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战乱之烈 铁血记忆里的烟雨沧桑
2012-04-29邵左昆
邵左昆
在采石矶设防,最著名的手段就是“铁索横江”——在江面上拉起一根根粗大的铁链,阻止上游船只的通过。
幕府山一战,郑成功一方共阵亡2万余人,损失大将14员,就连守卫中军大帐的500“铁甲军”也全军覆没。
所向披靡的湘军在紫金山天堡城碰了一个硬钉子——凭借险峻地形和猛烈炮火,太平军殊死抵抗,战斗打了半个多月,紫金山依然不克。
采石矶、幕府山、紫金山和挹江门号称“金陵四关口”,分别居于金陵城的南、北、东、西四面,它们犹如一道道屏障,拱卫着金陵的安全。
既然是“关口”,就免不了战火。历史上几乎每次金陵战乱,四大关口都不能幸免,成为鼓角争鸣的血腥战场,其中采石矶仅有记录的大战就发生了50余场,幕府山因当年郑成功“北伐”南京而著名,而紫金山上的“天堡城要塞”曾在辛亥革命时,夺去上千革命军战士的生命。最后的挹江门在四关口中“年纪”最轻(修筑于民国初年),然而此处的战事却最为惨烈——1937年12月日寇攻入南京,挹江门“死难者尸积如山”,就在挹江门陷落次日,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开始……
今天,这些昔日的战场仍留有遗迹,或完整、或残缺,早已被金陵烟雨笼罩上了一份凝重与沧桑,也成为金陵历史不可割舍的一部分。
采石矶:被铁链封锁的长江
乘江轮沿长江水路北上南京,顺水行船,采石矶是一处必经之地。从今天的行政区划看,采石矶已不属南京,而是归于安徽马鞍山市管辖。
望见采石矶,南京就不远了,水路大概就小半天的时间,此时游人可以喜出望外,但驾船的船长、水手却要小心——由于采石矶山岩突兀江中,不仅搅乱了江流,也阻碍了视线,所以自古以来船只到此都需谨慎提防。新中国建立以后,采石矶附近经历了几次航道疏浚,江面已然宽阔了很多,单从船上打量,人们很难再联想起它昔日重要的战略地位。
然而,当在马鞍山弃舟登岸,沿翠螺山西行(采石矶为翠螺山的一部分),越往江边走,采石矶“金陵锁钥”的面貌便越加清晰。从整体上看,采石矶的地形犹如刺入长江的一把匕首,匕首尖上就是高达数十米的凌空绝壁。灰黄色的长江水在这里汹涌激荡,被水下的礁石搅出一个个漩涡,连天上的飞鸟仿佛都要被它吞噬。
站在采石矶崖顶,薄雾冥冥中,远处的江心洲依稀可辨,一些船只正劈波斩浪横渡长江而来。此情此景,不禁让人想起了昔日战时,军事家“封锁长江、捍卫金陵”画面——早在春秋时期,采石矶就爆发过吴楚“长岸之战”,随后的历史中,孙策跨江袭夺采石矶,开创东吴立国基地;晋武帝司马炎灭吴俘孙皓,建立西晋王朝;陈后主遣兵驻采石,韩擒虎灭陈朝;樊若水献策造浮桥,曹彬挥师取南唐,以及后来的宋金采石之战、常遇春三打采石矶、清军与太平军采石矶之战等。千年岁月里,采石矶共发生重大战事50余起,另外,一些小型战役,来回拉据式的争夺战则不计其数。
清代地理学家马征麟曾在《长江图说》描写采石矶:“(长江)中流最紧要者二:鄂之武昌,金陵之采石……采石孤探江中,其势最险,无天时之助断不能攻。然采石既克,江流顺达,建瓴而下则金陵危矣……”为了确保南大门的安全,历代占据金陵的统治者都千方百计加强采石矶武备,以便在危急时封锁长江水路。
在采石矶设防,最著名的手段就是“铁索横江”——在江面上拉起一根根粗大的铁链,阻止上游船只的通过。这个方法在今天看来似乎用处不大,可在铁壳轮船之前的古代,密集的横江铁索足以阻断任何觊觎金陵的野心。上世纪五十年代,长江水务局的打捞船就曾在采石矶附近捞出一段明代铁索,铁索长20余米,重逾半吨,全用手腕粗细的铁条锻接而成。如此沉重的铁链当年是怎样架设在江面上的,至今仍是一个谜。
除了拦江的铁索,采石矶崖顶上还安有巨炮——先用铁索拦阻敌船,再点燃巨炮轰击,金陵的南大门外仿佛筑起了一道固若金汤的防线,而采石矶的名声就在这隆隆炮声中铸就了。
幕府山:郑成功在此扎营
