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通货膨胀问题
2012-04-29赵万明刘竞
赵万明 刘竞
[摘 要]抑制通货膨胀一直是宏观经济运行中的重点目标。“十二五”时期影响我国通货膨胀的既有超发的货币、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高,更有国际输入传导因素以及产业结构、地区经济结构因素。“十二五”抑制通货膨胀既要把握适度的货币供应总量、减少货币流动量、逐步加大利息、解决负利率问题,也要调整利用外资政策、改变出口导向型经济、发挥财政政策在治理通胀中的作用、始终把农业放到各项工作的首位、经济手段同行政手段结合、重视发挥行政手段的辅助作用。
[关键词]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十二五”期间;宏观经济政策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10X(2012)01-0068-05オ
2011年8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7月份主要经济数据。数据显示,7月份CPI(即消费者物价指数,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同比上涨6.5%,环比上涨0.1%。7月份CPI同比涨幅不但再次跃上6%平台,而且创下37个月来新高。从2010年7月份开始的这一轮物价较快上涨已达一年,从3.3%到6.5%,CPI同比涨幅一路攀升,截至7月,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已经连续4个月超过被认为是“严重通胀”标志的5%大关,1月~6月CPI累计上涨5.4%,为1997年2月以来的次高。2011年是中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十二五”期间通货膨胀压力巨大。
一、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
(一)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的对应性
在经济学说史上,菲利普斯曲线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学曲线之一,表明经济增长率与物价上涨之间的关系,其中“产出——物价”曲线认为,经济增长率和价格总水平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即经济增长率上升,价格总水平相应上升;经济增长率下降,价格总水平也相应下降[1]。
国内许多学者也使用多种计量方法对经济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影响关系进行了检验,发现“快速经济增长会导致跟进的通货膨胀”[2],得出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率正相关关系的结论,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的通货膨胀是经济增长的伴生现象,即增长型的通货膨胀[3]。
中国在高速成长的30多年中,CPI指数平均上涨5.6%,并且出现过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第一次是在1988年和1989年,通货膨胀率达到18.5%和17.8%;第二次是在1993年和1994年,通货膨胀率分别达到13.2%和24.1%,其中1994年是改革开放以来通货膨胀率最高的年份。与这两次通货膨胀相对应的是,每次高通货膨胀发生的前一二年(或当年)都出现了明显的经济高增长。例如,1987年~1988年GDP增长率分别达到11.6%和11.3%;1992年~1994年GDP增长率分别为14.2%、13.5%和11.8%[4]。
综合来看,通货膨胀可以在某种意义上看作是经济增长的伴生物。
(二)引发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
通胀是一种货币现象,高增长大都是通过货币膨胀得以实现的,高货币增长是高通胀的直接原因。货币主义学派的领军人物弗里德曼也从货
①经济学界一般采用M2和GDP的比值来衡量货币是否超发。西方发达经济体的M2和GDP的比值在1以下,而新兴市场国家则相对较高,广义货币供应量一般为GDP的1倍~1.5倍。
币原因方面做了解释:“通货膨胀总是而且在任何地方都是一种货币现象……它仅能由货币量的增长超过产出的增长来产生。”[5]在常见的通货膨胀定义中,货币过量发行、物价上涨、货币购买力下降,是作为三个同等的要素被予以确定的。弗里德曼的《货币数量论研究》等文献显示,货币供给与通胀之间虽然不存在精确的函数关系,但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货币增长率高的国家有较高的通胀。美国1891年~1990年100年间的物价走势与货币供给高度相关,英国、德国等国家的时间序列也存在同样显著的关系,我国的数据也同样表明CPI和广义货币供应量M2走势高度相关。对我国1979年~2007年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M2增长率与滞后1年~2年的通货膨胀之间有显著相关关系。例如,1988年的高通胀是受前两年M2超过20%的平均增长率以及当年30%(M2)高增长的共同影响;1993年~1994年高通胀与1993年M2增长率高达34.4%有直接关系[6]。货币供应量连续几年超速增长最终必然引起通货膨胀。可以说,货币流动性过剩是导致通货膨胀发生的主要因素。
二、“十二五”时期影响通货づ蛘偷娜舾梢蛩胤治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为世界所瞩目。但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数次通货膨胀、经济发展大幅波动都使经济增长付出了沉重代价,增加了生活的不稳定性,给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造成伤害。“十二五”期间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使我国经济逐步转入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鉴于过去几十年计划与实际执行结果往往存在较大差距,有必要对“十二五”时期影响通货膨胀的潜在因素进行分析。
