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谢天谢地,你来啦》的价值批判
2012-04-29梁培培
梁培培
摘要:《谢天谢地,你来啦》为央视于2012年新推出的一档娱乐节目,于4月14日正式播出。作为一档“智慧型文化栏目”,《谢天谢地,你来啦》与其他娱乐节目在诸多方面均有较大不同。本文拟从节目呈现样态、内容架构、文化诉求等不同角度进行研究,以期了解、调控或引导国内娱乐节目发展新方向。
关键词:《谢天谢地,你来啦》;“限娱令”;异化;大众文化
中图分类号:J9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2)12-0096-02
2012年4月14日,经去年国庆期间试播后,《谢天谢地,你来啦》(以下称《谢天谢地》)正式播出。节目定位为智慧型文化栏目,其最大特点及亮点即,于参演嘉宾而言“一切都是未知”。没有剧本和台词,不知其身份,无法预料节目下一秒将发生什么。其主持人为崔永元。随着我国电视业的飞速发展,娱乐节目旋踵间呈铺天盖地之势包围受众,以“满足受众需要”的口号巩固其存在的根基。如鲍德里亚所言:“我们每个人都被一种美妙的热心服务包围着,被奉献和善意的组合包围着。即使小到一块香皂,那也是一群专家为使您皮肤光滑而进行了几个月的研究思索后的成果。[1]”娱乐节目似乎天生让人发笑,而为什么笑,或笑过之后得到什么,我们不得而知,受众唯沉浸于肆虐的娱乐浪潮中,不能自拔。
20世纪80年代,尼尔?波兹曼(Neil?Postman)指出电视形态的娱乐化倾向及过度娱乐带来的危害:“随着印刷术退至我们文化的边缘以及电视占据了文化的中心,公众话语的严肃性、明确性和价值都出现了危险的退步。”波兹曼之警告切中肯綮,且适于提醒吾辈警惕时下娱乐节目平庸粗浅者多,精致深刻者少的现状。2011年10月,广电总局重申并正式下发限娱令。这一举动或许并不在于限制娱乐,而是刺激节目市场涌现出更精致、更深刻、更高雅的新的娱乐节目。
《谢天谢地》作为一档新娱乐节目,其在表现形式、内容架构、文化诉求等多方面均不落窠臼、卓荦不群,俨然成为彰显我国娱乐节目新风貌的领头羊。
一、“整合式”的节目呈现样态
《谢天谢地》在内容和情节的架构与设置、语义与信息的建构和表达等方面呈现出“整合式”样态。
(一)相关人员关系的呈现样态
《谢天谢地》中嘉宾与参演人员间呈现出“整合式”样态。《谢天谢地》为明星戏剧表演真人秀节目,其版权来自国外,以明星为嘉宾,嘉宾无剧本和台词,只能对各种障碍说Yes!他们通过一扇门进入未知场景,场景中的角色见到嘉宾的第一句话即:“谢天谢地,你终于来啦”!
场景中的嘉宾与角色有着特定的社会关系,且因某事件联系在一起。在事件发展过程中,嘉宾须通过与其他角色的及时互动建立起共通的意义空间。在互动过程中,他们表现为系统的有机整体。
(二)节目内容中信息的呈现样态
在《谢天谢地》节目中,信息的传播呈现出“整合式”样态。《谢天谢地》中嘉宾通过一扇门进入未知场景。为与其他角色完成高效、准确的互动,嘉宾须将场景中已有人、事、物等资料迅速整合,充分调动其观察、分析判断能力,对他人作出应激反应。参演角色通常为嘉宾设置障碍,而嘉宾则需将这些障碍一一扫除。如2012年4月21日那期,嘉宾高博扮演武工队地下党,在被问及姓名时,高博称自己为“王大力”,“伪军”反问:“张家庄上上下下都姓张,你为什么姓王?”高博情急生智,朗声道:“我是倒插门。”这一回答便巧妙地在“王大力”和“张家庄”两个彼此冲突的矛盾体之间建立了“倒插门”这样一个桥梁。
总之,嘉宾不仅要整合既有信息以判断其身份,还需梳理给定“问题”,予以合理化,这充分表现了《谢天谢地》策划、编导的整体性意识及信息传递的“整合式”样态,将大大调动人的主体性的发挥。
二、节目信息传播方式对人的“主体性”的调动
(一)《谢天谢地》对人的“主体性”的调动
《谢天谢地》在调动受众主体性方面具显著优势。尽管给定场景、道具、角色都是客观的,嘉宾仍享有自由发挥空间。问题的解决方法不具唯一性,嘉宾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其主体性得以充分展示。
不仅如此,在这一过程中,受众也不禁为其捏一把汗,并会不自觉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这是对受众思维的调动。嘉宾与其他角色的即兴互动,或能激发、提高受众的现实社会交往意愿,以缓解“媒介依存症”这一社会病理现象。
(二)“主体性”与异化
“媒介依存症”是异化现象的表征之一,它通过降低人在社会中的主体性,造成“媒介崇拜”现象。媒介由人创造,娱乐节目作为人的劳动成果脱离人之后,转而成为麻痹、限制甚至奴役人自身的力量。这是一种典型的异化现象。笔者认为“媒介依存症”依赖的是媒介获取信息和提供娱乐的能力。
其一,信息时代,人们首次面对信息过剩问题,“信息超载”令人无所适从。马克思有言,“物的世界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2]。物质资料的极大丰富、现代文明的不断推进无不彰显着理性的科学主义之光,但与此同时,人性冷漠、道德滑坡等问题也昭示着人文关怀的缺失、人的主体性的下降及异化现象的加剧。
其二,波兹曼在《娱乐至死》(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1985)中曾把电视媒介主导的时代称为“娱乐业时代”,这同样适于信息时代的今天。近年来,电视娱乐节目铺天盖地而来,不断制造“热点”,使电视成为当代价值的命名者,在制造虚假和谎言的同时,不断给人们带来虚假的幸福感和存在感。[3]但电视娱乐提供给大众的承诺是虚伪的,“它提供的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虚假快乐,它是用虚假的快乐骗走了人们从事更有价值活动的潜能。[4]”
在马克思主义影响下,西方学者针对异化问题,做了诸多思考与批判,而有关论述多集中在“大众文化”上,如学术重镇霍克海默与阿多诺合著的《启蒙辩证法》,就对“大众文化”作出阐释:在垄断下的所有的群众文化都是一致的,它们的结构都是由工厂生产出来的框架结构[5]。从本质上讲,大众文化同整个社会的异化进程是同步的。
由此可见,从反异化方面来讲,《谢天谢地》既能调动人的主体性,更能激发人的主体意识以将人从非人化的境遇中解放出来,从而实现马克思在《给燕妮》一诗中那满怀热望的憧憬——“让整个诗的世界在人类历史上出现”!
