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菰茭草与芦苇饲养草鱼对比试验

2012-04-29张敬武张保彦张敬文

山东农业科学 2012年1期
关键词:草鱼芦苇

张敬武 张保彦 张敬文

摘要:菰茭草与芦苇饲养草鱼,平均体重比芦苇组高14.7%。菰茭草作为饲料饲养草鱼,其生物学价值和经济价值均优于芦苇。

关键词:菰茭草;芦苇;鱼饵料;草鱼

中图分类号:S965.112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2)01-0106-03

为充分利用微山湖区水生植物资源,我们以微山湖区多年水生宿根植物菰茭草和芦苇为饵料,分别测定了在不同饵料条件下草鱼的生长状况,分析比较了两种不同饵料对草鱼养殖的生物学和经济学价值。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材料

试验网箱:用于草鱼养殖试验的养殖网箱位于微山湖东侧开阔水域。试验网箱共4口。每口网箱的规格为8m×4m×2.5m,用3m×3m的聚乙烯结节网片缝制而成,网目规格为2a=5cm,网箱上部边角留有一处长度1.5m的直线开口,用活拉绳封闭,以便管理操作。

试验鱼来源:试验鱼全部采用当地网箱培育的二龄草鱼种,就近购买和运输,减少试验鱼转运操作环节中的损伤,而且免去试验鱼转运后的环境适应周期。试验鱼体形正常,体表光洁,鳞片完整,无伤病特征。

试验鱼数量:供试验的草鱼种总数量为1021尾,总重量为523.8kg,平均每尾试验鱼种体重为513g,体重变化范围为429~567g。

环境条件:试验区湖水深度为3.5m左右,水体交换良好,水质优良,经微山县环保部门测定符合国家地表水三类水质标准,能够满足水产养殖要求。

饵料:试验所用的饵料为微山湖野生的芦苇和菰茭草。芦苇通过人工采割生长在水面以上的新鲜茎叶;菰茭草是人工采割地面以上生长的新鲜茎叶。

计量工具:磅秤、杆秤等

1.2试验方法

网箱的设置:网箱缝制完成后,每个网箱用6根直径8~10cm的毛竹桩固定。网箱的四角和中部两侧各有一根竹桩,将网箱的上部绑缚于竹桩上,网箱的四角和中部两侧各加设一锚绳,锚绳的一端系在网箱底部的纲绳上,另一端系重物埋入底泥中,使网箱成固定的箱形。两个网箱之间的距离在30m以上。网箱设置工作在投放鱼种前1周即2010年4月12日完成。试验鱼的投放:2010年4月19日,将4个网箱分成两组即菰草组和芦苇组并做标记为菰草1号、菰草2号和芦苇1号、芦苇2号。将全部试验鱼称重计数后分放入4个试验网箱中(表1)。

饲料预试:由于在试验前养殖用的饲料为多种水草的混合饲料,其中主要成分为菹草,其次是芦苇等。试验鱼对于摄食新的饲草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因此,自2010年4月20日~4月30日为饵料预试阶段。该阶段内在菰草组的两个网箱内仅投喂菰草茎叶,投喂数量以第二天略有剩余为标准,充分满足试验鱼的饲料需求;在芦苇组的两个网箱内仅投喂芦苇茎叶,投喂数量以第二天略有剩余为标准。

1.3正式试验

1.3.1饵料投喂自2010年5月1日起,开始正式试验。

试验期内芦苇组和菰草组的饵料投喂同预试阶段。每天记录投喂饲料的重量,捞出剩余的不可摄食的茎秆。

每天投喂饲料时,注意观察试验鱼的摄食和活动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查找原因,解决问题。记录试验鱼的死亡数量和重量。

每两周洗刷一次网箱网衣,保持网片具有良好的通透性和正常的水体交换。

1.3.2鱼病防治2010年5月19日~5月21日,在各箱中央用90%晶体敌百虫挂袋杀灭体表寄生虫,每天1次,每次用药100g,连挂3天。

1.3.3生长速度的测定对各箱试验鱼每月测定一次体重增长情况。测定时每箱随机抽取20尾试验鱼,用磅秤称量总重,分组计算平均尾重。称量过的鱼放回原箱继续饲养。自2010年5~9月共测定5次。10月份以后,由于菰草和芦苇生物体进入衰老状态,叶片的营养价值降低,失去饵料价值,正式试验结束,改投人工配合饲料,保证鱼类的营养需求,辅以少量其它植物性饲料。10月28日,养殖季节结束,鱼类进入越冬期,进行最后一次生长测定。

