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学科交叉的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知识创新过程模型研究

2012-04-29张浩洪琼

现代情报 2012年12期
关键词:知识生命周期高校

张浩 洪琼

〔摘 要〕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在知识创新系统中承担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其中多学科交叉的基层学术组织更是体现出了巨大的优势。提出从知识创新生态环境的视角分析其知识创新的过程,建立了一个基 于知识生命周期的知识创新闭环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知识创 新能力提升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多学科交叉;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知识;生命周期;创新闭环模型;策略

1 高校基层学术组织运行机制与发展现状

高校基层学术组织是高校组织框架结构中的最底层,其直接承担着知识传递、知识发现和创造、知识服务及文化传承的职能。自现代大学制度建立以来,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经历了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主要有教师会讲座学系教研室以及现阶段各种形式多样的学术组织的探索。纵观其历史进程,深刻反映了知识的学科分化与交叉综合的历史特征及其对组织形式变化的影响和作用。

对于我国来说,我国高等学校在建国后由于照搬苏联高等学校的办学模式,基本上实行的是校院(系)教研室的组织制度,或者采用引进或整合学系教师,组建研究所制度。总的来说,他们都是一种直线职能制的组织结构,即实行以专业划分为基础的金字塔型的层级管理体制。文军,石磊在定义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的5种微观表现形式,并从包括学术领袖的资格和能力认定、首席教授的职责及绩效标准、评价标准及评价信息来源、建立激励机制等方面,尝试建立相应的制度保障支持体系[1]。胡成功对全国231所高等学校基层学术组织现状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在高等学校学术组织结构类型上,部属大学组织类型多样化,普通本科、地方高专、高职则明显呈单一性。在高等学校基层学术组织体制上,“教研室”仍是各类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的基本体制类型。同时他还从高等学校基层学术组织职能、运行状况及建设情况等方面进行了调研分析,指出当前高等学校基层学术组织主要存在组织结构类型缺乏多样性、部分大学分层不当;组织体制趋同、刻板呆滞;组织职能褊狭、缺乏活力、组织运行不畅;组织建设措施不力等问题,提出应大力改革高校基层学术组织,使之向合理化、多样化、灵便化、信息化方向发展[2]。吴雷通过调查问卷形式从基层学术组织的职责、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基层学术组织结构构建方式与人员配备情况,教授会发挥作用情况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哈尔滨工程大学在基层学术组织改革探索的工作,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从发挥人事工作在基层学术组织改革中的核心作用的视角提出了4个方面的建议[3]。总的来说,目前我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基层学术组织类型丰富多样、组织结构扁平化,形成了良性循环的组织发展与运行态势。普通高校在借鉴学习的基础上,注重资源整合与交叉融合,也形成了一些具有特色的学术组织形式。

虽然我国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发展与变革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总体水平依然较低,尤其是在构建具有较强知识创新能力的基层学术组织的探索上还有很大的差距。随着创建创新型国家和一流高水平大学的要求下,以往单一刻板的学术组织结构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和时代的需求[4]。因此,构建现代大学制度下基于多学科交叉的学科融合背景下的新型基层学术组织,进一步强化学术组织在知识创新领域的地位和作用,是克服基层学术组织弊端,促进科技发展的有效形式。

2012年12月第32卷第12期现?代?情?报Journal of Modern InformationDec,2012Vol32 No122012年12月第32卷第12期多学科交叉的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知识创新过程模型研究Dec,2012Vol32 No122 知识创新的属性要素与多学科交叉学术组织变革的耦合关系2.1 知识创新模型与知识创新影响因素

关于知识创新的研究目前已从最初的意义、概念的界定,过渡到知识创新模型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一是知识创新活动和阶段化上,重点关注知识生产的阶段化及具体活动属性,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者有Wiig、Leonard Barton、Szulanski、Alaci、Liebowitz;二是知识创新过程模型与机理,研究的重点是不同知识形态在参与主体内外部转移的过程与应用,是在知识创新活动模型上对知识创新本质研究的进一步升华,比较著名的是日本学者Nonaka提出的SECI模型[5]。现在一些学者开始注重研究知识创新的影响因素,特别是知识生态空间环境因素的研究。总结以往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多是从过程的角度来展开,其共同点是认为知识创新是一个知识转化的过程,主要关注的是显隐性知识在个体、团队、组织及组织间的流动转化过程。相关研究成果对知识创新机理提供了有力的基础理论框架。

