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1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七大发现

2012-04-29

WTO经济导刊 2012年1期
关键词:外资企业中國报告

重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编制、发布和研究,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WTO经济导刊》多年来坚持开展社会责任报告的系统研究工作,促进中國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健康发展,鼓励和促进更多企业编制高质量的社会责任报告,并在此基础上发布年度系列研究——《中國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研究》。

2009年和2010年,我们分别对中國大陆2001-2009年期间和2010年度发布的各类社会责任报告进行搜集、统计、分类和入库,根据“金蜜蜂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评估体系”对报告进行了系统评估和研究,相继完成了《中國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研究(2001-2009)》和《中國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研究20109,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得到了许多积极反馈和支持。

2011年,在总结前两年报告研究经验并结合今年中國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实际的基础上,我们依据“金蜜蜂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评估体系2010'(简称GBEE-CRAS2010),从报告的结构参数、技术参数和主体参数等三大类别、16方面参数对报告进行定位和分类,从内容实质性、结构完整性、绩效可比性、报告可信性、报告可读性和报告创新性六个维度对中國大陆2011年前十个月发布的各类社会责任报告进行评估、核实、统计和分析,完成了《金蜜蜂中國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研究2011》。

《金蜜蜂中國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研究2011》将为社会各界提供一个了解中國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最新发展状况的窗口,推动中國企业更好地发挥社会责任报告在传播理念、提升管理、树立形象方面的重要作用,帮助中國企业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越走越好。《金蜜蜂中國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研究2011》揭示了2011年我國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整体所呈现出来的七大发现,这对于更全面、更及时掌握中國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发展现状,更好地发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这一沟通工具和管理工具,都将具有重要作用。现于此摘录出这七大发现,以飨读者。

发现一:报告发布数量持续增长,民营企业报告增长最为迅速。

1.不同性质企业发布的报告均有增长。國有、外资及港澳台和民营企业发布报告数量同去年相比均有增长。民营企业报告增幅最大,发布了187份报告,比2010年增加55份,同比增长41.7%。

2.报告发布主体区域中西部区域增长最快。报告发布主体覆盖大陆所有省、直辖市、自治区,东、中、西部各地区增速分别达到12.0%、14.0%、17.5%,西部地区发布报告数量增速最快。

发现二:报告质量有所改善,但整体水平仍然处于“金字塔”的起步阶段。

1.总体质量改进。报告总体质量较2010年有一定改善,结构更加完整、规范;可读性有所增强,表达方式更加人性化;可信性增强,注重引入利益相关方评价或第三方审验以提高报告可信度。

2.信息量明显增加。报告整体篇幅增加明显,信息披露更加翔实。篇幅在10页以下的报告占23.2%,较去年下降了26.1%;篇幅在30页以上的报告占37.5%,较去年上升了2.8%。

3.处于起步阶段报告比例大幅度减小,但仍超过一半。属于“优秀”、“追赶”、“发展”行列报告所占比重明显增加。

发现三:报告可信度提升,采用多种标准编制的报告大幅度增加。

1.报告可信性明显提升。报告在可信性方面平均得分为1.21,较去年增长了14%。部分报告加大了负面信息、利益相关方评价的披露力度。

2.应用各类标准编制的报告大幅度增加。企业更加注重参考相关标准和依据编制社会责任报告,报告的规范性明显增强,社会责任要求呈现标准化趋势明显。依据國务院國资委《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GRI G3、《中國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等多种标准进行编制的报告达到152份,占总体报告数量的21.3%,较去年相比数量增加了73%;参考GRI G3编制的报告有134份,较去年增加了34%;参考國务院國资委《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的报告有65份,比去年增加了33%;参考中國社科院《中國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的报告有51份,较2010年增长了104%;参考《中國工业企业及工业协会社会责任指南》编制的报告有24份,比2010年增长了20%。

发现四:部分报告创新明显,显现“四新”特征。

1.提出新理念。部分报告披露了企业结合自身实际,提出新的、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体现行业特色的社会责任理念,用以指导企业社会责任实践。

2.采用新模式。针对企业普遍采用报告“事后编制”模式的情况,部分先进企业积极创新社会责任报告编制模式,采用将报告与管理相融合的“事前编制”模式开展社会责任报告编制工作,发挥了以报告促管理的重要作用,为中國企业编制社会责任报告提供了有益借鉴。

3.应用新标准。有21家企业将ISO 26000社会责任國际标准作为报告编制的新依据。其中,中國铝业、阳光大姐分别发布了中央企业和民营企业中第一份以ISO 26000为主要依据编制的报告。

4.使用新结构。部分企业积极探索新的报告结构,以更好地体现企业理念和行业特色,更好地向利益相关方披露企业履行经济、社会和环境责任的信息。

发现五:报告实质性下降,信息披露存在“四多四少”。

1.报告在政府、社区和员工方面指标覆盖率均在40%以上,对同行、金融机构、社会组织,监管机构和供应商的信息披露不足,指标覆盖率均在20%以下。

2.根据责任层次理论,企业社会责任包含必尽、应尽和愿尽三个层面。在责任信息的披露上对必尽责任信息披露相对较好,如遵守法律法规和政策情况指标的覆盖率为88.6%、劳动合同签订情况和成立工会的指标覆盖率分别为62.1%和57.9%;在愿尽责任信息方面企业普遍披露较少,如仅有6.3%的报告披露引导责任消费的愿尽责任。

3.报告普遍对负面信息的披露不够重视,一半以上的报告未披露负面信息,部分披露了负面信息的报告也未能对利益相关方的关注点进行重点回应。

4.报告对社会信息披露相对较,对经济信息和环境信息的披露力度不够,环境责任指标覆盖率为24.5%,经济责任的指标覆盖率为26.1%。

发现六:地方政府、行业组织通过出台政策、制定指南,集体发布报告等方式积极引导企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成为社会责任报告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1.在大连环境保护局、天津经济开发区环境保护局等地方政府部门推动下,企业集体发布了42份社会责任报告。

2.在中國工业经济联合会、中國纺织工业协会、中國银行业协会、山东省企业信用与社会责任协会、陕西工业经济联合会、贵州工业经济联合会等行业组织的示范和带动下,有6家协会发布了行业社会责任报告,并带动76家企业集体发布了社会责任报告。

发现七:外资企业中文社会责任报告数量持续增长,國别报告成为外资企业报告的主要形式。

1.外资企业发布中文社会责任报告数量持续增长,潜力巨大。2011年前10个月外资企业发布报告77份,与2010年全年发布的报告数量基本持平。相对外资企业的庞大数量,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外资企业仍然凤毛麟角,外资企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还有巨大潜力。

2.國别报告成为外资企业报告的主要形式。國别报告已成为外资企业发布中文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重要趋势,发布“具有本土特色的报告风格”的中國國别报告成为外资企业的首要选择。

3.外资报告对经济责任信息披露相对较少。外资报告普遍对员工、客户、环境、社区等利益相关方的信息作了较为全面披露,但对在中國投资效益和市场贡献等企业经济绩效影响信息,如企业营收状况、对出资人履责信息等缺乏明确的披露,这些正是中國利益相关方期望了解的重要信息。

猜你喜欢

外资企业中國报告
Translating Chinese Literature: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外资企业在中国国内价值链中的采购结构及产出用途
穿透虚假外资企业的“包装外衣”
China-Bangladesh Cultural Exchange A“Belt and Road”Success Story
一图看懂十九大报告
中国哪里最AI
浅谈外资企业收购民营企业的成败因素
报告
报告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