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农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及发展对策
2012-04-29王祥峰杨萍李明辉安静
王祥峰 杨萍 李明辉 安静
摘要:当前,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极端气候现象增多,包括农业在内的低碳经济问题已进入国际政治的核心议程,成为各国研究的重大课题。本文在分析低碳农业内涵的基础上,阐释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低碳农业的现实需求,探讨了低碳农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研发重点和应用措施。
关键词:低碳农业;社会主义新农村;研究;应用
中图分类号:F323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2)01-0138-03
我国是农业大国,拥有1.22亿公顷耕地和9亿农村人口。长期以来,我国农业产出率提升主要依靠化肥和农药的高投入,农村二氧化碳排放量居高不下。这不仅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而且对生态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一项惠及亿万农民、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正深入推进,在此过程中要实现农村经济繁荣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降低碳排放,坚持走低碳农业发展之路。
1.低碳农业提出背景及内涵
1.1提出背景
近年来,气候变化所引发的低碳经济成为国际经济发展的新趋势。联合国粮农组织新近指出,耕作释放出的温室气体占全球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30%,相当于150亿吨二氧化碳,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农业潜力巨大。
我国高度重视低碳农业发展,学术界对低碳农业在中国实施的可能性进行了积极研究,已有部分低碳农业生产方式在新农村建设中应用,例如稻鸭共育、稻鱼共生、沼气技术及秸秆还田等低碳生态农业模式,其中浙江青田的稻鱼共生系统入选了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起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山东作为农业大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但是在“生产发展”这个核心问题上,仍存在碳排放量过高、畜禽饲养方式粗放、农业生态环境难以保障等现象,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的电能及石油液化气消耗量越来越大,农业的高能耗、高投入、高碳排放量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为此,山东省在2010年1号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提升农村经济结构,将发展低碳农业提上了重要日程。
1.2基本内涵
低碳农业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转变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方式,运用科技创新、理念创新、制度创新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农业生产中的高碳能源消耗,降低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生产发展与生态安全双赢的一种农业发展形态。低碳农业具有农业生产、安全保障、生态涵养、气候调节等多元化功能。
低碳农业的主要特点是高效率、低能耗、低排放、高碳汇,核心是农业在保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上产出最大生物量。其关键在于提高农业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并降低农业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维持生物圈的碳平衡,促进实现碳中性,即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与通过人为措施吸收的二氧化碳实现动态平衡。其根本目的是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与生态两项指标双赢,从而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低碳农业在本质上属于现代农业的一种形态,是农业发展的一个高级阶段,与原始农业和传统农业相比有着根本的区别。
.2发展低碳农业对于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
在我国,低碳农业作为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大力发展低碳农业,强化低碳农业生产方式的创新与推广应用,对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改善农村民生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2.1发展低碳农业是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必然选择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阐述如何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强调指出,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当前,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我国以负责任的大国姿态积极制定实施了减缓碳排放的国家对策,并作为重要议题开展了讨论研究。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发展低碳农业的潜力巨大,责任重大。因此,应将发展低碳农业作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方向和重点,努力用现代科技手段改造传统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发展,提倡在种植、运输、加工等过程中合理使用化肥农药,更加注重整体农业能耗和碳排放量的降低,以不断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努力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2发展低碳农业是推动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内在要求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举世瞩目,成功解决了13亿人口的温饱问题,粮食产量连续6年增产,但同时也付出了很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如不及时转变增长方式、优化调整结构,将会陷入资源难以支撑、环境难以容纳、社会难以承受、发展难以为继的窘境。当前,我国从大局和长远出发,作出了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的重大战略部署。其中,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是要加快实现由注重产量、数量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转变,由主要依靠物质投入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转变,由种养业为主向农村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转变。要实现这“三个转变”,就必须大力发展低碳农业,努力降低生产成本,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增强土壤固碳能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促进农业提质增效。
