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中央企业EVA考核现状与问题

2012-04-29杨秋玲

会计之友 2012年11期
关键词:中央企业

杨秋玲

【摘要】 EVA考核方法在我国的发展时间只有短短的十年,期间经历了由学习培训到走向实践的发展进步。文章先就EVA理论历史的发展确立及其方法内容进行了介绍,然后着重分析我国央企EVA实践的历程、成效与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完善EVA的相关思考。

【关键词】 EVA;中央企业;EVA实践

一、 EVA理论的确立与内容概述

(一) EVA理论的发展确立

经济增加值EVA(Economic Value Added)理论起源于资本成本理论。资本成本是英国学者阿尔弗雷德·马歇尔于1890年提出的关于经济收益的概念。他指出,企业只有在将净利润扣除投入资本以当前利率计算的利息后才能得到真正的盈利。

从1958年至1961年,弗兰克·莫迪里阿尼与莫顿·米勒在《资本成本、公司财务和投资理论》等文中深入探讨了资本成本问题,分析并建立了公司经济价值模型,奠定了EVA的理论基础。

1982年,美国的思腾思特财务管理咨询公司正式提出了以所有者权益为核心的企业业绩考核方法,即EVA绩效评价指标。其主要思想是:企业只有实现价值创造才能为投资人增加财富;能否创造价值是企业成败的关键;资本收益至少要能补偿投资人的风险。

1991年,贝内·斯特系统完善了EVA指标方法的框架,标志着EVA理论体系的正式确立。

(二)EVA的计算方法

EVA的一般计算公式是:EVA=NOPAT-CC=EBIT×(1-T) -TC×WACC,其中,NOPAT是企业税后净营业利润,CC是企业全部资本成本,EBIT是企业息税前利润,T代表所得税税率,TC是调整后的全部资本总额,WACC是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

税后净营业利润是企业的息税前利润减去所得税之后的净值。调整后的全部资本总额是债权人和投资者投入企业的全部资本,包括负债资本和权益资本。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债权资本成本率×债务占总资本比例+股权资本成本率×股权占总资本比例。

(三) EVA评价方法的优势

与传统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相比,EVA的特色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考虑了包括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在内的全部资本成本,二是通过对税后净营业利润和投入资本进行相应的会计调整来克服会计准则对价值创造的扭曲①。因此,理论上EVA比其他指标更接近企业真实的经济利润,同时也要求企业经营不能以牺牲长期绩效来夸大短期业绩,保证债权人和投资人的利益不受侵害,提高投资效率,使企业着眼于价值创造和长远发展。

二、我国中央企业EVA应用历程与现状

(一)我国中央企业EVA应用历程

2001年初,美国思腾思特公司开始进入中国开展全球广泛认可的EVA咨询业务,然而在经历了两年的不理想运营后,思腾思特公司于2003年9月无奈地又退出了中国市场。

从2001年开始,一些大型国有企业开始对内部高层管理者进行EVA管理培训并进行本土化改造。2003年国资委成立后就开始宣传、启动和测算央企的EVA,总结了部分企业施行EVA考核的经验教训,并聘请思腾思特公司进行调查分析,提出了我国国有企业实施EVA考核的思路和要求。2007年国资委先后在鞍钢集团、武钢集团、中核集团等央企进行EVA考核试点。2008年自愿参加国资委EVA考核的中央企业由去年的87户提高到93户。

2009年12月国资委颁布了《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明确规定央企全面推行EVA考核,将EVA作为中央企业负责人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的基本指标之一。

(二)我国中央企业EVA应用成效

2010年是中央企业全面推行EVA考核的第一年。根据2011年8月国资委公布的中央企业年度大考成绩显示,2010年纳入国资委考核范围的121户中央企业中96户经济增加值为正,比上年增加13户。2010年全年中央企业完成经济增加值3 887.1亿元,较上年增长1.4倍。其中电力、冶金、机械、交通运输行业均比上年增加100亿元以上。

2010年也是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第三任期的开始之年。根据央企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得分,年度经营业绩考核和任期经营业绩考核最终结果分为A、B、C、D、E五个级别,完成全部考核目标值(EVA指标除外)为C级进级点。根据2010年国资委公布的数据,A级企业47户,占全部企业的38.84%,这些企业主要分布在:军工9户,交通运输7户,电力和商贸各6户,建筑4户,石油石化3户,汽车、建材和冶金各2户,煤炭、通信、机械、房地产、投资和旅游各1户。B级和C级企业分别为51户和21户,分别占全部中央企业的42.15%和17.36%。有2户企业被评为D级。2010年中央企业业绩考核安全降级企业1户,安全扣分企业12户②。

(三)我国中央企业EVA考核面临的问题

1.EVA指标本身的局限性

EVA对于不同行业和企业的适用局限性。EVA可以衡量资产是否带来真正利润,所以它对那些有形资产比重大、稳定的行业或企业比较有效。但它对技术含量低、竞争少、周期性的行业具有不适用性。一是小公司,由于引用EVA的成本很高,所以对企业的收益会造成较大影响;二是提供公共服务的企业,此类企业不需要特别注重资本效率;三是风险公司,这类企业的资本成本在不同的时期很难掌握;四是其他周期性企业,因为这类企业的利润波动大,会造成EVA失真。

EVA对于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适用局限性。我国的很多老国企大都有几十年发展历史,固定资产造价相对较低,因而资本占用总额较低。而新企业大都在近几年建成投产,由于物价指数等原因资本占用额相对较高,且新企业年均折旧额较高,因此造成EVA指标较低。所以EVA考核会更有益于老企业。

