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教学语言的探究

2012-04-29董冬梅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2年1期
关键词:教学语言学生发展体育

董冬梅

【摘 要】毋庸置疑,体育教师锤炼教学语言应在语言的清晰度、亲和度、形象性和丰富性上下功夫,可是钻研的出发点还是教师自己的表述,因此不能产生持久效果,为了真正提升教学语言品位,我们锤炼语言应该以利于学生发展为本。

【关键词】体育;教学语言;学生发展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是提升其教学功力的一门必修课。毋庸置疑,锤炼语言应在语言的清晰度、亲和度、形象性和丰富性上下功夫,可是钻研的出发点还是教师自己的表述,虽然也重视学生的反应,但毕竟还没有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待教师的语言,因此不能产生持久效果,为了真正提升教学语言品位,我们锤炼语言应该以利于学生发展为本。

那么究竟有哪些种类型的教学语言,是利于学生发展的呢?我们知道体育教学语言共有五种,一是灌输性语言,往往削弱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越讲越让学生感到体育课无趣;二是表演性语言,教师把事先精心准备过的课程原封不动地“背”给学生听,“演”给学生看。要求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无条件地配合自己,使学生成为被教师操纵的“机器”。三是教导性语言,使学生只能“温故”,而不能“知新”。四是评判性语言,用居高临下地用裁判的语言判定是非优劣。五是否定性语言,往往伤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影响了学生的自信心。

以上传统模式中的教学语言都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背道而驰,是应该被摒弃的。在新理念指导下,我们认为体育教学语言应该从下列五个方面予以关注。

一、多用精练隽永的语言点拨,力避罗嗦往复的语言传授

体育老师的教学语言要精美、隽永,不能絮絮叨叨地一大堆陈词滥调,在必要的讲解中,应该要言不烦、深中肯綮地点明要义,切忌无的放矢,夸夸其谈。这样一方面可以给学生以精粹语言的熏陶,另一方面还可留出空白让学生感悟、讨论、练习。教师如从几个角度进行合理划分,点明精神内核,学生会触类旁通,进入角色的。要达到这种要求,必须深研教材,切身感受,仔细取舍。

二、多用导演式的语言启发学生,让学生“唱戏”,少用演员式的语言表演,让学生“听戏”

鲁宾斯坦说:“思维通常总是开始于疑问或者问题,开始于惊奇或者疑惑,开始于矛盾。”学生接触课堂以后,教师不要直接练习主要内容,而是用诸如“怎样才可以跑的快”、“如何可以跳的高”之类的话引导学生生“疑”,并以疑激思,以疑引思,最终思而得之。教师如果按照自身能力设置问题,深浅度难以适中,过深过难,学生只有望尘莫及,积极性因此被压抑;太过浅显,学生又觉索然无味,积极性因此而懈怠。如此教师只好自导自演了。

我听过《投立靶》这样一堂课,这堂课中,教师和学生来了个大换位,在教师设置疑问“利用球和球拍可以做什么练习”、“怎样才能投的准”等问题的引导下,学生积极地自由练习、大胆尝试、开拓思维、发现问题,教师也耐心地一一作答,学生和老师一“唱”一“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三、多用引导性语言让学生学会学习,少用指令性的语言让学生消极“应试”

《学记》里说:“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张而弗抑,开而弗达。”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其学习的内动力,引导学生质疑提问,多为学生制造悬念和创设意境,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渴望,使他们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并发展智力。当学生质疑、讨论遇到障碍,教师不要急于求成,将答案和盘托出,而应多用“再想想看”之类语言或点拨语言启智导学,通过类比暗示对学生旁敲侧击以拨雾显津,授学生以“渔”。遇到需要考试的重要练习,一般不用“这个练习很重要,要考试的,一定要练好”这类语言,可以诱导他们自己体会其重要性,自觉记住它,而企图依靠指令来强迫学生“就范”只能是饮鸩止渴。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在他的“问题教学法”即“发现法”中要求教师运用教学语言“创设问题的情境去点燃学生好奇心之火,去打开学生思维的门户”。这样的教学,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积极的兴奋的状态。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思考问题,而不是被动地死记硬背,学生才能积极地学习知识,真正地理解知识,从而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四、多用商量性语言引导学生思考,少用定性语言进行评判

体育重在感受体验,对许多活动的练习允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待学生的讨论意见,应该充分发扬民主,多商量,多议论,不要急于评价定性,“纠偏纠错”。有几种意见,可以说“这个动作要领是同学们可以动脑筋想出来的或体悟出来的,我们是不是再比较一下,看谁做的更正确些”;有些动作练习时不太正确,可以说“再想想,如果这么练习会怎样”;有些练习是错误的,也不要断然否定,而可以采用归谬法,让学生自己在推理中否定先前的错误动作,摆脱思维困境,在“山穷水尽”处化险为夷,出现“柳暗花明”的奇迹。

五、多用鼓励性语言扶植学生的可贵的探索精神,少用否定性语言浇灭学生思想的火花

对于学生的练习,不管正确与否,都要认真对待,多用鼓励,少用直接否定,更不能使用讽刺语言,即使是错误动作也要从另一个角度发掘其闪光点并加以肯定,引导其探索精神的形成。我们时常见到这样的现象,教师正沉浸在自己滔滔不绝的讲解动作要领或示范中,学生冷不丁来一句,教师一时语塞很为尴尬,无法再冷静思考,只能对其施以简单否定甚至讽刺、呵斥,哄堂大笑中,该生羞愧地闭上了问“为什么”的嘴,教学如教师所愿重归井然,但可贵的创新的思想火花瞬间熄灭……令人不禁扼腕叹息。但有些教师照例会正确对待学生的“捣乱”,临时改变教学思路引导学生讨论,由是否违背常理转入对渲染环境的作用,再联系当时的课堂气氛,得出了精彩的结论,从一个细枝末节丰富了学生对课堂气氛的认识和理解。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要想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把着眼点放在学生身上,以利于学生发展为本加强训练。

参考文献:

[1] 郭启明.《教师语言艺术》.体育出版社,1992年版

[2] 唐文中.《教学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0年9月版

[3] 谭德姿.《教学语言艺术》.浙江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4] 董远骞.《教学的艺术》.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10月版

[5] 张武升.《教学艺术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猜你喜欢

教学语言学生发展体育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高中生网络成瘾及其相关因素探究
2016体育年
中学语文教师教学语言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职业中学《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改革的问题探究
小学班主任的管理策略研究
激趣 导思 引探
如何为我们的教学语言插上飞翔的翅膀
我们的“体育梦”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