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时评栏目《映象版》的框架解读

2012-04-29卢慎勇

新闻爱好者 2012年13期
关键词:框架符号程序

卢慎勇

【摘要】本文从框架理论的视角,梳理了河南电视台大型原创时评栏目《映象版》的诞生及其架构,对其如何主动融入“建设中原经济区”及承载的“话语意义”、“再现方式”等进行了阐释与解析。《映象版》作为一个媒体符号呈现出的图景和对各种事实的筛选与述评,为构建当下河南这一区域的社会现实提供了一个“框架”,这种“程序性”架构方式使栏目拥有了独特的话语范式,赋予了新闻事实历史意义与价值,担负起了一种历史使命:统一认识,凝聚人心,调动受众的注意力“共建”中原经济区。

【关键词】框架;符号;程序;意义

2011年10月7日,随着新华社《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正式对外发布,标志着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大幕正式拉开,中原崛起、河南发展驶上了一个快车道。作为主流媒体,河南电视台早在构建中原经济区规划过程中,就发挥了其大众传播议程设置功能的作用,展现了“传媒的调查功效(报道)”、“诠释功效(解释)”和“交往功效”(编导),吸引了公众对“中原经济区”的关注、讨论与热议,为“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营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承担了传媒的社会、历史责任。那么在建设中原经济区的过程中,河南电视台又应该如何应对,才能为事关一亿多中原人民福祉的大业更好地发挥出主流媒体的作用?尤其是作为河南媒介符号的主要代表——视听媒介,如何利用自身视听形象的传媒优势来阐释“中原经济区”的意义、价值与实现路径,从而展现河南的新形象?这是中原经济区在纳入国家主体功能区之后,河南电视人就开始探索的一个大课题。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更是传媒的主动作为、主动选择。在河南省广电局党组的支持下,一个由河南电视台新闻中心精心打造的电视新闻节目——大型原创时评栏目《映象版》(以下简称《映象版》)应运而生,并渐渐走进了公众的视线。

美国社会学教授盖伊·塔奇曼(Gaye Tuchman)在其代表作《做新闻》(Making News)中把新闻看做一种“框架”(Frame),说它是了解世界的一个窗口。他认为“窗口展示的视野取决于窗口的大小、窗格的多少、窗玻璃的明暗以及窗户的朝向”,视野还取决于视点的位置。而加拿大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Erving Goffnian,另译为高夫曼)在其1974年出版的《框架分析:经验组织论》中认为“框架”是约束着我们主观参与的事件的“组织原则”。本文就从考察《映象版》如何主动融入“建设中原经济区”入手,围绕其承载的“话语意义”及“再现方式”,对河南电视台这个原创新闻节目的“组织原则”,即《映象版》这个窗口的内涵、视野及视点的位置等进行阐释与解析。

时空坐标上的意义解析

盖伊·塔奇曼在定义新闻的“框架”时认为新闻从根本上说具有一种机构属性。它有三层意义:第一是一种向消费者发布信息的机构方式;第二是合法机构的联盟;第三是由以组织方式而进行工作的专业人员来采制和传播。即“新闻必然是新闻工作者通过机构程序并遵循机构规范而生产的产品”。解析《映象版》的“框架”,首先应该还原它问世时的时空坐标。

《映象版》的策划、设计肇始于河南电视台卫星频道、新闻频道2011年8月6日22:05并机播出的《转变领导方式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新十八谈映象版·用人篇——以求实之魂 树用人新风》,定型于2011年9月4日播出的《转变领导方式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新十八谈映象版·发展篇——崛起之路更宽广》,成熟于2012年2月15日22:05播出的《建设中原经济区走好“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十八谈”映象版·洛阳篇》。追踪栏目策划、设计的时空坐标与路径,便会发现它不仅仅是河南广电传媒充分调动“机构程序”、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对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提出的“新闻宣传要努力破‘四难:正面报道难、典型宣传难、舆论监督难、新闻创新难”命题的积极回应,更是对其中的“新闻创新难”的再一次“机构反应”和深层次上的探索与实践。以下即是“机构反应”的例证:

