈。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