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游可居
2012-04-29蒋锦彪
摘要:黄公望作为元代画家的佼佼者,他的山水画多取材于隐居生活,表现自身所居的秀美山川,并将自己的主观情感通过笔下的山水形象加以宣泄,传递给观者。《富春山居图》的创作有了扎实的生活基础,加上他晚年那炉火纯青的笔墨技法,因此落笔从容,千丘万壑, 重峦迭嶂,妙趣无穷,既形象地再现了富春山水的秀丽外貌,又把其美的本质特征挥洒得淋漓尽致。
关键词:赏析;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元代,处于异族统治下的汉族士大夫,由于受到异族权贵的怀疑、压制甚至排斥,他们的政治抱负无法施展,于是他们纷纷退隐泉林,寄情书画,在笔墨纸砚中抒发个人抱负与情怀。黄公望作为其中的佼佼者,成为文人士大夫中的代表人物。他的山水画多取材于隐居生活,表现自身所居的秀美山川,并将自己的主观情感通过笔下的山水形象加以宣泄,传递给观者。
黄公望(1269年~1354年)元代画家,书法家,元四家之一。全真派道士。本姓陆(有待考证),名坚,汉族,平江常熟人氏;后过继永嘉黄氏为义子,因改姓名,字子久,号一峰,后入 “全真教”,又叫大痴道人等。 同时,他著有《山水诀》,阐述画理、画法及布局、意境等。有《富春山居图》、《九峰雪霁图》、《丹崖玉树图》、《天池石壁图》、《溪山雨意图》等传世。黄公望晚年不问政事,每每于荒山怪石间描摹家乡春山的景色,创造出一种浑厚、淳朴之意境。以可游可居的笔墨风格描绘着对自然山川强烈热爱之情,对时政的失望与无可奈何的态度以及对退隐泉林生活的向往。他的山水画大致有两种风格:一作浅绛色,山头多岩石,笔势雄伟;一作水墨,皱纹较少,笔意简远逸迈,充分体现出“寄兴于画”的思想和“浑厚华滋”的笔墨效果。黄公望与同时代的王蒙、倪瓒、吴镇交往密切,诗画互赠,切磋探讨,常以合作山水画为乐。他们不但都创造了自己的独特绘画风格,并致力于意境章法及诗文与绘画的有机结合,共同把中国文人画推进到一个崭新的天地,因此获得 “元季四大家”的殊荣。而黄公望尤以卓越的成就兀立顶峰,对后世画坛产生巨大影响,被推为“元四家之首”。
《富春山居图》卷所绘皆为浙江富春山两岸初秋景色。画面上坡峦起伏、林木森秀, 其间有村落、亭台、渔舟、小桥, 并写平沙及溪山深处的飞泉。展披画卷, 景随人迁, 人随景移,笔墨苍简清润。历代凡见此画者, 无不叹为观止。明代董其昌说:“展之得三丈许, 应接不暇。”清代张庚说:“富春山卷,其神韵超逸,体备众法,脱化浑融, 不落畦径。”恽南田说:“所作平沙, 秃锋为之, 极苍莽之致”。明清许多文人画家多因此图得到启示, 其临本有十余本之多。《富春山居图》卷的布局由平面向纵深展宽,空间显得极其自然,使人感到真实和亲切,笔墨技法包容前贤各家之长,又自有创造,并以淡淡的赭色作赋彩,这就是黄公望首创的“浅绛法”。整幅画简洁明快,虚实相生,具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之妙,集中显示出黄公望的艺术特色和心灵境界,被后世誉为“画中之兰亭”。
黄公望三十一岁开始作画,由于境遇的坎坷,到五十岁左右,也就是出狱后才专心从事山水画创作。由于他热爱自然,有较全面的文化修养,早期又在临摹众多的古代名家作品中练就了深厚的功力,胸中积累博大精深,使之一起步便显示了艺术上的高格调。他以北宋大画家董源的画法为基础,吸取其他名家的长处,融合在师法造化中获取的营养,逐渐创造了自己的艺术面貌。黄公望与富阳有着不解之缘。他遍游名山大川,却独钟情于富春山水,晚年结庐定居富春江畔的筲箕泉(今富阳市东郊黄公望森林公园内),在这里度过了他人生最辉煌的时期,留下了一大批杰作。
至元四年,黄公望79岁,偕好友无用禅师同行。不久,黄公望始作此长卷。清王原祁在《麓台题画稿》中说是经营七年而成,但黄公望自动笔至去世也就只有七年。一幅画画了这么多年,也称得上一奇,而二百五十年后藏者吴洪裕临终前嘱家人当面将画焚烧殉葬,而其侄吴静庵趁他弥留之际于火中夺画残卷,更是旷古之传奇。至今,我们已无法确知原卷的长度,但知前《剩山图》纵31.8厘米,横51.4厘米;后《富春山居图》纵33厘米,横636.9厘米。