三、“智慧型文化栏目”与“高雅文化”
一档节目折射出的文化价值、精神内涵决定节目本身的品质和高度。《谢天谢地》在文化定位、价值取向等方面均有明显倾向和侧重。这主要体现在主持人的选择、节目信息的甄别与传播等多个方面。
(一)主持人的文化定位
一档节目中,主持人的气质须与节目气质相合,应据节目定位选择合适主持人。分析节目风格和气质,不妨先从对主持人的分析着手。
《谢天谢地》主持人为“60后”崔永元。崔永元于1998年调入中央电视台,主持过多档节目。其中,《实话实说》节目树立起他鲜明的个人风格:亲切随和,幽默不失智慧。这一主持风格,给当时“一本正经”的电视屏幕注入极大活力,人们亲切地称他为“小崔”。
崔永元在把一档档精品节目带给观众的同时,也以其可贵品质,赢得了万千观众的喜爱。他用奖金资助普通人治病,发动同行帮助辽宁鞍山抗癌协会“临终关怀”行动;将拍摄《电影传奇》时得到的大量珍贵资料无偿捐给北京大学图书馆,帮助建立中国电影资料检索系统等。2007年,崔永元荣获第五届“全国德艺双馨电视艺术工作者”。
由此看来,崔永元本身就是对《谢天谢地》品质的一种承诺。
(二)节目内容的文化诉求
文化定位决定一档娱乐节目的表现形式和内容架构。《谢天谢地》更注重对人主体性的调动,这本身是对嘉宾的一种挑战。
《谢天谢地》作为“舶来品”,其原型已风靡世界十几个国家,被公认为“高智商”栏目。且已被央视打造成一档智慧型文化栏目,即“乐而不俗”的节目。
嘉宾在无剧本的前提下只能凭借演绎经验做出应激反应,通过一个个意外和惊喜,让观众在笑声中体会高雅和品位。此外,节目编剧除王雪纯之外,崔永元、任学安等团队成员均献计献策,并在中国网络电视台设置了向网民征集剧本的板块,大大扩展了素材渠道,使得节目更平易近人、更能体现老百姓的生活及价值观。
《谢天谢地》本身就是央视率先打破“收视为王”旧格局推出的“精品节目带”中的节目之一。除此之外,还包括一系列全球顶级水准的纪录片以及纪实栏目《看见》。
一言以蔽之,《谢天谢地》彰显的是一种“乐而不俗”、鼓励和肯定智慧的娱乐节目所应具备的精神!
四、建 议
从时间上看,《谢天谢地》属新事物。然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讲,新事物指那些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具必然性、进步性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事物。于电视娱乐节目而言,新事物表现为更具进步性、有利于娱乐节目市场长远发展的娱乐节目。从这一角度看,《谢天谢地》为当之无愧的新事物。
同时,《谢天谢地》也应不断否定自我、超越自我。首先,被邀嘉宾可为观众,且其身份的选取应契合节目定位,以调动观众参与的积极性并引发更多的节目关注者,也更能彰显节目的人文关怀和百姓视角;其次,嘉宾可自由选择不同的门,对自身装扮的解释,也可作为挑战嘉宾智慧的一个障碍,由此,节目灵活性将大大增加。
在低俗娱乐节目泛滥荧屏的环境下,《谢天谢地》提倡“乐而不俗”既是逆水行舟,又可谓顺时而谋。诚如波兹曼所言,电视带给我们的是一个破碎而割裂的世界。在多数娱乐节目以收视为王,弃社会责任如敝屣的环境下,在多数娱乐节目不断改变、堕落以更符合电视化生存的情况下,在富有逻辑的复杂思维、高度的理性和秩序逐渐散落、破碎的危急时刻,《谢天谢地》横空出世,点燃了我们对娱乐节目发展的希望之光。望此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新事物的发展道路总是迂回曲折的,但其发展前途却是光明辉煌的,在实践中,我们更要满腔热情的支持新事物,支持其敢于向低俗说“不”的精神,支持《谢天谢地》!
参考文献:
[1] (法)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 (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 李彬.传播学引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
[4] 李林容.透视电视娱乐节目的“伪满足感”[J].传媒观察,2011(12).
[5] 陆扬,王毅.大众文化与传媒[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6] (德)马克斯?霍克海默,特奥多?威?阿多尔诺.启蒙辩证法[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