从2012年2月7日《建设中原经济区走好“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十八谈”映象版·郑州篇》开始,除了河南电视台卫星频道、新闻频道并机播出外,河南广电传媒集团旗下的河南人民电台、河南手机电视、移动电视、大象网、河南广播网、新浪网河南频道、《东方今报》以及各省辖市电台、电视台要么同步转播《映象版》,要么全文转载。这种“机构属性”带来的时空传播与当下建设中原经济区相关的政治、经济、社会背景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广电传媒在构建中原经济区“话语场景”(建设中原经济区当事方的描述、解释性评论和视觉编辑)中发挥了“社会镜子”的作用,同时作为社会的“瞭望者”,也可以算是对“前路”的一种探寻。节目播出后随之产生的反响互动见证了这一效果的呈现。

中原经济区的战略规划从酝酿到提出,再到成功晋升为国之方略,离不开新闻工作者的职业关怀,因为媒体关注的议题往往能成为新闻受众认为最重要的议题。关于议程设置的大量研究早已证明了“媒体对议题关注度的权重会影响受众对同样议题关注度的倾向性”,因为“新闻把单纯的事件转化成公众讨论的事件”。新闻生产是一种社会行为,它之所以成为社会行为的基础是因为材料选取于日常生活之中,然后“把我们大家做的事情呈献给我们大家看”,“在记录社会现实的同时也是社会现实的一种产品”。所以《映象版》的诞生为定义和构建当下河南这一区域的社会现实提供了一个“框架”。作为新闻传播组织机构的参与者,其制作者河南电视台新闻中心的编导们就被赋予了典型的社会行为,正是在这一层面意义上他们担负起了一种历史使命,凝聚人心,调动河南受众的注意力来探寻或者接近真理的道路。

独特的架构与理念传播的平台

“新闻构建中的位置及其与消息源的关系决定架构方式”,而架构方式又影响着媒体的视野和受众的解读。《映象版》从问世的那天起就构建了一个原创的节目形态,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架构方式。追踪它呈现的形态与运行轨迹,可以解析为以下几个环节:1.特邀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张绍刚担当主持人;2.邀请直接参与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决策与建设的省直单位与省政府组成部门的一把手以及各省辖市的书记与市长做客演播室接受主持人访谈;3.邀请国家层面的各个行业的权威专家、学者现场评说与解析;4.邀请龙永图担任首席评论员;5.邀请著名评论家、上海文汇报高级编辑、原评论部主任潘益大先生为特约评论员;6.新闻短片描述新闻事件;7.网友热议;8.百姓心声以及现场观众互动;9.实施卫星频道和新闻频道并机“周播”机制。2011年8月30日出版的《东方今报》总结《映象版》的独特性时这样定位:把报纸时评搬上了电视荧屏,这是全国独创;电视专门开办大型时评栏目,也是全国独创;河南电视台利用全国资源来办《映象版》,理念非常超前,这也应该是全国独创。这一系列架构不仅使河南省直系统以及各地有了一个为建设中原经济区出谋划策的平台,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独特的架构方式传播了河南社会各界与各地建设中原经济区的理念和现实路径的选择。

从已经播出的节目看,这种架构方式还使得消息来源不但是“一手”的也是无距离的,更是权威高端的,这样就直接决定了栏目的视野和影响力。比如《映象版·发展篇——崛起之路更宽广》邀请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维宁,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李平研究员走进演播室,围绕河南建设中原经济区,持续探索走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的路径选择展开探讨。《映象版·工业篇——新型工业化主导谱新篇》中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杨盛道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工业经济研究所前所长吕政就河南如何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为“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作出贡献,以及河南在走好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中,面临的困难和破解之路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解读。《映象版·农业篇——新型农业现代化强基固本》中河南省农业厅厅长朱孟洲和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赵长保围绕河南省如何做好粮食稳产高产、如何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等问题探讨发展思路和途径。

