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事之秋”防心梗
2012-04-29宋涛
宋涛
立秋过后,国内多地又迎来了新一轮的高热,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秋老虎”。高温闷热特别容易诱发心肌梗死和中风,调查显示,每年温度在32℃以上时,常会出现中老年人心脑血管病的发病高峰,“秋老虎”肆虐的日子也成为心脑血管病患者的“多事之秋”。
中医理论认为,湿热内蕴是冠心病发病的重要病因之一,热毒之邪是心血管疾病的大患。所谓 “毒”,泛指在正常生命过程中人体内不存在的物质,或原本适应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超过了人体的需求而对人体形成危害。湿热通过口鼻及皮肤入侵,积累日久就产生热毒。热毒极易引起人体多种炎症细胞活化,激发血管壁炎症反应,使得血管壁变厚,血管变狭窄,已经形成的动脉硬化斑块,在炎症的作用下容易发生破裂,造成急性心肌梗死。研究发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体内多存在2个,甚至3个热斑块,斑块内平均温度比周围高2℃左右。
高温热毒导致人体皮肤血管扩张,皮下血液循环的血流量是正常时血流量的3~4倍,这种超常的血液循环,不仅可致血压升高,而且造成心脏及大脑相对缺血,这将加重心脑血管硬化患者心脏和大脑的负担。另外,高温湿热时人的心情往往比较烦躁,情绪不稳定,容易引起血压波动,继而诱发心肌梗死和中风。
“秋老虎”来了,中老年人不能放松警惕,要注意加强对心血管病的防范,从外因及内因两方面进行预防。
外因方面,要注意居室的阴凉、通风,如果开空调,要经常开窗换气,最好在开机1~3小时后关机。室温最好定在25~27℃,室内外温差不要超过7℃。
内因方面,要及时饮水,最好用淡盐的绿豆汤或粥及含低钠、钾的饮料,分多次适量饮用,保证充足的血容量;饮食要清淡、少油腻,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
对于心血管患者及有高危因素者,应该服用一些标本兼治预防冠心病发作的药物,如麝香保心丸,该药不仅能够迅速缓解胸闷、心绞痛症状,还可改善心肌缺血缺氧,在高温来临时,连续服用2~3个月(1次2粒,3次/日),能够保护保护血管内皮,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抑制血管壁炎症,对抗热毒对血管的损伤,从而减少胸闷、心绞痛的发作,降低心肌梗死等严重心脏事件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