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世桢:电影界默默耕耘者

2012-04-29叶周

上海采风月刊 2012年10期
关键词:史迪威刊物杂志

叶周

王世桢

笔名石榛,1922年6月5日生于福建省福州市。l945年毕业于成都燕京大学经济系。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与编辑出版《影剧丛刊》。建国后任上海影评工作者联谊会副主席,上海剧影协会副秘书长,与梅朵共同创办和主编《大众电影》。l952年春任上海电影剧本刨作所秘书长,从事电影文学剧本的编审工作。1957年任上海电影制片公司编辑处副处长。1962年任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剧本副厂长兼文学部主任。1978年任上海电影家协会秘书长,并先后创办和编辑了《电影新作》 《国际银幕》两个电影刊物。同时,任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理事、中国电影文学学会理事、上海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1987年离休后至1998年间,创办上海电影进修讲习所,任所长。

近日上海大学中文系的一位研究生发邮件给我,表示希望了解《电影新作》杂志在创刊初期的情况。我与这位研究生素昧平生,他是通过自己导师的介绍,了解到当年我曾参加过该刊物的编辑工作。

听到将我曾参与编辑过的刊物列为硕士研究的课题,我颇感欣慰。可是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向他推荐当年《电影新作》的真正创刊人王世桢。《电影新作》是上海电影家协会在1979年创办的一本电影文学杂志双月刊,注重发表电影文学剧本和电影评论。在“文革”结束后的电影界,这本产自上海的杂志曾经历了发行量过百万的辉煌时刻。

我进入该杂志工作时已经是1983年,上世纪八十年代可以说是中国电影经历了“文革”摧残后的复苏时期,特别是当时的一批中青年导演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拍摄出一系列令人耳目一新的好作品。记得在我参与刊物编辑的那几年,曾经参加了张艺谋《红高粱》、谢飞《我们的田野》等一系列电影的评论和研讨。特别是谢晋拍摄《芙蓉镇》时,我作为刊物的记者还专程跟随摄制组去了湘西外景地跟踪采访。还有一次在济南参加电影百花奖授奖活动,还专程独家访问了时任电影家协会主席的夏衍和副主席陈荒煤。而所有这些活动的参与都是当时担任上海影协秘书长和《电影新作》杂志负责人的王世桢的组织和安排。

王世桢是电影评论家。1948年在上海协同刘原生编辑出版《影剧丛刊》,开始电影评论活动。建国后,他与梅朵共同创办和主编了《大众电影》刊物。该刊物后来成为中国最受欢迎、影响最大的电影杂志。王世桢1952年春任上海电影剧本创作所秘书长,从事电影文学剧本的编审工作。当时所长是夏衍。1962年,任上海天马制片厂剧本副厂长、文学部主任。在他任内发掘了不少优秀的电影剧本,后来都拍成了电影。如李准的《不能走那条路》,鲁彦周的《春天来了》《凤凰之歌》,吕宕、叶元的《林则徐》,张慧剑的《李时珍》,刘知侠的《铁道游击队》和陈耘的《年轻的一代》等。“文革”后,1977年他担任上海电影家协会秘书长,并先后创办和编辑了《电影新作》《国际银幕》两个电影刊物。

我初次见到王世桢是在座落于上海淮海西路的那个西式别墅花园里的电影局办公楼的副楼里。杂志办公室位于二楼。在与王世桢见面前,就曾道听途说了一些关于他性格的传言,说他脾气大,编辑部里工作的年轻人见了他大气都不敢出等等。可是我进入编辑部以后,发觉不管老幼大家都称呼他叫老王,一段时间接触下来,感觉到他虽然有时确实颇为严肃,但是对年轻人敢于信任,充分使用,当时编辑部内三分之二的编辑都是“文革”结束后才从大学毕业的年轻人。有时在评判剧本上发生见解上的分歧,老王都十分愿意听取年轻人的意见。当时的杂志社编辑两份杂志,一份是《电影新作》,还有一份是《外国电影》。老王就像他当年办《大众电影》时一样,对电影事业表现出罕见的热情和奉献精神。

