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工具动量词考察及与动词的选择搭配
2012-04-29过国娇
摘 要:我们考察发现,能常借用为动量词的工具名词主要包括日常劳作类、文体类、武器类等几个语义类别,而且它们具有[+手控性][+位移性][-变形性][+基本层次范畴性][+力量的等量传递性]等典型语义特征。每个工具动量词与动词的选择搭配能力并不是均衡的,有的工具动量词与动词的搭配能力很强,而有些工具动量词与动词的搭配能力则很受限制,与工具动量词搭配使用的动词具有[+工具性][+瞬时性]的语义属性,工具动量词与工具动词的组合搭配是一个双向选择的复杂过程。
关键词:工具动量词语义特征动词双向选择
传统语法一般把汉语动量词分为两大类:专用动量词和借用动量词。本文所要研究的工具动量词主要是指“砍一刀”“打一枪”“画几笔”中的“刀”“枪”“笔”等。这些动量词都是借用某些动作所凭借的外部工具器械名词来称量动作行为的,因此属于借用动量词的范畴。
目前,关于工具动量词的探讨主要散见于一些汉语教材和语法论著中,但这些论著中大多是举例式地对工具动量词偶有提及。近年来,随着量词研究成果的丰富,一些有关动量词的研究成果也对工具动量词有所涉及,如邵敬敏(1996),李宇明(2000),刘街生、蔡闻哲(2004)等。但就我们掌握的资料来看,目前还不见对工具动量词所作的专门研究。本文主要从工具动量词的语义特征入手,全面考察其与动词的选择搭配情况,力求解决以下两个问题:1.究竟什么样的工具名词才能借用为动量词,其语义特征表现如何?2.与工具动量词搭配使用的动词具有哪些特点?工具动量词与动词之间有何选择搭配机制和规律?
一、工具动量词考察
我们知道,工具动量词都是从工具名词临时借用过来的。陈昌来(1998)认为,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可作为工具的物件很多,如林杏光《简明汉语类义词典》在“物质”条中就收有“器具、机器、衡器、容器、传声器、工具、农具、渔具、工匠工具、医疗用具、缝纫用具、洒扫用具、盥洗用具、炊具、餐具、坐具、卧具、雨具、交通用具、体育用具、文娱用具、文具、玩具、烟具、刑具”等不同作用的小类,但这些生活中的工具物件只构成语言工具成分的潜在可能性,并不都能构成语义结构中的工具成分。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工具名词可以借用于动量词,其典型成员的语义特征如何?我们以林杏光《简明汉语类义词典》中所提供的工具物件名词为蓝本,逐一考察每一个工具名词向工具动量词的借用情况。我们判断一个工具名词是否能借用为动量词,主要根据其能否进入“VP+数+动量”或“数+动量+VP”两个框架,考察的语料主要来自北大语料库CCL和百度网。考察前,我们对其中的部分方言名词进行了删减,并合并了相同义位的工具物件名词。结果发现,在词典中近500个工具物件名词中,能作为工具动量词使用的只有26个,它们分别是:
镰刀、锄头、犁、镐头、耙子、刨子、扳手、刀(子)、剪刀(剪子)、斧头(斧子)、锤子、榔头、凿子、铁锹、铲子、锯(子)、钳子、钻子、锥子、扫帚、掸子、梳子、筷(子)、笔、弹子、电棒
为了更全面客观地反映这一语言事实,我们同时也对几本现代汉语量词词典中的工具动量词进行了考察,在《现代汉语量词用法词典》(郭先珍,2002)、《现代汉语常用量词词典》(殷焕先、何平,1983)、《汉语量词词典》(刘子平,1996)中共统计出工具动量词26个:
板、版、棒(子)、笔、鞭、锄、刀、斧子、竿、卦、箭、棍、键、筷子、耙、拍、炮、枪、网、锹、针、锥子、锤、篙、剪刀、扇
从考察中不难看出,虽然生活中的工具物件名词比较多,但能常借用为动量词的工具名词数量还是比较少的。我们两次统计的动量词在个体上虽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其涵盖的语义类别却是基本相同的,主要包括日常劳作类(以农具、工匠具为主)、文体类、武器类等几个类别,其中日常劳作类又占了工具动量词的绝大多数。综合两类统计结果,我们共得到工具动量词42个,分语义类别统计如下:
1.日常劳作类(27个)