(一)超发的货币因素
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2008年11月,中国政府出台了4万亿人民币投资刺激计划。即使2010年央行适当收紧了货币政策,但信贷规模相比于金融危机之前的年度依然非常可观,从2008年11月至2010年10月,新增信贷规模达到177万亿人民币。与此同时,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引发美元贬值,美元资产逐渐失去了对短期国际资本的吸引力,导致大量短期国际资本涌入收益率较高的中国,加剧了国内市场货币流动性过剩。2010年11月3日,美联储宣布投6000亿美元买国债,维持零至0.25%的联邦利率水平不变的第二轮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后,热钱再度围攻中国市场。有关统计表明,2000年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与GDP的比例为14∶1,2009年为1.8∶1,到2010年9月已上升到2.4∶1①。货币供应速度远远超过GDP增长速度,流动性过剩现象明显,广义货币供应量对GDP的比率持续处在过高的水平。
(二)劳动力成本因素
“十二五”期间,我国工资形成机制将发生深刻变革,其中农民工工资形成机制将从传统的生存工资法则向市场议价法则转变,并进入工资快速上涨时期。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十二五”规划,今后5年最低工资标准要保持每年增长幅度在13%以上,5年后接近“倍增”。工资形成机制的变革将从根本上改变工资上涨滞后于国民收入提高的局面,使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发生根本性变化。中国政府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双同步”的目标,即居民收入增速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者报酬增速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这意味着到2015年,中国用人单位需要为新增劳动力成本再支付9.8万亿元人民币,工资持续增长将使劳动力成本占GDP的比重增加1倍,从目前的15%提高到2015年的30%。收入过快增长一方面加大了企业成本,增加了产品价格上升的压力;另一方面,过快的收入增长也会对市场物价产生一定的压力。有分析表明,我国银行工资性支出增长率1988年为26.5%,1993年、1994年分别为30.3%和40.5%,是个人收入增长高峰时期,对应于1988年和1993年~1994年两个通胀高峰。2011年以来,北京、天津、山西等18个省区市相继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我国即将进入劳动力高成本时代。有调查表明,珠三角企业中有97%的中小企业表示用工成本上升,广东企业用工成本普遍提高20%左右。劳动力成本上升,为需求扩张创造收入方面的基础,同时形成通货膨胀的成本推动压力。
(三)国际输入传导因素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经济已经与世界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国作为能源消费大国,资源相对贫乏,许多原材料需要进口,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导致我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输入型通胀的压力。由于国际大宗商品以美元计价,随着美元的贬值,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进而通过价格传导机制传导至国内,引起国内商品价格上涨。如我国对外高度依赖的铁矿石、石油、大豆等价格的上涨就会造成我国生产资料价格上升。仅以石油为例,目前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达55%以上,而石油是重要的资源性产品,其价格调升将推高生产资料价格、加大工业生产成本,逐步传导至下游的加工工业和消费品,进而推动物价全面上升。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罗伯特•巴罗曾说,在主要盯住美元汇率政策的影响下,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会导致中国生产成本上升,进而推高物价。
“十二五”期间是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继续加速发展阶段,其旺盛的需求也将会进一步推动世界范围内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未来四五年,仅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就会使CPI指数处在较高水平,使我国在“十二五”期间继续面临着较大的输入型通胀压力,通胀风险很大。
(四)结构因素
1辈业结构因素
食品价格上涨是拉动通胀上升的主导因素,本质上是工业和农业之间发展结构失衡的一种表现,具有明显的结构型特征。我国供给产业结构长期不合理,农业经济比较脆弱,具有工农二元结构特征。当经济处于高速增长时,工业的高速增长与农业低速增长形成矛盾,农产品的供给往往落后于发展需要,从而形成产业结构不平衡。因此,农产品价格的上涨成为结构性通货膨胀的原始冲击,并且随着通货膨胀波及的范围越来越大,结构型通货膨胀就会演变为全面的通货膨胀。“十二五”期间,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大力推进,农业从小农经济为主转向商品现代化农业的过程中,农业核算也将发生很大变革,农资、劳动力和土地成本成为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的主要因素。农产品的价格上涨,也由供求关系不平衡上涨逐步转向成本推动型上涨。农产品、资源产品和原材料价格偏低,造成这种比价关系不合理的原因是由于各行业的发展不平衡。在市场经济下,只要发展不平衡,比价关系就会不断地调整下去,就会表现为连续的物价上涨。“十二五”期间,存在工农产品比价的合理回归,农产品价格总体会呈上涨态势。
