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抒写时代陕北的春与秋

2012-04-29北海

延安文学 2012年1期
关键词:羊汤乡长韭菜

北海

作家侯波的中篇小说《上访》、短篇小说《肉烂都在锅里》发表后,反响强烈。我认为,这是2011年度最感人和最新鲜的反映今日陕北乡村生活画面的优秀中短篇小说。

中篇小说《上访》(原载《当代》2011年第4期,《小说选刊》2011年第9期转载)好在哪里?侯波把故事载体放在具有时代生活气息的陕北村镇之间,通过小说来透视农村社会中遇到的新矛盾、新情况,塑造了一个踏实、正派、廉洁和热情为老百姓做事的“祁乡长”形象——他顺应时代变化,身体力行解决省、市领导甚至高层头痛且屡禁不止的“上访”问题”。

“上访”,是中国社会面临的热点问题,解决“上访”问题是县乡两级工作的难点和重心之一。《上访》中,写陕北某县林平乡祁乡长面临拆迁、卖菜难和乱罚款引发的农民上访问题,头痛不已。他没有退却,他细致入微剖析造成基层乡村农民上访的“来龙去脉”,想方设法化解矛盾与问题。在小说中,拆迁、卖菜难和罚款互不相连,但每一件事处理不好就牵扯许多问题。处理这些事情也在考验着祁乡长的智慧、品质和能力。小说深入浅出,前后关照,不仅写了一件件事件是怎样处理的,并且透过一件件事情的产生、发展与解决,对基层干部、中层领导和省报记者的政治伦理、品质、人性和灵魂也做了一次客观地透视,做了一次深入地解剖。这是文坛其他作家没有做过的。

侯波写《上访》,在小说创作上有两点技术性突破:一是尝试了用以陕北方言为主的普通话文本语言进行写作;二是通过一个个事件,对部分官员、记者的人性、良知和道德伦理进行了理性透视。

在小说中,林平乡段公路升级改造项目是市重点工程,拆迁户韩胖子仗着是金(副)县长的舅舅不拆,其他拆迁户跟着看相。祁乡长豁出去了,利用韩胖子强占邻居一点二分宅基地,上报县土地局核查强制执法处罚。迫于公安、国土管理和城建强大压力,韩请求自拆免罚,于是其他拆迁户也跟着签协议、拆房,林平乡按期完成了拆迁任务。“韭菜”是祁乡长的“命门”。县里让农民种植沿海韭菜“独根红”,但种出“独根红”韭菜不好吃且难卖。双休日中午,菜农开来四辆装满韭菜的三轮,要到县政府堵门上访。祁乡长的妻子翠花是小学老师,为人豪放贤慧,不忍丈夫为农民卖韭菜上访撤职,拦下四辆三轮,动员乡干部按职务每人买一百、八十、五十斤不等,化解了韭菜危机。省报两个女记者利用查封山禁牧,为个人谋私利,不想真逮到了一个违禁养羊户。祁乡长为息事宁人,塞给两记者三千元钱。女记者嫌钱少,第二天到禁牧办“通风”,禁牧办的二楞子主任借禁牧名义带人抢走破老汉用以维持生计的羊群。破老汉上访,管信访李县长同情破老汉让禁牧办退钱遭绝,祁乡长再三请求退六千元,破老汉嫌少,又上访,最后祁乡长让老婆翠花将刚领到的准备过年用的2000元钱塞给破老汉,平息了上访。“拦车事件”是小说的高潮,也是最感人的一幕。韩胖子是“焦点”,拆迁丢了面子又借院中两棵树向乡里要钱遭拒后,他暗中策划了一起“拦车事件”。市长许诺了部分好处,化解了这个群体性上访。也由此祁乡长在壶口岸旁坐在当年大禹凿河导流的孟门山上对上访有了理性的思考,醒悟到,解决农民上访,要靠“疏”,而不是“堵”。

