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探究
2012-04-29万立成
万立成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越来越受到普遍的重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以下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
一、 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开放的教学氛围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关键因素,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学氛围如果过于活跃,就容易导致学生只玩不学;而教学氛围过于沉闷,又容易导致学生在课堂上不敢发言,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在营造学习氛围时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传统的教学中,老师高高在上,学生普遍存在一种敬畏的心理,上课时不敢提太多问题,更不敢挑战教师的权威,这样十分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要求我们树立全新的教师观,从传统的传授者转变成引导者,尊重每一个学生,以好伙伴的身份去和学生进行交流,使得课堂气氛活跃而有序,这样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发问。
2.同学间平等互助
传统的评价制度容易让成绩好的学生产生优越感,而成绩不好的学生产生自卑感。这样的氛围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要改变这样的情况,就要求教师尊重每一个学生,不用成绩好坏区分学生,在课堂上强调学习态度和团体合作精神,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一种平等互助、互相尊重的学习氛围。
二、 加强课堂互动,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课改倡导学生由传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不断引导,和学生进行互动,在互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互动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意见。
1.合理设计预习内容
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老师并不能照顾到所有的学生,而精心设计预习的内容有助于学生课后与家长进行互动,让每名学生对所学内容都有充分准备。有了家里的互动,学生在课堂互动时也会更加积极主动。如在“小数的认识”教学中,我在临近下课时提出了一个问题:“钢笔每支6.5元,铅笔每支0.5元,彩笔每支1.5元,橡皮擦每块0.3元。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回家,与家长一起讨论。第二天上课时,学生带来的五花八门的问题使我大吃一惊,而学生的回答也出乎我的意料,互动效果非常好。
2.精心准备素材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最重要的环节还是在上课时间。小学生对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所以教师要精心准备教学素材,在课堂上展现最精彩的数学知识,吸引学生自主参与互动。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考虑到分数是一个全新的数学概念,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抽象,于是,我在引入时就选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数学素材“切梨”。我拿出一个梨,用小刀把它平均切开分给两个学生,这时学生都能理解两个学生各自拿了这个梨子的一半。有了这样的铺垫,再引导学生理解这“一半”就是“1/2”就容易了。学生充满兴趣地在数学活动中理解了“一半”能用“1/2”来表示,完成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学习。
三、 鼓励动手实践,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在学习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动手实践,通过团队合作解决问题。鼓励学生相互配合、互相支持,促进互动学习的氛围,这样既能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意识,又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比如在上述的“分数的初步认识”中,我鼓励学生通过“折纸法”理解分数“1/2”,同学们互相合作,通过不同的方法将纸折成平均大小的两份。然后,学生在1/2的基础上继续操作,这样就能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实践理解“1/2”“1/4”“1/8”“1/16”等,使每一个学生理解把一个实物平均分成几份,其中每一份就是这个实物的几分之一,这样的过程能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什么是分数。
总而言之,数学教师应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改善学生互动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引导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责 编 肖 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