2.3发展低碳农业是改善农村民生的重要手段
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环境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当前在不少地方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有高碳排放的传统农业生产导致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焚烧秸秆带来的大气污染问题,养殖业废弃物处理不当形成的水质污染问题等。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不仅影响农村环境,而且降低农民生活质量。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治本之策就是发展低碳农业,用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效益的农业经济模式取代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低效益的农业经济模式。同时,要大力发展乡村新能源,推广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实现农村用能结构多元化,既满足农民群众的生活需要,又改善农村的人居环境。
2.4发展低碳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低碳农业的本质是可持续发展农业,所以发展低碳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方式和必由之路。长期以来,传统农业发展方式导致生产发展以环境污染为代价,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压力。化肥、农药、农用薄膜等工业革命成果在农业上的广泛应用,虽然增产作用显著,但负面作用也不可忽视,不但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造成威胁,而且导致大量碳排放。当前,我国面临人口刚性增长、耕地逐步减少的形势,耕地面积已经逼近1.2亿公顷的红线,而且土质退化,中低产田普遍存在。严峻的现实警示我们,必须要改变传统农业的高投入和高排放的生产方式,通过发展低碳农业逐步修复土壤,改善环境,真正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3.新农村建设中发展低碳农业的措施建议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低碳农业的功能和特点决定了其既是生产发展的基础,又是村
容整洁的前提,目前低碳农业在我国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空间很大。因此,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强化低碳农业的研究与应用。
3.1强化低碳农业科技研发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发展低碳农业首先需要科技支撑。农业科研机构应着力研发清洁技术、新能源技术和环保技术等低碳农业技术,努力赶超国际先进水平。应着重强化土壤固碳技术研究,准确测定土壤碳储量,明确土壤碳循环机理,提高土壤固碳能力。坚持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生态环境保护为核心,积极研发节约型耕作、播种、施肥、施药、灌溉与旱作农业、集约生态养殖、秸秆综合利用等技术和减少农业废弃物生成、注重水土保持等环保型技术,加快低碳农业技术标准的制定,形成科学、统一、权威的标准化体系。
3.2加强低碳农业技术推广应用
在新农村建设中,积极推广现已成熟的低碳农业技术。继续推行“一池三改”。把沼气建设与改厨、改厕、改圈结合起来,将生活垃圾、牲畜粪便、作物秸秆发酵形成沼气,沼渣制成肥料,变废为宝,降低农业面源污染。提倡秸秆还田,不但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而且还避免了因焚烧秸秆造成的空气污染,有利于生态保护。推广太阳能技术,缓解农村能源供应压力,改善农民卫生状况和农村环境。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并实现肥料低碳化,鼓励使用缓控释肥、螯合肥等环境友好型肥料,最大程度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土质,培肥地力。同时,还要加强技术培训,促进广大农村干部和农民群众及时了解低碳农业的内涵、任务、目标、举措、机制、政策,着重掌握一定的低碳高效新技术和新知识。
3.3倡导农民培养低碳生活习惯
低碳生活习惯是一种自然而然地节约身边各种资源的习惯,是一种态度而不是一种能力。培养这种生活习惯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广泛普及低碳生活知识,利用多种方式经常化地进行低碳生活教育,唤起人们倡导低碳生活的自觉性,逐渐让人们把低碳生活作为一种习惯和美德坚持下来,传承下去。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发展,虽然农民收入持续增加,但应始终保持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从节地、节水、节电、节油、节肥、节种、节煤、节粮等点滴做起,积极降低生产和生活成本,让节能减排的低碳生活习惯固化在思想意识里面,体现在日常行为当中。
3.4加大对发展低碳农业的财政投入
低碳农业作为新兴产业,需要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这是发展低碳农业的重要保证。首先,应加大对低碳农业的研发投入,设立科技专项,培养引进高层次专业人才,研究制定支持低碳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建立法规体系,完善激励机制,切实为发展低碳农业提供政策和财力保障。其次,应增加对农业基础设施改造的投入,兴建节水灌溉设施和大型沼气工程,对传统养殖小区进行改造,为推广低碳农业奠定物质基础。再次,应鼓励引导市场主体积极投身低碳农业,通过建立补贴机制和融资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到低碳农业领域,推动农村低碳产业发展,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李晓燕,低碳转型,做强四川农业[J].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2010,6:38-39.
[2]张锡金,刘炳福,李爱海,等.我国发展循环农业的主要模式及对策建议[J].山东农业科学,2007,4:130-132.
[3]徐延熙,马建国,卢俊英,等.济南市低碳农业的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J].山东农业科学,2010,12:106-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