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参与性的探索与实践
2012-04-29谢秀兰
谢秀兰
【摘要】在英语教学中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是贯彻学生主体参与性的前提;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是发挥学生主体参与性的主要途径,从而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性。
【关键词】英语教学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参与性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074-01
初中英语新课程强调素质教育,让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究新的知识,强调师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关系。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我们就必须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那么如何在英語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呢?我认为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是贯彻学生主体参与性的前提;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是发挥学生主体参与性的主要途径。
一、树立正确教学观是贯彻学生主体参与性的前提。
1.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创造出“每个学生的教育”。
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引导和帮助学生卓有成效地进行英语知识的学习和语法技能的训练。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发挥他们的潜能,使他们体会到主动学习带来的成功和喜悦。要努力促使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让每个学生都有参加课堂操练的机会;在课堂上,让学生作为主要角色,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在中学英语的具体教学过程中,它要求教师在复习、介绍、操练、练习、巩固这五个步骤中应分别扮演好“强化记忆者”、“示范表演者”、“组织者”、“裁判员”和“记分员”的角色。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调节自己的教学。
要确立全体学生的主体参与地位。在英语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参与地位尤为重要。众所周知,学语言只靠听是不够的,关键在于实践。英语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其中,学生是主体,我们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中多练;因此,教师在充分发挥主动作用的同时,更要保证学生积极参与语言学习的交际活动,想方设法把学生吸引到语言学习的交际活动中来,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参与地位。教师在每一堂课上,在有组织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把时间还给学生,增加学生的语言实践量,充分发挥他们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参与作用。
2.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应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
教师是智慧的启迪者。因此,教师不仅要把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要开启学生的心智,使它们有能力自己去获取更多的知识。因而教师的任务不仅在于教给学生多少具体知识,而在于是否把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学习方法教给了学生。况且教师的“教”不可能代替学生的“学”。教师把教材中的知识要点传授给学生,只是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中达到了解和理解层次,至于学生的掌握和运用则要通过学生的反复实践才能完成。
众所周知,语言学习离不开词汇。没有词汇,也就谈不上学习语言材料和语法,更谈不上用英语进行交际。如果教师不注意传授方法,即使教给学生更多的词汇,也起不到好的效果。针对这个问题,我在传授新的词汇后,要“趁热打铁”,在学生尚未忘记时便及时予以复习巩固。在记忆词汇时还应眼、口、脑、手协同作战,做到眼看、口读、心想、手写“四管齐下”,并借助读音、构词等规律帮助记忆。总之,只有教会学生正确的记忆方法,才能使学习变得轻松、顺利;才能帮助他们最终走出识记的误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灵活自如地筑起一座连接和通往外部世界的坚实的桥梁。
二、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改革课堂教学、发挥学生主体参与性的重要途径。
孔子早就把学习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知学、好学和乐学。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学生来说,“兴趣”将直接影响学习效果。而学习兴趣的产生和强化都离不开教师的激发和培养。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创设生动引人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1.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和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教师的态度可以左右课堂的气氛,课堂气氛又影响着学生的情绪,而学生的情绪则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果。如果师生之间心理相容,感情真挚,学生对教师就会更尊重,对教师的教学也更易接受。在我看来,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是精神饱满、充满自信、和蔼可亲的。这样,当学生处于集体之中,亲身感受到一种轻松、愉快、亲切的气氛在师生之间洋溢的时候,他就会保持积极的情感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获取知识当然也就能够更为迅速和有效。因为他把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学习看作是一件愉快的事情,所以即使学习上遇到了困难,他也愿意动脑筋,想办法去解决。
在实际教学中,我对此颇有体会。学生在初学英语时总难免有种畏惧感,表现在行动上就是课上不敢举手回答问题。失去了学生的积极参与,我在课堂提问时,尽量注意以表扬、鼓励为主。这样一来,受了表扬的学生越发积极,其他学生也受到了鼓励,纷纷行动起来,渐渐养成了积极答问的习惯。我常让他们分成小组进行练习,尽量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编排新的对话。通过对语言的大量实际应用,学生尝到了“学了能用”的甜头,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兴趣也加深了。
2.让学生置身于各种真实有趣的情景之中,提高他们的主体参与性。
语言只有在一定的情景中才有意义,才会形象生动,也才会有利于理解和掌握。英语教学大纲中强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设法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创造交际活动情景,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语言实际活动。”因此,英语教师应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将学生从枯燥的课堂教学引入尽可能真实的交际情景中,提高主体参与性。
通过实物、图片、简笔画等直观教具创设情景。实验表明,人的感官越接近实物的原状,接收信号所花的时间就越少,信息传输的速度也就越快,这种表象信号越容易被人接受。这种心理学的感官原理应用于英语教学中,即为直观教学。实践证明,运用直观教具不仅能给学生以深刻的感官印象,诱发他们的求知兴趣,同时还能使他们对事物很快形成正确的概念,以便牢固掌握。
在展示不便携带的实物或较为抽象的概念时,图片和简笔画则是最好的帮手。
长久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因此,英语教学的研究也一度集中在对教学环境、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上,而大大忽视了英语学习的主体,即学习者本人的主体参与性。其实学习英语如同学习其它知识一样,是不能强迫的,语言学习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学习者本人。教师的一切努力,只有在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基础上才会取得好的效果。因此,每位教师都应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并将其贯彻于自己的日常教学中,努力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他们更有效地掌握知识、发展个性,使知识、能力、个性和目标统一起来,实现个体素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