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话批评
2012-04-29刘莉娜
刘莉娜
作家阎连科曾经就作家和批评家的互动关系说过一段有趣的话:“批评家读作家的书是公开的;作家读批评家的书却是偷偷的。作家议论批评家,都是挂在嘴上,而且还多在批评家不在场的饭桌上;批评家议论作家,不仅挂在嘴上,还多公开在笔下的纸上。”不过最近,在上海作协的一楼大厅里,一批沪上知名的作家和批评家们却坐到了一起,为上海作协和上海文艺出版社联合推出的一套《新世纪批评家丛书》展开讨论。不同于之前诸多场“批评家们谈批评”的纯理论型研讨会,这次的研讨会因为作家们的参与而不再显得高深晦涩,作家们从自身的阅读、创作体验出发——甚至是“被批评”的体验,更为直观地分析了当下批评界存在的种种问题,亦更为详实地描绘了作家们心中所期盼的健康批评生态的理想图景。
文学评论要有年轻人的声音
最近,上海作家协会和上海文艺出版社联合推出了一套《新世纪批评家丛书》,在它的作者名录中,出生于1973年的巴金研究会副秘书长周立民属于最为年轻的,而常常被媒体称为“青年批评家”的葛红兵,其实已经年届43岁,称他为“青年”实在有些勉为其难。当代的作品谁来评判?文学评论有没有年轻人的声音?谁来发现更年轻的文学批评家?当社会生态发生变化时,这些出现在文学批评领域的新现象,生成了萦绕文学界的新疑问。
赵长天:对这套丛书最希望的是我们能够尽量发现更加年轻的批评家,现在还把像葛红兵这样的说成是“年轻的批评家”已经比较勉为其难了,因为葛红兵也算中年批评家了,当然我们就更是老年人了。我们那个时代年轻人跟中老年人倒是差别不大的,但现在整个阅读的状态都不同了,年轻人的阅读跟中老年人的阅读完全不是一类的东西。
有一次《萌芽》要招大学生兼职编辑,面试的时候有应聘者非常自豪地说,我看了很多书,南派三叔(《盗墓笔记》作者)的书我全部都读过……近百人里面只有一个人表示读过周作人的散文,还有一个读过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的书。我现在没有资格来评判这样的阅读状况是好还是不好,但如果要写南派三叔的评论,肯定要80后的批评家吧,我们现在在座的批评家讲的东西年轻作家不一定接受,因为不同年龄看法上的距离非常大。但现在没有年轻人的声音,80后的批评家基本上没有。而我们非常希望的是,能有年轻人对当前的这样一种文学创作和阅读的状态做一点判断,这样一种批评的力量,我们上海能不能有?
陈村:有很多年轻人的在线浏览不能说阅读,但是从我看到的状态讲,文学有一些变化,网络的发表变得容易。以前文学作品的发表非常困难,现在所谓的发表就是你自己网上发个帖就叫发表,现在从文学生产到所谓发表流通到实体发行在网络上都能完成,已然实现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循环。我曾经主持过2010年盛大文学所谓全球华人的原创文学大赛,在那里,一个作品可能就几百万字——这样篇幅的作品在传统文学界已经算是一个大系列,可是在那里,有那么多小青年就写得很长,而且很受追捧。而现在的传统文学界已经变成小说都没有什么人看了。所以我很强调,文学批评作为工作肯定要做下去,作为学术肯定要做下去,特别是有年轻人来做下去。
上海有个年轻的小说家叫小白,到现在为止在《收获》杂志上发表了两部长篇小说,都是写上海的故事:《局点》是八十年代的故事,《租界》是三十年代初的故事。这样的作家、作品,有些年轻的批评家们,如果说你是住在上海的,也比较关心上海的,或者跟上海人结为亲戚的,哪怕只是在上海付房租的,都应该关心一下。我觉得批评家的出现比小说家容易,因为每个人都在批评,在社会中批评,批评是人的天性,但创作不是人的天性,不是每个人都能创作的。就中国的年轻人来说,除了在网上做创作的那些,作协系统下的那些人的创作其实是比以前弱得多。那天看到的一个数据,上海作协45岁以下的会员只占10%,35岁以下的就更不多了,我觉得这个是有危机的。
王周生:信息沟通也是有问题的。比如找批评家开会,老的批评家没时间,年轻的三四十岁的又不知道他们名字。其实有些老批评家,本身工作也多,或者很有名的,身价又很高,很难合作,倒不像年轻人非常认真,特别对年轻作者的作品会很有看法。我听他们讲的时候,进行过比较,我觉得年轻批评家的言论对我的启发就很大。
文学批评不能只“说长”不“道短”
