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亿票房:中国电影是怎样炼成的

2012-04-29王南

今日中国·中文版 2012年1期
关键词:贺岁电影票房

王南

从“老谋子”到王家卫,再从李连杰到梁朝伟,新年前后,一年一度的“圈钱常规战”再度拉开。竞相上映的大小电影多达30部,蜂拥贺岁档,热闹背后是诸多实力资本的比拼。贺岁档的热闹景色折射出中国电影票房的井喷式增长。

“井喷式”增长

年已不惑的郑钢清楚地记得16岁时在家乡太原观看日本电影《追捕》的情形。那是一栋破旧礼堂改造的影院,位于火车站旁边,门口有大喇叭邀客,进去后一地的瓜子皮,气味大得像刚刚有人睡过的房间。

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看电影就像过节一样,这些都可以忽略不计。一周内,他接连看了6遍,整部影片倒背如流,女主角真由美更是在他心里做了一个“茧”。

同样让他记忆深刻的还有国产影片《(少林寺》的上映。当时,他的周围一片武功热,报纸上不断有十几岁孩子不告而别上登封的消息。

“1982年,我们去看电影《少林寺》的时候,票价是1角钱;2007年《变形金刚》在北京上映时的票价是80元。”

经济学家郎咸平炮轰中国电影票价25年涨了800倍,引来很多助战者,但这一点也不影响中国电影票房的一路飙升。

对于中国电影来说,2010年是一个拐点。这一年,内地电影票房突破100亿元大关,达到101.7亿,相比2009年的62.06亿元,增幅接近60%。

随后,便有人喊出“200亿”的目标,有“中国电影总舵主”之称的中影集团董事长韩三平甚至在一次采访中放言:“400亿元的年票房不是梦想。”

短期内,这样的话多少有些夸张,但并不离谱。

截至2011年10月底,中国电影全国票房已突破110亿,全年突破130亿指日可待,继续保持着约30%的增长率。

影院建设方面,2010年中国平均每天增加4,3块银幕,居世界之最。2011年,中国电影平均每天增加的银幕数达到8块。2011年底,银幕总数接近1万块(去年底是6200多块),实现了“井喷式”增长。

“中国的电影产业已经到了快速增长阶段。”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云平说。2003年电影体制改革数年来,中国电影票房平均每年递增30%,这种增长速度在世界电影史上都是罕见的。

拍卖改变命运

中国票房驶上一路前行的高速公路,并非一帆风顺。

上世纪90年代,整整10年中国电影都在瓶颈中度过,如何改革是很多电影人朝思暮想的话题。

从天而降的一场“拍卖”改变了中国电影的命运。

三联生活周刊的王小峰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1995年,导演叶大鹰把他拍摄的电影《红樱栅拿出来放映。南方19个省、市的电影公司在看完样片后做出一致决定:不买拷贝。理由很简单,电影中俄语对白太多。

叶大鹰失望地从南方回来,北京新影联在发行这部电影的时候,决定用拍卖首映权的方式推向市场。负责拍卖活动的是新影联的副总经理高军,当时中国刚刚尝试拍卖,他觉得既然古玩字画可以被拍卖,电影应该也可以。当时中国还没有《拍卖法》,为避免流拍和控制拍卖过程,高军专门咨询了一位搞拍卖的朋友。因为没有专业拍卖槌,就找了一个敲地砖的胶皮槌,他还亲自担任拍卖师。“最终北京地质礼堂以5万元拿下了9天的首映权。”高军回忆说。

随后,叶大鹰拿着拷贝又去南方,和江苏省电影公司谈合作,想以28万元的价格卖出,对方认为是天价,只同意给87J元,谈判失败。

没想到,他走后3天,江苏省电影公司的经理得到消息,“北京地质礼堂在以52万元买断电影后的9天里赚了88万元”,觉得失去了一个商机,马上又给叶大鹰打电话,说同意合作,28万元买断首映权。此时叶大鹰也得知“9天里赚了88万元”,拒绝了江苏省电影公司的价格,提出“100万元,少一分也不卖”,最终江苏省电影公司以100万元购进。

虽然从8万涨到100万元,《红樱桃》还是在江苏省赚了钱,仅南京亚细亚影城一家就进账140万元。最后,这部投资17007Y元的《红樱桃》在全国获得了6000多万元的票房。

贺岁档与武侠热

《红樱桃》的成功给中国电影市场打开了一扇门。

试水成功后,受香港地区贺岁片启发,高军开始与当时北京紫禁城影业公司老板张和平、北京市文化局副局长王珠一起联手打造贺岁档影片。

1995年以前,国内所有电影院在春节期间不开门。“早则大年初三开业迟则初五初六开业,做院线的人把春节的电影市场叫做‘灰色春节档。”高军说。然而,1995年的《红番区》,打破了这个规则。《紅番区》春节期间首演,中国内地狂收票房近1.1亿元。高军和当时从业人员一样,本以为这是一个偶然现象,谁知1996年春节,成龙新片《白金龙》的票房收入超过了8000~元。

1997年,千挑万选,冯小刚的《甲方乙方》被选中请进档期。对于主创人员和制片人来说,《甲方乙方》的意义,全都浓缩在8个字里:“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这部作品的用途很明确—救市、突围。