镰刀、锄头、犁、镐头、耙(子)、刨子、扳手、剪刀(剪子)、斧头(斧子)、锤(子)、榔头、凿子、锹(铁锹)、铲子、锯(子)、钳子、钻子、锥子、扫帚、掸子、梳子、筷(子)、竿、网、针、篙、扇
2.文体类(5个)
笔、拍、版、键、卦
3.武器类(10个)
刀、枪、炮、箭、板、棍、棒(子)、鞭、电棒、弹子
需要说明的是,有些日常劳作类的工具名词虽然有时也会临时借用为武器类工具来使用,如“镰刀、锄头、斧头、铲子、扫帚”等,但它们的主要功能还是以日常劳作为主的,所以把它们归入日常劳作工具一类。
二、工具动量词的语义特征分析
究竟具备什么属性的工具名词才可以借用为动量词,这是我们在考察工具动量词时一直思考的问题。比较工具名词中可借用为动量词和不可借用为动量词的词语特点,我们可得出工具动量词一般具有以下典型语义特征。
(一)手控性
所谓手控性,是指工具动量词所指对象的动作行为,一般是由使用者双手来控制的。例如,上面所提到的42个工具动量词,其移动都是靠手力来控制的。而像《简明汉语类义词典》中提到的“电动机、起重机、拖拉机、电脑”等机器类工具物件名词,以及“火车、轮船、汽车、飞机、摩托车”等交通工具类工具名词以及“喇叭、电话机”等传声器类工具名词,虽然人力在其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它们主要都是靠动力装置或是机械装置的帮助来移动或运行的,因此它们就很难作为工具动量词来使用。
(二)位移性
位移性主要是指工具动量词所指代的对象在帮助实现某种动作行为时,具有与动作行为相伴随的位移特征。例如,“砍两斧子、写几笔、射一箭”,其中的“斧子、笔、箭”在实行“砍、写、射”的过程中,都有一个明显的与动作相依存的移动过程:动作开始,位移开始,动作终止,位移结束。当然,受工具本身构造特征的影响,并不是所有工具的位移都是非常明显的、外现的。例如,“键”在施行“敲击键盘”的动作以及“枪”在施行“打枪”的动作时,前者只是所敲击键的轻微上下位移,后者是扳机的小范围前移,两者的位移都不是很明显。但不管怎样,其位移还是存在的。而像“电脑、电视机、柴油机”等在帮助实现某种动作行为(如“用电脑打印”“用电视机收看”“用柴油机抽水”)的过程中,以及像“凳子、沙发、床”等坐卧具类工具名词因为都不具有明显的位移特征,因此,也一般不能作为借用动量词使用。
(三)不变形性
所谓不变形性,是指工具动量词所指代的对象,在动作过程中都有不改变其形态属性的特征。以上42种工具动量词,都具有[+不变形]的语义特征。此外,工具成分的[+不变形]的语义特性,也可以把它跟动作的材料成分区分开来。例如像《简明汉语类义词典》中提到的“牙膏、香皂”等盥洗用具以及“墨水”等文具,其实它们在动作实行过程中都伴随一定的消耗过程,即形态属性的变化。它们并不算真正意义上的工具成分,更像材料成分,因此都不能借用为工具动量词。
(四)基本层次范畴性
在考察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处于同一范畴的工具名词,只有基本层次范畴(basic-level categories)的名词,才能用作动量词,其上位范畴和下位范畴都受到限制。“刀、笔、鞭”等只能是表示基本层次范畴的名词,其下位范畴“钢刀、毛笔、长鞭”等不能借用为动量词,其上位的名词如“工匠用具、文娱用具、武器”等也不能借用为动量词。刘街生、蔡闻哲(2004)从语义贡献的角度来解释这一现象是有一定说服力的。因为从语义贡献的角度看,下位工具名词由于蕴含的语义特征太多而不能充当工具成分,居于上位的工具名词蕴含的语义特征太少也不能充当工具成分。只有表达基本层次范畴的名词,相比表达上位和下位范畴的名词而言,刚好蕴含了足够多的语义特征,使之能充当工具动量词。
(五)力量的等量传递性
在考察中我们发现,像“绳子、绷带、毛巾”等工具名词,也不能借用为动量词。周娟(2007)用力量的等量传递性来解释,是有一定道理的。所谓力量的等量传递性,是指工具动量词所指代的对象,应具有把人施加于其上的外力等量传递于受事客体的特性。我们上面所提到的42个工具量词,其力量的传递性都很明显。其中的“鞭子”虽然与“绳子、绷带”等同是条状物的工具名词,但“鞭子”可借用为动量词(如“抽两鞭子”),而“绳子、绷带”却不能借用为动量词(如不能说“抽两绳子”“打一绷带”),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前者具有力量的等量传递性,而后者不具有这一语义特性。