综观往期《映象版》呈现的图景以及对各种事实的筛选与述评,这种“程序性”架构方式使栏目拥有了独特的话语范式,也组成了栏目自己的诠释框架。因此它通过其承载的一期期独一无二的“框架”和诠释体系,赋予了新闻事实历史意义与价值,也拥有了“定义现实的权力”。诚然,评估《映象版》在河南经济社会方面的影响力也许当下还为时尚早,但这一创新栏目对河南电视传媒在构建社会舆论方面的作用已经明显上升。同时栏目搭建的平台不是简单地将电视简化为单纯的传播技术,而是开创了一个全新的讨论公共议题的表达模式;再者栏目采用的新闻短片多以回顾新闻产生的事实为基础,加上嘉宾的述评和特约评论员的点评,将受众带向了参与未来的“框架”。

媒介符号的文化表征

《映象版》的宣传语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新思路、转变发展方式的新实践、破解发展难题的新探索、促进中原崛起的新动力”。它显现的意蕴特质与法国著名新闻传播学者雷米·里埃菲尔的《传媒是什么》一书的副标题“新实践·新特质·新影响”不谋而合。这种传媒特质的普适性,为《映象版》节目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理论坐标。因此虽然电视不是唯一构建舆论的元素,但《映象版》这个栏目置身于正在生成的历史之中,它构建的现实以及对扩展认知中原经济区的能力和引发的舆论滚雪球效应无疑承担了一种符号编码功能。

美国人类学家克林福德·吉尔兹(Clifford Geertz)在《文化的解释》一书第一编里指出“文化概念本质上是一个符号学的概念”。恩斯特·卡西尔在《人论》中指出“人是符号的动物”,在他看来人类社会的所有文化形式都是“符号形式”,而符号的基本功能在于表征(representation),各种不同的符号承载了文化的不同含义。分析《映象版》传播引发的热议和它讨论的一个个话题,如果从文化视角审视,便会发现,对于生活在各种符号里的受众来说,作为一个传媒文化产品,《映象版》每一期都在进行着不同的文化意义编码,媒介符号文化表征的意义也由此塑造着、传播着积极而又正面的各类形象(包括栏目构建出的各级政府形象,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图景,以及中原城市生态群像),《映象版》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建设中原经济区的一个“符号”。

新闻传播学研究中把“真实”分为三个层面:客观真实、媒介真实和主观真实。那么与此对应,一个区域的形象是否也可以表述为三个层面?即区域的实体形象、区域的虚拟形象和公众的认知形象。其中区域的虚拟形象就是由承载文化内涵的各种媒介符号构建的,而某一区域的虚拟形象对公众的认知形象的建构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1]《映象版》不论是“省直篇”还是“城市篇”,都彰显出各自特定的文化价值理念(一种精神潜流、精神特质),每一期都以富有特色的文字、声音、图像等视听符号帮助受众认知接收的各种信息,并以此形成日后行动参考的“情景架构”。“传媒是构筑思想的工具”。比如建设中原经济区中如何做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新型工业化如何发挥主导作用、各个城市怎样发挥自己的特色和构建自己在中原经济区中的定位等一系列的价值判断和情感导向。对这些多样性现实的本体认知都将通过符号化的“影像”来呈现,并且将会在很长时间内影响着人们的行动。

结 语

新闻工作者的时空组织是在他们的活动中发挥作用的。我们相信若干年后,《映象版》本身将成为一种历史的赠与,因为在它实施与传播的过程中,它表征的文化价值不仅仅定义和再定义、构建和再构建了它的社会意义,同样它也将定义和再定义、构建和再构建它隶属的机构的现存程序——制度化和组织化的原则和程序,而这样的原则和程序又将被用来作为未来行动的资源。

参考文献:

[1]张爱凤.媒介变迁与中国国家形象的嬗变[J].新华文摘,2012(3).

(作者为河南电视台新闻频道副总监,主任记者)

编校:赵 亮

猜你喜欢

框架符号程序
框架
学符号,比多少
广义框架的不相交性
“+”“-”符号的由来
试论我国未决羁押程序的立法完善
“程序猿”的生活什么样
变符号
WTO框架下
英国与欧盟正式启动“离婚”程序程序
创卫暗访程序有待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