“我们被刺激了。”回忆起当年《甲方乙方》的策划和操作过程,高军满怀感慨。

然而,意外的成功从天而降。一部制作成本只有400万元的影片,仅在北京就创下了1150万元的票房,制造了一个投入产出比的奇迹。

《甲方乙方》开创了贺岁片的品牌。第二年,紫禁城影业公司继续投资制作了《不见不散》,第三年制作了《没完没了》。现在中国的贺岁档已经发展成最稳定、最成熟的一个档期。2010年12月仅仅一个月,就拿下了12亿元人民币的票房。

“创造中国贺岁片对于中国电影市场的商业化是一个标志性事件。”高军说。导演陈可辛则认为,贺岁档的成熟,是中国电影产业化的第一步:“一个国家的电影档期发展总是从节日开始,而目前贺岁片档期正是中国电影发展最早最成熟的档期,从这个档期开始,才可能带动其他电影档期。”

目前,中国电影市场已经形成了贺岁档、五一黄金周、暑期档和国庆黄金周,这4个稳定的黄金档期,4个档期的票房产量占了全年中国电影的一半以上。毫无疑问,中国电影产业是一个朝阳产业,它制造过《唐山大地震》17天破5亿人民币的神话。

票房之外,还有钱赚

1993年,中国电影机制改革启动,承担影片进口业务的中影公司在1994年初接到硬性任务,“每年进口10部外国影片”。11月中旬,第一部进口美国影片《亡命天涯》在北京、上海等6个城市进行了为期N的首轮放映,观众达139万人次,票房收入1127万元。

随后,好莱坞大片《泰坦尼克号》、《变形金刚》、《007》、《加勒比海盗》等陆续登陆中国,观众毫不吝惜自己的口袋,在引进分账大片的头几年里,10部大片占据了整个中国电影市场近80%的票房。

2002年底,《英雄》上映。这部影片第一次汇集香港、台湾地区和内地的明星大腕第一次拍卖音像版权、第一次包租公务

机宣传,第一次拿出1000多万元做轰炸式宣传。在国外,借了《卧虎藏龙》掀起的东方风潮,海外总票房11亿元人民币。自此,电影市场上民间资金涌动,大片密集。

从《英雄》到《无极》再到《夜宴》、《满城尽带黄金甲》,凡是能找来投资的导演都玩了一把“武侠梦”。在边看边骂中,电影票房也神奇地与之俱升。2004年,中国国产影片票房首次超过进口大片,当年票房突破15亿元,国产影片占55%。

而前不久上映的国产影片《失恋33天》凭借清新的风格接连击败“重口味”好莱坞大片,完胜大银幕,电影票房超过3亿,1比30的投入和产出,创造了国产小成本电影的新神话。

“国外的片商越来越重视中国电影市场,他们把中国电影市场比喻为一个黄金矿。”高军说,“五六年前,中国电影的年票房产量只有不到10亿元人民币,但是到了2010年已经增长到了101.7亿,这是全球各国都未曾达到的一个票房增长速度。”

5年前,中国的电影年产量是100部左右,现在已经增长到了500多部,成为全球第三大电影生产国,仅次于印度和美国。

“很多中国电影人逐渐了解到,票房之外,还有很多钱可以赚取,比如电视播映权费、音像版权费、网络版权费、航空版权费、航海版权费、酒店版权费和多媒体版权费等等。”高军感言。

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的梦想

影院数(银幕数)的迅猛增长,被认为是中国电影市场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但是,我们的银幕数还是不够。”面对中国电影市场的迅猛发展,正在参加全国文联第九次代表大会的著名导演尹力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美国只有3亿人口,却有4万块银幕;中国有13亿人口,银幕数才8000块。”尹力分析说,中国电影票房迈入百亿元时代,说明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但作为终端的电影银幕却远远无法满足需求。《2011年文化蓝皮书》上公布了一组数据:2010年全国新增影院313家,新增银幕数1533块,平均每天新增4.2块银幕,为近8年来最高。

2011年,中国银幕数仍将以每天3.5块的速度增长。但问题是,银幕数增长迅猛,观众观影人次却显得不够给力。在过去的几年,中国观影人次的增长速度实际在放慢。在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每年有数百亿观影人次。而2010年的观影人次却仅在2.5亿左右,即人均每5年才进一次电影院。影院增加得再多,觀影人次上不去,票房总数显然不会有大的增长。与此同时,降低电影票价格的呼声在民间响起。

前不久出台的中国电影家协会《2011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对2011-2015年中国电影市场发展趋势做出如下预测: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

“接下来中国的企业是不是有理想,有机会能够在好莱坞建我们的院线,发展我们的放映市场,这都是未来可以走出去的一条道路。”博纳国际影业集团董事长、总裁于冬说。

猜你喜欢

贺岁电影票房
虎年贺岁
新年新气象,元旦来带头 2021年1月电影票房排行榜
打铁还需自身硬 2020年10月电影票房排行榜
意料之中,整体表现平淡 2020年9月电影票房排行榜
提前迈过“600亿大关”2019年12月电影票房排行榜
新春贺岁,迎接挑战
暑期档继续“遇冷”2019年7月电影票房排行榜
春天来了
——新年贺岁歌
2014年国产电影票房突破270亿
贝亲2015贺岁话剧《二胎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