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活动要有适宜的运动负荷
2012-04-29赖昆栋
赖昆栋
高中学生正处在身体发育的旺盛时期,如果及时抓住这阶段多让学生进行身体活动,则能促进身体的发育,从而体质得到增强,也为以后的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体育锻炼对高中生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也要科学锻炼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如果只一门心思地锻炼而不考虑运动负荷对他们的影响,可能起不到很好的效果甚至起到反面影响。从当今的现状来看,高中生的运动负荷普遍偏低,对身体锻炼没有什么很明显的影响。适宜的运动负荷是体育锻炼的前提,高中生在体育活动中过高的运动负荷与过低的运动负荷都是不合理的。那么,多大的运动运动负荷才适合于高中生的?根据1983年林中森《炼身运动负荷标准实验报告》以及近年来国内外所给出的权威理论,可以概括地认为,高中生体育课锻炼适宜的运动负荷为:在运动时其运动负荷要达到身体处于最大摄氧量和最大心脏输出量,用另一种心率的表达方法可以总结为:平均心率为120分钟~140次每分钟。
一、高中生体育课锻炼负荷偏低的原因
据调查所知,高中体育教学中,高中生的最大心率平均在110~115次每分钟左右,显然这一数据说明还不能达到锻炼负荷的标准。笔者以为,锻炼负荷过低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
(1)课程标准中的一些教材内容对学生的要求过低。新课程标准虽然对旧的体育教学大纲进行了修正与改正,但仍有许多方面在没有实验的情况下就制定了标准,没有就学生的实际对他们提出合理要求。例如,某市编的教材上,体育标准中对高一年级体操学习项目是这样要求的:学习双杠支撑摆动前摆挺身下。由于高一年级学生大都在16岁左右,上肢力量还不能达到最大,力量很差,他们对挺身动作很难完成。在课时的安排上,学习这一内容为4~5个学时。在短短的几节课里想让学生达到这个标准,既要学会完整的技术动作,又要达到较高的运动负荷,显然是难以做到的。如果能降难度,让学生能“做得起来”,那么就可以加大运动量,从而提高运动负荷。
(2)上课人数多与课堂结构不合理,使运动负荷不足。高中体育课的基本结构一般还是分为准备部分、基本部分(30分钟左右)与结束部分三个部分。多数老师把中间的基本部分当做体育课的核心部分,占用较多的时间,学习任务都在这一部分完成。这本身是合理的。但有的老师却不是,随意把主要学习任务的时间分配给其他部分,致使时间浪费。再加上场地小、器械少,学生活动的机会少,有的班级人数超过60人,甚至达到90人,老师根本就照顾不到这么多的同学进行身体锻炼,也导致运动负荷上不去,学生很难达到适宜的运动负荷。
(3)升学占用大量的体育课时间。高中就要升学了,老师更重视学生的文化课学习,有的老师利用体育课时间来给学生补课。学生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没有了活动意识,体育能力下降,体质下降,使体重增加。当进行大运动负荷的运动时不能承担,致使体育教师不敢给学生安排较大的运动量。这也是导致体育课运动负荷偏低的原因。
(4)对体育教学不重视。很多老师认为,高中生主要学习好文化课就行了,体育好不好无所谓,再加上领导也不过问,学校体育工作不能正常开展。再加上场地、器械也不足,体育老师在学校的地位不高等,一系列问题致使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不高,上课只是让学生玩一玩。高兴了就组织一下 ,不高兴了把学生放开做任意的事情,从而导致体育课的运动负荷过低。
二、如何给学生适宜的运动负荷
(1)重视新课程标准中的要求。要严格按教学任务上好体育课,大胆结合本地与本校的实际情况组织体育教学,内容丰富,组织形式要多样。
(2)抓住每一分钟,向时间要质量。合理安排教学结构,把大部分时间用在新教材的学习上去,在准备活动中就渗透新课的内容,在体操课和跳跃课等这些小运动负荷的内容中加入适当的跑的练习,以提高课堂中的运动负荷。
(3)贯彻“以增强体质为主”的精神。把新授课变成一种在多趣味活动中进行的内容,比如,前面的双杠支撑摆动前摆挺身下,可以将学生分成两组,在低杠加保护的情况下,进行前摆杠下追逐赛,然后,让学生放慢追逐速度,试着前摆下,继续比赛。最后,教师集中指导,讲解练习,完成动作。
总之,当今高中体育教学中,给学生适宜的运动负荷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增强了学生的体质的同时,也为其他文化课的学习提供帮助,这要引起我们体育老师的重视。
(江西省赣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