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学研结合的创新教育模式初探
2012-04-29陈红丽高建辉刘涌涛林俊堂丰慧根
陈红丽 高建辉 刘涌涛 林俊堂 丰慧根
[摘 要]通过对“干细胞与生物治疗技术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建设情况总结,提出了具有地方院校特色的产学研一体化校企合作模式,进一步分析工程技术中心开展合作建设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略,使工程中心在高校教育创新改革的实践中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产学研教学改革 创新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437(2012)11-0012-03
2011年,新乡医学院通过校企合作建设了“新乡医学院干细胞与生物治疗技术研究中心”,并承担了新乡市干细胞与生物治疗工程研究中心职能,2012年正式获批“干细胞与生物治疗技术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这一校企共建的高校公共科研技术平台填补了河南空白,将为新乡乃至全省干细胞基础及临床应用研究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这种校企合作也丰富促进了我校产学研模式:本着平等互利、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原则与社会其他主体所进行的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生产发展相结合的多角度多形式的交流与合作的现代高等学校的办学模式。产学研合作一般是指生产企业、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等合作主体,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分担技术创新不同阶段所需投入的资源,合作进行技术创新的活动。[1]
将工程技术中心的产学研结合的创新模式引入高校人才培养中,可以实现以社会实际需要为背景,全面提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可以充分利用产学研搭建的各种平台资源,探索新时期适合我国国情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由此可见,利用产学研途径探索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对于促进我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2]我国现阶段的高等教育提出了 “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指导方针,提出了中国高等教育要走的道路是一条具有中国特色、适应中国现实需要的办学之路。[3]本文依托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这一平台,将其引入到产学研结合的创新教育模式进行初步探索研究。
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的重要现实意义
中心的建设目标是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心建设论证充分,规划合理,依托单位在本项目领域拥有一支团结协作,年龄、学历结构合理的研究队伍,已具备进行相应科学研究的部分实验室,具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充分发挥原有的技术设备及技术力量,研究水平在本领域居于国内领先地位。我校作为依托单位为本中心的建设提供相应的实验用房等基础配套设施和人力物力支持,按照1∶1的比例配套建设经费,保证中心健康快速发展。
(一)中心的建设是中原经济区建设对高端生物技术平台的迫切需求
干细胞研究是近年来生物医学领域的热门方向之一。干细胞产业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和市场前景,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干细胞技术日益成熟普及,患者对干细胞治疗的接受程度正在逐步的提高,干细胞治疗蕴含广阔的医疗前景,市场需求巨大。根据国务院对中原经济区的发展定位,生物医药产业是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建设干细胞及应用这一高端生物技术平台,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迫切需求。
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引导十分关键。如何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更大的支持和更有效的服务也是非常重要的。2011年河南省市各级领导亲临中心调研和指导工作,鼓励和支持新乡医学院在政府的引导下努力打造我省乃至全国知名的干细胞公共研发平台,并提出下阶段目标:进一步凝聚队伍,凝练科研方向,加强整合协作,组织承担国家干细胞研究重大专项,形成从基础到应用,产学研一体的国际领先水平的干细胞研究中心,用特色创造优势,用优势创造成果,用成果争取市场和地位,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维护人类健康,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为优秀研究人员提供先进的科技创新平台
工程中心的平台将高校的科技创新成果应用于生产、转化为生产力,改进学科建设和课程结构,改善人才培养方式,还可以为企业、社会输送一大批优秀的科技人才。同时也促进了科技领域领军人才和核心人才的培养, 尤其是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工程技术中心能聚集大批优秀的科技人才,建立并逐渐完善激励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机制, 形成一批优秀科研团队。还要下大力气培养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企业要通过行业工程技术中心建立起生产机管理的人才培养基地,培养自己的专业人才。
(三)进一步促进对外合作交流
建立技术创新体系需要产业界、政府、学术界及研究机构的分工协作, 优势互补。筹建以来, 高校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科研资源,汇聚了大批高水平研究人员, 形成了相当规模的研究条件,承担了可观的国家级科研任务。企业通过与高校建立联合研究机构,形成长期合作的战略联盟,在获得长久技术支撑的同时, 又能为企业培养大批高水平的工程技术队伍,这是在实践中被证明的一条成功的经验。
同时建设过程中也遇到了高校重育人,企业重效益的产学研合作中普通的难点问题,这也需要丰富校企合作形式,创立良好合作环境,统筹规划,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在高校教育教学创新模式中的作用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最高表现形式。生命科学是目前最具活力及更新最快的学科之一,因而在医学院校生命科学学科教学中渗透前沿学科知识且参与最新的科研项目是一种教学改革形式,也是生命科学教学面临新的重大机遇和挑战。
(一)发挥教学课程中应用的优势
用本科课程设计的层次,将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引入教学活动中,更新实践课程教学内容,优化知识结构,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素养与相关能力。现代生命科学知识日益更新并能很快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因而增加前沿知识有助于医学生更好地与实践联系,并能很快掌握新的技术及成果。例如,将细胞生物学课程中引入干细胞前沿知识的介绍并纳入学生实践课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能力。[4]
(二)增加学生实践基地
很多企业出于对经济利益、技术保密等因素的考虑,不愿接受学生实习参观。这一现象致使学生不能直接接触生产实践等方面的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校企合作的工程技术中心可承担以多种形式培养学生实践学习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实践基地的压力。例如吸收本科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组,通过指导学生完成部分科学实验,来调动和激发学生对科研创新的兴趣,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校企合作的工程技术中心可以直接参与课题组已经开展的产学研合作项目生产阶段的工作,这样既可以使学生直接进入生产管理第一线,使所学的医学与生命科学的知识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通过向学生开放工程中心研发团队的各种高层次的学术讲座、学术沙龙等形式,培养和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三)研究生培养的平台
工程中心的建设形成了有利于培养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良好环境,优化了研究生培养体系,有利于培养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研发团队的课题组科研项目由研究生直接参与,不仅培养了其创新思维及科研素质,同时提高了研究生对相关行业的实践科技发展动向及临床应用了解和实时关注。
虽然在各层领导及管理部门的关心下,省高校工程技术中心的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并且逐渐完善应对措施,但是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推进科技产业转化工作,特别是将工程中心的创新模式引进到高等教学中的增进创新教育模式的改革,应长期坚持去并且不断完善提高。也希望这些做法与体会能抛砖引玉,促进高校产学研合作水平跨上一个新台阶,也为高校教育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 参 考 文 献 ]
[1]王文岩,孙福全,申强.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分类特征及选择[J].中国科技论坛,2008,(5) : 37-40.
[2] 王守绪,何为,张 敏等.实践课程人才培养新模式产学研平台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9(5):117-119.
[3] 王学春,石运芝,马敏等.实践课程人才培养新模式产学研平台探索[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0):50-51.
[4] 陈红丽,张彬,李虎等.前沿知识及科研项目引入医学院校生命学科教学改革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2010,12(36):168.
[5] 万玉文.基于就业导向的广西水利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大学教育,2012,(5):22.
[责任编辑:王朝元]
[收稿时间]2012-09-10
[基金项目] 2012年度新乡医学院教育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09-XYJY-26。
[作者简介]陈红丽(1978-),女,博士,研究方向:医学教育及科研。高建辉(1979-),男,医学硕士,新乡医学院学科建设科科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