2钡厍经济结构因素
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要充分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促进区域间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产业有序转移,增强区域发展的协调性。由于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高增长是不平衡的,在高增长的同时地区经济差距也在扩大。总的来看,发达地区物价比较高,造成落后地区的物资向发达地区流动,使发达地区更加繁荣,落后地区被迫上涨物价,导致通货膨胀由发达地区向相对落后地区传递。“十二五”期间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将得到更好的发展,但地区经济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可能,其中绝对差距的扩大在所难免。可以肯定,只要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不消除,发达地区高物价向落后地区波及的效应就不会消失。
三、“十二五”期间抑制通货膨胀的对策建议
“十二五”期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时期。“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同时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宏观经济的重要目标之一,而对于通货膨胀的治理,必须综合协调运用各种宏观经济政策。
(一)货币政策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完善,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货币政策对于经济运行的调控作用日益加强。广义货币供应量M2与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制定货币政策的主要依据,从控制货币供应量的角度来调控通货膨胀会更有利于减少经济的波动。同时,配合其他经济政策,增加有效供给,缓解供需结构性矛盾,以实现总量控制。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发达国家治理通货膨胀的宏观经济政策,就是以货币政策为主的宏观综合经济政策。
1卑盐帐识鹊幕醣夜┯ψ芰浚减少货币流动量
在经济运行过程中,由于货币量对于经济增长的两面性,即既有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又有对物价的助涨作用,因此,把握适度的货币供应总量是货币政策的重点[8]。根据货币主义的理论,货币供给量与经济活动的关系是最主要的和最直接的,因而要适当地控制基础货币的发行规模及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为货币运转提供一个与预期目标相一致的货币存量规模。自2010年以来,中国连续12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5次加息,国内流动性过剩的情况得到有效缓解。全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增速从30%左右的高位回落到2011年5月末的15.1%,接近经济增速与CPI涨幅之和,而历史经验值是通常高出4个百分点左右。“十二五”期间在进行货币总量调控时,要充分利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相机组合运用,共同调控货币供应总量。在政策组合上,中央银行可继续通过央行票据、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制度等手段来控制货币流通量。
2敝鸩郊哟罄息,解决负利率问题
利息率是货币政策的重要武器。利率的变化对货币的供给和需求都会产生重要的调节作用,从而引导货币资金的流向,要运用好利率政策,引导投资和消费。自2010年2月以来,CPI同比上涨2.7%,而一年期存款利率是2.25%,负利率时代到来。截至2011年8月,负利率已经持续17个月,资产价值正随着物价上涨而相对贬值,体现为银行存款的实际收益为负数。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当前6.5%的通胀率与3.5%的年存款利率之间的悬殊将给储户带来3%的利息损失。通胀的源头是货币发行量超过真实财富的增长量,导致货币对应的财富减少,而通过银行储蓄存款保值,保证真实财富量,就会减少流通的货币量,降低通胀压力,降低通胀预期。近年来美国经济增长速度一旦达到或超过一定水平(如25%),政府就提高利率,这主要是出于对通货膨胀的担心。这种反应其实隐含着调整利率降低通货膨胀的观念。
3钡髡利用外资政策,改变出口导向型经济
按照现行的外汇管理体制规定,中国中央银行是外汇市场上的最终买家。所以,为了维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中央银行只有通过不断投放人民币来吸纳市场上过多的外汇供给。“十二五”期间,在全球量化宽松背景下,国家应适当调整并控制现行外资引进规模,扩大引进大集团和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减少一般性资金的引入比重,逐步减少国内对国外短期资本的需求,防范短期行为严重的投机资本流入[9]。应根据通货膨胀抑制的程度,按照利率市场化要求,根据时机适当调整利率水平,逐步缩小国内外的利率差,堵死单纯以高利率差为目的的国外短期资本进来的途径。针对由国际收支盈余增长过快引发的通胀,一方面要降低出口退税税率,同时对一些国内稀缺的生产要素资源(像稀土)加大出口关税,减少出口;另一方面要进一步降低进口关税,增加进口从而减少贸易顺差,改变长期实施的出口导向型经济。
