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税负转嫁问题研究

2012-04-29陈灿

商场现代化 2012年15期

陈灿

[摘要]税负转嫁指纳税人通过商品交易,有意识地提高商品或生产要素的出售价格或压低商品或生产要素购入价格将税收负担转嫁给他人的一种行为。它对收入分配、企业负担、商品价格等方面都有重大影响。认真研究并充分利用,对于完善我国税收制度、理顺社会分配关系及促进经济发展都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本文住要从税负转嫁的涵义,税负转嫁的存在条件,税负转嫁及税收归宿,税负转嫁的影响因素等方面全面了解税负转嫁并最终的出税负转嫁的经济作用,希望通过对税负转嫁的研究能更好的利用它来为我们的经济生活服务。

[关键词]税负转嫁;税收归宿;供求弹性

一 、税负转嫁的涵义

1.税负转嫁的概念界定。税负转嫁是纳税人通过种种方法将法律规定由其承担的纳税义务变为他人负担的过程。赋税人使最终负担税款的人。在税负转嫁的条件下,真正的赋税人和纳税人是可以分离的,负税人是经济意义上的承担主体,纳税人只是法律意义上的纳税主体。对税负转嫁的理解应把握几点: (1)税负转嫁和价格的上升、下降直接联系。(2)纳税人的主动的有意识的行为才是税负转嫁,与纳税人主动行为无关的价格再分配性质的价值转移不能算转嫁。

2.税负转嫁的基本形式。(1)前转。也称顺转,即纳税人通过提高其所提供商品的价格,将其所应交纳的税款向前转移给商品购买者。(2)后转。也称逆转,它是指纳税人将其所纳税款以压低商品或生产要素购价的办法,向后转嫁给商品或生产要素的提供者的一种形式。前转和后转是税负转嫁的基本形式。(3)混转。也称散转,它是指对纳税人而言,即可以把税负转嫁给供应商,又可以同时把税负转嫁给购买者的一种转嫁方式。(4)税收资本化。实际上是后转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应税物品在交易时,买方会将以后应纳的税款折现,从所购物品价格中作一次性的扣除。

二、税负转嫁存在的条件

1.自由价格机制的存在是税负转嫁实现的前提条件。商品价格的变动是税负转嫁的基本途径,政府征税后,纳税人可以根据市场价格机制自由制定商品的价格,通过抬高或压低价格来实现税负转嫁,如果价格无法变动也就无法实现税负转嫁。由此可见,税负转嫁实现的基本前提条件是商品价格的自由浮动。例如以商品或劳务为课税对象的流转税,其课税对象在流转过程中与价格关系密切,因此,可以改变课税对象的价格来转嫁税负。

2.纳税人的物质利益驱动,是税负转嫁产生的根本动因。国家征税,表明原来归属纳税人拥有的一部分价值向国家的单方面无偿转移,是纳税人的一种物质利益损失,纳税人作为追求自身利益的经纪人必然要想办法避免或减少因纳税而产生的损失,因而会通过经济交易中的价格变动来合法转移税负就成为纳税人的一个重要和基本的选择。当然这也需要以商品经济的存在和发展为其经济基础,税负转嫁则是同商品经济的存在联系在一起的。税负转嫁是一切商品经济共同的经济现象,只有存在商品经济,才可以在任何社会形态,都存在税负转嫁。

三、税负转嫁的影响因素

1.供求弹性对税负转嫁的影响。需求和供给的弹性是决定税收转嫁情况的关键,一般来说,当商品的供给弹性越小,需求弹性越大时,税负越难向前转给需求方; 供给弹性小说明,商品或生产要素的供给者对价格不怎么敏感,而需求弹性较大责说明,购买者对价格敏感,某种商品增加税负后,供给者只能自己负担或向后转嫁。而当商品的需求弹性小,供给弹性大时,则税负越容易通过提供价格的方式向前转嫁给买方。

2.课税范围对税负转嫁的影响。一般地说,课税范围越宽泛,税负转嫁越容易;反之,税负转嫁越困难。这是因为课税范围越广,当政府对大部分甚至全部商品或生产要素,就越不易对商品或生产要素的购买产生替代效应,需求就越缺乏弹性,税负就比较容易转嫁。反之,税负越难转嫁。因此在设计税制是应通过考虑课税范围的大小来衡量税负转嫁的程度,进而考虑税收的实际负担。

除以上主要因素外,成本变动、资本转移、课税方式、市场结构等也会对税负转嫁产生影响。

四、税负转嫁的经济作用

1.税负转嫁的收入分配效应。税负是纳税人的经济利益的损失而税负转嫁是纳税人利益损失的补偿和实际负税人利益的损失,因而属于一种利益再分配。税负转嫁是通过价格、工资等分配手段实现的,改变了各成员在全社会利益结构中的地位,并会改变这些分配所形成的收入格局。其实质是税收分配的直接产物,是继国家与纳税人利益分配后所产生的该纳税人与其他社会经济成员之间的利益分配。研究税负转嫁有利于更好的根据特定的目的设计税制,有利于明晰国家、企业、个人之间的具体利益关系。

2.税负转嫁调节市场供求关系。市场的供求主要是通过是通过价格机制来调节供给总量和需求总量来达到供求的一种平衡状态,税负转嫁也正是通过价格和价值的相背离来实现税负的转移。当需求大于供给,此时需求弹性较小,供给者可以通过提高价格将税负转嫁给消费者,进而价格会提高,需求会减少,供给会增加,逐步缩小供求差距。当供给大于需求是,税负不易向前转嫁,如果此时原料供给市场的供给弹性也较小时时,税负就无法转嫁,此时对商品课征重税则有利于抑制这一商品或产业的发展。同时在进行制度设计或用税收进行宏观调控时也应考虑某些鼓励发展产业税负不易转嫁,在向其课税的同时是否应给予适当的优惠或补贴。正确认识和发挥税收的这种效应,有利于发挥税收的经济杠杆作用,促进社会稳定健康的发展。

3.税负转嫁对经济效益提高的影响。利用有限的资源、最大程度地满足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消费需要,是社会经济效益达到较高水平的标志。税收属于分配范畴,税负转嫁作为一种利益再分配,它必然会引起消费替代、收入分配、社会供求、价格水平等方面的变化,这在客观上必然影响社会资源的配置,影响整个社会的经济效应。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资源的合理配置必然表现为对资金流向和流量的不断调整。税负转嫁就是采用经济手段占有企业一部分经济利益,通过改变物质利益关系来引导被调节者的行为,也就是通过增加某种物质利益来鼓励某种行为,减少某种物质利益来限制某种行为。

当然,我们也必须看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税负转嫁也确实造成各地区的经济结构不同等一些负面效应。

参考文献:

[1]郭庆旺,吕冰洋.中国税收负担综合分析.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第12期

[2]朱青.中国税收负担高低辨析[J].中国税务,200,(8)

[3]李燕.税负转嫁与归宿分析

[4]祝学明.税负与税负转嫁探究.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7期

[5]周盛武.税负转嫁的经济作用

[6]万慧勇.税负转嫁与归宿问题探析.研究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