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入错行,选错址,小店主三招年赚50万元

2012-04-29刘闯

大众投资指南 2012年11期
关键词:老刘店面店里

刘闯

贵州省兴义市一条冷僻的小巷里,却开着一家在当地竞争激烈的羊肉粉店,这样的生意怎能赚钱?店主人靠着摸索出三个看似平淡实则有效的招数,让这家小店取得年赚50万元的佳绩。

(羊肉粉是贵州地区民间小吃,当地人普遍以其作为早餐主食——编者注)

困局:小本钱,

入错行、选错址

2009年前后,刘济如“穷则思变”的念头越来越强烈。但自己一没读过几天书,二没学过什么过硬的技术,三是多年维持家庭生计只是靠两口子打工,手里根本没本钱。思来想去,他想到开一家羊肉粉店。原因很简单,羊肉粉吃的人多,老父亲会这门手艺,可以跟他学;最主要的是,这种小店不用多少资金,几千块钱就能开店。

东挪西凑,老刘筹到了四五千块钱,又跟父亲学了炒酱技术,可满大街的店面,自己能租得起的没一家。转了好几天,他把店面选在荷花塘巷。这一进去,老刘险些悔青了肠子。

开业一个多月,每天毛收入就没超过50元。荷花塘巷,是兴义城内房租最便宜、但也最偏僻的巷子,从早到晚也不会有几个行人走过,被大多数生意人视为经商的“绝地”。更大的问题是,开业后老刘才发现,兴义市内分布错落的羊肉粉店大小上百家,竞争之激烈远超想象。想到自己舍了脸筹来的创业资金就要打水漂,他陷入深深的困惑之中。

困惑归困惑,老刘可没闲着。他把店面交给老婆打理,一个人在城里走,只要看到有羊肉粉店,就停下来观察一会儿,看人家的汤料,看顾客的消费习惯,以及吃完之后的反应。看着看着,老刘看出了问题。

也许是约定俗成,也许是经营者熟视无睹,百十来家羊肉粉店都是大碗装粉,定价一律3元。饭量大的壮汉,一碗吃不饱,老人、孩子和饭量小的妇女,又都吃不完。既浪费了商家的材料,也浪费了顾客的钱。老刘为自己的发现而兴奋,跑回店里,就找纸找笔,写了一个牌子:“刘记羊肉粉,大碗3元,中碗2元,小碗1元。”

牌子的效应很快就显现。因为是必需的主食,加上兴义人有一家人外出吃早餐的习惯,男人吃大碗,妇女吃中碗,老人小孩吃小碗,顾客觉得这么定价一是对自己的尊重,二是尊重自己的钱—— 一分钱一分货,大人小孩各取所需,就像在家就餐一样,绝不浪费。特别是一件事的发生,让这家深巷之中的小店名声在外。

一天,店里来了五口之家。店员在没有征求顾客意见的情况下,就端出每人一碗3元的羊肉粉,结果奶奶和孙子只吃了一半,临走时留下一句:“写着三个价,吃的时候还不让自己做主,这家店跟别家没啥区别。”听说此事,一向温和的老刘发了脾气,狠狠批了店员一顿。店员挺委屈,说我这样做,也是为让老板多赚点钱,老板还不领情。老刘说,做生意为赚钱不假,但信誉更重要。白纸黑字的写出来,就是对顾客的一个承诺。我们自己做不到,就等于自绝财源。

这件事一传十、十传百,为老刘赢得了好口碑。更多顾客宁可绕道到荷花塘巷的刘记羊肉粉店来吃早餐。开业后的第三个月,老刘的生意出现了红火势头。

第一招,自助调味,给顾客更大“自主权”。

打破了第一个“行规”就体会到“求不同”的妙处,老刘的思路活泛起来。他想到,兴义外来人口越来越多,各地人口味不同,在一碗小小的羊肉粉上也有体现。要让八方来客都能吃到适合自己口味的羊肉粉,还得大胆出新。他采取“东西合璧”的方法,以贵州本地的酸、湖南口味的辣、四川口味的麻等作为基础口味,盛入碗中后不再“代替”顾客加调味料,而是将味精、盐巴、辣椒、酱油、醋和酸萝卜等调味料装在容器中放上餐桌,顾客爱吃什么口味自己添加。有人曾说,老刘这一招看似平淡,却解决了餐饮业中“众口难调”的老大难问题,堪称绝妙。而从实际效果来看,作为本地小吃,羊肉粉在外来人口中的消费一直不冷不热,自从可以自己放调料,每天一早,老刘的店里骤然多出了两三成的外地口音。

第二招,“提价赶客”,给顾客更多“选择权”。

开饭馆的不怕大肚汉,做生意的谁又会“嫌”客多呢?老刘就“嫌”。

生意越做越顺,老刘也有了新体会。他说,“市场大得很,谁都不可能独占得了。因为每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顾客太多,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就要设法裁减顾客,宁可少而精,不可多而滥。若只为追逐眼前利益而糊弄顾客,必将失去长远利益。”老刘测算过,他的羊肉粉店日最高接待能力也就是500人,而实际平均接待量已超过1000人,工作压力大不说,为了不让顾客久等,有时不得不减免工序,招致部分顾客的非议。这些话让向来注重信誉的老刘感到脸红心虚,因此在2011年,他调整经营思路,在确保和提高质量的前提下,把羊肉粉价格从每碗1—3元提高到每碗3—6元。刚开始,顾客表示不满,说老板赚了钱就黑了心。慢慢地,通过跟其他店对比,顾客渐渐懂得了老刘的用意:对那些“随便吃一口”的顾客来说,到哪儿吃羊肉粉都没区别,但要想吃到高品质的羊肉粉,那就只能到老刘的店里来。从老刘的角度来看,提价的结果是刷掉可有可无的顾客的同时,剩下的都是会吃、讲究吃的高消费群体,顾客量减少了,工作量降低了,但把价格由原来的每碗1至3元提高到每碗3至6元,但收入却未减反增。更主要的是,不到两三年时间,老刘的羊肉粉就从众多经营者中脱颖而出,成了当地精品羊肉粉的代名词。也是在这一年,“刘记羊肉粉”被评为贵州省、黔西南州和兴义市的“名优风味小吃”,一大批外地游客到附近旅游时,都会慕名到老刘的店里去尝尝“正宗羊肉粉”。

第三招,当众杀羊,给顾客最大“知情权”。

生意火了,羊肉粉店业务扩大了(除了招牌羊肉粉,老刘开始经营涮羊肉、全羊火锅等项目),老刘的脑子又闲不住了。在行里时间久了,他看到一些负面的东西,比如原材料羊肉,来源不一,鱼龙混杂。因此,他决定自己养羊。这样既能满足自己店面的需要,富余的部分还可以外销,增加收入。此外,他的心里还在酝酿着新招。

养羊很顺利,出栏后,老刘在店面后院架起刀板锅灶,亲自动手杀羊,现杀现用。一个细节是,后院门永远对外开放,顾客有兴趣、有疑虑,都可以随时到后边看现场。看着看着,就明白了老刘的过人之处:所有生产线都公开透明,这样做生意,用顾客的放心消费,换取老刘称心赚钱。

猜你喜欢

老刘店面店里
沿街店面消防问题和对策的研究
吃货的花花世界
门店里谁最辛苦?
帽子店里的风波
以为是跑路费
老刘和老秦
僵持
老刘
这回累不着
伤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