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数学课堂模式的探究
2012-04-29李淑凤
李淑凤
有人说:“语文是百科之母,数学是百科之父。”的确,数学正如一个家庭中的严父一样,它既是必需的,而且大多数学生对数学都有畏惧感,都没有兴趣,都认为数学枯燥无味,难以学习掌握。面对这样一门学科,我们该采用怎样的课堂模式来学习它呢?
毫无疑问,原始的课堂模式——讲授法不适合数学教学。因为讲授法就是一言堂: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完全是灌输式,学生被动接受,这就更加重了数学的枯燥性,学生更没有兴趣。而且也与我们的素质教育理念——因材施教、以人为本背道而驰。讲授法不能体现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但传统的教学方法也不是一无是处。它的优点是教师便于组织教学,学生不会的,只要他想学、认真听讲,在课堂上完全能够掌握数学知识。所以说,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传统的教学方法,而不要一棍子将它打死。
前几年,我县教育实行教改,学习杜郎口中学的新式课堂模式——小组教学法。这确实是新式教学方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主要起“引导”的作用,这符合了新的教改理念,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但我在教学实践中却发现,“小组教学法”很难组织教学,课堂效率也不高,很难完成数学这样繁重的教学任务。
我们初中数学有那么多的教学任务,每节课至少有两三个知识点。我们采用“小组教学法——小组圆桌会议式”,总有人背对着黑板。这样教师讲解重、难点时,有的学生会不方便看黑板。而且每个学习小组内,学生知识水平不一、参差不齐,对农村学校来说,大部分是差生,只有两三个好生。这样,“小组教学法”就成了那些差生说话的“阵地”。无论是否让他们讨论,甚至教师讲解重、难点时,他们都在说话,根本不听讲。导致一些优秀学生,由于要管理差生,分散了注意力,也听不清教师讲的内容。这样,一节课的知识,得两三节才能完成,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导致完不成教学任务。因此,“小组教学法”还不如“讲授法”能让学生更快地学到知识。当然,“小组教学法”学到的知识,学生记忆更深刻,不易忘记。因为这些知识是学生自主学习、讨论、探究学到的,不是教师“喂”的,而是自己“吃”的。而且更能体现素质教育、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教学的趣味性。
近日,我县学习了山东即墨二十八中的“师友”教学法,它是集传统的“讲授法”与新式的“小组教学法”的优点于一身的新式课堂模式。他还是按传统的座次——两人一桌坐,但这两个人一个是师傅,一个是徒弟。教师利用课下培训师傅,利用课上具体指导,让不会当师傅的,学习好师傅怎么当。课前充分备课:备学生、备教材。
“师友”教学法课堂环节分这样几步:
1. 自主学习(10分钟)
分两类提纲:(1)复习提纲,回顾上节知识;(2)预习提纲,本节内容。让学生自学课本,师友交流,抓基础知识,找到重难点,师傅帮助徒弟学习。
2. 探究、释疑(15分钟)
先让师傅讲,然后教师再重点讲解一下。这个环节是课堂重点,把重难点突破,让师友全部掌握。
3. 巩固理解(5分钟)
把本节重点知识点(公式、法则等)记一下,师友互相检查,要记住。
4. 步步提高(10分钟)
设置难易不同层次的题目:充分应用本节基础知识、重难点,有基础、有拓展(培优学生),每个人都有发言机会。让学生抢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积极性。
5. 梳理总结(5分钟)
让学生总结本节学了哪些内容。
针对不同情况,时间不够用时,某个环节可以省略。或把某个环节的时间缩短,灵活掌握。
我觉得,这种课堂模式是最适合数学教学的,是新旧教学模式的完美组合:它既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又不失传统教学法的优点;既能实施素质教育,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教师又能走下讲台,巡视指导;既能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又能圆满完成教学任务,让每个学生学到有用的数学知识。
这种师友教学法不仅仅适合数学教学,也适合其他科目。它是目前最新型的教学模式。因此,我推荐,我县不仅仅是在三中实施这种教学模式,而应更深入地学习这种课堂模式,大力推广这种“师友”教学课堂模式,使我县教改落到实处,收到成效。这样,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才能真正提高我县的教学成绩。
(迁西县韩庄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