离采石矶不远,水路大约2小时航程就到了南京城北面的另一处战场要塞——幕府山。幕府山矗立于长江之滨,山势延绵起伏,长约12公里,主峰名北崮山,海拔204米。自古以来,这里集山形、水势与一体,不打仗时也是处极佳的景点,在清代评出的“金陵四十八景”中,幕府山夺得6景(幕府登高、达摩古洞、永济江流、化龙丽地、嘉善闻经、燕矶夕照),上榜数量在整个金陵风光带中位居榜首。此外,除了风光独特,幕府山传奇故事也引人入胜。
南朝梁武帝时,达摩祖师自印度来中土传教,到金陵与梁武帝相见。梁武帝是笃信佛教的帝王,他即位以后建寺、写经、度僧、造像甚多,因此他很自负地询问达摩:“我做了这些事有多少功德?”,达摩对曰:“无功德”,梁武帝又问:“何以无功德?”,达摩回答:“此是有为之事,不是实在的功德”,梁武帝闻言不悦,拂袖而去。达摩见状也起身离座,来到长江边“一苇渡江”,往中国北方去了。
幕府山下的燕子矶据说就是当年达摩渡江的地点,今天这里依然还有一个古渡口,在渡口远眺对岸,距离并不甚远。古代要从江北攻打金陵,此处必须抢占,而要阻击来自江北的敌军,幕府山就成了一处重要的战略屏障。后世有历史学家研究,南宋与金对抗时,幕府山下的燕子矶、八卦洲一带就是古战场“黄天荡”,宋朝军队在这里大败金兀术,而当时宋军指挥官韩世忠的大营就设在幕府山顶,俯瞰全局。
到了明代,朱元璋定都金陵,幕府山“帝京门户”的地位得到加强,山上修建了城墙、炮台,并有两个千户所的兵丁常驻(约3000人)。后来,虽然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但他依然很重视幕府山,为了彰显幕府山的地位,郑和下西洋时的所有海船一经建好,均选在幕府山侧的张阵湖试航。
公元1659年(清顺治十六年),幕府山遭遇大战。这一年,“国姓爷”郑成功率兵从福建沿海路进入长江,一路杀奔金陵。7月初,郑成功大军登陆并一举攻陷幕府山——幕府山一失则金陵告急,清军遂疯狂反扑,从1689年7月初到7月25日,幕府山共爆发大战37场,双方均伤亡惨重。其中郑成功一方共阵亡2万余人,损失大将14员,就连守卫中军大帐的500“铁甲军”也全军覆没。幕府山一役,郑成功部元气大伤,被迫撤离。
此战之后,幕府山守备大大增强,不仅被划归江苏提督府直接管辖,甚至山前山后许多地方都被列为军事禁区。但幕府山的平静只维持了100多年,1842年鸦片战争中,侵华英军的炮舰在这里登陆,逼迫清政府签定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到了1937年,幕府山燕子矶一带又成了日寇对南京人民进行屠杀的人间地狱,约有数万军民惨遭杀害,当时江水殷红、浮尸蔽滩。如今的这里伫立起了两块南京大屠杀纪念碑(一块在山北燕子矶,一块在山南上元门),永志哀悼。
紫金山:喋血天堡城的故事
中山陵和紫金山天文台都是今天南京最著名的景点之一,这两个地方,来南京旅游的游客一般都不会错过。中山陵是民国国父孙中山先生的陵寝,坐落在紫金山南麓,而紫金山天文台位于紫金山顶,最早修建于民国时期,与中山陵相距不远。
今天游览两地时,如果碰巧带队的导游知识渊博、熟悉金陵掌故,那游客就会从他口中了解到两地共同的渊源——天堡城。
天堡城是太平天国时期在紫金山顶修建的军事堡垒,海拔400多米,可以俯瞰全城。堡垒全用当地出产的“虎皮石”垒砌,坚固异常。1864年湘军攻打太平天国首都南京,一路势如破竹却在紫金山天堡城碰了一个硬钉子——凭借险峻地形和猛烈炮火,太平军殊死抵抗。战斗打了半个多月,湘军伤亡惨重,直到后来统帅曾国荃亲自披挂督阵,天堡城才最终沦陷。天堡城一失,紫金山尽入敌手,南京城东面再无险可据,湘军长驱直入,太平天国覆亡。
战后,给湘军带来“大麻烦”的天堡城并没有被拆毁——清政府同样看到了紫金山“宁东屏障”(宁,南京的简称)的重要地位,他们以天堡城为中心,在紫金山上还增添地堡城、环山墙、炮台等防御工事,炮台上清一色的德国克虏伯快炮,火力之猛称雄一时。
就在紫金山防御工事最终落成后不久,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11月30日革命军开始进攻南京,而首当其冲的就是紫金山天堡城。30日下午战斗打响,革命军14次冲锋全被打退,仅30日当日就阵亡500多人。12月2日晨6时,革命军浙军支队司令朱瑞率部千余人,再次突破紫金山前山防线,奋勇向天堡城要塞冲锋。一时间,天堡城下枪炮声、喊杀声震天,无数烟柱此起彼落,炮弹落地后腾起的黑烟吞没了许多革命军战士的身影,战斗打得异常残酷。