如今回想当年,在该杂志社工作的四年,也是我在文坛起步之年,有非常好的机会四处学习。又适逢中国电影复苏的一个黄金时期,那时我们一些年轻人,经常聚在一起看电影,讨论电影,写影评。而老王从来不吝啬为年轻人提供发展的机会和发表文章的平台。即便在今天,我从网上查找到当年《电影新作》的目录,看到自己当年写的每一篇评论,每一个采访,当时的情景都还历历在目。

杂志社在八十年代中期曾经举行了一次研讨会,老王就曾大胆地邀请了一些有争议的年轻评论人士参与讨论,老王本着学术讨论无界限的宗旨,邀请了当时在文汇报写了批评电影中的谢晋模式的一位年轻教师到会发言,却没有料到这场讨论在当时的上海电影界引来不少非议。特别是有些权威不能理解老王为何给这样的年轻人提供言论的平台。但是在老王的思维中,学术的讨论可以百花齐放。这件事体现了老王的执著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在他已经六十多岁年纪时仍然具备这种与时俱进的精神。

老王对于年轻人的扶植和热情同样表现在对我的关心和培养上。上海刚刚成立电影评论协会时,他担任常务副会长。当时我还是一个不到三十岁的初出茅庐的小伙子,才刚刚试笔写了几篇电影评论文章,他就提出让我担任协会的副秘书长。我至今仍记得那个傍晚,他从办公室坐公车到我家,就是为了说服我出来工作。也是他在新老交接时,提名让我担任杂志的副主编,负责刊物的评论理论部分。他是我人生旅途上遇到的第一位给予我许多提携和培养的直接领导。当我人生步入中年后,更回味到这种提携和培养的难得和可贵。

后来,我由于个人的兴趣,提出去上海电影制片厂文学部做剧本编辑工作,他已经退居二线,与我坐在同一间办公室里,我曾征求过他的意见。他坦率地说:从杂志的考虑是个损失,但是,如果你的兴趣在创作上,我也支持。当时他虽然不再负责刊物,可是他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他又开始组织上海电影进修讲习所,向业余爱好电影的群众影评爱好者传授电影知识,培养了业余影视评论和剧作者近五千名。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老王离休以后,花了不少心血创作了电影剧本《史迪威将军》。约瑟夫·史迪威1904年毕业于西点军校,他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担任过美国驻华大使馆武官。第二次世界大战珍珠港事件之后,美国参战,史迪威于1942年晋升中将,并被派到中国,先后担任中国战区参谋长、中缅印战区美军总司令等职务。而蒋介石是中国战区的最高司令。在华任职期间,史迪威同情共产党,认为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的新兴力量。在他的推动下,1944年7月,第一批美军观察组终于抵达延安。由于史迪威将军和蒋介石的关系长期不和,1944年10月18日,史迪威将军被罗斯福总统召回美国。

为了这个剧本老王利用赴美探亲的机会,拜访了史迪威将军的女儿,进行了多次采访。在北加州时,我还陪同他拜访过史迪威将军当年的副官。他们从道义上都非常支持老王的创作,也很庆幸老王写了这样一个剧本。

可是,九十年代开始的中国内地电影受到市场因素的影响,投资拍一部电影有诸多因素牵制,老王的《史迪威将军》几度筹拍,后来都因资金的问题停了下来,让老王饱受挫折。这是老王心中难以磨灭的遗憾。

前不久给老王打电话,他告诉我自己做了一个梦,看见他梦寐以求的电影《史迪威将军》终于开拍了,可是醒来却依然是一场梦。言语间我可以感受到他心中的遗憾。这样一位为中国电影勤勤恳恳奋斗了大半个世纪的老人,今年已经九十岁了。可是他的梦想还是紧紧地围绕电影,这种精神是多么值得珍惜啊!

去年秋天我回上海参加父亲叶以群的百年诞辰纪念会,老王坐轮椅由夫人陪着坚持来参加。他在发言中说:对叶以群是久仰其名,却没有直接的工作关系。可是却十分有幸和我在《电影新作》共事,并成了莫逆之交。我听了为之感动!这份历经了三十年的情谊值得我永远珍惜!我衷心地祝老王晚年安康!

猜你喜欢

史迪威刊物杂志
东方养生杂志征稿函
刊物贺词
杂志介绍
系列刊物介绍
行业刊物介绍(十七)
我最喜欢的刊物
制造出来的“史迪威神话”
扶贫杂志走进“两会”
史迪威陪都城里的美国将军(三)
杂志收纳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