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制定和实施
2012-04-29袁美荣
袁美荣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实施要树立制度的权威,提升公民对制度的认同感,同时要求教育者转变工作思路。要坚持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就要充分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并大力推动改革创新。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制定实施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2)01-0095-02
改革开放以来,不少单位对加强与改进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形成了很好的经验。但从总体上说,工作机制不完善、不健全、不适应仍是一个重要问题。一些单位的思想政治教育处于自流自发状态,甚至制度废弛,队伍松散,阵地丧失,这与缺少一套健全、稳定、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有关。而制度是建立机制的基础,机制的优化过程就是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并贯彻、落实的过程。因此,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建设。
一、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制定
(一)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主体
各级党委(党组)、行政部门负责制定具体的规章制度。在制度制定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就是制度的制定者一般是二线的机关人员及干部,而一线工作人员很少参与。这样制定出的制度难免脱离实际,不能代表大多数人的利益。为了制定出公正合理的制度,首先,要求制度的制定者要深入群众,进行调查研究,摸清实际;其次,要充分发扬民主精神,让一线工作人员和制度的受众参与制度的制定。这样的制度才更能体现民意,切合实际,也更容易执行。如学校的校规、宿舍管理规定等,可以让班主任、辅导员参与,可以让任课老师参与,更要让学生参与,而不是学校的行政人员独揽大权。
(二)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客体
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包括法律和制度规范。把超越道德底线的道德行为上升为法律,把人们普遍都能够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最基本最普遍的东西用制度规定下来。另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自身的制度建设,包括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指导方针和原则、开展工作的基本程序、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行为准则等方面的制度建设。这些方面的制度建设能够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克服工作中的随意性,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管理的科学化。
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建设并不意味着其要将所有内容以制度规范的形式确立下来。如,是否具有共产主义道德,这是不能用制度加以强制的。需要制度化的内容是人人必须且能够遵守的,如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寻找能为大多数人普遍接受的底线规范并将其制度化,以此为基础开展教育。只有当底线规范无处不在, 且凡是跨越底线的行为都能进行监管和处罚,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才有开展的基础,才能真正取得实效。
(三)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载体
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载体主要表现为各种思想政治教育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载体是制度的形式,有什么样的载体就有什么样的制度形式,制度和载体具有相互对应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制度通过各种形式的载体呈现出来,人们只有通过制度的载体,才能直观的感受到规章、制度的存在,也才能认识并遵守规章、制度。例如,在学校,为了规范学生的言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一方面,需要班主任、任课老师以及学校各级领导的教育引导;另一方面,学校也制定了各种各样的校规、校纪,如,学生管理守则、宿舍管理规定等, 并设有相应的奖惩制度,通过这些规章制度来约束学生的行为,以保证教学和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实施
(一)确立制度的权威
首先,制度要体现民主性。制度的权威是民主性、平等性、规范性赋予的,制度对人人要求一样,人人在制度面前平等。其次,领导重视。领导干部要带头执行制度,他们的言行可以起到表率的作用。如果领导干部自己都不照章办事,那么,下属就会模仿,制度就形同虚设,无权威可言。第三,设立奖罚制度。对遵纪守法的模范给予表彰,对违法乱纪分子给予处罚。
(二)提升公民对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认同感
公民的制度意识越强,就越有利于各项制度的实施,对社会的有序运行和良性发展越有利。由于受到长期封建传统和 “人治”意识的束缚,我国公民的制度意识还比较薄弱,遵守和践行制度的能力还不强。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实施,就有必要首先提升公民的制度意识。首先,要开展针对性的制度教育,增强人们对制度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认识和理解。比如,将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等以标语的形式置于街头巷尾;可以制作宣传片,将教育性与趣味性相结合,人们更易接受;也可以用开展知识竞赛或辩论赛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教育。其次,要提升制度对相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代表能力。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一般是在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经验进行总结提炼的基础上产生和固定下来的,但归根到底来源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照此来看,某项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质量如何,实际上也取决于该制度对于相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代表能力。在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建设过程中,唯有良制才能保障良治,也只有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效果。
(三)转变工作思路,从经验式工作方法向科学化教育思路转变
长期以来,我党的思想政治工作采用的是感性化、经验式的工作方法,制度意识淡漠。现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以法治国观念的提出、和谐社会的构建,民主法制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人们的制度规则意识逐渐增强,思想政治工作也日益转向科学化的教育思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创立,更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开始了从政工到政教、从宣传到教育、从人治传统到法治理念、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组织、从听凭感知到探索律则、从无章法到有理有据的转变。”[1]
三、坚持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
(一)充分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制度化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特征和态势之一。以法治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谐社会等无不彰显着制度规则的理念。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建设是解决新旧观念之间的冲突、社会结构的无序失衡和社会利益纷繁复杂等现象的客观需要,也是我国社会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实践活动,逐渐走向制度化,是经济社会制度化发展的结果、表现和要求。同时,加强其制度建设也是实现自律和他律互相促进,内在约束与外在约束有机结合,改变思想政治教育软弱局面,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的有效手段。
(二)大力推动改革创新
要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建设的要求,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不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制度,改革不适应现实需要的制度规定,使思想伦理制度与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协调一致,互相促进。要大胆借鉴我国历史上和国外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建设的有益成果,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体现民主平等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
[参考文献]
[1]宇文利.论我国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化建设[J].思想 理论教育导刊,2011,(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