EVA过多依赖于财务指标。EVA只考虑了每年的财务数据,这就为通过调整期限或决策顺序来操纵企业利润提供了可能。例如通过延长折旧期就可以提高企业的利润水平。通过延迟订单或选择性的接单,也可以影响企业的营业收入。在本期加速执行营业收入高的订单将小订单推迟执行,这样虽然提高了本期的EVA,但降低了用户的满意度。因此,仅仅使用EVA考核绩效也会造成激励失灵。

我国EVA会计调整的局限性。会计项目调整越多越细致,虽然计算的难度和复杂性增加,但结果会越精确。国外在计算EVA时对NOPAT和全部资本总额的调整项多达164项。我国国资委从成本效益原则和重要性原则出发,对会计调整进行了简化处理,缩减为三类重要因素:利息支出、研究开发费用和非经常性收益。这种“一刀切”的做法虽然增加了EVA的可操作性,却对EVA计算考核结果的客观性产生了影响。

我国EVA资本占用总额的计量基础不一致。资本占用额是影响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的重要因素,它的计量基础可以是账面价值也可以是市场价值,不同的计量会得到不同的平均资本成本率,从而影响EVA的考核结果。我国《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中并未明确规定采用那一种计量基础,给央企的实际操作带来了不便。

我国资本成本率的合理性。目前国际上多数行业的资本成本率在10%以上,根据测算,中央企业为7%到10%。国资委从央企的实际和本着稳健起步的原则出发,将资本成本率基准暂时设定为5.5%,特殊行业央企的平均资本率可定为4.1%或6%。5.5%的资本成本率对贷款利率高的企业有利,而对贷款利率低、贷款数量少的企业不利,而且可能诱使企业将财务资源投向高风险的产业。

2.我国EVA施行的外部环境局限性

企业价值创造观念较为薄弱,资本结构有待改善。我国国企受过去经济观念的影响,企业的竞争观念不强,价值创造观念还比较薄弱,容易盲目地扩大规模。同时,自经济改革以来,我国国企习惯将主要精力放在解决融资短缺的问题上,在进行股份制改造的同时却容易忽视了资产结构的质量改善,仅仅依靠融资手段不能将企业的资产结构从较低层次改造成较高层次。

我国资本市场的不完善。首先,我国的资本市场仍然处于新兴发展阶段,存在很多不成熟和不规范的地方,例如证券市场发展不成熟,投机氛围较浓,股价的高低有时并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绩效。其次,EVA方案的实施离不开众多中介机构和媒体的参与。西方发达国家有专门从事EVA研究、核算、咨询的中介机构,还有媒体会公布EVA绩效高的企业及其相关数据,而我国由于还处于EVA的起步探索阶段,缺乏这方面专业的机构和人才。另外,EVA考核也依赖于高质量的会计信息,需要严格的审计制度进行规范,我国在经历了诸多财务造假事件之后,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审计的独立性问题让人担忧,这也使EVA的可靠性打上折扣。

三、完善我国央企EVA考核的思考

1.建立EVA考核综合指标体系。首先对央企进行适当分类,对部分企业的主要考核指标应根据行业或企业的实际单独设定,EVA考核只能作为一个重要参考指标;同时,要区别对待企业新老产品的考核,可以采用统一的折旧率,但新旧资本占用可以通过调整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来统一基准线;另外,也应将客户满意度等非财务指标纳入综合指标考核体系,对于EVA指标可以赋予一定比例的权重。

2.对于EVA会计调整,除了按照国家规定的调整项外,还应允许央企根据所处行业、自身经营活动的特点,自主选择需要的调整项,比如员工培训费、广告与营销费用等。央企在自主调整时也应当遵循成本效益原则和重要性原则。

3.对于资本总额的计量,账面价值和市场价值计量各有优劣,但由于我国处于资本市场新兴阶段,股价背离实际绩效的情况时有发生,笔者建议采用按照账面价值来对资本占用总额进行计量。

4.对于资本成本率的规定,目前的基准资本成本率偏低,应当根据我国企业的发展和EVA的逐步推广进行适当的上调。同时,应当根据央企自身的资本结构、行业特点,分别计算债务资本成本率和权益资本成本率。

5.强化价值创造导向,优化资本结构。将EVA纳入预算管理体系,探索以EVA为核心的全面预算管理;推进以EVA为导向的全价值链管理,降低各项成本费用。同时,应加强资金统一调度,提高整体信贷能力,降低带息负债水平;还可以发挥所属财务公司融资平台作用,保障主业发展资金要求。

6.继续发展和完善资本市场,尤其要杜绝证券投机行为;鼓励和扶持EVA中介机构的发展;强化有关部门的市场监督作用,完善法律法规,加强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教育,制定合理的激励措施,以确保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 成蓉晖.在我国企业绩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7.

[2] 王薇,汪祥耀. 国资委实施 EVA 考核的进步与不足[J]. 全国商情,2011(3).

[3] 朱程峰,林凤. EVA中国之败[J]. 企业管理,2004(2).

[4] 李红.国有企业EVA价值管理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9.

[5] 叶晓铭.EVA体系在我国适用的条件分析——以上市公司为主要对象[J]. 现代管理科学,2004(1).

[6] 杨亚西,杨波.央企业绩评价中EVA指标应用存在的问题[J].财会月刊,2011(2).

[7] 谢东明.浅析EVA(经济增加值)在我国企业业绩评价中的应用[J].现代商业,2009(5).

[8] 陈静,刘懿德.不同全面预算管理模式的比较与分析[J].管理研究,2005(8).

猜你喜欢

中央企业
中央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对中央企业内部资本市场运作的研究
央企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分红、经营业绩的研究
中央企业集团产贸融结合促可持续发展路径探析
如何创新思维抓好基层党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