事实上,在当今网络文化的时代,各种不同意见的发表并不难,简单地说,“只要有良知,只要有承担精神,就能够发出声音”。不过,现实中具有使命感的批评家和学者并不多。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杨剑龙教授表示:“文学批评,通俗一些来说就是对一部作品‘说长道短。”现在可见的情况却是,大家都只“说长”不“道短”:一部新作出来,说好话的大有人在,提出值得改进和商榷意见的人却十分罕见。文学批评丧失了辣味,沦为一道洒满味精和蜜糖的无营养晚餐。
杨剑龙:一些学者私下里很敢言,讲得头头是道,有理有据,立场分明。但请他写成文章发表意见,批评者的态度就会顷刻发生变化。说白了,是因为不愿意得罪人。尤其是同行之间、圈子之内,说好容易说坏难,健康的批评总是很难形成风气。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就是,出版了长篇小说《金牛河》以后,大概有十五六篇评论我小说的文章,但是现在回过头来看,我觉得还是不尽兴。不尽兴的原因是,那些文章都是说我好的,几乎没有说坏的,根本没有人告诉我,我的文章还有哪些是需要改进的。但写评论就是要说长道短啊,以前我曾经给一位作家朋友写评论,说长道短,说了他不少短处,结果让我感动的是,他把评论拿到《解放日报》发表,把说他“长”的都删了,说他“短”的都没删。好的作家和好的批评家都要有宽广的胸襟,因为他们是一起成长的。
王周生: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丁玲凭借《莎菲女士的日记》登上文坛后,很多人对她作品中鲜明的女性主义与个性主义姿态颇为赞赏,形容她有如一阵清新之风刮过。当时,冯雪峰却以一个文学批评者的身份,对丁玲的作品作出了完全不同的、毫不留情的、严厉的批评。但是,这种批评丝毫没有影响现实生活中这两人之间的情谊。一个有胸襟的作家应允许别人“道短”,并对批评意见抱有热情的态度和善意的理解。
现在的批评家实际上还是太讲面子了,当然我也是喜欢听好话的,比如有小说出来也希望你们讲好话,但是我更希望听见真话。以前在三十年代的时候,批评家和作家之间可以讲一些很厉害的话,甚至批评起来都是“上纲上线”的,可是并不妨碍他们之间的友谊。现在还没有这样的一个气氛,也不怪我们的批评家,是社会氛围引起的。有句笑话说,不做坏事的干部就是好干部,那么是不是也可以说,现在不收红包的批评家就是好批评家。
潘向黎:我倒是觉得上海的文学批评应该是比上海的文学创作要领先一些的,为什么是这样,有一次在王纪人老师那里听到的一些话,可能可以作为答案。王老师说上海的作家比较遵守游戏规则,比较老实本分,不会异想天开,这大概也是上海这个城市和上海人本身的文化基因。对于作家们来说,不够个性化是一种集体性的隐患,尤其对于真正出大作品来讲肯定是有不利的影响。但是在批评界同样的文化基因发作出来,却可能带来比较客观、冷静的效果,形成相对来讲比较平和公正的气质。
大家都说北京比上海热闹,但我觉得北京热闹里面也不都是好的,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比如批评界跟写作界的关系就似乎过于亲热,太兄弟姐妹了,一个礼拜要一起吃好几顿晚饭,比和家人一起吃的次数都多。确实是很热闹,很愉快,但对严肃独立的批评却不是很好。上海的气氛则属于淡淡的君子之交,是若有若无的情谊,但有时候适当的距离才能带来清新的空气。这一点上我觉得上海的批评界不必妄自菲薄。
赵丽宏:文学批评一直是上海的一个传统,好的文学批评对作家的创作是一种引领。但纯粹的文学批评现在越来越少,很多批评家转向对文艺、社会现象甚至时尚话题的批评。除此之外,过去的批评家如程德培,为了写几千字的文章,要花很多心血,做大量的阅读。但另外有一些“有水平”的批评家,不读作品或者浏览一下就可以写评论文章,这是不能写出真实的文学批评的。当今的文学批评没有权威性,上海需要纯粹的文学批评家,捧杀或棒杀都不是真正负责任的批评。只有读了作品,才有资格来说话。
赵长天:刚才赵丽宏说的程德培那样的批评家确实是比较少,全国能够超出他的批评家我想不出第二个。有的批评家,名头大了,被到处请,全国到处飞来飞去,参加研讨会拿报酬,还有多少时间能踏踏实实地读作品?当然,他们拿高的报酬也是应该的,批评家现在报酬是不合理的,只有在北京基本能达到比较合理的一个状态。批评家做的是看几十万字写两千字的事情,如果只按照普通千字百元的稿费收入,这个是非常不合理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