三、工具动量词与动词的选择搭配
上面我们探讨了工具动量词所具有的典型语义特征,但即使是具有这些语义特征的名词,也只是具有借用为工具量词的可能性,并不具有其必然性。因为一个工具名词能否借用为动量词,不仅跟名词本身的语义特征密切相关,而且跟与其组合的动词也有密切联系。那么,能与工具动量词搭配使用的动词具有什么样的语义特点?工具动量词与动词又有何搭配规律?我们进一步考察了与上面42个工具动量词搭配的动词使用情况(主要根据北大语料库CCL和百度网语料来考察)。从考察中不难看出:1.每个工具动量词与动词的搭配能力并不是均衡的,有的工具动量词与动词搭配的能力很强,可与多个动词搭配使用,如“刀、枪、棒”等,而有些工具动量词与动词的搭配能力则很受限制,只能跟有限的一个或两个动词搭配使用,如“犁、耙、扇、梳子”等。因为人类在对客观世界进行改造时,总是根据不同的目的采用不同的方式处理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人们可以选择同一种工具来实施不同的动作行为,如“砍一刀、割一刀、刺一刀、扎一刀、捅一刀、戳一刀、切一刀、插一刀、划一刀”等等;也可以选择特定的工具来完成特定的动作行为,如“耕一犁,锄一锄头,扇一扇,梳一梳子”等等。一般来说,前者与动词之间的依存关系要弱于后者与动词的依存关系,后者的语义一般为动词词义所直接蕴含,从词义就可以直接推断出工具的存在。2.每个与工具动量词搭配使用的动词其搭配能力也是不一样的,有的动词搭配能力很强,可与多个工具动量词搭配,如“打、敲、挥、给、挨”等,而有些动词只能与一种专属的工具动量词搭配,如“耕、刨、剪、锄、锯、梳”等。徐默凡(2004)称前者为泛化性工具动词,后者为专属类专一性工具动词。专一性工具动词大多是动、名同形的动词,也就是说很多动词都是由表示工具的名词转化而来的,如:“刨——刨子,铲——铲子,锄——锄头,剪——剪子,锯——锯子,梳——梳子,扇——扇子”等等。这些工具往往是生产生活中最常用的工具,因而我们对它们的操作也较熟练,工具的透明性程度也较高,所以转化成了一系列专一性工具动词,并把这些工具纳入了附带觉知的语义框架中。而泛化性工具动词的语义框架仅仅提出了一定的限制,这就意味着对这些行为而言,工具的透明性程度较差,行为者不能毫无障碍地同化这些行为,以至于它们不能完全纳入语义框架的附带觉知中,只能留下一些局部的特征。
具体考察与工具动量词搭配的每个动词,我们也发现它们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一)工具性
所谓工具性就是这些动词的语义框架对工具论元提出了明确要求。大部分与工具动量词搭配使用的动词词义里本身就包含了工具的义素特征,我们随意在《现代汉语词典》(1996)(以下简称《现汉》)中抽出几个动词进行了检验:
【砍】:用刀斧猛力把东西断开(《现汉》P705)
【耕】:用犁把田里的土翻松(《现汉》P430)
【刺】:尖的东西进入或穿过物体(《现汉》P209)
【剪】:用剪刀等使东西断开(《现汉》P617)
【写】:用笔在纸上或其他东西上做字(《现汉》P1394)
通过动词词义的展示,可以看到其中的有些动词含有单一的、确定的工具义素,如“耕”含有[+使用犁]的义素,“剪”含有[+使用剪刀]义素,“写”含有[+使用笔]的义素;而有些动词含有同一类的工具义素,如“砍”含有[+使用刀具类]的义素,“刺”含有[+使用尖的器具类]等。正是因为这些动词与所凭借的工具名词之间存在着这种义素对应性,“耕一犁,剪几剪刀、写两笔、砍两刀、刺几针”等才成为合法的动量表达。
(二)瞬时性
徐默凡(2004)把语义框架对工具论元提出了语义要求的动词称为工具动词。是不是所有的工具动词都可以跟工具动量词组合搭配呢?为此,我们也对孟综《汉语动词用法词典》(1987)中的工具动词进行了一番考察,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如:
【擦】:用布、毛巾等摩擦使干净(P31)
【裹】:用纸、布或其他片状物缠绕(《用法词典》P161)
【绑】:用绳、带等缠绕或捆扎(P12)
【飞】:(飞上海):利用空中机械在空中行动(P132)
【照】:(镜子):对着镜子或其它反光的东西看自己的影子(P459)
