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笼屋”的人
2012-04-29张慧
张慧
6月20日,北京双泉堡群租户打扫卫生发现床下女尸,顺着新闻报道中“事发地点位于北沙滩桥西双泉堡甲22号公寓”的线索,记者找到案发地双泉堡一带。这是记者来北京见过最乱的地方,有一个镇的大小,位于奥林匹克公园和大学路之间,这里几乎100%是外来人口,根本就找不到门牌号,随便问一个住此的人,他们讲不清楚自己租住范围50米外的地方是什么。
这个所谓的22号公寓,其实是三排两层的宿舍楼,整个由铁门围着。租住的都是短期客,最短的半个月,有六人间,有八人间,月租金150元。群租房在广东等地也叫“笼屋”,二房东租下一套住宅,简单间隔,摆下高低床,主攻都市“蚁族”,求职公寓、青年公寓、学生公寓,虽打着不同的招牌,实质上它们都是“笼屋”。出入宿舍大门的年轻人都是附近几个大学刚毕业的学生,以女性居多。管理宿舍的工作人员是个五六十岁的男人,他否认此地曾有过死人,其实那个令人惋惜的女孩就死在东边二层楼上。大多数人不知道公寓里死过人,因为知道此事的大多搬走了。
年轻人选择和别人群租一起,虽然减少了支出,但不得不忍受轮流洗澡喧闹不堪的拥挤,更重要的是安全上得不到保障。这些租房客几乎不敢放贵重的物品在房内,哪怕是一个笔记本电脑也是上下班都提着。
2012年5月9日,北京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就《关于公布我市出租房屋人均居住面积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征求意见稿)》,首次明确北京市出租住房人均居住面积标准不得低于5平方米,出租住房的单个房间居住的人数不得超过2人。这项《通知》被人解读为抑制群租现象的政策,让人拍手称快。但对于北京市每年近30万的大学毕业生来说,如果没有群租房,大多数学生要从月租金150元的房子搬到月租金1500元的房内,生活成本陡升,有的甚至撑不到找个工作那一天就要打道回府。如果政府有价格更低,设施更好的公租房提供给刚入社会的学生,他们肯定会很乐意地搬出群租房。其实谁也不愿住这种像贫民窟一样的群租房,正如一个刚从22号公寓搬出来的中国农业大学女生说的,“我们顶多住一两个月,等有工作,肯定要搬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