祁乡长是军人出身,为人正直,没有个人私念。面对一件件棘手的上访问题与纠纷,有的他能解决,有的他无力解决,但丝毫不损于他个人一心一意为群众的形象。而在这一系列的“上访”中,侯波操起文学的外科刀,对林平乡拆迁、卖韭菜和禁牧罚款引发的三起重大上访事件横截面进行解剖,使所有的读者都看到了“上访”表面是群众问题,其实是因官员自身素质原因引发的,其最终的源头还在“官”。

《上访》起点矛盾,是韩胖子拆迁想多要钱引发的。韩胖子仗着是金县长的舅舅,特“牛”,他强占邻居明娃家一点二分宅基地还将明娃打伤,派出所处理,金打招呼“放他一马”,进行姑息。公路拓宽改造是市、县富民工程,韩是“钉子户”连拆迁会都不参加。祁乡长一身正气,抓住韩违法占地让其“服软”。金副县长后认为丢面子,默许韩胖子给乡里添麻烦。韩胖子挑拨拆迁户拦市长车队集体上访,举报祁乡长和寡妇黑牡丹“有一腿”,致使祁被纪委请去谈话。所以,在这起事件中,韩胖子是表,金副县长是根。金副县长政治伦理很差,应该说,有什么样的金县长,就有什么样的亲戚。

《上访》第二纠结,农民种韭菜卖不出去引发上访。这个事情的矛盾起因还在县领导,他们不懂科学,盲目要求农民种植沿海“独根红韭菜”,造成损失引发上访。沿海地区系长江冲击形成陆地平原,土地肥沃,邻大海雨水多,日照充足,韭菜甜香;陕北属高寒地带,土地贫瘠、降水少,韭菜口感差难卖。虽然在小说中,乡政府人员掏钱买韭菜平息了上访,但这只是解了“一时之难”。这个事件也说明,若县领导不尊重科学,还会出现类似的上访纠纷。

小说中的第三纠结,放羊老人破老汉带傻妻脑瘫儿子上访,起因也是因爱钱的省报女记者和二愣子禁牧办主任引发的上访矛盾。小说对省报农村版两位女记者贪财、自私的内心世界刻画和描写十分准确、真实。对禁牧办主任描写,入木三分。像这种“二楞子主任”,政治伦理差,品质低劣,满嘴“大道理”,满口大原则,工作中往往会给领导和同事带来许多麻烦。从这件事情上,也扩展了人们对社会的认识和批判空间。记者、官员属于社会上层、知识精英阶层,女记者、禁牧办主任从放羊老人身上揩油,实在是泯灭人性良知的。

综上所述,我认为,小说反映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要想终结“上访”,关键是“管官”(如管好金县长、禁牧办主任和记者),“训官”(对县级干部进行现代农业管理科学、地理与气象知识培训)。这些,侯波小说《上访》给我们敲醒了警钟,也应该引起我们这个社会的反思与警戒。

小说结尾又是一个高潮。梁县长送走下来检查公路沿线拆迁的市长后,打电话要祁乡长到县里谈话,妻子翠花以为丈夫要被撤职就冤枉地哭了。林平乡的拆迁户们得知拦车害了祁乡长后,租车上城向梁县长认错挽留祁乡长,他们讲述了祁乡长为群众做的一件件好事,梁县长深受感动,挥笔写下“公道人心”四个字,第二天拆迁户们敲锣打鼓给祁乡长送匾。祁乡长翠花夫妇私人掏钱请大家吃了一顿饭。从这里结尾,《上访》也给我们诠释了,除刁民“韩胖子”外,上访的群众大多数是通情达理的,种韭菜农民、烟农朱明泉、放羊破老汉和拆迁户都是纯朴善良可亲可敬的乡亲,虽然他们也上访,但他们个个都是“好人”。小说也始终充盈着文学的人类的普通人的善良朴实的感情与生活特征,我们从中可以真实的看到陕北乡村的老百姓的“故事”,听到老百姓心中要说的“话”。

