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故居:上海的精神坐标
2012-04-29文/海风
文/海风
位于上海武康路113号的巴金故居,12月1日正式开馆。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及中国作协名誉副主席金炳华共同为故居揭牌。从此,公众不仅可以走进巴金生活、写作半个多世纪的居所,还能一睹珍贵馆藏。
此次馆内陈设由巴金女儿李小林亲自监督,力求再现巴金生前原貌。目前,故居内保存图书近四万册,包含大量作家签名本和初版本,还有超过十万页(件)的各类书稿、书信、文献、照片档案资料,此外,还有众多名家书画及巴金生前使用过的家具、器物、衣物等。
客厅壁炉前,摆放着1957年前苏联雕塑家谢里汉诺夫为巴老创作的浮雕头像;书橱里,巴老著作的各种译本整齐排列着。一缕阳光洒在巴老经常坐的扶手椅上,人们仿佛还能看见他在这里创作《随想录》时的情景。
在卧室的床头柜上,摆放着巴金夫人萧珊的照片和她的翻译作品。据故居工作人员介绍,紧挨着床的五斗橱上原先放着萧珊的骨灰盒。萧珊1972年去世,巴金就把她的骨灰盒接回家。巴金曾在《怀念萧珊》中写道:“我按期把骨灰盒接回家里。有人劝我把她的骨灰安葬,我宁愿让骨灰盒放在我的寝室里,我感到她仍然和我在一起。她的结局将和我的结局连在一起。”2005年11月25日,他们的骨灰合在一起,伴着红色的玫瑰花瓣撒入东海。
巴金一家1955年9月迁入这里,巴金在这里生活、写作长达半个世纪,直到2005年去世。在这里,巴金翻译、写就了他的众多重要作品,包括被誉为“说真话的大书”的五卷《随想录》。这里不仅是巴金生前居住最久的地方,也是中国所有现代文学大师故居中,作家居住时间最长的一处。这里见证了巴老后半生的悲欢离合,也见证了20世纪下半期中国的风风雨雨。
巴金故居常务副馆长周立民介绍说,武康路巴金寓所曾出入过众多中外作家及各界名人,“这里见证了20世纪下半期中国文学的跌宕起伏,更留存了半个世纪以来中国文学不同时期的记忆。”巴金一家于1955年9月搬来于此,当年10月就在此迎接了第一批客人:法国作家萨特和同为知名作家的爱人波伏娃。另外,夏衍、沈从文、曹禺、柯灵、王西彦、唐弢等文坛名人都曾是这里的座上客。1974年,沈从文来看望历经劫难的巴金,两人坐在一楼的走廊上促膝长谈。1983年,张光年特地从北京来探望病中的巴金,两人就文艺界的情况交换意见,畅谈中国文学的发展道路。
除了客厅,位于二楼的书房有时也是巴老接待比较亲密友人的地方。在这个书房里,祁鸣拍摄的一幅题为《劫后的笑声》,将文革结束后巴老与张乐平、柯灵、孔罗荪、王西彦、师陀等老友谈笑相聚的历史瞬间进行了定格。老艺术家们的笑容仿佛在告诉大家:文艺的春天来到了。
鲁迅博物馆原副馆长陈漱渝认为,巴金不仅仅属于上海,更属于整个中国,巴金对真善美的追求和传达是他给予读者最好的财富,“巴金是上海这个城市的文化名片,他作为鲁迅的文化战友,与其它的作家、文人一起丰富着上海这个城市的文化,共同建立起上海的文化精神。”他认为,巴金故居是上海的精神坐标,到故居参观是文化的洗礼、心灵的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