从本质来说,知识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受多层面的因素制约。目前的相关研究重点多集中在知识源及知识创新过程系统模型方面,本文认为知识创新已不再仅仅是局限于新知识的发现与转移过程的研究,应该从创新系统论的角度来认识知识创新的整个生命周期演化,为此,本文建立了一个基于知识生命周期的知识创新闭环模型,见图1。基于知识生命周期的知识创新闭环模型提供了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知识创新演化过程的体系。

图1 基于知识生命周期的知识创新闭环模型

2.1.1 知识创新生态环境

借鉴环境生态学相关理论,课题组提出知识创新生态环境的概念,知识创新生态环境是知识创新活动生命周期的物理空间和社会空间。知识源、知识创新主体及知识创新活动等知识创新核心要素都依赖于知识创新生态环境,其提供了知识创新的土壤及生长环境。知识生态环境包含内容及层面较多,一般主要包括知识生态环境、组织生态环境、社会生态环境及基础生态环境。目前相关研究较少,其内外部复杂的体系结构是研究的难点,为此本课题组提出应用系统动力学原理对知识创新生态环境中要素的抑制与协同作用进行系统化的研究,具体过程另文表述。

2.1.2 知识孵化生成阶段

知识的储备和存量是知识创新的基础。人们在物质生产的过程中发明、发现、创造各种为物质运动的转化提供条件与能量来源的思想、观点、方法、技巧等的过程构成了知识孵化生产的主要活动。它具有信息性、探索性、创造性、扩散性、延续性和累积性。根据知识可被编码化的程度可以将其划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种类型。显性知识可以容易通过各种承接载体在不同主体之间传播,比如文档、软件、专利等。隐性知识是一种创造性知识,高度个体化、难以编码化和形式化,它只存在于成员的头脑中,难以明确地被他人观察和了解。

2.1.3 知识转移扩散阶段

知识的共享与扩散是知识创新的条件。个人和组织在社会生产实践中必然的要产生知识溢出,形成不同的知识发生共享与交融的过程。知识通过不同的转移渠道在知识的提供方和接收方之间进行传递,涉及的要素有4类,即:转移主体、转移媒介、转移内容及转移情境,知识转移的4个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了知识转移活动。

2.1.4 知识吸收应用阶段

知识的吸收采纳与应用是知识创新的动力。一般来说在知识提供方和接收方之间会存在着知识势差,知识接收方希望通过学习和接受知识提供方的知识来解决问题或者达到某种目的,这是一个实现知识价值增值的环节,也是知识创新的强有力的动力源泉。这一阶段主要涉及知识接受方的知识势差、获取能力、学习能力、吸收能力及转化应用能力等。

2.1.5 知识变异更新阶段

知识的变异与更新是知识创新的本质。知识创新的目的是追求新发现、探索新规律、创立新学说、创造新方法、积累新知识。知识创新不是简单的线性过程,而是一个循环螺旋上升的过程。新知识的应用、检验及修正循环过程中的知识改进与变异是社会系统知识创新的主要方式。这一阶段主要涉及到知识变异及更新的宏观环境层面和微观诱导层面。

高校知识创新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系统,其受到内外部的诸多因素的影响。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对高校知识转移及知识创新的过程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综合以往的研究成果,从知识因素、距离因素、主体因素、网络因素层面对高校知识转移和知识创新的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具体分析过程可参阅本课题组发表的“基于小世界网络的高校知识转移机理及扩散模型研究”一文[7],在此不再详述。

