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论模式角度下语码转换之探析
2012-04-29李浑灵
李浑灵
摘要: 语码转换作为一种普遍存在而又复杂的语言现象,一直是语言学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得到了众多领域研究者的关注。本文以于国栋的顺应论模式为指导,选用大量的例子来探析语码转换的动机和功能,为人们进行有效的言语交际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语码转换顺应论模式言语交际
1.理论背景
语码转换研究最初始于20世纪20年代,基于多数人认为是语言缺陷的误解。直到60年代后期,该领域开始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理论不断创新,成果不断成熟。
语码转换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尤其是在多语制国家、移民国家及少数民族地区更为凸显。语码是指人们进行交际的任何符号系统,它可以是一种语言,也可以是一种方言,语体或语域(Wardhaugh,1998:86)。语码转换则指在同一话语中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变体。语码转换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动态的适应,是交际者为了更好地实现交际目的而积极采取的交际策略。
最早对语码转换进行分类的Gumperz从宏观角度提出了“情景型语码转换”和“喻意型语码转换”。“情景型语码转换”是指由于话语的情景不同而产生的转换,而“喻意型语码转换”指交际双方为了调整角色关系而进行的语码转换。之后,Myers-Scotton在Gumperz的基础上提出了“标记模式理论”。她认为交际中的语码选择是社会因素和个人自身动态考虑相互作用的结果。她将语码转换分为“有标记”和“无标记”两大类。有标记选择暗示交际者试图偏离现有的权利与义务以建立新的权利与义务体系,无标记意味着交际者遵循社会规范并维持权利与义务现状。
语码转换是为了顺应交际情景或者角色转换而有意识地进行语言选择的过程。Verschueren提出:语言运用是基于“选择—顺应”的理论。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是人类自然语言的基本属性,它们使人类能动态地使用语言。在实际的交际过程中,交际者能动地选择语言变体来进行交际,正是语言顺应理论的表现。之后,于国栋进一步发展了语言顺应理论,提出了语言顺应模式。他的顺应模式是从说话人的角度构建的,研究语码转换者的语言行为,具体体现为对语言现实、社会规约和心理动机的顺应。
2.顺应论模式的具体体现
2.1语言现实的顺应
语言现实指参与语码转换的语言或语言变体的语言成分和语言结构,以及它们各自的特征。顺应语言现实,指的是交际者按照语言现实来进行语言选择,从而达到自己的交际目的。当某个概念或思想无法用一种语言变体来表达或只跟某一特定语言相联系时,交际者往往会能动地顺应语言现实,采用语码转换的策略来实现顺畅的交际。
比如在科技新闻中,常常出现一些专业的科技术语。这些专业术语并非都有准确的汉语对等词,在这样的情况下,直接引用英文表达方式,则可以清楚表达,避免语言交际过程中歧义的出现。又如,英语和汉语处于不同的文化体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经常会出现语言空缺或不对等现象。比如当中国人在向说英语的外国人表达富有中国特色的“五行”、“阴阳”等词语时,简单地直译会令外国人茫然不知所云。在这样的情景下,如果交际者采用语码转换,暂时用母语(即中国话)来表达,从而减少用英语表达时信息的不确定性。
2.2社会规约的顺应
任何语言使用者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其言行必然会受到社会规约的影响。社会规约指的是某个社会中被绝大多数成员认为是符合常规的,能够被接受的行为和思想方式。语码转换顺应社会规约则指的是“交际者由于对某个特定社会的文化、习俗和规约等的考虑和尊重而出现的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或语言变体的使用”(于国栋,2004)。
2.2.1体现交际者的社会身份。
社会身份指的是交际者的社会地位、教育背景、阶级层次、家庭背景、民族、宗教、职业、年龄和性别等。从某种程度上说,语码转换的首要功能就体现在展示交际者的社会身份上。
比如,1997年7月1号,是香港回归祖国的重大日子。随着香港的回归,香港人民,特别是香港议员进行英汉或英粤语的转换频率大幅度上升。在这之前,香港处于英国的控制下,随着其政治形势的改变,语言也随之改变。香港人民通过语码的转换来表现自己的民族凝聚力,来表达自己的爱国之心,展示自己中国人的身份。
2.2.2委婉表述,避讳掩饰。
由于社会规约的影响,某些话题在公共场合是不适合表达的,在这样的情景下,交际者经常采用语码转换来避免这种尴尬的谈话。
教授:其实,也该多听一些讲座,听听别人的观点,有必要的话还可以讨论讨论。
学生:对了,昨天上午的那个讲座,关于homosexuality的讲座,我给误了。
教授:你对这个题目很感兴趣吗?
