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2012-04-29黄海宁贺沙莎
黄海宁 贺沙莎
摘 要:随着教育教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中学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多媒体教学技术已成为全新的教育技术,正在逐步普及于中学课堂,被视作教学现代化的显著标志之一。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精心设计多媒体课件,合理运用到教学之中,有助于克服传统教学方式的局限,改善学生认知过程,降低学生理解上的难度,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高中物理;应用
高中物理大多数知识比较抽象,而高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够强,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体验偏少,很多高中物理实验的效果要么不够明显,要么无法在课堂上进行等等。种种因素造成高中物理比较难学,学生在初中形成的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很快丧失。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其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一、化抽象为具体,降低学生认知的难度
物理过程的分析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基础、关键,而有些物理情景难以演示、难以被学生想象,不利于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但通过多媒体的模拟,可以帮助学生摆脱认识上的障碍。如微小的形变、速度、加速度的变化,电磁学中的电场、磁场等概念,光学中的干涉、衍射等,单凭语言是不易讲清楚的。还有一些课堂上无法实现的实验,如天体的运动规律等,教师只能用语言讲解运动的过程,无法体现各天体的运动规则。又如重核裂变、轻核聚变等,课堂上无法做这些实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如果采用多媒体辅助演示,就可以模拟运动过程、裂变过程、聚变过程,使课堂上无法直接演示的、无法表现的、不便于观察的现象更生动、更形象地实现,帮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促进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二、变不真为仿真,让学生感知奇妙的物理世界
模拟化是利用计算机动画技术虚拟物理过程,使学生对物理知识产生具体的感性认识。物理学研究对象包括长度小到原子核,大到各种天体,时间短到转瞬即逝的粒子的寿命,长到以亿年计的原子的半衰期,很多物理过程,远远超过了人们的感官所能感知的范围,使学生对其规律的认识感到困难。应用计算机动画技术则可模拟各种物理过程的发生、发展情况,把这些过程形象地展示在人们的面前,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探索物理世界的奥秘。如“静电场中的导体”一节的内容一向是学生理解的难点,课本上虽有一系列的插图,学生理解的难度仍不能得到有效降低。利用动画技术则可以形象地展示电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的定向移动,附加电场的产生,当二者大小相等时电子受平衡力而不再定向移动等过程,让静止的图画活动起来,形象的动画代替枯燥的说教,学生心中的疑问迎刃而解。动画还可以用在模拟实验的演示上,大量无法进行的实验,不便于操作的实验,或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实验,都可以用动画来模拟,使学生能够生动形象地感知。
三、扩大信息量,丰富学生获取的信息
多媒体的集成性是把原本单一的、零散的信息,如单一的图像、声音、交互技术、文本等集成起来,使原本不完整的信息空间系统化,丰富了信息交互手段,充分利用了信息。如在“电磁感应”教学中,可采用电脑动画技术,把电量、电流、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电能、磁场能等物理量的变化动态地展示出来,并结合成一个有机整体,让学生不仅形象地了解这些物理量的变化过程,而且对它们之间的联系也有了深刻认识。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多媒体信息统一存储和组织,媒体之间的关系以及信息重组过程蕴涵着大量的信息,使学生获取的信息更加丰富与多样化。
四、学生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改变学生学习方式
传统教学中,以师生间的相互作用为主要形式,而多媒体系统的交互性则为学生提供了更多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机会。例如在研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时,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中的“虚拟物理实验室”进行模拟物理实验。在老师的实验讲授下,让学生通过“仿真物理实验室”软件,设置平直轨道(长木板)、小车、滑轮、砝码等物体,设定重力场环境,学生自行模仿实验过程,改变和控制小车或砝码的质量,并测定物体的加速度。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对模拟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从而总结出质量M与加速度a的关系、外力F与加速度的关系。这样,教师就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指导者,师生关系更为紧密,还可以增加教师和知识、学生和知识间的双向作用,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总之,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物理教学中,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效促进了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发展,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有利的学习环境,有效提高了高中物理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安静红.多媒体技术推进高中物理教学手段现代化[J].中国教
育技术装备,2012(1).
(华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