上述动词的语义框架都对工具论元提出了明显的语义要求,但这些工具动词与所凭借的工具名词却不能构成合法的动量表达,我们不能说“擦一毛巾”“裹一布”“绑一绳子”“飞一飞机”“照两镜子”等。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工具动词所凭借的工具名词并不具备借用为工具动量词的典型语义特征,如“擦、裹、绑”等工具动词凭借的工具名词“毛巾、布、绳子”缺乏[力量的等量传递性]的语义特征,工具动词“飞”凭借的工具名词“飞机”不具有[-手控性]的特征,“照”等工具动词凭借的工具名词“镜子”缺乏[-位移性]特征。另一方面也与动词本身不无关系,因为我们同时也发现,虽然有些工具动词所凭借的工具名词即使具备了[+手控性][+位移性][+不变形性][+基本层次范畴性][+力量的等量传递性]等典型语义特征,但也不能与工具动词构成合法的动量表达。如:
【磨】:用磨等把粮食等弄碎(P256)
【撬】:用棒状物的一头插入缝中或孔中,用力压一头(P300)
【锁】:用锁使门、箱子、抽屉等关住或使铁链拴住(P351)
【钓】:用钓竿捉鱼或其他水生动物(P99)
【挑】:扁担等两头挂上东西,用肩膀支起来搬运(P99)
我们不能说“磨两磨”“撬几棒”“锁几锁”“钓一钓竿”“挑两扁担”等,看来,工具名词和工具动词能否构成合法的动量表达似乎还有其他的语义条件为基础。考察发现,该条件就是能进入“VP+数+动量”结构的工具动词“VP”同时还具有[+瞬时性]的特征,即这些动词代表的动作行为都是瞬间完成的,持续的时间非常短暂,动词的起点和终点几乎重合,几乎没有时间的量,在时间轴上它只能表现为一个个体的点。正因为其中的工具动词具备了[+瞬时性]的特征,所以,前面的“锯两锯、捣一棍子、剪几剪刀、扇两扇子”等动量表达才能够成立。而上面“撬几棒、锁几锁、钓一钓竿、挑两扁担”等动量表达之所以不能成立,是因为“撬、锁、钓、挑”等所表示的时间是可长可短的,不具有[+瞬时性]的语义特征。
综上所述,合法的工具动量表达的实现主要建立在两个方面,一是动词的语义框架对工具论元提出明确的要求,并同时具有[+瞬时性]的语义属性,另一方面是借用为工具动量词的工具名词必须具有[+手控性][+位移性][+不变形性][+基本层次范畴性][+力量的等量传递性]等典型语义特征。工具动量词与工具动词之间的组合搭配是一个双向选择的复杂过程。
(本文系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编号:[2010EYY001]。)
参考文献:
[1]邵敬敏.动量词的语义分析及其与动词的选择关系[J].中国语文,
1996,(2).
[2]李宇明.汉语量范畴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刘街生,蔡闻哲.现代汉语动量词的借用[J].世界汉语教学,2004,
(3).
[4]陈昌来.汉语语义结构中工具成分的性质[J].世界汉语教学,1998,
(2).
[5]林杏光.简明汉语类义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6]郭先珍.现代汉语量词用法词典[Z].北京:语文出版社,2002.
[7]殷焕先,何平.现代汉语常用量词词典[Z].济南:山东大学出版
社,1983.
[8]刘子平.汉语量词词典[Z].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96.
[9]周娟.现代汉语动词与动量词组合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中文
系,2007.
[10]徐默凡.现代汉语工具范畴的认知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
社,2004.
[1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Z].北
京:商务印书馆,1996.
[12]孟综.汉语动词用法词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
(过国娇上海金融学院国际交流学院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