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网民心目中的河南形象
2012-04-29王冬梅
王冬梅
【摘要】本文以青年网民心目中的河南形象为切入点对近年来河南形象重塑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河南要重塑形象,必须全面提升政治、经济、文化、城市面貌等各方面的水平;政府应进一步加强提高危机公关能力;创造各种条件使外界深入了解河南;河南形象重塑应有选择地利用媒体平台、讲究传播方法等。
【关键词】青年网民;河南形象调查
调查背景及动机
上世纪末河南形象被严重妖魔化,近十几年来,河南经历了艰辛的“去妖魔化”历程,在此过程中河南政府、媒介和民间各方均进行了不同层面的形象重塑。笔者大致将其总结为三类:第一类,宣传优秀河南人物事迹;第二类,实施文化推广;第三类,经济搭台促宣传。为了解河南形象重塑的效果,笔者开展了此项调查。
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的范围为青年网民,主要采用问卷法调查。结合前期文献探讨的结果,将河南形象分为两大部分:河南形象和河南人形象,采用沙氏通三级量表进行测试。问卷先请若干网民试做,从语言、思维习惯等方面进行修改完善,最终框架确定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人口学特征;第二部分为河南形象调查(包括整体印象、政府形象、经济形象、文化形象、城市形象五个方面);第三部分为河南人形象调查(包括对河南人性格品质的印象及对河南人的态度两个方面);第四部分为印象来源;第五部分为河南形象的媒介传播效果。
问卷在问卷星网站发布,并利用问卷星提供的在线技术支持进行分析统计,发布地址为http://www.sojump.com/jq/1381048.aspx。调查方法:聘请调查员在网络论坛发布问卷信息,随机抽样。调查员按照区域和职业进行筛选并经过培训,分布在北京、上海、广东、河南、河北、陕西、新疆、山西、内蒙古、辽宁、山东、安徽、湖北、湖南、四川、浙江、广西、江西、福建等19个省市。所选论坛为三类:第一类为大型商业网站,如猫扑BBS;第二类为地区网站,如大豫网;第三类为兴趣论坛,如服饰论坛、摄影论坛、笔友论坛等。
共回收有效问卷394份,其中男性226人,占57.36%;女性168人,占42.64%。河南籍199人,占50.51%;非河南籍195人,占49.49%。高中以下学历33人,占8.38%;大专或本科学历290人,占73.6%;研究生及以上学历71人,占18.02%。
调查结果
为了让结果更加客观,笔者以籍贯为分割线,对比分析河南形象的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
河南形象。在河南籍青年网民心目中“河南整体印象”较好,七成人持肯定态度,而非河南籍青年网民则有超过一半表示对河南“印象一般”,且有一成网民表示对河南印象差。
对“河南政府的评价”,非河南籍受访者正面、负面、中性评价基本相当,分别为31%、30%和39%。河南籍受访者选择比例分别为37%、36%和27%。相比较而言,有更多的河南青年网友对河南政府形象不满意。
六成多的河南籍和非河南籍受访者均认为河南“经济形象一般”、“城市面貌一般”,对于是否会“购买河南商品”持无所谓态度。
关于河南的文化形象,选择比例最高的是“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但没有很好地传承发扬”,76%的河南籍受访者和63%的非河南籍受访者认同此说法。
河南人形象。河南籍和非河南籍青年网民对河南人的评价均较为正面,其中河南籍网民的评价尤为良好,认为河南人具备很多优秀品质。非河南籍受访者中,四成多选择了正面描述的词汇,不到两成选择了负面词汇。
凤凰网在2012年3月进行了一项《河南人形象调查》,问卷发布在凤凰网城市专题(调查时间段与本调查相近)。问卷发布一周,凤凰网撰文称,近半数网民对河南人存在负面印象。此结论与本调查结论有较大出入。分析其原因,重要的一方面可能是研究对象不同。凤凰网研究对象为全体网民,而本调查仅为青年网民。此外,本调查以是否为河南籍区分开了被调查对象,更利于得出客观结论。凤凰网在发布其结论后短短几天,问卷结果就出现了戏剧性逆转,出现正面印象和负面印象持平的状况。至笔者撰文之日,共有20多万人次参与了该调查,结果呈现为84%的网民对河南人没有负面印象,与本研究所得接近。
在对河南人的态度方面,问卷中语句表述为“假如去经商,您是否会选择河南人作为生意伙伴”,超过五成的河南籍受访者选择会,而将近五成的非河南籍受访者选择无所谓。表示不会和河南人合伙做生意的河南籍受访者和非河南籍受访者比例分别为9%和30%。