2011年9月13日的《光明日报》也高度评价这篇小说:“侯波中篇小说《上访》有点艰辛,有点委屈,有点无奈,有点关怀,讲述了一个乡长‘灭火的故事。这一切当然都是‘拆迁闹的。但这不是新闻报道,而是文学作品,所以其中有丰富的细节,生动的人物,曲折的情节,地道的语言,于是就成了今天中国乡村的百态图、风俗画。”

短篇小说《肉烂都在锅里》(原载《延安文学》2011年第4期,《小说选刊》2011年第10期转载),虽然不是写上访,写的是一个演电影的故事,但在表现方式上与《上访》一脉相承。这是一篇有典型意义的短篇小说,更具文学的观赏性和趣味性。

《肉烂都在锅里》,讲叙的是放映员丙发子到陕北山间杜岗村放电影的故事,作者把笔触伸到了今日农村的文化生活与精神需求的新矛盾。农民不爱看电影,是农村社会进步、发展和富裕后发生的新情况和新需求。“电影没人看了,早多年打烂人头似的挤着看电影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原来,离城近的村子安上闭路电视可收六十多个电视频道,杜岗村离城远各家安个小锅能收三十多个台,有时外国台也能收到,谁还稀罕露天电影。小说选刊编辑曾关于此篇小说有一个准确的定位:“乡村电影已经成为一代人的精神记忆,然而世事变迁,在当下农村的时代语境之下,露天电影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尴尬。而此时‘上面的数字工程便具有了一种喜剧化色彩。小说自此切入,把一场乡村轻喜剧描摹得有声有色,让我们在啼笑皆非之余,认真思考现代化进程中乡土中国的现实。在时代浪潮的冲刷之中,乡村伦理的失范,道德的滑坡,人心的溃散,人情的淡薄,乡村的精神秩序面临着剧烈的激荡和艰难的调整。”

电影没人看,丙发子为什么还要放呢?原来是国家实施2131工程,要求每个村每月要放一场电影。而这数码电影是每放一场卫星上都能监测到的。尽管没人看,但丙发子要凭此领取补贴和报酬。省里到县里检查2131工程政绩,县广电局考虑放映员丙发子和杜岗村支书老杜是亲家关系,就把检查点放在了杜岗村。看电影人多,省里领导高兴,县上也指望靠这个工程名义多要钱。因此就引发了一系列充盈着幽默和轻喜剧色彩的故事。

《肉烂都在锅里》主角是丙发子、村支书老杜,配角是老杜老婆、县2131工程负责人、屠夫铜锋、村民天娃、放屁宽子等人。丙发子愁电影没人看,完不成任务。支书老杜经过历练,应付上面检查自有一套办法。他不慌不忙,在家陪亲家丙发子吃喝,六点整用村上广播喊屠夫铜锋杀一只大羊,叫铜锋喊村民到学校操场上喝羊汤(看电影)。第一天,《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放了一半,来电话说上级领导喝多了泡脚休息不来检查,乡亲们喝了一顿羊汤就四散了。第二天,领导又要来,杜支书晚上再杀一只羊请大家喝羊汤为亲家充面子。他为亲家撑面子还有另一个原因是想让丙发子劝女儿(杜支书的儿媳)好好过日子。可是检查团没等到,村里年轻人勇堂买回了一台自动麻将机,好奇的年青人就跟着看热闹去了。后来,杜支书家儿媳出事,杜支书、老婆也急急忙忙走了,一部分人也跟着趁热闹去了。偌大的操场里只剩下放电影的丙发子和杀羊的铜锋二人,而这时省2131工程检查组的汽车却由远而近……

《肉烂都在锅里》,表面是写村民看电影的趣事、杜支书家儿媳妇有外遇之私事,但笔墨还是从侧面触及到省、县两级官员的政治伦理。一是他们好大喜功,以政绩为主,不管群众的生活现实。二是不诚实守信。第一天来检查可因喝酒多了不来了,第二天拖到九点多才来。这时,羊汤羊肉吃完了,村民回家了,学校露天操场上除了满地的羊骨头肉碴外,什么也没有。小说因此有了艺术的张力。

小说同时还写到了乡村的伦理道德,写到了今日乡村经济变化带来的道德的滑坡,人心的溃散,人情的淡薄,家庭的矛盾。《肉烂都在锅里》,丙发子和女儿满珍有这样一段对话:

中午吃过饭,丙发子的女子挺着个大肚子容光焕发地从城里回来了,满身的喜气洋洋。丙发子见女儿回来了,就到女儿家里来,跟女儿说话。

进城去了?丙发子问。

嗯。

昨晚昨没回来?

