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2012-04-29赵乃崴
赵乃崴
摘要: 文化建设为什么会如此重要,是一个值得探索和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剖析,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关键词: 文化建设重要性影响
纵观人类文明演进历程,“一个社会的整体力量无一不是文化力与经济力、政治力共同作用的结果”。[1]在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已经成为不能分开的讨论话题,它们在彼此的领域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巨大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通过了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决定,在中国经济政治快速发展的今天,为什么要提出加强文化建设,是一个值得大家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一、文化是一个国家发展的精神食粮。
正如《决定》所说:“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国是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大国,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正是这种深厚的文化基础,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力量之源,在人类的进步史上做出了的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
文化建设已被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标志。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深刻总结文化建设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当前形势,着眼于推动我国文化长远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举措。
中国作为发展中的经济大国,要想成为经济强国,在世界发展的大潮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有繁荣的文化作为基础。要让世界了解中华文化,就要有能够走出去的文化企业和产品。毋庸置疑,我们的经济繁荣很重要,军事实力增强很重要,制度建设也很重要,但是最根本的是中华文化的复兴,也就是形成自己一套独特的思想体系、价值体系、生活方式、社会科学、大众文化等。我们需要通过国际文化交流合作传播中华文化,通过传播中华文化,使我们的文化赢得尊重、加强沟通,增进理解与合作,使外界全面、准确认识当代中国的真实面貌,为我国的现代化事业创造更加良好的国际环境。
因此,必须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在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自觉促进文化繁荣,并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动力、有力的舆论支持、良好的文化条件。
二、文化建设是提高国民素质的有力保障。
人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智力资源与人力保障。当前,新兴文化产业人才匮乏问题严重,解决文化产业的人才问题已是当务之急、重中之重。在人才培养上,要做到战术与战略相结合,防止重战略规划轻战术计划现象的延续。注意理性培养人才,尤其在当前人才教育主要由高校负责的情况下,要解决重理论知识灌输,轻职业素质和能力培养的老问题。
建立良好的文化环境,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在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有利于培养国民的高尚品德,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水平,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文化建设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几方面。
1.培育国民的健康心态。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成功和荣誉,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实现身心和谐、人际和谐、人与自然和谐。
2.推进国民的科技创新精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马克思深刻地指出:“社会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给世界生产力和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科学技术已越来越成为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特别是高新技术,已成为当代人在社会生产力上的制高点。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其核心和关键在于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化。科技创新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与标志,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如果不能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兴盛,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3.培养复合型人才。随着高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国内和国际都出现了多种多样的科技竞争,但归根结底还是人才的竞争,特别是多种人才的竞争。传统的、简单的手工等高体力支出低收获的劳动方式已经落后,祖国的建设需要各方面的人才,而人才的培养靠的是教育,振兴民族的希望也就依托于教育。现在很多人认为衡量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就是看这个国家到底有多少尖端人才。
三、加强文化建设即提高国家“软实力”建设,树立良好的国际品牌。
十七大报告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我们要树立“文化软实力是重要国力”的观念,把文化产业列入国家战略,大力推动和扶植文化产业。要详细制定文化发展战略目标、战略措施和文化发展政策,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推动其发展成为国家战略性产业,做到“国家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文化不仅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而且代表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发展水平。在全球化的今天,强大的文化就是强大的国际影响力,反映其国际竞争力。
我国文化“走出去”的步伐日益加快,我国主流媒体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不断提高,中央电视台建成欧洲、美洲、亚太、中东、非洲、拉美、俄罗斯7大中心记者站,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已建成64个境外整频率电台。中国的诸多知名企业也已经把脚步迈出国门,走向世界,例如中国的知名企业海尔企业,已跃升为全球白色家电第一品牌,并被美国《新闻周刊》网站评为全球十大创新公司。这些企业都为中国的企业文化树立了良好的企业文化形象。
总之,我们必须认识到文化建设在中国发展中的作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加强对文化建设的重要决定是十分明智之举,也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重要举措。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必将带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要满怀信心,为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顾伯平.论文化力与社会发展[J].理论前沿,2005,(2):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