形象来源。该项调查仅针对非河南籍受访者,对河南及河南人的印象主要来源于亲身体验的占43.59%,人际传播占23.59%,广播电视报纸占18.46%,网络占14.36%。
亲身体验的被访者有将近一半对河南印象良好,通过人际传播、广播电视报纸和网络途径传播的被访者,比例最大的均为“印象一般”。对河南印象差的排名依次为亲身体验(12%)、广播电视报纸(11%)、网络(7%)和人际传播(6.5%)。
亲身体验者对河南人的形象评价最为正面;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和网络认知河南人的受访者,评价较为正面;而通过人际传播了解河南人的受访者,正面和负面的选项比例基本相当。
地区形象的媒介传播效果。调查显示,河南籍受访者比非河南籍受访者更多地关注各类关于河南的新闻,包括负面报道。河南籍受访者关注程度最高的是重大文化旅游事件,八成左右的受访者表示知道,其次为关于河南的负面报道、先进人物事迹报道,这二者关注程度基本相当,经济类事件仅以25%的知晓率排在最后。非河南籍受访者最为关注河南的负面新闻,其中一半的受访者表示知道,接下来依次为河南先进人物事迹、文化旅游事件,经济类事件依然排在末尾,仅有一成人知道。
发现问题与对策建议。青年网民不分地域,对河南的政治、经济、城市面貌的评价均以“一般”为主。一方面说明河南的“去妖魔化”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另一方面也表明河南各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此外,该结果与被调查群体的年龄及行为特征也不无关系,被调查者多为80后、90后,他们敢于打破常规,崇尚独立判断,不人云亦云,这也是河南抓住机遇,在青年中树立新形象的良好时机。
即使六成左右的受访者表示知道“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和“禅宗少林·音乐大典”,但他们对河南文化形象的评价依旧为“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但没有很好地传承发扬”,可见河南的文化振兴任重道远。河南只有全面提升政治、经济、文化、城市面貌等各个方面的水平,才能真正树立起良好形象。
受访者对河南人品质评价较为正面,但在态度方面却有两成人明确表示不会选河南人做生意伙伴。此结果显示青年网民在对河南人的认知和态度上并不一致,存在较大落差。这可能源于刻板印象的稳固性,因此,首先,河南政府除了进一步提高人口素质外,更需要创造各种机会、利用各种渠道让外界更多地了解河南人;其次,每个河南人都应以自身为载体,传播河南良好形象。
对非河南籍青年网民而言,对河南整体印象好和差的传播途径前两名均为亲身体验和广播电视报纸。由此可见,人际传播对地区形象塑造有重要作用,这就要求河南务必要注意自身素质的全面提升,此外还要重视媒体传播。河南媒体应增强议程设置意识,更加积极主动地重塑形象;其他各类媒体也应依照新闻规律,讲究传播方法,科学客观地报道河南。
调查显示:被访者不分区域,都对河南负面事件保持了极高的关注。因此各级政府应提高危机处理的能力,健全新闻发布制度,学会危机公关,掌握处理负面事件的艺术和原则,不能堵和压,在化解问题中展示出政府的原则和作风。同时建议完善危机预警机制、管理机制和处理机制,并常态化管理。
经济类事件传播效果不好,知名度较低,仅有不到两成的青年网民表示知道。由于问卷中所选经济事件与文化传播有一定的联系,因此笔者推断经济事件的关注率事实上低于该结果。如何提高经济事件传播效果,应成为各方在重塑河南形象时重点关注的方面之一。
传播效果是否好与传播平台密切相关。多家媒体联合立体传播或经名牌栏目传播的事件,知名度明显高于影响一般的媒体或栏目。因此,河南一方面要提升自身传媒的水准和知名度,另一方面要多与影响力大的同行联手重塑形象。
随着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口头传播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尤其是网络媒体的兴起使得互不相识的人能对同一话题聊得热火朝天。目前好多网站上开设有“河南人吧”,河南人不仅要利用传统大众媒介,更要重视网络媒体的力量。[1]因此,要使“河南形象讨论”在重塑河南形象中起到重要作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韩春丽,郑璐.媒体报道与地区形象塑造——以上海三家纸媒关于河南的报道为例[J].新闻爱好者,2007(7上).
(作者单位:洛阳理工学院中文系)
编校:郑〓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