(二)发挥财政政策在治理通胀中的作用
对于通货膨胀,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政府实施调控的两大政策工具。“十二五”时期,我国通货膨胀预期的复杂性以及货币政策的局限性使得我们也要充分运用好财政政策。一般而言,财政政策不仅可以实施需求调节,还可以在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方面发挥作用,对供给产生影响。依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发挥减税对遏制通货膨胀的作用,同时加大财政支出对农业、结构调整、自主创新、节能减排、中小企业发展、改善民生等方面的支持力度,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针对成本型和结构性通货膨胀,财政政策要适时降低企业所得税率,加大对于粮棉油的补贴力度,提高个人所得税免征额和降低个税税率。对于一些受到通货膨胀影响较大的行业如粮棉油、猪肉、石油、电力等行业给予财政补贴,可以有效地减轻这些行业面临的要素成本上升压力,保障供应。此外,由于劳动力成本上升也是推动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因素,提高个人所得税的免征额能够增加劳动者供给,减少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于通货膨胀的冲击。为防止工资上涨与物价上涨的螺旋式攀升,要采取对工资收入实行控制的政策。合理分配收入是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条件,也是治理通货膨胀的重要政策工具。
由于近些年财政收入的高增长,同时涉及减税和增支两个方面的调节并不会对政府财力产生过大影响,因此,“十二五”期间治理通货膨胀应该重视发挥财政政策的作用,同时协调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使中国经济走出通货膨胀的阴影。
(三)始终把农业放到各项工作的首位
我国的CPI数据构成基本可以划分为两大类:食品类与非食品类。其中食品类要素占据CPI的比重大约为33.2%,而非食品类要素为668%。从历史经验来看,在我国CPI构成中,非食品因素变化与波动的范围非常狭窄,非食品要素的短期变动相对稳定,因此CPI的短期变动主要受到食品价格要素变动的影响。以2011年7月份CPI为例,全国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48%,影响CPI上涨约4.38个百分点,占物价上涨的2/3,与以往多轮物价上涨一样,食品价格充当了涨价的首要推手。其中,猪肉价格上涨56.7%,影响CPI上涨约1.46个百分点,占整个涨价因素的22.5%,猪肉价格继续领涨CPI。粮食价格上涨12.4%,影响CPI上涨约0.34个百分点。因此,“十二五”期间必须要花更大的精力重视农业,继续实行稳定和发展农业的政策,加大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投入,大力支持和促进主要农副产品的生产,增加社会总供给。认真落实农产品价格保护措施,增加农产品储备,积极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加强农产品市场建设。加速农业科技的应用和推广,支持适销对路农产品的生产,实现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
(四)经济手段同行政手段结合,重视发挥行政手段的辅助作用
“十二五”期间在充分使用各种经济手段抑制通货膨胀的同时,也要重视发挥行政手段的作用。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我们的优势,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中央高度重视抑制通货膨胀,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尽管治理通货膨胀的决策都是由中央决定和提出的,但需要各地各部门具体贯彻执行,有些措施制定由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负责贯彻落实。要发挥行政手段在管理市场物价方面的作用。要严格实行定价合理和比价合理的原则,制定合理的比价原则,避免价格轮番上涨,特别是对于最易涨价且供给弹性低的基本消费品,应采取严格的价格管制,保障这类产品的价格稳定和供应稳定。我国当前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各级政府在宏观调控方面发挥行政手段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崔建军.菲利普斯曲线与中国货币政策目标选择[J].当代经济科学,2002,(3).
[2]刘金全,谢卫东.中国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的动态相关性[J].世界经济,2003,(6)豹
[3]陈玉宇,谭松涛.稳态通货膨胀下经济增长率的估计[J].经济研究,2005,(4)豹
[4]韩文秀.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关系研究[J].管理世界,1996,(6).
[5]周慧玲.经济周期与通货膨胀[J].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7,(2).
[6]张宇麟.治理通货膨胀应该重视财政政策的作用[J].当代财经,2008,(11).
[7]范 智.对我国1978-1994年的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探讨[J].当代财经,1997,(5).
[8]范从来.菲利普斯曲线与现阶段的货币政策目标[J].管理世界,2000,(6).
[9]王东升.“九五”经济发展中应始终警惕通货膨胀问题[J].发展论坛,1997,(7).
责任编辑:陈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