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晓春:制药业的幕后英雄
2012-04-29叶静
创业家 2012年12期
叶静
在《创业家》170位黑马营学员中,她第一个带领企业成功上市。2012年8月17日,泰格医药登陆创业板,成为国内资本市场首家CRO公司。
CRO是合同研究组织的简称,这类公司国外早已有之,主要为新药研发提供专业的临床前及临床服务。2002年,34岁的曹晓春找到就职于罗氏制药的叶小平博士,谈及在CRO领域创业的想法。泰格咨询随后成立,两人股份各半。2004年,泰格医药创立,曹晓春的股份约为叶博士的1/3。叶博士任总经理,主导医学项目;曹晓春转向行政、财务及人事。
泰格医药的业务在不断细化。例如,它在嘉兴成立了一家SMO(临床试验现场管理组织)公司。“SMO做得好的话,对整个临床项目非常有保障。”曹晓春说,“国外有一些成熟的做法,但不一定适合照搬中国。我们希望结合中国医院的实际情况,摸索出一条适合中国的道路。”
点评:
丁列明(浙江贝达药业创始人)
作为新药研发的重要环节,CRO公司承担着药效验证的职责,其真实性、科学性、准确性,关系到药品的批准上市及销售。泰格医药是国内这个行业的领先者、开拓者。
在(贝达药业抗癌药)凯美纳的研发过程中,泰格负责三期临床工作,对凯美纳的面世做出了贡献。凯美纳上市后的情况也证明泰格前期工作做得很好。
近年来,国内新药研发热情高涨,这些研发型公司不一定都会成功,但是他们都需要CRO服务。就像淘金者不一定都能淘到金,但是都需要买铁锹、穿牛仔裤,CRO行业的市场会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