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博弈论的环境成本控制必要性研究
2012-04-29王玉梅周平
王玉梅 周平
【摘 要】 近几年来,环境问题一直是世界性的热门话题。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政府也越来越重视环境的治理问题,对企业也提出了许多的要求,出台了许多关于保护环境的方针政策。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政府的这些方针政策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因此政府必须采取一些其他的行动去促使企业积极地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为了使实施环境成本控制成为企业的“严格优势策略”,使企业自愿去实施环境成本控制,文章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政府与企业在博弈中各自的成本,给政府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博弈; 成本; 环境成本控制
本文的假设前提:1.参与博弈的各方都是理性人,都将追求自己的利益的最大化;2.参与博弈的双方都知道对方的策略以及各种策略的收益或者是成本。
一、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一)博弈要素假设与分析
企业作为一个理性的经济人,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是其发展目标。但是其发展经济的同时必将产生环境污染,对于这部分污染的治理将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减少企业的利润。而政府作为企业的监管以及社会的管理机构,对社会环境的管理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政府会希望企业能将环境成本内部化,也就是说要求根据“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将治理环境污染的成本划分到每一个产生污染的企业。假设:
1.社会环境污染治理的总成本为C+G(C>0,G>0),C是指企业应该担当的部分成本;G是指政府应该担当的部分成本。
2.如果企业承担了自己应当承担的那部分成本,也就是说企业进行了环境成本的控制,而且政府监管严格,得知了这一情况,政府就会对企业进行奖励,例如税收的优惠、贷款的利息优惠等,这部分的优惠表示为I;如果政府监管不严,对企业是否实行了环境成本控制不予以管理,则企业得不到这部分的奖励。
3.如果企业没有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那部分成本,也就是说企业没有实施环境成本控制,而且政府的监管严格,得知了这一情况企业就面临着政府的罚款,罚款的金额表示为F;但是如果政府的监管不严,企业就不会被罚款,也就是说企业将不用花费任何的成本。具体的成本矩阵如表1。
(二)博弈双方的成本分析
1.从政府的角度来看:
(1)当政府选择Y,也就是选择对企业进行监管时,政府能获得的效益(政府为此付出的成本)U(Y,α)=G+I或者U(Y,β)=G+C-F;
(2)当政府选择N,也就是选择不对企业实施监管时,企业能获得的效益(政府为此付出的成本)U(N,α)=G或者U(N,β)=G+C。
在这个博弈当中,当企业选择实施环境成本控制时,此时政府选择监控的成本为G+I要大于不实施监控的成本G;当企业选择不实施环境成本控制时,此时政府选择监控的成本为G+C-F要小于不监控的成本G+C。也就是说政府在这个博弈中不存在严格优势策略。
2.从企业的角度来看:
(1)当企业选择α时,也就是实施环境成本控制的时候,企业的效益(也就是企业将花费的成本)U(Y,α)=C-I或者U(N,α)=C。
(2)当企业选择β时,也就是企业选择不实施环境成本控制时,企业的效益(也就是企业将花费的成本) U(Y,β)=F或者U(N,β)=0。
当政府选择不监管时,企业选择不实施环境成本控制所花费的成本为0小于企业实施环境成本控制所花费的成本C。
当政府选择监管时,企业不实施环境成本控制的成本为F;企业实施环境成本控制的成本为C-I。
在这个博弈中,如果F 二、政府与企业的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一)博弈要素的分析 加大罚款的力度,虽然会使得企业不存在一个严格的优势策略,也不能确保企业就一定会选择实施环境成本控制。因为在政府实施监管的时候,企业实施环境成本控制要优于不实施环境成本控制;可是如果政府不实施监管,那么企业选择不实施环境成本控制则要明显优于实施环境成本控制。 这个时候就要考虑到另外一个因素,政府实施监管的概率问题。当政府的监管的概率不一样的时候,博弈的结果可能也不一样。假设政府对企业实施监管的概率为A;不实施监管的概率为B,具体的成本矩阵如表2。 (二)博弈双方的成本的分析 对企业而言:(1)企业实施环境成本控制的效益U(Y,α)=A*(C-I)或者U(N,α)=B*C;(2)企业不实施环境成本控制的效益U(Y,β)=A*F或者U(N,β)=B*0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效益与政府的监管的如图1所示。 设政府监管的概率为X,企业的成本为Y,可以得到方程式: 令Y1=Y2,可以求得P0处的概率为X=C/(F+I)。 由图1可知,当政府的监管概率位于P0左边的时候,也就是企业监管的概率小于C/(F+I)时,企业会选择L2成本线,也就是不实施环境成本控制;当政府的监管概率位于P0的右侧时,也就是政府监管的概率大于C/(F+I)时,企业会选择L1成本线,也就是实施环境成本控制,因为此时的实施环境成本控制的成本比不实施环境的成本低。 三、结论 (一)加大罚款的力度 政府对于那些不实施环境成本控制的企业的罚款力度一定要大,至少要比企业实施环境成本控制时所花费的成本好要多,即要使得F>C-I。很多的企业之所以明知道不实施环境成本控制可能要面临政府的罚款,还是愿意以身试法,去承担政府的罚款,主要原因就在于处罚的力度太小,甚至要小于他们实施环境成本控制的成本。所以与其自己去花较大的代价去治理污染,还不如去承担企业的相对数额较小的罚款。 (二)加大监管的力度 政府实施监控的概率要大,也就是要加大监管的力度,杜绝企业的侥幸心理。企业之所以不愿意进行环境成本的控制,哪怕面临巨额的罚款,是因为他们知道政府对他们进行监管的可能性很小,基本属于小概率事件。这是因为作为监督者的政府,往往不愿意过于严厉地去惩罚那些污染严重而且不去治理的企业。原因在于作为纳税大户的企业,是政府政绩的主要来源,地方政府要保证GDP,就必然要有税收。往往越是污染严重的企业越是一些纳税数额较大的企业,地方政府为了维持政绩,宁愿自己花钱去治理那部分企业应当承担的污染。从整个社会来看,这样的方式对环境的维护非常不利,也必将影响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想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从源头对环境污染进行控制,政府要加大监管的力度,促使企业主动的去承担环境治理的责任,并且从源头去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参考文献】 [1] 冯·诺伊曼,摩根斯顿.博弈论与经济行为[M].王文玉,王宇,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2] 王冬梅,李万庆.博弈论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4(5). [3] 蒋军成.地方政府治污的博弈分析与激励制度重构[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报,2008(3). [4] 邹伟进,胡畔.政府和企业环境行为:博弈及博弈均衡的改善[J].理论月刊,2009(6). [5] 郭桂祯,刘镜.企业排污治理的博弈分析[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