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科研单位仪器设备购置和共享的几点探讨
2012-04-29黄凌云
黄凌云
【摘要】 文章从“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建立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共享机制”出发,对科研单位仪器设备购置和共享进行探讨。科研单位存在设备小而散、资源浪费、难以共享等问题。究其原因是缺乏整体规划与统筹、资金筹集渠道单一。优化设备配置,提高设备共享的对策:开辟多元化、多渠道的资金投入途径,加强设备购置规划与统筹,充分发挥单位资产管理部门的职能和作用。
【关键词】 科研单位;设备购置;科研能力;购置规划;设备共享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要求,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建立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共享机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重点是:国家研究实验基地、大型科学工程和设施、科学数据与信息平台、自然科技资源服务平台、国家标准、计量和检测技术体系。各级政府加大对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一大批重点实验室、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纷纷建立。以江苏省为例,至2010年,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84个,国家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 422个,国家和省级科技公共服务平台245个,国家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80个。毋庸置疑,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及共享已取得了一定成绩,科研单位在其中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收获。但另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是,科研单位自身在科研条件建设如仪器设备购置和共享方面还存在着某些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资金使用效率及科研能力的提高。
一、仪器设备购置共享中存在的问题
(一)设备小而散,科研水平难以提高
科研单位仪器设备购置经费除专项拨款外,主要来源于科研经费。由于经费有限,用于购置大型仪器设备资金明显不足,因此一般只能用于购置一些小型仪器设备。科研单位若是重点实验室、科技服务平台较少或较小,仪器设备配置的总体水平是相当有限的,大型仪器不多,多的是价值小、功能少的小仪器,零散分布在各个使用部门。小型仪器设备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实验,获取一般性的科研数据,限制了科研水平的提高。
(二)设备购置中存在资源浪费
1.重复购置设备
目前,科研项目是主持人负责制,按照项目预算购置设备,研究室(项目组)具有充分的决定权,这样既执行了预算,又拥有了设备使用自主权。因此,同一科研单位内部不同研究所、不同研究室(项目组)之间不可避免地出现重复购置的现象,在一个部门内部看上去是没有什么问题,但放眼于一个科研单位,不得不说是资金的一种浪费,这种现象比较常见。
2.设备利用率不高,甚至长期闲置不用
购买仪器设备是为了满足科研工作的需要,这种需要有两个含义,一是项目实施中必需使用的,一种是项目书中要求购置的。第一种含义,分为使用频率高或低;第二种含义,分为实际需要或不需要。无论是哪一种含义,前提条件都是已有经费安排。
科研单位有时会购置一些不必要的设备。项目经费中一般会有仪器设备费,有时,购置设备是为了完成项目任务,更主要的是通过财务验收,该买或不该买,由项目来决定,设备在实际工作中用处并不大。还有一种情况,项目本身实施确实需要购置一些仪器设备,但是,当项目实施期间结束后,没有延续的项目,原有购置的设备在服务短短一段时间后,没有用武之地,只能闲置不用。有一个项目,在项目实施中设备预算没用完,为了通过项目验收,只能买个不需用的光照培养箱。还有一个项目,实施过程中建了沼气池,买了配套设备,项目结束后,无后续项目支撑,沼气池及配套设备只能移交当地有关部门,当地部门也无力支撑,最后,只能将其闲置。
(三)缺乏统一管理调配,仪器设备难以共享
仪器设备购置在一定程度上受项目支配的因素较大,购置时研究室(项目组)的决定权较大,单位资产管理部门一般只是按照项目预算,对购买人的申请进行政府采购审批。设备购置后研究室(项目组)具有使用权,设备基本是在本研究室(项目组)内使用,跨研究室(项目组)使用的情况很少,一方面研究室(项目组)不愿外借使用,怕对仪器有损耗,另一方面,也不愿借别人的使用,总感觉这样不自由、不方便。单位资产管理部门主要是登记、盘点、清查管理,在统一管理调配上的作为有限。所以,科研单位除重点实验室、科技平台之外的设备在实际工作中共享程度很低。
其实,仪器设备或者说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共享并不只是国家或政府的事情,政府部门在加大投入,建立科研基础条件并开放共享的同时,各级科研单位也应重视这个问题,也应思考自己在其中所能承担的工作和发挥的作用。
二、原因分析
(一)缺乏从单位整体角度出发所必须的规划与统筹
科技人员购置设备分两个阶段,一是项目申报阶段,这时,需要对仪器设备购置进行预算编制;一是项目执行阶段,需要根据实施情况按预算购置设备。在这两个阶段,科研单位参与的主体主要是科研人员。科研人员触及的范围是研究室(项目组)的设备配置,考虑的是科研项目需要,他们无法对所属研究部门甚至于科研单位的设备配置整体情况有全面的了解,他们只能从一个研究室(项目组)角度出发,购置所需要的设备。单位资产管理部门管理职能有限,无法从单位整体角度去规划设备购置、使用、调配。这样,一方面科研单位设备配置重复、零散,另一方面,支撑科研的大型设备无力购置,设备共享更无从谈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研单位整体科研能力的提高。
