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特色学校创建的途径
2012-04-29李欣然陈春华
摘要:在特色学校创建中,要善于选择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优势项目,打造学校特色;要对特色不断提炼和拓展,由局部向整体推进,以形成具有鲜明办学个性的特色学校。
关键词:优势项目;特色项目;素质教育;特色学校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12-0012-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这里所说的特色学校是在学校形成鲜明办学风格、学生学有特长的基础上,将其拓展成学校的办学个性,成为全面深化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载体,培养出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富有特长的学生,并在一定区域内有广泛影响的学校。下面结合我校近年来在特色学校创建方面的做法,谈谈如何通过抓优势项目创建特色学校。
一、选准优势项目。打造成特色项目
学校要正确认识自己的主、客观条件,分析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要在与同类学校的比较中分析出自己的特点和差异,找准优势项目作为创办特色学校的突破口。选择优势项目要遵循以下三项原则:
一要联系学校实际。要对本校实际进行客观分析,认识自身的劣势和优势,构筑学校新的可持续发展的平台。优势项目的确认,不仅仅取决于校长或教师的专长和愿望,还要考虑各种客观条件,诸如本校的地域文化、生源状况和教师素质等。
我校始建于1991年,地处黄骅市市中心,由于受外部环境和校舍面积的制约,学校功能教室不足。自2007年开始,我们结合学校实际,选准艺术教育做为学校的优势项目来发展。自筹资金聘任4名艺术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充实我校音、美教师队伍。在开全上足艺术课程的同时,积极开办多个艺术类兴趣小组,使我校的艺术教育有了长足发展。
二要坚持素质教育方向。特色学校创建必须坚持素质教育大方向,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出发点。只有这样,脚下的特色之路才能越走越宽阔。
几年的办学实践让我们意识到,学校仅有艺术教育特长是不够的,特色学校创建要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一方面,我们充分挖掘我校教师资源,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写作,开展书香校园创建;并通过成立绿地文学社,调动学生主动阅读、写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我们利用与河北海盐博物馆相邻的有利条件,通过成立少年科学院(分设自然科学、环境科学、应用数学、实用英语等六个研究所),带领学生开展海洋生物、海盐科技、气象科学等方面的科普研究,吸引了近400名学生参与,激发了学生的学科学、爱科学兴趣,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要服从公众需求。学校创特色其实就是创优的过程,就是学校给社会公众提供优质化服务的过程。因此,选择项目必须建立在学生兴趣和愿望的基础上。
2009年9月我们通过向家长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广泛征求社会意见,决定在抓好艺术教育、书香校园和少年科技的同时,把养成教育和阳光体育列为学校优势项目来抓。学校制定了各学段养成教育目标,并充分利用班主任、家长和市关工委老同志资源,以活动为载体,扎实开展养成教育活动。我们把群体性体育做为学校体育工作的目标,提出“阳光60分,快乐每一天”的口号。一方面自聘3名体育教师补充在编体育教师的不足,保证国家规定课程的开设;一方面通过自编学生喜爱的健身操,组织学生晨练、晚练,收到良好效果。
二、抓好特色项目。创建特色学校
学校有几个特色项目,不等同于特色学校。特色学校是多种特色项目渗透在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体现出学校独特的整体风貌。特色学校着眼于提高育人的数量和质量。在特色学校创建过程中,应该是大多数学生参与,甚至是全体学生参与,对所有学生的发展都有促进作用。由特色项目向特色学校发展,是一个由局部向整体推进的过程。
我校充分培育在艺术教育、养成教育、书香校园、阳光体育等方面的几个特色项目,努力扩大学生参与面。一方面我们积极开发校本课程,保证特色项目的有效实施。2008年利用我校被确定为河北省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实验学校的契机,充分挖掘学校内外的资源,积极开发校本课程,编写了阅读与写作、舞蹈、声乐、书法、绘画、科技、气象、篮球等20多门校本课程教材。使每一名学生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参加一门或几门校本课程选修学习。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科学的课程体系。另一方面,我们通过发展学生社团,调动学生自主参与、自主管理的积极性。充分利用我校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新课程背景下小学学生社团开发与管理的实践研究》的契机,先后发展了海鸥艺术团、绿地文学社、少年科学院、雏鹰广播站等十余个学生社团。其中,海鸥艺术团拥有团员300多名,经常参加市级文艺演出;绿地文学社拥有社员500多名,先后编辑出版《绿地文学》社刊6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读书写作的积极性。同时,我们通过举办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艺术节、运动会为爱好文学、艺术、体育的同学搭建展示的舞台。
几年来,通过特色学校的创建,促进了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多元发展。学校在办学、教育、教学、课程、活动、管理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特色。逐渐形成了以养成教育、艺术教育、群体性体育和社团建设为特色的办学模式,学校的社会声望不断提升。学校先后被评为沧州市文明单位、沧州市教育科研先导型学校、沧州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沧州市体育工作先进单位等。2011年学校被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授予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称号。
三、树立质量意识,保障特色学校创建
教学质量是特色学校发展的生命线,要搞好特色学校创建,就必须牢固树立质量意识。没有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就培养不出高水平的特长人才,也难以建立特色学校的信誉和品牌。我校从创建特色学校以来,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主,把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发展的生命线。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具体工作中,紧紧抓住教学这个中心,做到千变万变,以教学为中心决不能变,工作头绪再多,也决不允许冲击教学。
但是,开展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可能要和“抓教学、上质量”相冲突。于是,我们通过抓好校本教研,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方法来解决。一方面,我们通过启动11个市级以上课题研究,调动广大教师自发学习教育理论,从事教育科研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另一方面,我们通过开展“同上一堂课”活动,挖掘学科组全体教师的智慧,通过集体备课、集体研讨的手段,打造高效课堂,从而实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增加学生自主发展时间和空间的目标。近年来,我校在全市小学文化课抽测中,成绩始终名列前茅。
总之,特色学校发展表现出“优势项目一特色项目一特色学校”的轨迹。特色学校的创建是一项庞大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长期进取、积淀、提炼和升华。
[责任编辑 冯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