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聋校应用题“难教”的分析与思考
2012-04-29王爱兰
王爱兰
【摘要】应用题教学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更是聋校数学教学工作的一个难点.聋校应用题教学的现状是教师“难教”,学生“怕学”.本文从聋生语言、思维、生活经验方面对上述现象作出原因分析,并提出了解决聋校应用题“难教”问题的可行性教学方法.
【关键词】聋生;应用题教学;原因分析;教学方法
应用题教学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更是聋校数学教学工作的一个难点.聋生审题能力弱,解题乱猜算法或照搬一气,对涉及实践应用类的题目更是束手无策.分析原因,寻找突破口,攻克应用题教学的难关已成为聋校数学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一、应用题“难教”的原因分析
(一)语言发展迟缓,读不懂
应用题教学,特别需要文字理解能力,但聋生的文字理解能力现状却不容乐观.聋生学习语言主要是通过入学后的课堂教学进行的.低年级时,一些在语文课中尚未学到的字、词,就先在数学课上遇到了.中、高年级聋生的语言水平还远不如普校二、三年级学生的水平.曾有聋生解释“春游”就是“春天去游泳”,让人哭笑不得之余又忧心不已.
(二)抽象思维薄弱,看不透
解题如果只看表面特征,就不能很好地根据题中所给出的条件和问题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聋生听力的损伤决定了眼睛是他们摄取外界知识的主渠道,这一生理特性也就造成了他们对抽象的数学概念理解很肤浅,只有形象化记忆.见“多”就加,见“少”就减是聋生解题的普遍做法.
(三)缺乏生活经验,用不当
聋生社交范围狭窄,极其缺乏生活经验,一些常识性的生活知识对于他们来说都是难以理解的.这也就造成了聋生“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的现状.如:一袋大米0.06吨,0.95吨大米可以装几袋?列式:0.95÷0.06=15.833…(袋),大部分聋生认为应四舍五入到整数位,可以装16袋.很少有聋生会联系生活实际想到此题不适用四舍五入法,要不然就是缺斤少两的不合格产品了.
二、应用题教学的优化策略
(一)提高语言文字水平,读懂题目
读懂题,是解应用题的先决条件.聋校数学老师也要担负提高聋生语言文字水平的重任,引导聋生通过读题感知题目的结构,初步了解简单的内在关系,以便进一步分析.
挖掘并利用好聋生的残余听力,带领聋生粗读题目,扫除读音上的障碍.找出题中的关键词,发挥聋生视觉功能,利用实物、图片、演示等理解词意.进一步细读题目,让聋生试着用自己的话说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并能动笔写一写、画一画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变抽象为直观,理解数量关系
运用聋生善于动手操作和表演的优势演一演题目,活跃聋生思维,理清解题思路.例如二年级“租船”问题:13个人坐船,4个人坐一条船,至少需要租几条船?课堂上让聋生表演“4名同学坐一条船”,需要3条.还有1名同学没有坐上船,怎么办?在表演中抽象的文字变为形象的动态画面,生动、准确地表现出了题中的数量关系,也让聋生切身体验到:为什么要多租一条船.
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能把抽象、枯燥的教学活动变得形象、有趣,把瞬间即失的信息反复重现.在聋校数学课堂上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能发挥聋生视觉优势,减少聋生想象的困难,更为聋生思维实现具体到抽象的飞跃提供了有力支持和帮助.
(三)找准切入点,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到生活中取材.生活是最生动、最有趣,也是最符合聋哑学生学习特点的学习材料,聋校数学教师可借鉴教材“范例”,从聋生生活中就地取材.例如一年级“加减混合运算应用题”是聋生较难理解的一类题,笔者试以“教室里有7名同学,离开3人,又进来2人,现在教室里有几人?”为例进行讲解,聋生很快就理解掌握了.
在生活中教学.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是聋哑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学习资源,在生活场景中进行实地教学更易为聋生理解掌握.比如学习“小数的加减”,可以组织聋生去超市购买自己所需的文具、生活用品等等,教师进行现场教学.再如学校组织春游,在野外进行认识方向的教学,效果比在教室里纸上谈兵要好得多.
开展数学实践活动.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把习得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才能帮助聋生牢固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聋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笔者曾多次组织诸如“我是小老板”“小小设计师”类的数学实践活动,既培养了聋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又发展了聋生综合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收效甚丰.
应用题教学是聋校数学教学的重点,只要聋校数学老师能牢固树立“以聋生为本”的教学观,在教学活动中合理运用直观化、生活化等适合聋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勇于探索,及时反思与改进,聋校应用题将不再“难教”.
【参考文献】
[1]季佩玉.要重视数学应用题的读题、分析数量关系的教学.现代特殊教育,1995(4).
[2]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编.聋生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3]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