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教育的硬件要求及设计原则
2012-04-29贺媛媛
贺媛媛
〔关键词〕 电化教育;要求;设计原
则
〔中图分类号〕 G4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
12—0040—01
电化教育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投影、幻灯、录音、录像、广播、电影、电视、计算机等现代教育技术,传递教育信息,并对这一过程进行设计、研究和管理的一种教育形式。它是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一、电化教育的硬件要求
过去的电化教育主要是“新三室”的建设,即多媒体电教室、语音室、计算机室的建设,而如今的学校电化教育建设主要表现在信息技术与网络运用开发上。如学校计算机局域网与互联网、校园广播电视网、语音室、电教室、计算机室、校园电视台、校园网站、多媒体教育教学资源库、虚拟课堂、高档电教设备的有效应用与开发则是当今电化教育的主要工作内容、任务及目标。一所合格的学校在电化教育的硬件装备上必须拥有完全能满足全校师生教育教学需要的、有一定规模的、有一定档次的计算机室、语音室、多功能电教室;拥有校园局域网、互联网、学校网站、校园广播电视网;拥有丰富的教育教学多媒体资源库及多媒体阅览室;更要有数量可观的电教设备,同时还要培养出懂电教技术与热爱电教工作的教师。因此,要求我们教育的领导者,要站在教育未来发展的较高点上关注电化教育发展。教育行政部门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各级各类学校电化教育发展达标细则,下拨专门购置电教硬件资金,督促、检查学校电教工作;各级学校要重视电化教育,加强管理,加大投资,加大使用率;教师要学好专业知识与技术,加大课堂教学整合力度,成为新一代的多面手教育者。
二、电化教育的设计原则
1.教学目标的整体性原则。所谓整体性,指教学的内容各部分的有机组合。电化教育中,各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以及不同的教学对象都各自具有自己的特点,要将这些部分较好地组织起来,构成一个良好的系统,并给予较好的控制,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各门学科的教学内容、教学特点是有区别的,因此,电化教育也应视特点而变化,在设计中将各种因素考虑进去,做到教学形式与功能的—体化,为达到教学目标服务。
2.师生共同参与的原则。电化教育与传统教学的最大区别是教师与学生的教学关系形式的变化。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直接接触,教师在课堂授课时可以根据课堂情况改变自己的授课形式和内容,但在电化教育中,课堂教学形式是教师——机器——学生。在这种形式中,教师与学生并不直接接触,这样就会出现人机矛盾和师生矛盾。教师听不到学生的建议,学生认为教师不在面前而不专心听课,丢失电化教育的意义。为解决这个问题,在设计电化教育时,应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考虑问题,教师不能以传统面授形式授课,如何能保持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特点,学生看到教师不在课堂,如何消除他们心理中“这不是正规上课”的心态,让学生严肃认真对待电教课。考虑了这些问题,不但有利于解决人机矛盾、师生矛盾,而且有利于解决教师教法同学生学法之间的矛盾。
3.多媒体组合的优化原则。电化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幻灯、录像、语音教学及电视教学等,各种形式有各自的特征,不能忽视,也不能相互混淆和取代。在设计电化教育课时,要将媒体特有教授内容的特征结合起来,语音练习以及一些文科教学,可以适当不用画面,这样既满足教学要求,又做到经济实惠。
4.及时反馈的原则。在电化教育中,由于教师和学生之间有机器相互隔离,就不如传统的课堂教学那样有利于师生的交流。反馈是控制系统的枢纽部分,如果反馈中断,系统失去调节,就可能失去控制。在电化教育中,教师、机器和学生的相互协调是通过反馈完成的,因此,要及时进行教学效果反馈,以便调整教学中设计不合理的部分。有许多电化教育的内容是预先制作好的,修改较困难,这样就更加需要电教的设计过程有反馈地进行和完成。
5.时间性原则。教学安排是具有科学性的,排课必须按照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心理、生理特点而定。一般而言,电化教育要求学生充分集中精力,不能有一丝松懈,不然就接不上教师的思路。相比之下,学生的精神紧张度和疲劳程度较传统的课堂教学高。根据这一特点,电化教育课,尤其是内容较深的理科课,在排课时应尽量放前,以免学生精力不济,影响教学效果。
编辑:张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