(二)大型仪器设备的资金筹集渠道单一
大型仪器设备是科技发展的有力保证。但是,制约大型仪器设备购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经费来源的单一性。购买大型仪器设备主要从财政专项资金获得,科研单位自身也有一些配套经费,主要体现在重点实验室、科技平台建设中仪器设备的配置。除了专项建设,一般在科研工作中,科研单位用于大型仪器设备的资金是不多的,一方面原因是经费不足;另一方面原因是意识上不够重视,对专项资金有依赖性,未充分发挥自己筹集资金的能力,未充分认识到自己购置大型设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样的结果,导致的是单位内部可供共享的大型仪器配置不多,单位整体科研实力不高,科研竞争力不强。
(三)科研项目中仪器设备费比例较少
近年来,政府及社会各界对科技项目投入大幅度增长,仪器设备购置的经费额度也相应增加,但是,其比例在科研经费中相对较小,如国家产业技术体系中,岗位科学家每年经费70万元,仪器设备费预算仅有5万元,仅占1/14。一些项目限制设备的购置,在申报时以科研单位已具备一定的科研基础设施、设备为申报条件。有限的设备经费只能用来购买小型仪器,导致科研单位内部小设备多而重,大设备稀而缺。
(四)项目预算设备购置缺乏科学性、实用性
项目书预算编制主体是科研人员,由于科研人员对单位设备配置不了解,对项目具体实施情况预计不足,缺少相关调研、论证,更由于编制时带有一定的随意性,或者是为了多争取经费,因此,有时设备购置预算与实际执行难免会有偏差,会出现想购置的设备没有预算,为完成项目预算购置的设备又派不上用处,更多的是买了一大批重复配置的小设备。
三、优化设备配置,提高设备共享的对策
(一)开辟多元化、多渠道的资金投入途径
1.项目之间拼盘购置仪器
单个科研项目仪器购置经费有限,可以综合多个项目,将其中设备购置经费集中起来,添置一些重要的仪器,充实单位设备配置力量。这种方法可以有研究室(项目组)内部项目的拼盘,有研究室(项目组)之间的拼盘,还可以跨研究所进行拼盘。积少成多、集腋成裘,添置大型设备有了经费来源,同时减少了小型设备的重复购置,单位设备配置因而更加科学合理。
2.允许科研经费部分结余留存,用于科研仪器条件建设
科研经费管理要求结余经费上缴,不允许留存科研单位,从预算管理来说,按预算使用经费,结余上缴,也符合国库管理制度规定。但是,由于预算的超前性,又由于科研人员惯于节省的传统品德,项目结束时,或多或少总有一些结余。结余上缴可能会有一些负面影响,如最近新闻报道的某省文化厅为了花光预算,政府采购买高不买低,原本1 500万元就能成交的,采购花了3 000万元。科研经费与一般事业经费有一定区别,属于专项经费,科研工作又有延续性,若允许一定数额的结余经费留存,科研单位可以用于购买设备,改善科研基础条件,这样也没有改变经费的原本性质和用途。
3.单位对科研项目的奖励性配套经费
为了支持科研项目的顺利实施,科研单位有时会对某个或某类科研项目进行配套经费的支持,这些经费一般多用于科研仪器设备的购置。这当然是一件利好事情。但如何分配使用也是有讲究的。一般来说,单位会将这部分经费划拨给科研人员,由研究室(项目组)根据各自所需购置设备。这种做法将配套经费分成若干个专项资金,化整为零,降低了设备购买能力。其实,科研单位对这部分资金有完整的支配权,完全可以集中起来统一安排,瞄准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与国内外同行装备水平的差异,集中资金购置大型仪器设备,进行共享。
4.其他性质的经费投入
科研单位在开展科研活动时,还会有一些其他收入,如技术转让收入、横向委托收入、科技服务收入等,这些收入也可以作为设备购置的经费来源。
当科研单位设备购置经费渠道多样,就更容易筹集资金,对设备的优化配置和共享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二)加强设备购置规划与统筹,实现单位设备共享
科研单位应该加强仪器设备购置的规划与统筹,这样能减少盲目采购,优化资源配置。
1.建立两个层面设备购置规划
科研单位应建立至少两个层面的设备购置规划:科研单位设备购置总体规划、科研单位下属的研究所或者研究室(项目组)设备购置规划。科研单位规划应该包括近三年或五年内,本单位装备总体目标、装备领域分布、仪器设备的种类、规格、型号、资金预算等,加强对仪器设备购置的全局调控。研究所或者研究室(项目组)制订本部门规划,协调各个项目或研究领域的仪器设备购置。通过规划,合理安排,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购置,可以将有限的经费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用,单位的设备购置和使用达到适用、节约和高效。
2.充分发挥单位资产管理部门的职能和作用
单位资产管理部门的职能应进一步加强,从传统的登记、清查管理向统一规划、审核和调配管理职能上发展。资产管理部门应制定本单位设备购置规划,监督检查规划的落实情况。对科研仪器购置的审核工作应从编制设备购置预算时就开始,结合本单位设备购置规划和现有配置情况,根据科研项目实际需要,科学、合理地编制设备预算。设备购置时,应进行论证,确定购置的必要性、实用性,保证资金使用的效益性。建立单位仪器设备信息数据库,在单位内部实现设备信息的系统化、透明化,为统筹规划、优化配置及设备共享做好信息基础工作。
3.建立单位设备共享系统
科研单位应通过多种途径建立完善的设备共享系统,可以有财政经费投入,还可以有自筹经费投入,努力提高共享能力,充分发挥共享效益,进一步提高本单位科研实力和竞争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向周边辐射,向社会辐射,实现开放共享。
【参考文献】
[1]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江苏省统计局.2010年江苏省科技统计公报[R].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