2.结果与分析

2.1生长趋势

在试验之前和整个试验期间共进行了6次生长增重情况测定,养殖季节结束后进行一次测定。在整个养殖季节从5月~10月呈“S”形曲线增长(图1),其中5月份增重速度缓慢。主要原因:一是由于水温偏低,鱼类代谢活动水平较低,二是生长季节初期鱼类个体相对较小,瞬时增长率较低;6~9月份水温适宜,鱼类摄食旺盛,同化率高,而且,随着鱼类个体绝对重量的增加,表现明显的加速生长状态;进入10月份,由于水温降低,鱼类代谢活动水平较低,生长速度明显减缓。整个养殖期间菰草组的草鱼生长速度显著快于芦苇组,9月27日的测定结果,菰草组的草鱼平均单尾体重1824g,比芦苇组(1590g)高14.7%。

2.2饲料系数

在整个养殖期间,饲料系数呈逐渐上升趋势,饲料报酬下降。这主要是因为养殖前期菰草和芦苇也处于生长初期,植株茎叶鲜嫩,叶片可以全部被草鱼摄食,大部分茎秆也可摄食,饲料利用率高,而且饲料蛋白含量高;随着植株的生长,茎秆逐渐粗壮,在饲料中的比重增加,饲料的可食率降低,尤其是“立秋”后,草本植物逐渐进入结实期,叶片和茎秆蛋白含量降低,纤维素含量升高,不但可食率降低,而且营养结构失衡,饲料报酬显著降低;10月份以后,叶片枯黄,更是不堪饲用(表2)。在整个养殖期间菰草组的饲料系数明显低于芦苇组。这应该与菰草的营养结构有密切关系。据研究,野菰各器官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分别以百分干重表示:根为7.0%和4.76%;根状茎为11.3%和8.85%;茎为9.5%和7.15%;嫩茎梢为22.4%和16.53%;叶为16.8%和14.61%。500g干叶的必需氨基酸含量接近100g干重草鱼幼鱼背肌的必需氨基酸含量,且必需氨基酸组成与草鱼幼鱼基本一致。脂肪:叶中为3.4%~4.2%,茎中为2.2%;粗纤维:叶中为26.8%~28%,茎中为24.2%;灰分:叶中为10.0%,茎中为5.8%。菰茎含可溶性糖类30%以上,其中葡萄糖、果糖、蔗糖和麦芽糖是主要成分。表明野菰是一种优质饲料,其饲料价值优于芦苇。

2.3养殖存活率

在整个养殖试验期间,用菰做饲料的草鱼存活率91.2%,用芦苇做饲料的草鱼存活率为90.7%,两组没有明显差异。

3.讨论

菰草主要用作饲草,江苏省吴江市庙港奶牛场利用东太湖菰草制作青贮饲料,喂饲奶牛适口性好。据1989年测试,平均每头日喂15kg,比不喂菰草的日产奶量增加2kg,乳脂率提高0.09%。1995年之前微山湖区每年向日本出口野菰干草4000t左右用作奶牛饲料,据称用菰草饲养的奶牛产的牛奶具有特殊的香味。

菰草作为鱼饵料在微山湖具有悠久的历史,20世纪90年代之前,微山湖渔民即用菰草作为草鱼的主要饵料之一,与菹草、芦苇、轮叶黑藻等搭配饲养草鱼,每666.7m2产量可达150~200kg,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其中菰草与芦苇由于生长季节相同,搭配饲用的较多。本试验将这两种水生植物作为单独的饵料饲养草鱼,表明菰草作为草鱼饵料,其生物学价值和经济价值均优于芦苇。

由于菰草的再生能力强,且新生的幼嫩茎叶营养丰富,饲料报酬高。因此,利用湖区浅滩湿地人工栽培菰草替代其它挺水植物,定期采割饲养草食性鱼类,不但可增加渔民收入,而且可减少湖泊淤积和沼泽化进程,延长湖泊寿命。

猜你喜欢

草鱼芦苇
见证!草鱼、加州鲈再度崛起
2023年大草鱼70%~80%赚钱,而江西、江苏小草鱼80%以上积压存塘
见证!草鱼再次崛起
草鱼出血病的研究进展及免疫防治
石磨豆腐
芦苇
茅草和芦苇
屋檐下的小草鱼
芦苇
看啊,芦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