造境上开卷描绘坡岸水色,远山隐约,接着是连绵起伏,群峰争奇的山峦,再下是茫茫江水,天水一色,最后则高峰突起,远岫渺茫。山间丛林茂密,点缀村舍、茅亭,水中则有渔舟垂钓。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层次分明,大片的空白,乃是长卷画的构成特色。黄公望把宋人的“深远”以“阔远”代之。宋画的构图,通常是由近景到远景层叠上升,正是这一“阔远”使宋画成为元画。对宋人传统的继承上,还包括了“思”与“景”两方面的有机联系。对黄公望而言,董源的程式语言和风格特点,使他自然地联想到故乡常熟虞山的景观特征。从心理学角度看,这是最能引起共鸣的。而富春江两岸的风光,又恰好进入到他以往的审美理想之中。所以,师传统与师造化在这幅杰作中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笔墨上已显然取法董源、巨然,但更为简约利落。山石的勾、皴,用笔顿挫转折,随意而似天成。将近20厘米的长披麻皴,枯湿浑成,功力深厚,洒脱而极富灵气,洋溢着平淡天真的神韵。全图用墨淡雅,仅在山石上普染一层极淡墨色,并用稍深墨色染出远山及江边沙渍、波影,只有点苔、点叶时用上浓墨,但已足以醒目。这是一幅浓缩了画家毕生追求,足以标程百代之作,无怪乎董其昌见了惊呼:“吾师乎!吾师乎!一丘五岳,都具是矣!”
意境上这幅画传递了文人士大夫的人生意趣。 在恬淡的时光里,黄公望任由情感的起伏决定着画笔的起落,在时断时续的笔墨添加中,体会着心灵的畅游。也许他不曾想到,这个长卷的创作,竟会长达七年,几乎延续到他生命的终点,他用画笔营造了一片心灵的净土。元代社会的特殊性,使元代隐逸之士只好借文学和艺术,来抚慰苦闷和压抑的心灵,在无奈中寻求闲适。在元画的背后,深藏着元代画家对现实的不满和绝望,山水画正是他们的长歌当哭。 时至今日,展开画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富春江一带秋初景色:丘陵起伏,峰回路转,江流沃土,沙町平畴。云烟掩映村舍,水波出没鱼舟。近树苍苍,疏密有致,溪山深远,飞泉倒挂。亭台小桥,各得其所,人物飞禽,生动适度。正是“景随人迁,人随景移”,达到步步可观的艺术效果。当人们从杭州逆钱塘江而入富阳,满目青山秀水,景色如画,就会自然地联想到《富春山居图》与两岸景致在形质气度上的神合,从心底里赞叹作者认识生活,把握对象的神髓,进而提炼、概括为艺术形象的巨大本领。这件宏幅巨制直到他谢世前不久才告完成,这是画家与富春山水情景交融的结晶。
图:黄公望 《富春山居图》
由于画家黄公望完成于1350年的《富春山居图》,是中国山水画的巅峰之作。该画在明朝末年传到收藏家吴洪裕手中,他爱不释手,临终之际下令烧画殉葬,虽被救出,但分作两段且中间缺失了几十厘米,经修补后前段称《剩山图》,流落民间后于1956年落户浙江省博物馆;后段称《无用师卷》,一度被清廷收藏,半个多世纪前随故宫南迁文物一起辗转到台,由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2010年3月14日,温家宝总理在“两会”记者见面会上表达了“我希望两幅画什么时候能合成一幅画。画是如此,人何以堪”的心愿。 最终,2011年6月1日,分隔两岸61年的《富春山居图》在台湾合璧首展。
参考文献:
[1]梅鹤圃.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J].中国画画刊, 2011(3).
[2]张香姬.元代文人山水画的造境研究[J].延边大学,2008.
(作者简介:蒋锦彪(1973.1-),男,甘肃人,讲师,就职于甘肃农业大学人文学院,研究方向:美术教育,美术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