2.2 知识创新需求与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学术组织变革耦合 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靠知识生产的水平、知识进步的程度、知识创新的能力。2012年7月胡锦涛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提出到2020年我国应基本建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支撑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要素是知识创新,其在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方面已经超越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的简单组合。特别是在当前国内社会经济发展遭遇瓶颈期的大环境下,在对社会管理转型、产业结构调整、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等方面都提出了迫切需求,由此加强知识管理,促进知识创新能力提升显得极为紧迫。高校基层学术组织作为知识转移和知识创新的主体和实际执行者在整个社会创新系统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现有的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的构建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制约着组织知识创新能力的提升,如知识创新模式的“作坊式”运作;创新成果转化率和利用率低;专利授权数量少,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衍生知识型企业数量少,对区域创新的提升力度不足等[6],同时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的许多问题已不是单一的学科领域的知识能解决的,往往需要多学科、多领域的专家合作。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大科学模式显示出了其强大的知识创新能力,DNA螺旋结构的发现、人类基因组计划、哈勃太空望远镜计划等就是这种模式优势的体现。可见知识创新的需求对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变革的要求与目前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内部变革的方向是一致的,因此必须要改革基层学术组织制度,激励基层学术组织进行内外部知识转移去催化创新主体的自主和自觉。

3 促进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知识创新能力提升的策略选择31 提升组织知识管理水平,重视个人知识管理,提高知识孵化、生产和转移效率 高校是知识聚集、人才聚集、创新聚集的重要场所,运用一定的管理方法,获取、存储、分享、转移、应用和创新知识的知识管理是高校组织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其管理核心包含两个维度。一是个人知识管理和组织知识管理;二是显性知识管理和隐性知识管理。

组织实施知识管理的目的是鼓励大家知识共享,然后利用这些知识去创新应用,提高组织的知识存量,增强组织的核心竞争力,获取更多的利益。在现实运作过程中无论是企业还是高校都过于强调加强对组织的知识管理,而忽视了个人知识管理的重要性。由于知识创新所需知识具有独特性和隐蔽性,而这些知识往往只存在个别人的脑海中,很难浮出到组织共识的层面,使得其作用和价值不容易被发现,同时又由于受资源和渠道限制,更加使得这种知识创新核心要素难以发挥出传递和增长效用。实施个人知识管理,通过个人有意识有目标的知识学习,进行有效自主知识管理,形成知识共享的氛围,促进知识创新应用,提高个人绩效,最终提升组织知识创新的水平提高,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同时也有助于打破羊群效应,促进知识创新的多元化。具体的途径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支撑下的个人知识管理工具的应用建立创新合作的平台,平台要求在多学科交叉和一定的信息冗余环境下具有知识交流、知识检索和知识发现的功能,使得个人可以方便快捷的与相关的创新资源(包括学科资源、产业资源、资金等)进行衔接。

提高知识孵化、生产和转移效率应搭建好顺畅的知识转移通道,统一协调好知识转移过程中的知识属性、转移情境、知识提供方和知识接受方的影响因素,在形成利益统一的组织架构和科学合理的知识转移绩效评价体系基础上(在这方面的具体内容可参考课题组的另一研究成果:基于D-S证据理论的高校学术组织知识转移绩效评价研究),建立个人隐性知识→个人显性知识→组织内隐性知识→组织内显性知识→组织外隐性知识→组织外显性知识→个人隐性知识的知识转移循环机制,以促进知识转移效率和知识良性循环。

3.2 强化组织结构机制创新,建立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网络化的柔性学术组织 高校知识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要求高校学术组织进行知识创新的活动,知识创新的特性决定了其对学术组织创新的要求,并赋予学术组织创新的内涵:通过组织创新促进知识生产与知识创新效率。因而行政权力的弱化、学科边界的模糊、组织结构的调整、学术制度的完善、组织文化的建设及管理的柔性化将是高校组织创新的方向。

3.2.1 在战略层面

建立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大学科平台,合理配置学科分布,丰富组织知识来源,形成具有柔性的网络化的学术组织结构。明确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大学科平台的战略定位和发展方向,完成对人才、技术、资金等资源的获取与整合,协调好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在以问题为导向的矩阵式学科组织结构基础上,将系统内部的各要素有机组合,建立与动态竞争条件相适应的具有不断适应环境和自我调整能力的网络化的柔性学术组织。