此番苦战一直持续到深夜,到下半夜时,已经冲到距离天堡城要塞200米处的革命军再次被阻。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朱瑞命令号兵吹起紧急冲锋号,集中所有的剩余兵力,向天堡城要塞发起拼死一击。12月3日凌晨4时半,经过一昼夜血战,首批革命军架设云梯突进城堡,清军见大势已去,纷纷缴械投降。是役革命军共死伤2000余人,毙敌千余人。
占领天堡城后,革命军依山架炮,居高临下炮击南京,很快将城中制台衙门、花牌楼营房等处炸成一片火海。1911年12月5日清晨,守城清军投降,南京攻克。
为了纪念“紫金山之役”中牺牲的革命军战士,民国南京市政府拆除天堡城部分城墙,用拆下的石料修建了“辛亥革命军阵亡将士纪念塔”,后来,这座纪念塔化作了中山陵前的392级台阶,而天堡城旧址也在1934年被紫金山天文台的建筑覆盖。唯一留存至今的还有一条陡直的石阶和半壁城墙,城墙砖上还留有当年士兵研磨火药的痕迹,坑坑凹凹,黝黑发亮,虽经风雨沧桑,岁月之痕依然难以抹去。
挹江门:记录抗战的惨烈
挹江门成为南京西北门户的历史其实并不长,1853年,强攻南京的太平天国军队在长江下关江面登陆,直扑位于下关黄土山与八字山的古金陵城墙。经过1天强攻,城墙被炸药轰出一个大豁口,太平军由此蜂拥入城,占领南京,建立了太平天国政权。而这个城墙上的大口子一直保留了30多年,直到1885才被南京地方政府重新堵住。
后来,由于清末沪宁铁路和津浦铁路的开通,由南京下关转运的货物急剧增加,单靠江边码头已经无法满足运输需求,而江岸其他地段又与城内交通不便。于是民国政府成立后,应南京各界人士的呼吁,市政当局重新挖通当年太平军炸开的城墙豁口,修建新城门。工程自1914 年5月开始, 至1915 年3月竣工,最初城门取名“海陵门”—— 当时城门外的地方叫海陵洲。1928年7月,国民政府下令将海陵门更名为“挹江门”,次年,为迎接孙中山灵柩安葬中山陵,挹江门由单孔拱门改建成三孔拱门,同年4月时任国民政府考试院长戴季陶题写“挹江门”匾额,并在挹江门上建造了城楼。
挹江门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西面濒临长江,从下关江面上岸进入南京城,这里是必经之地,而且挹江门两侧的黄土山、八字山地势高起,很难逾越,因此只要守住挹江门就等于堵住了南京城的西大门。
在修筑城门之初,民国政府就充分考虑到了挹江门的战略地位,不仅将城门修得牢实坚固,还在城门左右两侧修建碉堡一对。据民国《南京市志》记载,挹江门碉堡整体用从美国进口的波兰特水泥浇筑,内嵌钢筋,碉堡内壁厚达半米,坚不可摧。直到今天,城门右侧的碉堡还保存完好(左侧的那座在建国后被拆除),射击眼正对下关方向,幽幽暗暗,让人不敢向里窥探。
从1915年竣工,到抗战日寇进犯南京前,挹江门并未经历战火洗礼。1937年12 月,南京保卫战打响,为防止日军从下关方向突袭,中国守城部队将挹江门三孔城门堵塞两孔, 仅留一孔通行。到了12月12日,国民党南京守军全面撤退,部队纷纷拥向挹江门,打算在此出城渡江撤离——挹江门也在此时迎来了历史上最惨烈的一刻。
由于指挥无序,混乱中挹江门附近拥挤不堪,再加上一些汽车因拥挤难行被丢弃在城门附近,使道路更为狭窄,大大贻误了撤退时机。12日下午,日军熊本师团追击至挹江门,来不及撤离的中国军队与日军展开激战,最终全部阵亡,“死难者尸积如山”。占领挹江门后,日军将城门封锁,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由此开始。挹江门没有成为守卫南京的要塞堡垒,反倒成了一道隔绝生机的障碍。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还都南京,挹江门一度更名为“凯旋门”, 1949 年4 月23 日南京解放时,中国人民解放军正是从挹江门攻入,浩浩荡荡进入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