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葚红花酒,治疗血枯闭经不留手
2012-04-29吴大真
吴大真
闭经在女性中的发生率并不低,其病因可概括为肝肾不足、血虚、血淤及痰湿等。明代的张景岳对此病颇有研究,他将闭经的原因分为两类,一类是血枯闭经,另一类是血隔闭经。血枯闭经就是指因为肾虚或血虚,体内造血不足,血海不能按时满溢而出现空虚的情况,导致无血可下,发生闭经。这就好比河流灌溉树木,如果河流出现干涸,水源枯竭,下游的树木便会因缺水而出现枯萎之态。血隔闭经则是指体内血液本来较为充足,只是因为一些外来因素的阻隔,比如素体肥胖多痰多湿、感受寒气或心情不畅引发肝郁气滞等,导致血液运行发生障碍。这就相当于在河流的河道中筑了一道堤坝,导致河道堵塞,水流无法正常向下流动,下游的树木同样无法得到滋养。
从我的临床经验上来看,血枯闭经是比较常见的。女人要想脸色红润、肌肤靓丽、头发亮泽,需要依靠血液的充盈才能实现。然而,伴随女人一生的月经以及怀孕、生产、哺乳等生理过程都是耗血较大的工程,光是生产这一项就会使女性流失大量的血液,所以女性出现血虚、血枯的情况就不足为奇了。
“女子以血为本”。既然血液对于女人如此重要,那么怎样养血来调理血枯引发的闭经呢?阿胶、花生、桂圆、黑米等补血之物自然要多吃一些。平日里还可服用桑葚红花酒。准备桑葚子25克,红花5克,鸡血藤20克,黄酒适量。先将鸡血藤和红花加入两碗水煎取汁液,待到锅中只剩1碗水时,弃去药渣,留取汁液备用。桑葚子清洗干净后,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开始煮,煮至桑葚熟烂时,倒入药汁和黄酒,搅拌一下,再煮上五分钟,即可出锅。每日早晚温热服用。
红花具有活血化淤、调经养血的功效。《本草汇言》中记载:“凡经闭不通,非红花不能调。”花疗歌中也唱道:“妇女停经选红花。”
鸡血藤的名字来源于它的茎。如果将它的茎斩断,断面上立刻就会渗出淡棕红色的汁液,过一会儿,淡棕红色逐渐变为鲜红色,缓缓流淌。这种鲜红的汁液看上去和鸡血十分相似。 它也是一味活血养血之药,多用于血虚经闭、月经不调、痛经、贫血、风湿痹痛、筋骨麻木等症。《本草纲目拾遗》记载:“其藤最活血,……治妇人经血不调,赤白带下,妇人干血劳及子宫虚冷不受胎。”《饮片新参》言其能“去瘀血,生新血,流利经脉”。如果将鸡血藤熬成膏,便是鸡血藤膏,其补血效果更佳。
早在古代,桑葚就已经是帝王们的御用补品了。除了诱人的清香及酸甜爽口的味道外,桑葚自然有它独特的能耐。《滇南本草》上就记载桑葚能“益肾脏而固精,久服黑发明目”。《随息居饮食谱》也说,桑葚“聪耳、明目、安魂、镇搬魄”。黑色入肾,成熟的桑葚色紫而黑,自然有益肾之功。古人提醒说,久视伤肝,久坐伤肾。经常坐于电脑前忙碌之人,既损耗肝血又容易腰酸背痛,可要多食用桑葚了。《妇人大全良方》曰:“女子二七而天癸至,肾气全盛,冲任流通,经血渐盈,应时而下,否则不通也。”《医学正传·妇人科》也说:“月经全借肾水施化,肾水既乏,则经血日以干涸。”如此看来,补肾对于治疗血枯闭经是一道必不可少的程序了。桑葚是补肾之果,可谓对症下药。
除了补肾,桑葚还有滋阴养血的作用。《本草经疏》中说:“桑葚者,桑之精华所结也,其味甘,其气寒,其色初丹后紫,味厚于气,合而论之,甘寒益血而除热,其为凉血、补血、益阳之药无疑矣。”所以对于女人而言,常吃桑葚能美容养颜,滋养肌肤,延缓衰老。
“经不调,必不受孕”,闭经容易导致女性不孕,所以女性如果出现闭经的现象,切不可听之任之,在去医院诊疗的同时,也喝喝桑葚红花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