3.2.2 在操作层面

以学术团队、项目团队的建设带动基层学术组织结构革新,循序渐进逐步形成具有长效管理机制的新型基层学术组织。由于现有基层学术组织运行机制有些弊端根深蒂固,很难短时间内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因此在项目攻关和承担重大科技研究任务过程中,通过组建学术团队、项目团队的形式作为突破口,从中逐步积累学科交叉研究的实践经验、促进人才结构优化、建立相关配套制度是很好的改革方向。

3.2.3 在制度层面

组织的创新和演进具有内生性及对外部环境变化、积累动态组织能力和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特征,合理和完善的制度建设是促进组织内生性和动态组织能力的保障。需要关注的重点有:目标愿景的一致,学术探究的自由,角色任务的明晰,合作信任的文化,发展提升的空间,竞争机制的公正,沟通激励的完善,开放包容的氛围等。

3.3 搭建知识创新生态环境,缩短创新转化周期,建立循环创新机制 日本著名学者Nonaka通过对日本企业的广泛调查研究,提出了知识创新的转化过程SECI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知识创新的空间ba模型,认为ba 是知识创新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场所,这个场所可以是一间会议室、一封电子邮件、一场视频会议,一次谈话、或者兴趣认知的共鸣等,这里我们认为ba模型也是一种知识创新生态环境,只不过是范围较小。知识创新生态环境不仅只包含显隐性知识转化阶段,知识源、知识创新主体及知识创新活动等知识创新核心要素都依赖于知识创新生态环境,其应该是一个立体的多维的系统,为此我们认为其一般主要包括知识生态环境、组织生态环境、社会生态环境及基础生态环境。目前对知识创新生态环境的研究较少,其内外部复杂的体系结构是研究的难点,为此本课题组提出应用系统动力学原理对知识创新生态环境中要素的抑制与协同作用进行系统化的研究,限于篇幅有限,具体过程另文表述。

知识创新具有经济性,广义的知识创新是为了经济和社会利益创造、传播和利用新知识,使其转变成市场化的产品或服务,其并不是一个线性活动,而是一个在新知识的应用、检验及修正循环过程中的知识改进与变异的反馈和交互作用的系统网络。为此,通过知识的转移实现知识价值增值,以市场为导向,注重知识应用与技术转化,突破大学单个实体,形成区域创新网络,模糊学科边界,形成跨学科创新组织,注重过程管理,强化知识产权保护[6],加快知识创新转化周期,注重长期效益和短期效益的结合,为高校知识创新造血。同时建立广泛的社会支持和参与体系,形成大学、政府、产业之间的跨组织整合与互动的循环创新机制,产学研互促共进,推动跨学科研究的持续发展,提升知识创新绩效。

参考文献

[1]文军,石磊.论中国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的形式和制度创新[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62-66.

[2]胡成功.高等学校基层学术组织现状与问题全国231所高等学校问卷调查报告[J].高等教育研究,2003,(11):38-46.

[3]吴雷.我国高校基层学术组织改革现状与问题调查研究以哈尔滨工程大学为调研对象[J].科技管理研究,2010,(1):91-93.

[4]林萍华,王济干.从基层学术组织的视角看高校学术团队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06,(19):22-23.

[5]陈晔武.国外知识创新模型研究综述[J].情报杂志,2007,(12):74-77.

[6]张秀萍,高树仁.论基于三螺旋理论的大学知识创新模式[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83-86.

[7]张浩.基于小世界网络的高校知识转移机理及扩散模型研究[J].情报科学,2011,(9):1294-1297.

(本文责任编辑:马 卓)

猜你喜欢

知识生命周期高校
动物的生命周期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从生命周期视角看并购保险
民用飞机全生命周期KPI的研究与应用
习题变一变 思维现一现
是“知识”,还是“知识权力”追求?
爱与知识的力量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