学生:不是,只是觉得好玩儿。
教授:其实这个题目很有意义,只不过在谈到homosexuality的时候,人们总是羞于启齿,但是的确是个现实,的确是值得研究的内容。
在中国文化中,儒家思想根深蒂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的准则时时刻刻约束着我们的一言一行。在这个例子中,homosexuality这个词在中国文化中是有争议的,很多人羞于启齿。所以教授在和学生讨论这个话题时,有意识地进行了语码转换,使用英文来表达,从而顺应了社会规约,避免了尴尬,实现了成功的交际。
2.3心理动机的顺应
2.3.1拉近心理距离。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人类的思维、想法经常通过语言来体现,因此,人类的心理也会通过语言来表现。语码转换包括感情方面的因此,因此心理需要是语码转换的根本动机,人们通过语码转换来实现心理距离的靠拢或偏离。Giles和Smith提出了言语顺应论,其核心概念就是语言靠拢和语言偏离。语言靠拢是指说话人对自己的语言或语体进行调整,使之接近对方的语言或语体,以表示与对方团结一致的关系;语言偏离是指说话人有意突出与对方在语言风格或语体上的差别,以表示想扩大同对方的社会距离。
比如,在学校的水果蔬菜市场,一位同学去买水果。
同学:老板,算一下总共多少钱?(普通话)
老板:25块8。(晋城话)
同学:老板,把零头去了吧,好算账啊!(普通话)
老板:不行,小买卖也赚不了多少钱。(晋城话)
同学:老板,听你口音像是山西人,是不?(大同话)
老板:对啊,我是山西晋城的,你也是?(晋城话)
同学:是啊,我是山西大同的,咱还是老乡呢!(大同话)
老板:碰上个老乡也不容易,那咱就碰个整吧!(晋城话)
在上面的例子中,同学听说老板是山西人后,由普通话转为山西大同话,从而拉近了和老板的心理距离,实现了自己的交际目的。
语言靠拢是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例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语言偏离的情况也有发生。当说话一方不赞同另外一方的意见,想表达自己的不满情绪时,他就会选择语码转换,实现语言偏离。比如在学校一次英语角中发生的对话:
学生A(美国):Although China has a longer history than America,some of us American guys think that Chinese culture is not as rich and colorful as that of American.
学生B(中国):I do not agree with you.I think Chinese culture is丰富而灿烂!
在對话中,中国学生没有按照英语角的规定一直说英语,而是采用语码转换——汉语来表达自己的不满情绪,表示自己不赞同美国同学的观点,从而实现距离上的偏离。
2.3.2听众选择功能。
祝畹谨教授指出:“有三种促使人们进行语码转换。第一,言谈时想不起或缺少适当的表达法;第二,不想让在场的其他人知道交谈内容;第三,为了突出某些话语。”第一种情况也就是顺应语言现实中的语言缺失,而第二种情况则符合心理动机顺应的听众选择功能。在有其他人在场的交际中,有时会发生交际者不希望谈话外的其他人了解谈话内容的情况,这样就会从一种语言转为另一种语言,从而进行了听众选择,排除了其他人的听话机会。
比如两个同学在B同学家的聊天内容:
A:明天干吗呀?
B:Go hiking.
A:Ok,I suppose you did not tell your parents.
B:Yes,I told them I will take an English course.
在她们的谈话中,B在回答时由中文转成了英文,A也随之用英文进行交流。很明显,B告诉父母自己要参加英语培训课程,隐瞒了爬山的事实,所以用父母不懂的英文交流。而A为了排除B父母了解谈话内容的可能,也采用了语码转换的策略。可见,在同一对话的语境下,当说话人只想让少数人明白或参与到后面的谈话中,从而实现自己的交际意图时,语码转换不置可否地成为了最佳策略。
2.3.3缓和语气。
语码转换另外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礼貌功能,缓和说话者的语气,使其观点易于被他人接受和认可。当说话者企图对交际的另一方提出要求或指责而又不希望伤害到对方的面子或阻碍他们之间的关系时,往往借助语码转换来含蓄地表达。
比如:宿舍同学都在静静地午休,这时A大声地讲起了电话,影响了其他同学的休息。事后,宿舍里另外一个同学和她进行了如下谈话。
B:下次接电话的时候声音稍微小一点,其他同学还在休息。
A:我觉得没什么呀。
B:对,不是什么大问题,只是你有一点点selfish。
同学B为了不伤及舍友的面子,没有直接指责A自私,而是转用英文表达,采用语码转换。这样既表达了交际目的,又为朋友保留了面子,避免了尴尬。
3.结语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语码转换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是具有一定的交际目的语言行为。交际者在实际的交际过程中,往往采用语码转换来实现自己的交际目的。然而,转换并不是盲目的、机械的,而是说话人不断选择、顺应的过程,具体则表现在顺应语言现实、顺应社会规约及心理动机的顺应三个方面。对于语码转换这一普遍而又复杂的现象,我们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从而进一步帮助说话人在适当的语境下传达相互的思想,增进不同语码使用者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参考文献:
[1]于国栋.语码转换研究的顺应性模式[J].当代语言学,2004.
[2]祝畹谨.社会语言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3]Bloom J P.Gumperz J J.Social Meaning in Linguistic Struture:Code Switching in Norway[M].Philadelphia: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1972.
[4]Gile H.Smith PM.Accommodation Theory:Optimal levels of convergence[J].1979.
[5]Gumperz J,J.Discourse Strategie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2.
[6]Gumperz J,J.Language in Social Groups[M].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7]Myers-Scotton C.Social Motivation for Code-switch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
[8]Verschueren J.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London:Arnold,1999.
[9]Wardhaugh R.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inguistics[M].Oxford:Basil Black Well Ltd,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