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探索

2012-04-29李玉侠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2年1期
关键词:中学语文探索阅读

李玉侠

【摘要】长期以来,受传统的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拥有对教材文本的绝对解释权,学生对课文的了解被限制在教师的理解范畴之内,于是,学生个性化的阅读理解被扼杀已尽。怎样才能扭转这一现状呢?本文从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入手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重视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研究,尝试采用一种有别于传统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既进行阅读能力的分层培养,又辅以策略的分层训练,以期构建科学有效的阅读模式。使学生从阅读中吸收知识,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感和审美情趣。

【关键词】中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探索

一、把握好预习这个环节,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我认为,在校学生获得课本上的知识,一般分为五个环节,即预习——听课——复习——作业——复习,而预习为其首,是获得知识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自学能力的好途径。抓好预习这个环节有四点要注意:①要指导预习方法;②布置预习内容要适时适量;③检查落实要到位;④持之以恒,养成习惯。

我们应当在七年级就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一是要带着问题去读。对老师布置预习要求解决的问题采取由易到难,各个击破的方法去完成。二是要做好预习笔记。这笔记不一定做在笔记本上,比如给生字注音等就可以做在书本上。但是,难懂的问题,最好记在笔记本上,以备听课时用,或向他人请教。三是除了预习教材内容之外,还可以选择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书籍来阅读,以提高预习的质量。四是一般情况下学生预习应当独立进行,遇到较难的问题,同学之间可以进行讨论,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家长 。

二、着力上好讲读课文,教给学生良好的阅读方法

“由浅入深”,“由整体——部分——整体”的认知规律告诉我们,教读课必须从“教读”起步,经由“听、说、思”的过程,最终达到“写”的境界。

整体论认为:阅读心理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认识的心理活动过程,即浏览语言文字,形成整体印象。这就要求在教学程序的安排上,就得先让学生接触课文,即学生要先读整篇课文,这便是心理学上所讲的“先入为主”,即通过读,学生对文章有一个初步的、整体的感知,为深化学习、智能迁移做准备。

学生应该怎样读书?或者说,老师应该怎样指导学生读书呢?我认为应该有明确而具体的内容要求。比如,我们在教学中可以这样做:让学生以每分钟五百字左右的速度(即速读),读完全文,同时划出阅读中遇到的生字、多音字、成语、新词、名言警句等,然后让学生借助工具书,清理语言障碍,辨别积累生词、妙语等语言材料。

因此,如果教师接手新生应该注意以下几点:①要指导读的方法;②读的要求要清晰明确、难易适当,使每个学生都有操作的可能;③要勤于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导纠正;④要长期跟踪督促,使学生养成持之以恒的好习惯。

其次是“听、说、思”。这里“听”就是听老师讲;“说”就是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说出自己的见解和认识;“思”便是揣摩探究,质疑问难,领悟把握文章内所含的意蕴。其中“思”贯穿于“听”“说”的全过程。教师要根据文章的文体特点,从文章标题入手,围绕“①文章写了什么?②是怎样写的?③为什么要这样写?”这三个问题,明确而具体地设计阅读思考题。这是学生读文章的“抓手”,学生可以按文题的顺序,边读边问,边问边答。可以自问自答,也可以同桌结对,互相问答。问答时要在课本上圈点勾画,并能在书页空白处简要记下思考的结果。这既有助于整理自己的思想,也便于日后的复习。

在此基础上,教师的“讲”实际是以“问”为导向,以学生“说”为前提,归结学生“思”的精华的过程。就读而言,要能读出文章所蕴涵的情感,理解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作者写作过程中谋篇布局的思路。这就明确了教师的“讲”,应当从文题入手,以理清文章结构的脉络,把握文章内容,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为目的。

经过以上读思问答,学生对课文的认识过程已经基本完成,但不一定能读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要使学生学好语文,还必须培养学生较强的语感能力。而语感的形成,需要长期的语言实践和语言训练,尤其依赖于熟读和背诵。对精彩语段、珍词妙句,必须熟读成诵。在诵读中唤起学生深处萌动的情感,在诵读中体味作者语言运用之妙,也只有在诵读中才能增强学生的语感能力。

诵读过程实际也是品味的过程。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品味文章呢?我想必须明确两点:一要明确品味什么,二要明确用什么方法来品味。品味的目标重在赏析文章中的精要语段。对于精要的语段,要能领会关键词语的含义和作用,揣摩限制性的成分,理解警策性语句,分辨句式特点,修辞格及标点等语言手段运用的效果,欣赏语言的音乐美和节奏美、不同语言表达方式的妙用等等。用增、删、换、比、诵等方法,领悟作者匠心独运之妙,体味具体语境中语词的特殊含义和表现力量,为语感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利用自读课文让学生演练阅读方法,锻炼阅读能力

教材安排自读课文的目的,就是要学生广泛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所掌握的学习技能进行自学,不断地培养、巩固、提高阅读能力。因此,在教学这类课文时,我们要明确两点:一是用自读课文来巩固我们传授给学生的读书方法;二是借助自读课文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所以,教学这类课文我们不妨放手让学生去阅读,虽说是“放手”,但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学生阅读之前要给予提出明确的学习要求,并在阅读方法上要给予具体的指导,学生阅读后,要进行检查,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指导性建议,并给以恰当的评价和鼓励。二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较难的问题,可以展开讨论,老师从中加以点拨。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应进行个别指导,以便逐步提高这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近年来,就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方面,我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对一些老师进行阅读教学的课堂进行了跟踪调查,对一些学生的语文活动进行了追踪,积累了不少第一手资料,为进一步研究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便利。研究中,我明确了阅读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也总结出了“课内外一体化阅读”的教学模式,丰富了学习视野,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真正成为了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实践中,经过这样的阅读训练,有不少学生考出了优秀的语文成绩。

猜你喜欢

中学语文探索阅读
加强中学语文朗读训练的思考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中学语文略读策略初探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