吃饭去了,吃完饭唱歌去了。女子说。

一个女子家,疯啥哩么。晚上也不回家,也不怕人笑话?丙发子训她。

……

你知道村里人都怎么说你哩?

……

你这不是吃着碗哩看着盆哩,有相好的啦?丙发子又问。

爸,我知道你要说什么。丙发子的女儿叫满珍,她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我也知道是小松爸爸告诉你的。可是他咋不管管他的娃哩?他娃在深圳有个相好的哩。

谁说的?不要没事瞎猜,放着好好的光景不过。丙发子说。

他老杜有本事就管他娃去,瞎摸六道的。他也不是好货,和村里许多妇女都相好哩。还好意思说人。满珍说。

这段对话虽短,但其中的信息量较大。杜支书想让丙发子劝女儿学好,可是他却和村里“许多妇女相好”,自然他儿子小松耳濡目染,也有了相好。就连丙发子也是放完电影找个女人睡觉了走人,所以,这件事情不能怪满珍一人,应该怪的是小松,怪的是杜支书,怪的是大社会这个染缸。作家用细节完成了对当下乡村社会精神秩序面临道德滑坡的批判,对乡村伦理的缺失,道德的滑坡给予了一定的担忧。

《肉烂都在锅里》艺术长处,借鉴西方短篇小说技术的先进理念,用文学记录社会生活中的发生的各种事件。人物“老杜”,是一个立体、真实的“圆型人物”,他的优点、缺点,在侯波笔下非常生动。老杜有本事,工作有一套,看电影喊人难,他让屠夫在村街上喊“支书请大家喝羊汤”,哄村民到操场看电影;吃羊汤说“把你大的汤分了”逗大伙乐;关照丙发子把电影声音调小,让村民尽兴享用现杀现做的美味羊汤笼络人心,村民向杜掏心窝子“电影演老的谁看”,这一切使这个小人物形象呼之欲出。

小说核心在诠释经济发生变化后的杜岗村群众的文化需求与国家所实行的文化政策之间的脱节与矛盾,前瞻性地给我们提出“文化改革要适应农民的新的文化和精神需求”。作家站在了思想前沿,使该篇文章极具时代现实意义。

另外,通篇语言非常地道,尤其一些话语非常经典,用村民吃羊肉汤时交头接耳,“大水下来人人忙捞柴,谁瞅扭秧歌的呀”,“人要物质就像这羊汤,有吃的有闹的,那还要精神(新片和大片)啊”。将最深奥的道理用最浅显的语言说出,语言风趣、诙谐和幽默,读来如深临其境,也是本文的一大亮点。

结尾最后一句话:“公路上有一束灯光打了过来,那可是有两颗灯的”。“灯光”是一种象征,透视人的心灵、道德、伦理和精神,省、县领导检查组迟迟到来,杜支书和家庭“丑事”这些事都难隐藏,“两颗灯”宛若镜子,净化人的灵魂,照亮了一切,也在艺术的氛围中一点点实现对人的教育与引导。

《上访》《肉烂都在锅里》问世,也标志着侯波继柳青、周克芹、高晓声、陈忠实、路遥和贾平凹后,成为陕西和全国写农村题材小说的优秀作家。

责任编辑:张天煜闫小星

猜你喜欢

羊汤乡长韭菜
“割韭菜”用英语怎么说?
Xuzhou Mutton Soup徐州羊汤
家乡的羊汤
家乡的羊汤
地道家乡味
风云变幻——赫章韭菜坪
莴苣和韭菜
韭菜新品种辽韭1号的选育
作家和乡长
康乡长的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